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詞裡的物語,陪你讀最美的詩詞,品最燃的歷史,歡迎關注。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一直被我們引以為傲,它們各自在歷史的不同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造紙術為中華文化5000年不中斷的傳承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指南針成就了鄭和下西洋和大航海時代;印刷術為文藝復興和輿論至上提供了技術支持。
只有對火藥的作用褒貶不一。支持的一方,說它的發明為資產階級打敗騎士階層創造了條件,推動了歷史的進程。反對的一方,說它的出現導致了殺戮的級數增長,導致了人類命運遭受屠戮的殘酷。
不論所持觀點是哪一方,都承認火藥的發明無可替代地改變了戰爭歷史的路徑。在火藥發明之前的冷兵器時代,幾乎都是東方入侵西方;而在火藥發明之後,多數情況下是西方入侵東方。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火藥的前世今生,了解這一團黑色煙火如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火藥為何誕生在中國
魯迅曾經說:「外國人用火藥製造武器,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
這句話用來哀當時的國人的不爭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放歷史的真實性上明顯是缺乏考證的,事實上火藥從發明的那一刻就是被用於戰爭的。
火藥的發明改變了冷兵器時代文明人在戰爭中的不利處境,他們據此可以壓制野蠻人的暴力。
恩格斯在1857年撰寫的百科全書中寫道: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承認,發明火藥並用它朝一定方向發射重物的是東方國家……在中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硝石和其它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劑,並把他使用在軍事上和盛大典禮上。
古代中國整體上並不熱衷於技術,原因在於人口的過剩使得效率本身失去了意義。唯一例外就是在戰爭技術上的追求卻是絞盡腦汁,因此貢獻了無數創造性的發明。
比如弩的發明,這是一項中國獨創的殺人機器,後來據此發展而來的還有畜力控制的「八牛弩」,它們的功能都是讓殺人這件事顯得更加省力和「文明」。而這正是農耕文明時代,面對人口過剩,只能用戰爭來平衡的邏輯所在。
火藥的發明正是古代中國人不斷追求戰爭能量所催生的。最早的戰爭依靠的是人類自身的力量,武術或者技擊,乃至弓弩。
後來開始藉助畜力,公元前279年田單的火牛陣開啟了這一用自然能量的先河。但這場戰役裡,火這個自然能量還只是配角,只是用於激發牛的殺戮。
接著自然力量,尤其是火攻的作用日益增多。僅僅是在三國時期,就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決定性戰役全都用到了火攻。
在煉丹術發展的帶動下,在晚唐火藥終於正式誕生了。在此前,殺一個人需要足夠的力氣、技術甚至是運氣,而在此後殺一個人所需要的僅僅是有殺這個人的願望就已經足夠。
公元904年,豫章被圍守軍在城牆上「發機飛火……」,這是有記載的第一次將火藥用於軍事。那時候的應用還足夠簡單,只是在箭杆上綁一團火藥,點燃引信之後用弓弩射出去。
真正進入火藥時代是在宋朝。龐大而完備的軍事工業體系在宋朝得以建立,專門設立了研發火藥的「火藥作」。970年,大宋已經有了自己創製的火箭、火球、火炮等各類型制的武器;1044年,中國第一部軍事百科全書《武經總要》編撰完成,其中記載的火器達十幾種,出現了爆炸力驚人的黑火藥。
火藥的誕生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是一段偶然又必然的結局,之所以誕生在古代中國,其原因主要有3點。
一是時代的必然。農耕時期的古代中國每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人口過剩,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只能是依靠戰爭來消耗。如何讓殺人變得不那麼費力就成為了繼續解決的事情,這是火藥被發明的內在需求。
二是技術的支撐。古代中國有著最先進的文化技術,這是科技發明最為依賴的沃土。加上魏晉、隋唐時期道教的發展使得煉丹術日益發達,火藥作為煉丹的附屬品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三是文化上的認同。中國文化倡導文明,同樣是死了10000人,但死在火藥之下還是刀劍之下,卻給人的觀感和感受是不同的。秦軍坑殺40萬趙卒被罵到今天,而火炮中喪生再多都沒有這樣強烈的指責。
火藥如何傳播到西方
火藥如何一步步傳播到西方,從而成為西方國家在近代撬開中國大門的利器的呢?
這與瓷器、茶葉的傳播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產品的傳播是主動而為的,而最為立國之本的武器,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被動傳播的。沒有哪個國家不想一直擁有最核心的武器技術,不傳給任何國家。
北宋時期就已經制定了十分嚴密的防洩漏制度,特別是對火藥和火器的製作更是如此。就像《大宋少年志》裡裡說的那樣,所有的火藥、火器的製作都是國家秘密進行的,所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人都是沒有自由的。
北宋官府嚴禁「榷場私買硫磺、硝石」,火藥、火器的製作中心一直都在北宋的都城汴京。然而靖康之難來的太過於突然,金人佔據了汴京也獲得了火藥技術,從此再也不是只有宋軍有火藥、火器,而變成了雙方的互相用火藥、火器進攻,這也標誌著火器時代的真正到來。
所向披靡的蒙古用了22年滅金,用了21年滅西夏,用了15年徵服俄羅斯。用了8年毀滅美索不達米亞……而軍事最為積弱的南宋卻整整抵抗了40年。
這背後民族的血性和文化的抗爭自然是最重要的,但熟練運用火藥是技術層面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小小的一個釣魚城憑藉著地勢和火藥,就能堅守36年,更用一枚火藥讓「上帝之鞭」的蒙哥再次喪命。
蒙古人的成功在於他們善於學習,在同金、西夏、南宋戰爭的同時,他們學會了步兵攻堅戰術以及新發明的火藥、火器。
這些當時的尖端武器本來是所謂文明王朝用來對付野蠻的蒙古人的,卻被他們學會了用來對付「師父」。蒙古騎兵就這樣,帶著蒙古騎士的兇猛和速度,與中國農耕文明有機結合,用騎兵去消滅步兵,用火器摧毀城堡,短短時間能攻無不克、勢不可擋。
蒙古人帶著馬刀也帶著火藥去到了中世紀的歐洲,號稱永不陷落的巴格達很快淪陷了。蒙古人一路向西,歐亞平原成為他們馳騁的獵場。
自信的蒙古人並沒有像宋朝那樣保守火藥的秘密,沒有禁止火藥和火器的擴撒和出口。於是巴格達成為了火藥和火器傳播的重要樞紐,不斷地有各色人種開始掌握火藥、火器的製作。
甚至還組建了由中國人、蒙古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和歐洲人一起構成的火器軍隊,火藥、火器製造技術不斷擴散,整個世界迅速進入到火器時代。
火藥如何改變戰爭格局
火藥在它誕生之初就註定將改變戰爭歷史的路徑。雖然最早擁有它的唐宋都走向了滅亡,卻改變不了有了火藥的戰爭將成就人類歷史的時代變革。火藥成為人類徵服世界的利器,同時它也在徵服人類。
蒙古帝國曇花一現之後,掌握了火藥、火器的額阿拉伯人開始崛起。他們開始同歐洲人爭奪地中海霸權,1325年阿拉伯軍隊利用火藥進攻西班牙的巴沙城,城中一片火海。
再之後奧斯曼帝國崛起,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用裝滿火藥的大炮轟塌了1000多年的君士坦丁堡,結束了東羅馬帝國的歷史。發明自中國的火藥讓這座歐洲最堅固的城堡搖搖欲墜,歷史將從此改變。
同時期,另一個也叫穆罕默德的突厥人帶著1.2萬持有火器的軍隊,越過重重山脈攻入了富裕的恆河流域,在這裡建立了長達3個世紀的莫臥兒帝國。(「莫臥兒」其實就是「蒙古」的變音)
14世紀中葉,歐洲人開始熟練掌握火藥和火器,不僅是騎士文化的歐洲軍事轟然倒塌,同時社會的變革和科學的興起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380年代英國倫敦塔就裝設了87門火炮,由於邦國居多、戰爭頻繁,歐洲的槍炮製造者很快就在技藝上超越了原創的中國人。
火藥先是改變了歐洲戰爭的格局,進而成為了歐洲對外擴張的利器。從15世紀開始,火藥的價格不斷下跌,市場的供應量更加充足。
從西班牙誕生之日開始,火藥就是他們的立國之本。在經歷了「三十年戰爭」之後,他們將火炮裝上了艦船,揭開了航海史上的新時代。
1492年被很多歷史學家視為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線,因為從這一年開始歐洲人將帶著火藥、火炮去徵服美洲、非洲乃至全世界。
在人類文明的3000年裡,火藥發明和傳播之前,不論是蒙古人、阿拉伯人、日耳曼人,一直都是東方入侵東方。而在火藥發明和廣為創博後,西方開始了向東方進軍的步伐,果然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記住這一天吧!1492年的8月3日,哥倫布帶著西班牙女王的信和馬克*波羅的中國遊記,還有80門火炮,開啟了他的環球旅行。
寫在最後的漁人物語
我認為最為殘忍的一句話就是:戰爭說到底是人類為了資源重新分配而為的。
這是一句無比正確而又無比殘忍的話。就像火藥的作用只是為了讓殺人變得更輕鬆和文明是一樣的。
人類渴望和平,這是最偉大的夢想,沒有之一。然而戰爭總是不可避免,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那就是投身於正義的戰爭。
當火藥(先進武器)掌握在相對文明、保守的人的手中,那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最後屏障;而當這些掌握在相對野蠻、狂躁的人手中,那會有怎麼樣的後果誰都不敢想像。
武器從來都只是人所掌握的,最重要的是掌握武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