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聽到「今天我做東」這樣的話語,估計誰都知道,這句話裡面的「做東」二字就是請客的意思,但卻不是誰都知道「做東」的由來。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中敘述,為了幫助朋友蘧公孫,「馬二先生做東,大盤大碗請差人吃著,商議此事」。這裡「做東」就是請客的意思。
但最早的「做東」二字是出自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秦國攻打鄭國,鄭文公以供應秦國後勤物資為由請求撤兵,他派燭之武對秦穆公說:「如果秦不滅掉鄭國,而讓它成為東方道上的主人,那鄭國就答應供應秦國使者來來往往中所用的錢財和食物,這樣做對秦國有利無害。」後來秦果然撤軍,「舍鄭以東道為主」。不 後來人們便把出錢請客稱為「做東」,並由此演化出了「房東」「股東」等與此相關的詞語。#國學經典推薦#
作者:陳 君
校稿:遊金地 小揚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