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成套紡織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噴氣織機、劍杆織機、毛巾織機、噴水織機、轉杯紡紗機、倍捻機等。
主要財務指標
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173,333.14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188,656.29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194,472.92萬元;2017年度淨利潤為6,998.27萬元,2018年度淨利潤為13,360.01萬元,2019年度淨利潤為12,068.98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市場和行業風險
(1)行業周期性波動導致的市場風險
紡織機械行業受宏觀經濟政策和技術更迭的影響較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當宏觀經濟政策寬鬆,下遊紡織行業積極擴張產能、增加固定資產投入,紡織裝備需求增加;其次,產品技術進步也會引致紡織企業的設備更新換代需求;再次,紡織行業結構性調整、上遊基礎製造業的發展等因素均會對紡織機械行業的周期性產生影響。當下遊需求放緩,行業整體進入蕭條期時,公司的經營情況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公司存在行業周期性波動所帶來的市場風險。
(2)同質化競爭加劇風險
紡織機械發展時間較長,技術成熟度較高,而我國作為紡織機械製造大國,產業加工配套體系完善,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尤其對於中低端紡機產品,市場進入門檻較低,細分領域的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較多,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紡機製造商,主要產品在國內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但若紡機製造的整體技術水平不能持續提升,市場各類紡機產品趨同,則存在同質化競爭加劇的風險。
(3)國際競爭風險
紡織裝備最早發展於歐洲發達工業國家,具有構造複雜、機械製造精密度高的特點,目前高端紡機廠家也主要集中於德國、瑞士、義大利、比利時、日本等國家。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推出了多款性能優良且價格適中的紡機產品,有效的滿足了國內紡織產業的需求。但隨著公司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參與全球化競爭程度的加深,公司產品類型不斷向國際高端產品延伸、銷售區域不斷向海外拓展,產品推廣面臨的主要競爭即來自於國際製造商。因此,公司產品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風險。
(二)技術風險
(1)技術和產品創新風險
紡織機械技術含量較高,公司作為國內較早從事紡織裝備製造的民營企業之一,通過不斷的技術投入,形成了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在紡織機械整機架構設計、自動化控制、關鍵零部件製造等領域掌握了一批較為領先的技術。但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的順利實施需要較多資源的投入,隨著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紡織機械智能化屬性日益突出,技術變革加快,新產品的開發存在著不可預計的技術難題和轉化風險,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不能及時開發出適應客戶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現有競爭優勢將被削弱,從而對公司產品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造成不利影響。
(2)人才流失風險研發團隊的穩定
和壯大是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43名研發人員,長期專注於紡織裝備的研發和技術服務。鑑於研發團隊的重要作用,公司為其提供了研發創新平臺,制定了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職業發展路徑,保證了研發團隊的穩定。但是,未來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如果不能有效維持核心技術人員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並根據市場的變化持續完善,公司將難以吸引和穩定研發人員,存在研發人員流失的風險或研發團隊逐漸喪失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風險。
(3)技術失密風險
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儘管公司已通過與核心技術人員籤訂保密條款、及時申請專利、規範生產及研發程序等手段保護研發成果,但仍不排除由於核心技術人員流失、保密工作存在漏洞等原因導致的技術失密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4)專利技術糾紛風險
紡織機械技術複雜,製造過程涉及的技術領域廣,公司及子公司通過多年的技術投入,積累了較多的專利和非專利技術。目前包含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專利保護程度日益加深,且不同國家的專利保護政策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不排除公司在市場競爭中遭遇專利技術糾紛的風險。
(三)財務風險
(1)業績大幅下滑風險
紡機行業受宏觀經濟政策、行業技術更迭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公司作為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穩定增長。但當行業整體出現周期性波動,或公司產品和技術不能及時適應市場需求時,公司訂單將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而公司的固定資產折舊、人力成本投入、市場開拓支出、研發支出等均需要持續投入,從而使得公司面臨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
(2)應收帳款逾期風險
紡織機械採購通常屬於下遊紡織企業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公司根據行業特點,通常給予客戶一定的信用期,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44,981.19萬元、35,675.80萬元和33,813.98萬元,帳齡一年以內應收帳款佔比均超過70%。雖然報告期內公司客戶回款情況正常,應收帳款淨額有所下降,但若因紡織行業周期性波動等因素導致下遊客戶的經營情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將面臨壞帳增加的風險。
(3)存貨管理風險
公司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在產品及委託加工物資等構成,報告期各期末,存貨淨額分別為28,559.13萬元、42,880.11萬元和38,101.49萬元,報告期各期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87次/年、3.20次/年和3.04次/年,公司存貨周轉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近,但期末存貨結構主要受年末銷售訂單的籤署和執行情況影響,若客戶不能按時履約,或未來下遊需求出現較大波動,則可能導致公司存貨面臨較大的跌價或滯銷的風險。
(4)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變化風險
公司及子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等相關規定,公司、山東日發和安徽日發報告期內執行15%的所得稅稅率,浙江日發2018年度起執行15%的所得稅稅率。若未來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發生變化,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5)政府補助政策變化風險
報告期各期,公司取得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4,487.40萬元、3,538.26萬元及3,161.76萬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1.63%、22.83%、22.35%。受國家或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引導及財政預算影響,相關政策文件可能會出現調整,可能不具有持續性。雖然公司政府補助金額佔利潤總額的比重逐年下降,但由於政府補助金額較大,補助政策的調整對公司的業績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四)公司銷售方式所帶來的連帶擔保賠償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在產品銷售過程中部分採用融資租賃結算和買方信貸結算的付款方式,並為部分客戶對於融資租賃機構或商業銀行的融資款承擔連帶擔保責任,若出現客戶未按期足額付款等逾期違約情形,則本公司將履行擔保責任,代其向融資租賃機構或商業銀行償還相關款項,同時對客戶予以追索。因此,存在客戶喪失還款能力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風險。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因開展買方信貸和融資租賃業務為客戶提供擔保的餘額分別21,981.93萬元和1,416.67萬元。
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向客戶提供的買方信貸和融資租賃結算方式的銷售額將可能相應擴大,期末擔保餘額亦可能逐年增加,如因下遊市場波動或其他原因出現大規模的客戶違約情況,公司將可能面臨較大的連帶擔保賠償風險,進而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
(五)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機加工件、紡機專件、鈑金件、鑄件、通用標準件等是本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其採購價格受鋼材、鋁材等基礎原材料價格的影響較大,存在一定的波動性。上述原材料價格變化將直接造成公司生產成本的波動,因此若未來主要原材料價格發生大幅上漲,將引起本公司產品成本的上升,給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六)外協採購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外協採購機加工件、鈑金件、鑄件等多種非核心零部件,這符合公司重研發設計和技術服務的經營模式,有利於公司將主要資源投入技術創新,推動公司的持續發展。報告期各期,公司外協採購的金額分別為51,165.18萬元、60,658.67萬元和59,886.60萬元,佔當期總採購額的比例分別為47.71%、249.54%及50.27%。公司一直重視外協廠商的篩選、技術指導和品質管理工作,報告期內外協採購的零部件均能夠滿足公司正常的生產需要,但若未來公司對外協廠商選擇不當,外協廠商不能實際履行訂單約定的相關義務,工藝和技術控制出現漏洞,或生產能力不足,則可能影響公司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七)貿易壁壘及新冠肺炎疫情風險
報告期各期,公司外銷收入分別為10,485.12萬元、19,457.51萬元和42,784.56萬元,佔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63%、13.63%和25.81%。目前全球產業格局不斷調整,經濟仍處於周期性波動當中,尚未出現經濟全面復甦的趨勢。在此背景下,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競爭加劇,以中美貿易摩擦為代表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事件頻發,對我國紡織品和紡織機械的出口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若此等情況進一步惡化,可能會對公司產品的銷售產生較大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自2020年1月以來,我國及世界多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疫情防控對於全球貿易往來及世界經濟秩序造成了較大影響,公司產品的內外銷亦受到一定的影響,疫情的出現將增加公司業績的波動風險。
(八)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
(1)項目實施風險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新型紡紗智能化工廠項目」、「新型高效無紡布裝備產業化項目」、「綠色印染裝備及針織裝備研發和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雖然公司已對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相關政策、技術可行性、市場前景等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論證,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產業政策、市場環境等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出現產品研發達不到預期效果、生產工藝不成熟和產品推廣不暢等情況,因此公司存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不能順利實施並影響公司投資回報的風險。
(2)淨資產收益率下降風險
本次發行完成、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淨資產規模相比發行前將有較大幅度增加,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產生經濟效益需要一定時間。因此,本次發行後,公司面臨短期內淨資產收益率下降的風險。
(九)內部管理風險
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漸形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的管理和技術人才隊伍,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但是,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日趨複雜,公司業務規模、資產規模、人員規模不斷擴大,對高水平研發、營銷、財務、管理等專業人才的需求上升。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適應規模擴張的需要,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將被削弱,存在規模擴張所帶來的管理風險。
(十)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本次公開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吳捷先生和吳良定先生家族控制公司69.09%的股份,本次發行完成後仍將控制公司51.82%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儘管公司自設立以來未發生過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股地位侵害公司利益的行為,並且通過不斷完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優化股權結構等措施以防範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但如果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等方式對本公司的人事任免、經營決策進行不當控制仍有可能會損害本公司及中小股東的利益。
(十一)前瞻性陳述不準確風險
本招股說明書列載有若干前瞻性表述,涉及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競爭格局、公司業務發展目標、盈利能力等方面的預期或相關討論。公司提醒投資者注意,該等預期或討論涉及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能不準確,鑑於該等風險及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本招股說明書所列載的任何前瞻性陳述,不應視為本公司的承諾或聲明。
(十二)發行失敗的風險
公司本次公開發行獲準發行後的實施過程中,公司股票能否順利發行並在創業板上市取決於股票市場、宏觀經濟、流動性、投資者偏好等多個因素,公司無法保證不會由於發行認購不足等原因導致發行失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