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內容:「槍把子燒成灰也認得出」:志願軍繳獲的美軍王牌飛行員罕見佩槍】
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12月16日下午,俄國防部發布了一則視頻:在俄南部軍區各訓練場上,330多名坦克兵正在為明年國際軍事比賽「坦克兩項」之前的俄國內選拔賽,而進行集訓備賽。
在這則不長的視頻報導裡,區別於我們印象中的「坦克兩項」最大的一點,是從1分19秒開始,幾輛T-72B3坦克進行了縱向動對靜射擊。記得今年還有一些不常看比賽的觀眾,還以為是「自從某一年之後,『坦克兩項』都改回靜對靜了」(這顯然是把單車賽和接力賽弄混了),其實「坦克兩項」單車賽一直是縱向靜對靜射擊。
▲您要說最早2013年的比賽,那倒也無所謂單車和接力,就是一場四個國家都用T-72B的比賽,除了一開始一人一發炮射飛彈靜對靜之外,接下來就是高射機槍射擊,以及主炮的三發側向動對靜射擊了
此前去第78集團軍參觀時
,曾聽「坦克兩項-2020」參賽隊員說過,前期他們在國內備賽時曾接到上級通知,俄方告知「種子組」各國,「單車賽主炮將改為縱向動對靜射擊」;但不久之後俄方的新通知又來了,「單車賽仍為靜對靜射擊」——總之大家最後看到了,單車賽除了多了補射這個環節之外,確實還跟以前大差不差。
事後咱們分析,這麼搞最大的問題是降低了安全係數——參照接力賽中坦克動對靜射擊的射擊區長度,如果單車賽改為縱向動對靜射擊,那這個射擊區也短不了;一旦先出發的隊伍動作慢了,沒打完炮彈還在射擊區終點「蠕動」,而後出發的隊伍已經進入射擊地線,考慮到單車賽中各國參賽隊射擊區水平距離很近,此時先出發的隊伍恰好將處於後出發的隊伍斜前方,這要是後出發的隊伍一個不小心,膛內帶彈時炮口軸線掃過對手坦克......無論開沒開炮,這都是規則明確指出的、將被直接判罰取消資格的高度危險行為。
▲這要是把單車賽主炮射擊區延長到黃框內......參照紅框內主炮靶區與射擊區的相對位置,要想確保安全,可能還需要調整一下靶區內不同顏色坦克靶的位置
另外在這種深入靶區方向的動對靜射擊區施工中,還得考慮坦克如何在打出最後一發炮彈後,回到競速直道的問題——這要是一旦設計不周全,路搞得不夠寬,無論是讓T-72一直開倒車回去,還是說讓T-72展示一下原地轉180度,這都有點影響收視效果。所以說要想面面俱到,非得精心設計、並對場地進行相當大工程量的改造不可,而疫情期間折騰這個又不現實,所以俄羅斯最後沒折騰動也很正常。
雖然也考慮到了這種種的不現實,但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既然俄軍今年這麼一咋呼過,我軍倒是也提前進行了相關準備。所以就算以後真把單車賽改成「動對靜」,那咱們肯定也是「有備而來」了,俄軍要是指望靠這個就能「來,騙!」「來,偷襲!」那是不大可能奏效。反正距離明年比賽還有八九個月,咱們這段期間經常盯著點賽場的衛星地圖,看看他們會不會大興土木一番便是。
▲畢竟要說各種「動對靜」,只說我軍裝備99系列的坦克部隊,那都練了小20年了
除了這種可能出現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式的大改動,觀察「坦克兩項」的俄軍內部集訓及選拔賽,也能經常發現一些與正式比賽中不同的設定。比如說,相比「坦克兩項」正式比賽時,參賽坦克手都是從擺在地上的炮彈包裝盒裡「開蓋取彈」,在俄軍內部集訓及選拔賽中,此前常用的是一種簡易的炮彈架。
▲2019年年底俄軍一場內部選拔賽(在Ангарский訓練場)使用的簡易炮彈架
雖然這樣也許會比從地上炮彈包裝盒裡取彈更省力,但兩種裝彈動作的區別難免會使得坦克兵在轉換訓練中費點時間適應。從「坦克兩項-2020」中俄兩軍在單車賽裝彈環節的細節表現來看,為了取得更快的速度而不惜「拋彈」的俄軍駕駛員,並沒有體現出優勢,其第三車組駕駛員(第一第二車組缺乏對應視頻資料)用時19秒左右才完成3發彈丸和3個藥筒的傳遞,而我軍702車組駕駛員李嘉成只用時16秒。
而在此次報導裡我們看到,在俄南部軍區的一座訓練場裡,搭設了相比過去更為完善的、帶有儲存桶的彈藥架(上層放藥筒、下層放彈丸)。
▲從上層彈藥架取走藥筒的瞬間
▲可見上下層各有8個儲存筒,注意士兵手裡捧著的是1發125mm榴彈
要說安全性,這架子是比之前那些個玩意兒看著像樣多了;但要說明年正式比賽會不會也用這玩意兒的類似物,那現在還為時尚早——至少負責現場彈藥分發的俄軍未必會對這多出的一道工序(把彈藥從箱子裡拿出來、再一個個塞到彈藥架上)感到開心,不過預先盯著點總沒壞處。
另外在上面的圖裡還能看出,俄軍坦克手裝填的是榴彈而非比賽中使用的破甲彈。雖然我們開玩笑說,這也許是出於就算沒打中,榴彈在地上爆炸也能把鋼板靶一併「毀屍滅跡」的考慮;但從真正合理的角度說,目前俄軍各單位的「坦克兩項」備賽總體仍處於車組配合與人車磨合階段,還沒到「專攻精練」的時候,用最便宜的榴彈找找手感也很正常。
▲俄軍南部軍區另一支部隊近期組織「坦克兩項」集訓的畫面,不僅使用的是這支部隊裝備的T-90進行「頂裝訓練」,而非比賽使用的T-72;主炮射擊更是用內膛訓練槍代替
對於今年「『勝』之不武」的俄軍來說,明年的「坦克兩項」將是志在找回場子、不容有失的一屆。對於已經在2020年取得了「坦克兩項」參賽史上最好成績、沒有遺憾的我軍來說,在把參賽經驗總結下來、為自身更有實戰化特點的比武競賽鋪路,並通過幹部戰士等參賽骨幹的帶動、讓更多的車組增長本領與見識的這個過程中,明年的「坦克兩項」,則是放下「不可能超越的24靶24中包袱」、檢驗這一年來的經驗總結與帶動效應的一屆。
▲703車組炮長單明奇回憶,決賽最後一圈他打出的正中靶心、讓無數觀眾拍案叫絕的這最後一發,他當時並沒有咱們看得那麼真切——由於被「安排」在備用靶區射擊,他看到的靶子被土堆所擋,只露出了一半,很難目視確認彈著點
雖然連年參賽、榮譽等身的96B主戰坦克們機械狀態良好,參賽部隊更是認為它們磨合狀態正佳,即使留在部隊維護保養也足以明年直接參賽,「現在拉出去都能跟99一起上戰場」;但出於穩妥備賽角度——根據今年比賽中96B和T-72B3成績的對比評估,以及其他戰區兄弟部隊在「高加索-2020」聯合演習中使用T-72B3坦克的體會——96B們還是要回「老家」好好過冬、以備來年之需的。
雖然暫時告別了96B們,但這並不會影響我軍預定參加明年「坦克兩項」部隊的集訓備賽日程:隨著一挺挺7.62mm並列機槍和12.7mm高射機槍,正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北疆大地上揮灑出一條條直通靶心的彈道,新一代北疆裝甲兵們正結合自身訓練安排與「坦克兩項」備賽特點,在訓練場上迎接2021年的到來。
▲「你們趕上了好時代,一個炮手一次集訓打出去的炮彈,就快趕上過去一個坦克團一年的訓練量了!」集團軍首長對參賽隊員們的殷切期盼,言猶在耳。這個時代,也的確不同了
記得之前聆聽集團軍首長們對此次比賽的總結時,相比談成績,談到更多的是未來「坦克兩項」比賽會有哪些「變數」:比如他們分析,可能增加前文提到的單車賽主炮縱向動對靜射擊科目、乃至主炮射擊移動靶科目,以及像「偵察尖兵」比賽中那樣,臨時增加單兵格鬥科目;還有更多的,則是如何在賽場內外借鑑俄軍裝甲部隊從組訓到保障的種種經驗,為我軍重型合成部隊的建設服務(這個就真得以下省略3000字了)......
放在本文開頭那條俄軍備賽視頻,我們已經發給了參賽部隊首長。他們通過我們,向關心參賽部隊備賽情況的全國軍迷們鄭重表示,「定不負國人眾望!」人民軍隊的優秀骨幹,許下的承諾也是字字重若千鈞。而今回想起來,在這過得如此之快的2020年裡,阿拉比諾賽場上的701、702、703和707號96B坦克,以及來自「老裝三」的那些指戰員的身影,已然成為了這一年人民軍隊最具代表性的瞬間。
▲「坦克兩項-2021」怎麼看?那肯定還是這麼看
歡迎使用(支付寶)讚賞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