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炮」、「二十響」、「快慢機」、「大鏡面」、「自來得」、「大肚匣子」等,所有的這些稱謂,其實,都是指向同一把舶來品,即德國毛瑟公司出品的毛瑟M1932 / M712速射型軍用手槍。
毛瑟M1932 / M712速射型,其前身就是國內曾經大名鼎鼎的毛瑟C96軍用手槍,民間也稱駁殼槍,由於隨槍而來配有一隻木製的槍盒,能夠與槍柄接駁,實施抵肩射擊,所以江浙一帶的南方人,又將其稱為「木殼槍」。
當年,新四軍金蕭支隊就是用駁殼槍,除掉了富陽城內的偽縣長王揚,富春一帶民眾紛紛傳誦著武工隊用「木殼槍」打死了王縣長,讓民眾知道了金蕭支隊有「木殼槍」這種武器。
毛瑟C96,是毛瑟公司在1896年推出的半自動單發射擊手槍,空槍重2斤半(提在手上感覺不僅體積大而且重量非常沉),採用10彈夾機匣上方供彈(也能一發一發地壓子彈很少配有彈夾),發射7.63X25mm毛瑟手槍彈。
本文作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轄區派出所民警那裡接觸過毛瑟C96手槍,由於沒有原配的毛瑟7.63X25mm毛瑟手槍彈,因此,就用54式手槍子彈取而代之,發射的是51式7.62X25mm手槍彈,是國內仿蘇聯7.62x25mm TT手槍彈。
毛瑟M1932 / M712速射型,是毛瑟C96的改進型號,採用20發彈匣,機匣下方供彈,且設置了快慢機,除了能單發射擊以外,還可以實施連發射擊,提高了此槍的火力密度。
與毛瑟C96一樣,毛瑟M1932 / M712速射型也配有木質槍盒,在接駁槍柄以後,能實施抵肩射擊,有效射程提高了150米,不僅提高了射擊距離,同時也提高了射擊精度,畢竟抵消了較大的後坐力,比單手射擊準星好。
至於射擊速度,「二十響」是把自動手槍,在自動狀態射擊時,射速是非常高的,超過了二戰時一般的輕重機槍,德國人研發設計製造的自動槍械射速就是高。
據網絡上的資料,毛瑟M1932 / M712速射型,每分鐘的射速高達900發。當然,這只是理論射擊速度,畢竟與戰鬥射速,兩者之間存在有較大的差距。
據此推測,毛瑟M1932 / M712速射型,每秒鐘就能射出15發子彈,因此,對於20發彈匣供彈的這把自動手槍而言,只需1秒多點的時間,也就扣扳機的時間,就能將彈匣內的20發子彈打光,射速包括火力非常強悍,貌似就是一般微型衝鋒鎗。
毛瑟M1932 / M712速射型,在抵肩射擊的狀態下,150米的有效射程,20發的彈匣供彈,其實,就是一把微型衝鋒鎗,是能夠當衝鋒鎗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