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入侵中國的西方國家,曾輝煌無比,如今徹底沒落毫無存在感

2020-12-17 騰訊網

最早入侵中國的西方國家,曾輝煌無比,如今徹底沒落毫無存在感

中國的近代史一部積貧積弱的歷史,國家的積貧積弱,列強的虎視眈眈,都給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西方的列強當中,比如英國和沙俄,都從我國身上攫取走了大量的利益和領土,但是實際上最先入侵我國的歐洲國家,可不是他們幾個,而是一個位於大西洋沿岸的面積不到10萬平方公裡的小國,它的名字叫做葡萄牙。

關於葡萄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千年以前,此時已經有凱爾特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定居下來。在公元前219年,羅馬人首次入侵了伊比利亞半島,在公元前140年徵服了這片區域,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此後,葡萄牙又輪流被北方的日耳曼部落和非洲的穆斯林文明來回佔領過,一直到1179年,該片區域的哥特人率先建立了葡萄牙王國,並且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路。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在15世紀到16世紀,葡萄牙成為了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

他們利用自己便利的地理條件,積極地向海外開始探索,並且在亞非歐擁有大量殖民地,在這個時代,由於自身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融合促進,無論是軍事、經濟還是文化,葡萄牙已經成為了歐洲乃至世界最為先進的帝國之一。

而此時的歐洲,也正在尋找著和中國貿易的通道,在漢朝和唐朝,中國最受歡迎的絲綢、瓷器和茶葉只能夠通過阿拉伯商人傳入,雖然後來宋朝又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但也很少有貨物能夠直達歐洲,而是要經過一輪轉賣。

隨著威尼斯人口述的《馬可波羅遊記》誕生,葡萄牙對「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願望可是越來越強烈,他們積極地致力於開闢航道之後,並不滿足,以至於還想在中國佔領一片區域,作為永久通商的口岸。

1507年,葡萄牙特使託梅·皮雷斯等人率船隊駛抵廣州,船隊的「放銃聲如雷」震驚了口岸,因為當時外國朝貢入明沒有過鳴炮聲,這被視為一種挑釁,加上葡萄牙還未曾和明朝建立外交關係,所所以地方官員拒絕葡萄牙人登岸。

不過後來葡人還是通過賄賂地方的官員登上了口岸,但是他們在當地卻暴露了殖民者的本姓,蓋房建柵,配以火藥槍炮,儼然成一堡壘,又掠奪往來商船,為此雙方在1521年,爆發了戰爭,這場戰役的規模並不大,明軍的數量為4000人,葡萄牙方面為700人,葡萄牙率先採取海上的騷擾,而明軍掃除葡萄牙沿岸的據點以及船隊的戰事,當時明朝的火炮,依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配備,最終由明朝獲勝,雙方籤訂條約。葡萄牙人被迫承認了失敗。

不過他們並沒有放棄,在1577年,又有一批葡萄人登陸了澳門,這次他們的態度比較謙卑,而是希望結交官員來獲得澳門永久的居住權和進入權,但是這片地區比較偏僻,因此葡明雙方籤訂了協議,同意葡萄牙在此地進行居住,但是明朝依然在這裡設置官府,並且有廣東省直轄。

一直到1887年,葡萄牙趁著清政府無力兼顧,趁機強行籤訂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這裡才正式被葡萄牙所佔領。

然而300年所向披靡的葡萄牙,最終還是走向了衰落,隨著西班牙、英國等海上強國的崛起,葡萄牙在和他們的戰爭中數次失利,在1580年,因為皇室的繼承關係,葡萄牙甚至一度被西班牙侵佔,而它的殖民地也同時被荷蘭人和英國人所攻擊。

到了1900年的庚子條約中,已經看不到葡萄牙的身影,他們徹底淪為了一個歐洲二流的國家,如今的葡萄牙已經徹底落沒,變得毫無存在感,在1974年以後,葡萄牙政府執行非殖民地化政策,也慢慢失去了他的所有殖民地。

當然就它的本身來說,葡萄牙勢力雖然大不如前,但是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也是歐盟的創始成員國,有著完善的福利制度,因此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也就並不怎麼在意他們國家過去強大的歷史了。

相關焦點

  • 第一個侵略中國的西方國家,實力大不如前,在國際上毫無存在感!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哪個?毫無疑問肯定是美國,現實中也確實如此,但在古代幾千年歷史中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不是美國,而是我們中國。但大家也知道,由於近代史上清政府的固步自封導致西方國家開始對中國虎視眈眈,從1840年開始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經歷了百年屈辱史。
  • 這個歐洲小國,曾是最早入侵我國的歐洲國家,如今存在感極低
    前言: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從此中華民族陷入了一個接一個的災難,特別是當年爆發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許多人認為英國侵略中國的國家。▲鴉片戰爭其實並不是,早在三百年前,有一個歐洲國家曾向中國借過一塊土地,這個國家才是第一個掠奪中國的人。但現在這個國家發展的並不好,可以說已是前無古人了,而且對歐洲的貢獻和影響也是特別微小的。
  • 中國發明的火藥:改變歷史的路徑,從東方入侵西方到西方入侵東方
    在火藥發明之前的冷兵器時代,幾乎都是東方入侵西方;而在火藥發明之後,多數情況下是西方入侵東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火藥的前世今生,了解這一團黑色煙火如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恩格斯在1857年撰寫的百科全書中寫道: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承認,發明火藥並用它朝一定方向發射重物的是東方國家……在中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硝石和其它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劑,並把他使用在軍事上和盛大典禮上。古代中國整體上並不熱衷於技術,原因在於人口的過剩使得效率本身失去了意義。
  • 中國原子彈試爆成功後,西方國家無比意外,法國的做法尤為特殊
    說到原子彈這一超級武器,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將其率先運用在戰場上,因此也拉開全球國家研製原子彈的序幕。根據記載我國在1964年成功試爆原子彈,意味著中國順利跨入擁核國家序列,為此也讓全球國家無比意外。要知道當時的中國與全球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
  •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如今只剩中國?西方學者:中國只是看似一盤散沙
    眾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國是古埃及、古中國、古印度和古巴比倫。而這四個國家發展到了現在,除了古巴比倫在世界地圖上再也找不到了之外,另外這三個國家其實還是存在的。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史學界說四大文明古國如今只剩下了中國一個,這不僅讓人感到疑惑。印度和埃及不是還在嗎?為什麼史學家會這樣說呢?
  • 如果西方國家沒有入侵大清,那麼中國會不會自主完成工業化
    如果100多年前,西方沒有侵略清朝,那麼清朝完全可以自主實現工業轉化。這是毫無疑問的。而隨著滿清朝廷的勢弱,來自西方世界的工業文明才開始慢慢侵入到這片古老的大地。在師夷長技以制夷口號的帶領下,一大批官員開啟了洋務運動。這算是中國官場的開明分子們,先行接受了西方的工業文明。這當然還不是最為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隨著西方人進入中國社會的各種新思潮。
  • 聖誕節:西方文化的入侵。傳統節日遭受冷遇,民族文化陣地不可丟
    西方節日和西方文化的不斷滲入,一邊是西方節日的盛行,另一邊則是傳統節日遭受冷遇。丟失民族文化,也將丟失民族認同感。一個國家要維持大一統,首先最重要的是文化認同感,缺乏文化認同感的國家,大都會分崩離析和動蕩不安。
  • 曾指責中國的西方國家,如今正在效仿中國
    尼泊爾《共和報》3月16日文章,原題:不要污衊中國西方媒體曾批評中國對疫情所採取的措施太極端和太嚴厲。但大約一個月後,位於疫情中心的湖北,每天新增病例從1.5萬減少到僅5個。而另一方面,病毒的驚人傳播已使西方國家陷入恐慌和混亂。
  • 中國已經崛起,為何西方國家仍舊排斥中國?
    然而我們預料的贏得全球的認同,尤其是西方國家的認同卻沒有到來,反而是西方國家極力阻止中國的崛起,破壞中國的復興大業。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中國已經擺脫了貧窮落後,萎靡不振的局面,且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為何仍舊被西方各國所排斥呢?從經濟上來說,中國如今強勢崛起,手裡的鍋碗瓢盆一應俱全,且越來越多越拉越大。中國人想吃飽肚子,穿的體面,過上有質量的美好生活。
  • 明朝海軍曾世界第一,屢次擊敗西方海權強國,為何會被西方趕超?
    當時的南洋各國,比如安南(如今越南),真臘國(如今柬埔寨),暹羅(如今泰國),蘇門達剌,西洋國,爪哇國,以及當時海外華人領導的三佛齊,都是中國的附屬國,都得向明朝朝貢。但是反觀明朝水師,不管在任何時候,在抵抗外敵的入侵時,都沒有敗過一次。16世紀初,珠江口海戰,徹底讓葡萄牙被打服,主動與中國求和。16世紀末,露梁海戰,大敗日本艦隊。即便是到了明末時期,明朝海軍依然在澎湖之戰和料羅灣海戰中,將荷蘭給擊敗了。
  • 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小國,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尤其是在歐洲,更是如此,歐洲從近代開始,大國雲集,作為小國必須要站隊,不是跟隨西方,就是跟隨俄羅斯,否則難以生存。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國家,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 中國疫苗又獲一國批准上市!西方國家卻壟斷最早的疫苗產能
    更致命一點的是,經濟較為貧困的國家可能負擔不起西方國家的疫苗。因為除了疫苗本身的價格外,存儲和運輸的成本也不可忽視。據悉,輝瑞疫苗必須在零下70攝氏度的溫度下運輸;而我國康希諾生物在2至8度的環境下則可長期保存。在此情況下,中國疫苗似乎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關鍵希望。
  • 和平發展可能帶來的是西方的沒落
    西方標榜的價值觀,自由也好,民主也好,人權也罷,這些都不是其發家的依靠。靠暴力發跡,這就是西方的歷史。僅憑這一點就不難理解西方對中國和平發展的懷疑。他們還防著你,圍堵你。他們對和平發展的懷疑實際就是缺乏對文明的認識。時至今日依舊如此。可嘆的是國內依舊有不少人還信奉那一套,還認為那就是人性的。殊不知那不過是拿著任性當人性的說辭。
  • 同一個時間段下的中國與西方正在發生著什麼?
    此外,西方國家對東亞的入侵,在世界的這一部分地區,就如同在其他地方一樣,其撞擊是非常劇烈的,以至於遠東歷史上的傳統觀點,似乎在這種入侵剛開始時就徹底改變了。▲英國的入侵大部分史學家都認為,英國炮艦最早在珠江上的轟擊,便標誌著中國歷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 讀讀《西方的沒落》這本書,換個角度看西方
    西方的沒落,尤斯賓格勒寫道那麼斯,賓格呢太有名,這本書也太有名他在當時20世紀初。看來是震驚西方思想界有意思是他也是德國的,歷史學家德國的哲學家因此你看德國真的是出人才,事實上西方沒落這本書在後來的中國銀引發了很大的衝擊但是當時中國是。
  • 西方的入侵使當時的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引言從1915~1917年起,中國政治和文化氣氛發生了變化。這是一個思想動蕩、知識界沸騰、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滲人的重要時代的先兆。此種現象從1919年起達到了頂峰。越來越多的曾在日本、歐洲與美國學習過的中國人,對他們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傳統感到了深深的羞恥。在中國的敗落狀態中,無論是傳統的風俗習慣,還是文人的文學藝術,舊中國殘存下來的一切在他們看來都像是一幅令人厭惡的諷刺畫。與過去的歷史作任何妥協都變得不可能了,而必須與中國的所有傳統斷絕關係。
  • 西方國家為什麼普遍對中國不友好?越來越多外國人開始說出真相
    一直以來,中國在與其他國家交往時,都是秉著對外和平友好的原則,以真心換真心結交更多的國家朋友,可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卻普遍都不那麼友好?如今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更是有不少西方國家誣衊抹黑中國,我國人非常不明白,這麼多年來揪著中國不放,到底是何原因?
  • 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國家,摩爾多瓦與俄羅斯到底有啥過節?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摩爾多瓦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國家,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還以它是個非洲國家,但其實摩爾多瓦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歐洲國家,而且還曾是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之一,只不過該國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與此同時,蘇聯也按照之前與德國人的協定入侵波蘭,佔領波蘭東部地區,與德國一起暫時瓜分了波蘭。不僅如此,蘇軍還一同佔領了羅馬尼亞的摩爾多瓦,第三次控制該地區。
  • 還在幻想包圍中國?提醒西方認清自身的「斯賓格勒陷阱」!
    事實上,東亞地區的近代歷史從未遠去,帝國主義行徑並未被徹底清算,多個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持續到今天,當這些國家將中國的強硬作為它們在這一地區進行軍事部署的理由時,它們自己卻在復活帝國主義時代的野蠻和驕橫!帝國主義重現亞洲其實也很正常。
  • 曾經是中國第一如今卻被賤賣,一代「英雄」沒落,經歷了什麼?
    隨著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各種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用品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對於經歷過學生時代的人們,文具用品是最常見的東西,從最初的毛筆,到鋼筆的興起,至原子筆中性筆的廣泛應用,文具用品也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改革更新的過程。如今高科技文具的普及,也使得鋼筆成為了一代人記憶留在了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