上海交大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

2020-12-19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0年11月27日-28日,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會暨「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學術高峰論壇——塑造可持續發展的韌性城市」在黃埔江畔舉辦。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美國建築師學會AIA上海分會共同主辦主題論壇「CONNECT|城市·聯結:如何與城市共生——國際建築師論壇」,邀請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以及Chapman Taylor、Gensler、MVRDV、PCPA、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建築與設計公司資深專家,共同探討建築與設計如何與城市共生這一話題。設計學院院長阮昕、副院長車生泉、建築學系支部書記劉士興、副系主任曹永康、教師代表張健教授、莊慎教授等出席論壇。論壇由設計學院王林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王林教授

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

曹嘉明、Peter Marshall、Hugh Whitmore為本次論壇致辭,分別從上海市建築學會、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美國建築師學會等不同角度,肯定了上海在國際建築與設計行業的地位,以及各國建築師、設計師在上海交流的重要性。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

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

阮昕和曹嘉明共同為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的「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ASSC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xchange)」揭牌。中心依託上海市建築學會,設在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並進行日常運行,阮昕任中心主任。該中心旨在引領和推進中國與國外建築師的交流與發展,團結和組織上海市的國內外建築與設計領域工作者,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國內外建築師的交流,為上海建築事業服務。上海的國際建築師與國內建築師可以依託中心平臺,充分交流,互相學習,推動建築與設計事業的進步,同時擴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及國際影響力,助力行業凝聚力與資源結構的提升等。

「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揭牌儀式

Chapman Tayor董事蔣毅先生

在隨後的論壇環節, Chapman Tayor董事蔣毅先生開展了以「Evolving with the city – renovation as a catalyst」為題的演講,以公司標誌性作品為例展示公司的9個綜合功能和6大基本原則,體現了如何在城市中保留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增加「毛細血管」,打造城市的標籤。

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徐維平先生

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 Roman Wittmer先生

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徐維平先生圍繞「單元與整合——多尺度下的空間韌性」,展現了集約化城市的概念,並提到宜居與自然是建築師的初心和責任。

來自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資深設計師Roman Wittmer先生以「Urban Renewal in Times of High Speed Urbanization」為題,強調社區在人與人之間起到重要的連接作用,建築設計應從不同的層面升級改造。

MVRDV亞洲區負責人Steven Smit先生

MVRDV亞洲區負責人Steven Smit先生指出「一切皆為城市主義」,引入未來低碳建材的研究案例,預估2021年追蹤建材碳排放的「材料通行護照」將全面投入應用,並提及木建築在未來低碳建築中的應用前景。

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元文先生

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元文先生作題為「大跨空間鋁結構的應用與發展」的主題演講,從鋁結構的發展歷程、特點及優勢,用一系列國內外知名的建築作品體現了鋁結構工業化數字製作、可循環利用等愈發具有競爭力的特色。

PCPA高級董事、聯合創始人Fred Clarke先生分享了題為「A History of Resillience and an Island in the City」的報告,闡述了芝加哥城市內沿河建築如何隨城市發展而變遷的前世今生。

各位嘉賓從不同尺度、不同角度、不同時間跨度分享了各自的項目案例與思考,為我們解讀了當今世界格局下城市發展的建築學意義,從城市歷史、空間、結構、發展的多種可能性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建築學的饕餮盛宴,也為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工作的展開拉開了序幕。

論壇期間,與會學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部分與會者感言,交大設計學院給建築界業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論壇的舉辦,為建築與設計行業學者、設計師、從業人員等各方人員更好地了解國際國內行業前沿、更有效地針對國內外學者及實踐者面對的共性問題進行交流提供了平臺,助力推動中國建築與設計行業與國際接軌的一致性,為我國推動建築業進步和城鎮建設優化做出貢獻。

據悉,於27日舉辦的年會高峰論壇上,阮昕受邀作「城市的韌性來自哪裡?——從居住模式與密度談起」的主題演講。通過對世界典型居住模式案例的系統分析,深入剖析了居住的物質和精神屬性,提出了「密度誤區"的理論,指出人口疊加並不是實現城市擁擠文化的途徑,揭示了城市韌性可持續發展的密度科學判斷方法。受邀出席高峰論壇的還有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長宋春華,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曾成鋼,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朱劍豪,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繼良等。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與上房園藝有限公司舉行合作研討會
    為了解設計學院申曉輝教授領銜的上海上房園藝有限公司(簡稱上房園藝)上海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工作進展,推進上海交大設計學院與上房園藝的交流合作,6月11日,上海交大設計學院科研副院長連之偉等一行七人前往上房園藝調研並舉行合作研討會。
  • 【上海科技報】十年,同濟智慧助推上海打造全球「設計之都」
    2014年,「上海-佛羅倫斯中意設計交流中心」揭牌成立,成為中國首個海外設計產業基地。2016年,上海中心大廈竣工,成為建築設計新標杆、上海第一高樓、中國地標。2017年起,黃浦江兩岸濱江開放空間景觀、照明、市政設計全面提升,「工業鏽帶」變「生活秀帶」。依然是2017年,上海市設計學IV類高峰學科建設計劃正式啟動,同濟設計創意學院之後連續三年QS排名亞洲第一!
  •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參展2020年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聞曉菁 開幕論壇現場其中,設計學院設計系助理教授聞曉菁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參展院校策展人分享主題為「直面「衝突」的未來設計探索」的相關介紹。2020年春,設計學院參照國際設計教學範式,以建築學係為起點,在「先鋒建築師工作室」基礎上,推出「實踐導師設計工作室(Teaching Fellow Studio)」制度,並正式納入上海交大教務系統管理體系。在疫情期間開啟的設計課程,經歷了線上教學的重重考驗,完成了2020年春季學期的教學,也開啟了建築學系「研究型」設計教育的新篇章。
  • 2020建築表皮設計與應用國際大會將於12月9日召開
    今年,國家住建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從國家層面指導和管控城市設計與建築設計。  為充分展示建築表皮設計優秀成果,搭建建築設計師、材料供應商、開發商、工程單位、政府機構等之間的溝通橋梁,引領建築表皮設計與應用的發展趨勢,由上海市建築學會與上海展業展覽有限公司共同牽頭舉辦此次大會,以「城市風貌與建築表皮精細化設計」為主題,旨在交流分享,共謀發展,助力建築與城市風貌升維。
  • 廣特播報報導上海電視臺播出—上海睿舍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近日2020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項目獎公示,上海睿舍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參與的「濟寧市美術館」榜上有名。濟寧市美術館是山東省濟寧市文化中心四大場館之一,於2019年落成並啟用,被designboom列為「2019年全球最受矚目十座博物館建築」之一,其採用的荷葉造型以及大量青磚的運用別出心裁,融合了濟寧市的地域風貌和文化特色。上海睿舍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蔣力航說道:「201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有幸與西澤立衛事務所一起合作了濟寧美術館的方案設計。
  • 上海市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交大船建學院思源國際青年學者...
    6月26日-28日,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交大船建學院思源國際青年學者分論壇在閔行校區舉行。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學者們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思維的碰撞。
  • 「地產住發杯」上海裝配式建築方案設計競賽三階段工作說明會召開
    原標題:2020年「地產住發杯」上海市裝配式建築方案設計競賽 第三階段工作說明會正式召開2020年「地產住發杯」上海市裝配式建築方案設計競賽第三階段工作說明會於12月11日下午在上海地產集團城方創新中心正式舉行。本次競賽共有近40個方案團隊參賽。
  • 招聘 | 上海 | LBD 力本設計·教育空間設計部 – 建築實習生 / 建築師 / 助理建築師 / 景觀設計主創等
    力本設計於2014年成立於上海同濟
  • 華東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國勞動模範、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
    旗下擁有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華東都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工程建設諮詢公司、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地下空間與工程設計研究院等10餘家分子公司和專業機構。目前,位列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全球工程設計公司排名第61位。
  • ...綠色城鄉建設推動建築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在上海建築科技...
    2020年12月27日,以「大力推進綠色城鄉建設,促進建築科技創新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綠色城鄉建設推動建築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在寶山區楊行鎮友誼西路101號上海建築科技產業園隆重舉行。論壇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辦,上海建築科技產業園、寶山區建築學會承辦。
  • 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胡偉堅出席上海建築與室內設計周
    上海2016年3月7日電 /美通社/ -- 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副總裁胡偉堅先生將於2016年3月29日- 4月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參加上海酒店工程與設計展覽會的同期活動上海建築與室內設計周,與大家共同探討與分享自己的室內設計理念與經驗。
  • 上海金臣 亦飛鳴美術館設計,三益建築設計
    作為虹橋商務區第一個當代藝術館,上海金臣·亦飛鳴美術館無疑要逃脫這種規整的城市肌理,以「非常規」的建築形態表達藝術情感和力量。通過對幾何空間設計和材料研究,塑造一種雕塑感和活力的體驗感,參觀者在空間觀臨過程中激發出對藝術的好奇、忐忑、驚喜等情感的交疊。以規整城市中的「非常規」建築為視角,講解上海金臣·亦飛鳴美術館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方案,為建築師對傳統商業空間類型設計提供一種新思考角度。
  • 以大自然元素為建築設計理念的IM Shanghai 長寧國際設計賞析
    上海,一個被稱為「魔都」的夢想之城!一個大寫加粗的時尚之都!IM Shanghai 長寧國際以獨特的商業綜合體形象,誕生在這座充滿夢幻般的大都市。下面,天霸設計為大家整理一組IM Shanghai 長寧國際的設計效果圖,希望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設計靈感。
  • 上海喜瑪拉雅中心:立方體、異型林設計讓建築更具藝術渲染力
    不得不說,有上海喜瑪拉雅中心這一珠玉在前,大幕將啟的南京喜瑪拉雅中心必將在市場上引起巨大反響。那麼,上海喜瑪拉雅中心究竟是如何做到藝術與商業的完美融合呢?大家不妨聽全國商業規劃與設計一線品牌——天霸設計細細道來。
  • 課堂秀|創新設計學院第二季國際聯合設計教學工作坊即將啟動
    2020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第二季YOUNG to young國際聯合設計教學工作坊2020.6.15-7.15 即 將全 面 啟 動YOUNG to young 是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設置在第三學期(又稱小學期)的國際課程項目,是中國美術學院首次嘗試區別於傳統教學單元的跨班融合的全球聯合教學實驗。
  • 談論上海歷史建築不可或缺的名字
    按部分建築檔案資料及地方志的記載,巴馬丹拿在上海設立分部之前就已經涉足上海的建築設計領域。1908年,他們承接了上海富商虞洽卿和葉貽銓(葉澄衷之子)設計江灣跑馬場的業務。當時的巨富公子葉貽銓不甘在上海跑馬廳看賽馬時受到洋人奚落,決心集華股辦萬國體育會,開設跑馬廳和高爾夫球場,與洋人一爭高低。
  • 上海國際學校:平和系、協和系、世外系、上外系、交大系一次看全!
    上海民辦光華中學 上海民辦光華中學成立於2014年,秉承「提供優質的博雅教育」為核心,以上海市二期課改為基礎,開展雙語教學,融合中西方文化;同時學校已在劍橋國際考試中心註冊,並被正式授權為劍橋國際學校。
  • ACGX光輝城市:第二屆虛擬設計大賽開啟!
    ,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大賽特邀顧問(含評委,排名不分先後)1、城市建築領域朱榮遠: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周宇舫: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副院長、建築系系主任、教授;常 鏹: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運算化中心主任,海口經濟學院雅和人居工程學院院長,北京共仁公益基金會理事;
  • 建築可閱讀:把城市當作建築的博物館,在行走中認識上海
    建築是可以閱讀的,建築是城市文化特徵的載體,上海匯聚了眾多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優秀建築,它們不是沒有溫暖的鋼筋水泥,而是積澱著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與時代風貌的立體畫卷。12月19日,陸家嘴讀書會聯合織城網絡(UrbanNetworkOffice)啟動了「建築可閱讀」系列城市行走活動。
  • 阿里巴巴上海總部設計方案公布,算法生成的建築
    英國國際建築師福斯特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贏阿里巴巴上海總部競賽。該大樓採用一種獨特的形式,使用遺傳算法計算出最佳舒適度的建築體量,被視為「阿里集團的標誌性建築」,向公眾展示公司獨特的工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