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是一門樂器,它能帶領你開啟音樂的大門,音樂本身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你是一門藝術學習鋼琴,以後可以全面培養審美能力,豐富很多文化知識,甚至在人生中還會通過音樂交到很多朋友,讓孩子的後半生有一個興趣愛好。
那麼,鋼琴考級有必要嗎?
首先,什麼是鋼琴考級。
鋼琴考級一共分成10個級別,孩子需要一級一級的考,就像建房子一樣,一層一層的往上建,萬丈高樓從1樓起。
據了解,家長讓孩子學鋼琴更多是一種業餘愛好,關於考不考級這個問題其實不是重點,既然是愛好,肯定就要考慮「愛」與「好」。
那麼,在學鋼琴時好好的打好基本功,把每一首曲子練好,掌握各種各樣的鋼琴技術,不要養成壞的習慣的同時,更多就是培養孩子的樂感與賞析。
如果把鋼琴作為業餘愛好,沒有其他要求,考個10級就夠了。
如果想走專業的道路都考慮清楚,早做打算,專業要付出很多的時間,金錢和努力,也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很多走專業鋼琴表演的小學就已經考進音樂附小,如果想走專業,不只是〝一直學琴」就可以了。
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急於求成的家長或者是機構,拔高考級的好多小孩,大多都會出現折指、壓手腕、彈奏含糊不清,不均勻等等的現象。如果有這些問題與其考級,不如一個一個的先解決好問題本身。
家長必須清楚,如果一味追求快速刷考級,鋼琴老師是可以迎合這種市場需求的,上課時引導孩子拔高考級,恨不得提前半年開始練考級曲子,最後也不過是以「通過〞作為交差。
但是這種考級有錯嗎?
沒有錯,畢竟孩子的家長他追求的就是這個〝通過」。
關於考級,建議:以通過考級樹立目標,了解孩子的實際水平,同時也給孩子一個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提升與證明,同時可以對孩子學琴起到一個導向以及規範的作用。
而非刷級。
鋼琴除了考級,鋼琴的比賽也是一個重要的產業,家長花錢,孩子拿獎。既然是產業,大家都懂。
實際上,鋼琴比賽的積極意義,更多的應該是以比賽為動力,讓孩子好好練琴,有機會登臺表演,同時給孩子一個獎勵,以後練琴的興趣更大。
對於鋼琴比賽,如果家長和老師能以平常心對待,意識到這只是一個舞臺表演的機會,讓孩子趁機好好精練曲子,類似考試,把之前所學的都歸納總結,那無論是比賽還是考級都會是很好的方法和手段。
幾個參加考級的成功琴童的例子:
王羽佳4歲半跟隨中央芭蕾舞團的鋼琴演奏家羅徵敏學琴,半年音協一級順利通過。
6歲有羅正敏介紹到凌遠教授,9歲通過10級,也就是用了4年半到5年多的時間考完10級,11歲錄製849教學視頻。
王羽佳四歲半啟蒙一年兩級。
李雲迪7歲到8歲的時候,由手風琴轉為鋼琴,李雲迪在有手風琴鍵盤、樂理的基礎上3至4年時間考下音協8級,決定走專業道路,但昭義帶著他拜訪周廣仁,由於手小被拒,94年考上川音附中。
王羽佳、李雲迪如此快速的過級,是建立在從小就開始確立專業學琴,其有一定天賦的基礎上,至於普通的學生,練珍時間不如別人,天賦也不算很好,像這樣快速的過級,可靠性可想而知。
中國學鋼琴的孩子太多,優秀的太多,中國不缺的是各類神童,但是鋼琴是項長跑,到十三四歲才是真正的第1次分水嶺,在這之前少走彎路,踏實練琴,保持熱愛才是最好的,不必太患得患失。
過於追求刷級,一旦過快的追求進度和內容,勢必就會影響到基本功的訓練,這個不是你主觀認為不受影響,而是會在練琴的過程中關注的點不是〝這個細節沒有完全處理好〞,而是「這個終於彈熟練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切記:考級是手段,不是目的。
切記:考級是手段,不是目的。
切記:考級是手段,不是目的。
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琴,節奏感一定要培養好,從基礎的拍子對,輕重緩急的節奏把控……只有這些都做好了,才是好的基礎。
很多孩子彈琴不錯音,通篇連貫不卡頓,家長覺得很不錯,但是稍微好的老師會說你根本不會彈,原因就是節奏不好,所有藝術練基本功就是在練節奏兩個字,學鋼琴鑑賞大師的作品,培養優秀的節奏感,不斷練習對節奏的把控也非常的重要。
真正逼著打基礎的老師,不會讓你那麼快的過級,因為考級就是拼命練那幾首曲子,打基礎開始的老師特別重要。
不懂樂理,靠死記硬背十級曲子去考試,說白了,就相當於「猴子跳火圈」,全靠熟練,跟藝術素養沾不上邊。
綜合來說,學鋼琴大概分為三種
1 考級刷過去,基礎不牢靠
2 而孩子特有天賦,持續練琴
3 父母硬逼出來
如果是第1種的話,考的級就是一個證,中國的證書普遍沒有含金量,頂多算一個目標和檢測。
如果是第2種的話,就不建議考級,培養興趣,砸錢培養,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真有天賦,多參加比賽拿名次,優秀自然有伯樂找到你的孩子。
第3種,Oh my god,不太建議。一個郎朗的成功,有千千萬萬個鬱郁不得志的鋼琴學習者。畢竟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三觀的塑造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還必須認識到,學鋼琴要考慮到小孩會有牴觸情緒,以及各種意外狀況的發生,不能一味的強壓,不管是業餘還是走專業線路的路都很長很遠,興趣是第1位。
要相信,興趣才能持續,真正熱愛彈鋼琴的人,屁股是粘在琴凳上的。
最後的最後,學鋼琴更多的是需要對曲子的情感處理,孩子對曲子有自己的理解,曲子一定要調彈出情感。
技術方面總會學完,而情感的處理卻有不同的演繹。為了考級,熟練卻生硬的彈曲子自然會缺少生命與活力。
有志者事竟成,無欲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