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朗讀者」比賽獲獎者合影。
特等獎作品《西門豹治鄴》精彩劇照。
核心提示
古人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習近平總書記亦曾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時逢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寶安區教育局以實際行動落實區委宣傳部、區讀書月組委會部署,緊鑼密鼓地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其中寶安區第二屆校園「最美朗讀者」比賽和寶安區首屆校園短劇比賽,11月25日進入決賽。
決賽中,老師選手同臺談書論書薦書;學生選手則將《完璧歸趙》等書裡面的經典故事創編成短劇,進行生動傳神的演繹,決賽盛況均通過寶安教育公眾號進行了直播,充分激發師生的「多讀書,讀好書」熱情,合力構建書香校園。
給你五分鐘,講好一本書
31名選手競逐「最美朗讀者」
錢鍾書曾說:所謂學問,乃教人如何讀書、讀什麼書;塞萬提斯亦曾一語道破讀書的另一層含義——讀什麼書,成什麼人。
11月25日上午,由區教育局主辦、區教育發展事務中心承辦的第二屆校園「最美朗讀者」決賽,在靈芝小學舉行。31名教師選手,分為幼兒園組、小學組和中學組(含職校),根據抽籤順序先後登臺,朗讀節選並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教育感悟,就「讀什麼書」各自給出個人答案。
這31名選手,都是從各學校(幼兒園)初賽、各學區教育辦和教育集團複賽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其中幼教佔11名,小學、中學教師各10名。「給你五分鐘,講好一本書」,成為決賽中的共同挑戰。
興華幼兒園王安莉老師推薦書目《爬上豆蔓看自己:辛黛瑞拉的教育日記》,該書真實反映了幼兒教師的生活原貌,從個案的角度記錄幼兒教師的成長曆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真正了解孩子麼?在他們歇斯底裡抑或渴望擁抱的時候?」王老師在決賽中表示,「尊重生命自然生長,既是我閱讀此書的深切感悟,也是最大的收穫。」
海港小學王聰老師如泣如訴地朗讀了《活著》部分片段。「作家餘華在書中,講述了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的故事。」王聰說,「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我在老家孝感,親眼目睹防護人員用救護車接小區居民到醫院救治的情景,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活著是何其幸運的一件事情。而通過閱讀該書,我明白了『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來自深圳外國語學校寶安學校的鐘倩怡老師,則對李娟所著的《冬牧場》愛不釋手,「黃昏斜陽橫掃,草地異常放光。那時最美的草是一種纖細的白草,一根一根筆直地立在暮色中,通體明亮。它們的陰影長長的拖住東方,像魚汛時節的魚群一樣,整齊有序地行進在大地上,力量深沉。」鍾倩怡老師在樸實的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即便被風沙摧殘,被寒冷侵襲,小草仍有力、筆直地紮根在荒野的泥土中;荒野上的人仍放聲高歌,用歌聲佔據廣闊的安靜;荒野上的所有生命仍舊孕育著新的生命,追逐著希望!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堅韌不拔、無所畏懼和永懷希望啊!」
為評選出「最美朗讀者」,區教育發展事務中心誠聘國家一級演員、市和區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深圳知名播音主持人、媒體記者等組成評審組,根據形象風度、語言表達、演講內容和整體呈現,現場進行了綜合評分。
課文變短劇,經典永流傳
短劇比賽讓經典故事活起來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11月25日下午,靈芝小學多功能報告廳內響起《王二小》的歌聲,原來「經典永流傳」2020年寶安區首屆校園短劇比賽決賽在此舉行,上南學校的孩子們,逼真演繹了年僅13歲的王二小,機智地將敵人帶進八路軍的埋伏圈,而自己被敵人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上面的英勇故事。
「孩子們在演完離場時,我發現部分孩子眼角噙滿淚花。」主持人點評道,「他們在表演中,成功地感動了我們,也感動了他們自己。」
記者現場了解到,《王二小》是通過學校初賽、學區和教育集團複賽,成功闖入現場決賽的小學組18部校園短劇之一。
「首屆短劇比賽以中小學生為參賽對象,以『閱讀,遇見美好的未來』為主題,針對青少年喜愛模仿的特點,引導學生編排表演課本劇、名著。」承辦單位區教育發展事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創辦該項比賽,旨在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此前,中學組13部作品已採取視頻評審方式,評選出3名特等獎,4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
現場決賽中,18支小學參賽隊伍最少的5人,最多的20人,個個演技非凡;各支隊伍不懼同臺競技,《將相和(完璧歸趙)》、《王二小》分別有2支隊伍角力比拼;各支隊伍亦敢於挑戰經典,如上合小學選擇了《紅樓夢》選段「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坪洲小學則帶來了《西門豹治鄴》,寶安小學帶來作品《儒林外傳》之《兩莖燈草》;有的隊伍則勇於創編,如羊臺山小學演繹了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童話故事《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羅租小學則原創了《蜘蛛開店》……
其中,《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深情演繹了百年老屋堅持為躲雨的小貓、受傷的小熊、孵蛋的母雞等動物提供庇護,受助者事後請來泥瓦匠和木工等幫忙修葺老屋的感人故事;《西門豹治鄴》則再現了西門豹體民情智鬥女巫、破除迷信治水患的傳奇軼事……
憑藉鮮明突出的表演主題、抑揚頓挫的語言表達、爐火純青的感情處理、大方得體的儀態風度,以及原汁原味的表演形式,最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西門豹治鄴》等4部短劇,深情打動由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媒體主持人等組成的評審團,捧走小學組特等獎。
寶安日報記者 劉正金 通訊員 楊新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