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排行榜,第一名不是伊利也不是蒙牛,而是……

2020-12-12 時尚練瑜伽

點擊關注 / 每日獲得解鎖更多體式喔

文 :ZOZO | 畫:五三三

酸奶排行榜,第一名不是伊利也不是蒙牛,而是......

文中提到的《當酸奶統治世界》是一部諷刺意味很濃的動畫短片,但很精巧,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看完之後的感受是不同的,而我的感受就是無知並不可怕,但完全依賴於他人,放棄思考才是最可怕的。這有點像信息如此便捷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將太多的答案依賴於網際網路,而開始吝嗇自身的思考了,早期有很多文章在吹捧說酸奶又減肥、又美容等各種價值的時候,我們是否有思考過以及去分辨這些信息的真偽呢?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去深思,而這也是我們開設「不正經科普」的初衷。另外這個短小的故事中還深刻隱喻了第二層寓意:在故事當中我們人類對高等智慧來說,確實已經沒有什麼價值。那麼當我們在揣摩高等智慧的意圖時(我們會不會被無情拋棄),我們是否應該先反思自己到底有沒有什麼獨一無二的價值?然後我們的揣摩依據是否足夠客觀理智呢?所以我強烈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這則短片動畫。

本文酸奶測評表來源《企鵝吃喝指南》

相關焦點

  • 伊利VS蒙牛
    從產品角度看,當前主流的液態乳產品當中伊利和蒙牛均存在較為直接的競爭關係。伴隨著中國乳業品類的不斷創新,乳製品從最初的較為單一的乳飲料、基礎白奶和低溫酸奶產品開始,陸續出現了高端乳飲料、高端白奶、常溫酸奶、兒童奶和乳酸菌飲料等產品,而且這些產品的渠道結構較為類似。
  • 公認「最好喝」的5種酸奶,蒙牛冠益乳上榜第一,全喝過是真吃貨
    公認「最好喝」的5種酸奶,蒙牛冠益乳上榜第一,全喝過是真吃貨!第1種蒙牛冠益乳,這種品牌的酸奶也是超市的開價酸奶了也是很多辦公室,上班族早餐飲料必喝的一種,在喝的時候先搖一搖,然後蓋子上面經常也都會敷著一層特別厚重的酸奶,有人就覺得蓋子上的才是酸奶精華的所在,而這款酸奶也是推出了三個口味兒,不知道平時你最喜歡喝哪種口味呢?第2種暢輕。
  • 乳業大變局:蒙牛發力 伊利的「老大」還能當多久?
    但隨著乳業加速發展,處於頭把交椅的伊利股份面對的威脅也越來越多,最大的威脅自然來自乳業雙寡頭的蒙牛乳業(02319.HK)。 從上遊奶源來看,伊利股份目前除自有牧場之外,還控股優然牧業和中地乳業。而蒙牛乳業的上遊奶源布局要更早。
  • 伊利、蒙牛、光明們:不同的出海路徑,相似的發展困境
    例如上個月引起全網熱議的「可牛了」,並非我們平時聊天脫口而出的形容詞,而是蒙牛與可口可樂合作將中國乳業品牌推出國門而共同組建的新公司名。還有伊利在今年進博會上展出的金領冠睿護奶粉,其實是來自已成立六年的大洋洲生產基地。是的。
  • 財報出爐,蒙牛和伊利差距在哪?
    文/華商韜略 廠工4月28日晚,伊利股份同時公布了兩份財報。其中,2019年年報顯示伊利股份總收入超過900億,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而這,距離蒙牛公布財報剛剛過去一個月。伊利股份同時發布的2020第一季報顯示,伊利股份今年1~3月份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6.53億元,淨利潤11.53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已經對多家乳製品企業一季度的業績衝擊,由於疫情爆發時間正處於產銷旺季,行業上下遊各個環節均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伊利快速反應,迅速啟動應急機制。
  • 伊利進前五,蒙牛...
    伊利進前五,蒙牛前進2位近日,荷蘭合作銀行發布2020年最新全球乳業排行榜。2020年全球乳業20強排行榜的第一名(雀巢Nestle)和第二名(蘭特黎斯Lactalis),與2019年的排行榜位置沒有變化。2019年排名第6的美國奶農(Dairy Farmers of America),在2020年最新排行榜中晉升第三。
  • 「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此次和蒙牛合作,也是看中了蒙牛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奶源基礎。於蒙牛而言,合作則有著更深的意圖——不僅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品牌和資金開拓海外市場,更是與伊利角逐多年後的一次重要破局機會。蒙牛的如意算盤伊利和蒙牛之間的角逐,幾乎貫穿中國乳業的整個發展歷程。
  • 蒙牛與伊利的那些秘密
    可能你想不到,伊利比蒙牛的建設要早很多。那個時候蒙牛的老總牛根生先生還是伊利的副總裁,後來由於和當時的董事長在戰略上有分歧,產生了矛盾。於是牛根生便辭職,在1999年8月份創建了現在的蒙牛。當時的伊利是乳製品行業的老大,而蒙牛是從零開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 蒙牛「可牛了」,伊利你慌不慌?
    2019年報顯示,伊利總營收為902.23億元,同比增長13.41%;蒙牛總營收為790.3億元,以14.6%的同比增長緊隨其後。 第三名光明乳業總營收則只有225.63億元,呈斷崖式下跌。 長期來看,雙寡頭的戰略焦點正在逐步分散。
  • 伊利第一,蒙牛第二,這對「天生要強」的宿敵在818悟空榜鬧翻天
    如果要談論中國奶製品,一定逃不過蒙牛和伊利。這對「天生要強」的宿敵,擁有縱貫近20年的恩怨情仇史。而近日,根據蘇寧易購悟空排行榜顯示,818乳業巨頭伊利業績繼續保持領先,再一次奪得線上渠道排行榜銷售額第一,蒙牛則位列第二,Arla愛氏晨曦和紐仕蘭緊隨其後。
  • 30億吃下妙可藍多,蒙牛能彌補與伊利的百億差距嗎?|深度
    趕巧,死對頭伊利也到了2020年營收破千億的關鍵時期,兩者逾百億元的營收差距,更成為扎在蒙牛心上的一根刺。此番收購妙可藍多,被視為伊利蒙牛雙雙布局奶酪業務下,蒙牛搶先一步的典型,它會為未來帶來多大想像力,蒙牛有可能就此反超伊利嗎?百億差距現如今蒙牛和伊利最大的差距在哪裡?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此次和蒙牛合作,也是看中了蒙牛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奶源基礎。 於蒙牛而言,合作則有著更深的意圖——不僅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品牌和資金開拓海外市場,更是與伊利角逐多年後的一次重要破局機會。 蒙牛的如意算盤 伊利和蒙牛之間的角逐,幾乎貫穿中國乳業的整個發展歷程。
  • 關於蒙牛伊利能源爭奪戰 盯上中國聖牧?
    隨著國內乳業市場集中度提升,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已經瓜分掉8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此情況下,為何還要投資和併購原奶上遊企業?8月3日,圍繞著此次併購事宜以及未來規劃等問題,時代財經分別了聯繫伊利和蒙牛相關人員,伊利方面告訴時代財經一切消息以公司公告為準,蒙牛則表示目前並無相關信息對外披露。
  • 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
    可以看出蒙牛此番發債受到了市場的推崇。但事實上,蒙牛的市值並沒有形象中的那麼好,與國內另一乳業巨頭伊利股份(600887.SH)相比,同樣是千億級企業,市值卻始終比不過伊利,相差近800億元。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主要表現在營收、利潤及市場份額。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過去,乳製品廠商是很少去參加中食展的,因為在國內,箱裝純牛奶市場基本是伊利和蒙牛的天下,低溫奶又沒法賣得太遠,所以參加這種全國性、國際性展會對小玩家沒意義。但這兩年開始陸續多了一些,這些參展的廠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在推短保質期的鮮牛奶和原味酸奶,這類產品一般都是要求4度以下低溫冷藏,保質期在5-7天。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押注奶酪(也被中國消費者稱為芝士、乾酪等)市場的大公司又多了起來,伊利、蒙牛這兩家乳製品市場「雙雄」也來了。但中國奶酪市場目前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本土的伊利、蒙牛目前都還是個挑戰者的角色。伊利在今年11月開始了在奶酪市場的新動作。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來源 / CBNData消費站押注奶酪(也被中國消費者稱為芝士、乾酪等)市場的大公司又多了起來,伊利、蒙牛這兩家乳製品市場「雙雄」也來了。但中國奶酪市場目前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本土的伊利、蒙牛目前都還是個挑戰者的角色。伊利在今年11月開始了在奶酪市場的新動作。
  • 暢輕連續三年穩居第一 伊利酸奶強勢領跑行業
    作為健康領域的龍頭企業,伊利在潘剛董事長「讓世界共享健康」夢想的指引下,堅守品質、創新和國際化的戰略定力,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淨利潤再創亞洲乳業新高,綜合市場佔有率、消費者滲透率等核心指標蟬聯亞洲第一,淨資產收益率持續領跑全球乳業。其中, 伊利酸奶事業部夯實基礎與創新突破雙線並行,再創低溫酸奶新佳績,引領低溫酸奶行業發展潮流,助力伊利夯實亞洲乳業龍頭地位。
  • 伊利、蒙牛打頭陣提價!喝牛奶又要多掏錢了?
    數據顯示,1月5日,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兩大巨頭漲幅均超過7%,而皇氏乳業、三元股份、天潤乳業、新乳業等多股均相繼漲停。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根據近期渠道調研反饋,伊利在2020年12月29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在3%- 5%之間。同時,研報指蒙牛乳業也在12月對部分白奶產品提價4%到5%。 對此,伊利回應稱,是由於原奶成本上漲的影響,公司基礎白奶有5%以內的提價。蒙牛方面也表示自從2020年8月份以來,相關產品的價格有所調整。
  • 蒙牛伊利股價創新高
    1月5日,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盤中大漲超9%,創歷史新高,現漲超7%,成交額超53億元,總市值超3100億元。港股蒙牛乳業漲超6%,股價升破50港元,亦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消息面上,伊利、蒙牛的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收入佔比15%左右;多年難得一見的龍頭集體漲價,預示著行業競爭趨緩+需求向好。對此,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不過,伊利方面回復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時則表示,此事正在了解中,截至發稿時暫未有進一步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