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兩項-2021」可能的變數中,會有主炮全程運動射擊嗎?

2020-12-18 騰訊網

【上期內容:「槍把子燒成灰也認得出」:志願軍繳獲的美軍王牌飛行員罕見佩槍】

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12月16日下午,俄國防部發布了一則視頻:在俄南部軍區各訓練場上,330多名坦克兵正在為明年國際軍事比賽「坦克兩項」之前的俄國內選拔賽,而進行集訓備賽。

在這則不長的視頻報導裡,區別於我們印象中的「坦克兩項」最大的一點,是從1分19秒開始,幾輛T-72B3坦克進行了縱向動對靜射擊。記得今年還有一些不常看比賽的觀眾,還以為是「自從某一年之後,『坦克兩項』都改回靜對靜了」(這顯然是把單車賽和接力賽弄混了),其實「坦克兩項」單車賽一直是縱向靜對靜射擊。

▲您要說最早2013年的比賽,那倒也無所謂單車和接力,就是一場四個國家都用T-72B的比賽,除了一開始一人一發炮射飛彈靜對靜之外,接下來就是高射機槍射擊,以及主炮的三發側向動對靜射擊了

此前去第78集團軍參觀時

,曾聽「坦克兩項-2020」參賽隊員說過,前期他們在國內備賽時曾接到上級通知,俄方告知「種子組」各國,「單車賽主炮將改為縱向動對靜射擊」;但不久之後俄方的新通知又來了,「單車賽仍為靜對靜射擊」——總之大家最後看到了,單車賽除了多了補射這個環節之外,確實還跟以前大差不差。

事後咱們分析,這麼搞最大的問題是降低了安全係數——參照接力賽中坦克動對靜射擊的射擊區長度,如果單車賽改為縱向動對靜射擊,那這個射擊區也短不了;一旦先出發的隊伍動作慢了,沒打完炮彈還在射擊區終點「蠕動」,而後出發的隊伍已經進入射擊地線,考慮到單車賽中各國參賽隊射擊區水平距離很近,此時先出發的隊伍恰好將處於後出發的隊伍斜前方,這要是後出發的隊伍一個不小心,膛內帶彈時炮口軸線掃過對手坦克......無論開沒開炮,這都是規則明確指出的、將被直接判罰取消資格的高度危險行為。

▲這要是把單車賽主炮射擊區延長到黃框內......參照紅框內主炮靶區與射擊區的相對位置,要想確保安全,可能還需要調整一下靶區內不同顏色坦克靶的位置

另外在這種深入靶區方向的動對靜射擊區施工中,還得考慮坦克如何在打出最後一發炮彈後,回到競速直道的問題——這要是一旦設計不周全,路搞得不夠寬,無論是讓T-72一直開倒車回去,還是說讓T-72展示一下原地轉180度,這都有點影響收視效果。所以說要想面面俱到,非得精心設計、並對場地進行相當大工程量的改造不可,而疫情期間折騰這個又不現實,所以俄羅斯最後沒折騰動也很正常。

雖然也考慮到了這種種的不現實,但本著料「」從寬的原則,既然俄軍今年這麼一咋呼過,我軍倒是也提前進行了相關準備。所以就算以後真把單車賽改成「動對靜」,那咱們肯定也是「有備而來」了,俄軍要是指望靠這個就能「來,騙!」「來,偷襲!」那是不大可能奏效。反正距離明年比賽還有八九個月,咱們這段期間經常盯著點賽場的衛星地圖,看看他們會不會大興土木一番便是。

▲畢竟要說各種「動對靜」,只說我軍裝備99系列的坦克部隊,那都練了小20年了

除了這種可能出現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式的大改動,觀察「坦克兩項」的俄軍內部集訓及選拔賽,也能經常發現一些與正式比賽中不同的設定。比如說,相比「坦克兩項」正式比賽時,參賽坦克手都是從擺在地上的炮彈包裝盒裡「開蓋取彈」,在俄軍內部集訓及選拔賽中,此前常用的是一種簡易的炮彈架。

▲2019年年底俄軍一場內部選拔賽(在Ангарский訓練場)使用的簡易炮彈架

雖然這樣也許會比從地上炮彈包裝盒裡取彈更省力,但兩種裝彈動作的區別難免會使得坦克兵在轉換訓練中費點時間適應。從「坦克兩項-2020」中俄兩軍在單車賽裝彈環節的細節表現來看,為了取得更快的速度而不惜「拋彈」的俄軍駕駛員,並沒有體現出優勢,其第三車組駕駛員(第一第二車組缺乏對應視頻資料)用時19秒左右才完成3發彈丸和3個藥筒的傳遞,而我軍702車組駕駛員李嘉成只用時16秒。

而在此次報導裡我們看到,在俄南部軍區的一座訓練場裡,搭設了相比過去更為完善的、帶有儲存桶的彈藥架(上層放藥筒、下層放彈丸)。

▲從上層彈藥架取走藥筒的瞬間

▲可見上下層各有8個儲存筒,注意士兵手裡捧著的是1發125mm榴彈

要說安全性,這架子是比之前那些個玩意兒看著像樣多了;但要說明年正式比賽會不會也用這玩意兒的類似物,那現在還為時尚早——至少負責現場彈藥分發的俄軍未必會對這多出的一道工序(把彈藥從箱子裡拿出來、再一個個塞到彈藥架上)感到開心,不過預先盯著點總沒壞處。

另外在上面的圖裡還能看出,俄軍坦克手裝填的是榴彈而非比賽中使用的破甲彈。雖然我們開玩笑說,這也許是出於就算沒打中,榴彈在地上爆炸也能把鋼板靶一併「毀屍滅跡」的考慮;但從真正合理的角度說,目前俄軍各單位的「坦克兩項」備賽總體仍處於車組配合與人車磨合階段,還沒到「專攻精練」的時候,用最便宜的榴彈找找手感也很正常。

▲俄軍南部軍區另一支部隊近期組織「坦克兩項」集訓的畫面,不僅使用的是這支部隊裝備的T-90進行「頂裝訓練」,而非比賽使用的T-72;主炮射擊更是用內膛訓練槍代替

對於今年「『勝』之不武」的俄軍來說,明年的「坦克兩項」將是志在找回場子、不容有失的一屆。對於已經在2020年取得了「坦克兩項」參賽史上最好成績、沒有遺憾的我軍來說,在把參賽經驗總結下來、為自身更有實戰化特點的比武競賽鋪路,並通過幹部戰士等參賽骨幹的帶動、讓更多的車組增長本領與見識的這個過程中,明年的「坦克兩項」,則是放下「不可能超越的24靶24中包袱」、檢驗這一年來的經驗總結與帶動效應的一屆。

▲703車組炮長單明奇回憶,決賽最後一圈他打出的正中靶心、讓無數觀眾拍案叫絕的這最後一發,他當時並沒有咱們看得那麼真切——由於被「安排」在備用靶區射擊,他看到的靶子被土堆所擋,只露出了一半,很難目視確認彈著點

雖然連年參賽、榮譽等身的96B主戰坦克們機械狀態良好,參賽部隊更是認為它們磨合狀態正佳,即使留在部隊維護保養也足以明年直接參賽,「現在拉出去都能跟99一起上戰場」;但出於穩妥備賽角度——根據今年比賽中96B和T-72B3成績的對比評估,以及其他戰區兄弟部隊在「高加索-2020」聯合演習中使用T-72B3坦克的體會——96B們還是要回「老家」好好過冬、以備來年之需的。

雖然暫時告別了96B們,但這並不會影響我軍預定參加明年「坦克兩項」部隊的集訓備賽日程:隨著一挺挺7.62mm並列機槍和12.7mm高射機槍,正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北疆大地上揮灑出一條條直通靶心的彈道,新一代北疆裝甲兵們正結合自身訓練安排與「坦克兩項」備賽特點,在訓練場上迎接2021年的到來。

▲「你們趕上了好時代,一個炮手一次集訓打出去的炮彈,就快趕上過去一個坦克團一年的訓練量了!」集團軍首長對參賽隊員們的殷切期盼,言猶在耳。這個時代,也的確不同了

記得之前聆聽集團軍首長們對此次比賽的總結時,相比談成績,談到更多的是未來「坦克兩項」比賽會有哪些「變數」:比如他們分析,可能增加前文提到的單車賽主炮縱向動對靜射擊科目、乃至主炮射擊移動靶科目,以及像「偵察尖兵」比賽中那樣,臨時增加單兵格鬥科目;還有更多的,則是如何在賽場內外借鑑俄軍裝甲部隊從組訓到保障的種種經驗,為我軍重型合成部隊的建設服務(這個就真得以下省略3000字了)......

放在本文開頭那條俄軍備賽視頻,我們已經發給了參賽部隊首長。他們通過我們,向關心參賽部隊備賽情況的全國軍迷們鄭重表示,「定不負國人眾望!」人民軍隊的優秀骨幹,許下的承諾也是字字重若千鈞。而今回想起來,在這過得如此之快的2020年裡,阿拉比諾賽場上的701、702、703和707號96B坦克,以及來自「老裝三」的那些指戰員的身影,已然成為了這一年人民軍隊最具代表性的瞬間。

▲「坦克兩項-2021」怎麼看?那肯定還是這麼看

歡迎使用(支付寶)讚賞碼

相關焦點

  • IS-2-II——《坦克世界》S系雙聯主炮「天啟坦克」急先鋒
    一個炮塔安裝一門主炮已經成為坦克這類載具武器的統一共識,若在一個坦克炮塔裡同時塞兩門主炮會是什麼感受?玩過紅色警戒的車長一定了解「天啟坦克」的強大威力,畢竟「天啟坦克」雙聯裝主炮的標誌十分深入人心。
  • 俞碩:「坦克兩項」賽成這樣 中國隊輕裝上陣,開心就好
    有人會說戰鬥民族修改規則都是從實戰出發,但這些被修改過的規則打仗時真的就派不上用場嗎? 記得在2014年的坦克兩項比賽時,俄羅斯設置了體能賽的環節。後來因為中國參賽隊的體能太好,而在2015年時取消了這一環節。對於坦克兵來講,無論是長距離作戰還是日常的維護保養都需要一個好身體。沒有好身體的坦克兵在長距離駕駛之後拉不動操縱杆,在坦克故障的時候扳不動撬槓掄不動大錘。
  • 坦克炮艇:內河海軍主戰裝備,艇載主炮是坦克炮
    所謂「坦克炮艇」,就是內河炮艇的主炮是坦克炮,簡單地將坦克炮包括炮塔,整體地打包搬到巡邏艇上,就成了一艘坦克炮艇,通常噸位都不大,戰時設計的只有數十噸,戰後設計的也只有200餘噸。由於內河炮艇的噸位和體積有嚴格限制,而且吃水非常淺,遠不到1米,導致艙室內部空間相當緊張,中口徑艦炮由於彈藥庫和揚彈機都很大,不可能裝備進內河炮艇。
  • 99A坦克主炮威力無比,能輕易擊穿1米厚裝甲,為何壽命只有3秒?
    然而這種火力強大的主炮的使用壽命卻只有短短的3秒鐘。不過,這裡所說的3秒鐘的使用壽命指的並不是主炮連續發射3秒鐘後就直接報廢的意思。通常情況下,計算主炮使用壽命時並不使用時間作為衡量標準,而是用主炮所發射的總炮彈數來衡量。按這個標準來算,99A坦克的使用壽命就是700發。眾所周知,坦克主炮的初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 99A坦克主炮能打穿1米厚的裝甲,為何壽命只有3秒鐘?
    其實這不過是外人不懂坦克炮管壽命計算方式而引起的誤會而已,坦克主炮的炮管一般都是以「發」來計算壽命的,就是看炮管能夠發射多少發炮彈,在實際操作中一旦超出了這個限度,坦克打出的炮彈很容易出現偏離等情況。因此坦克主炮炮管壽命雖然只有幾秒,但要發射數百枚炮彈之後,炮管才達到壽命上限,實際使用時間已經很長了。坦克炮屬於高膛壓的直射火炮,炮彈在炮管中主要受到火藥燃氣的作用力,因此炮彈在炮管中運動的時間越長,在發射出炮管的那一刻燃氣爆發的能量也就越強,炮口初速也就更大,相對應的射程也就更遠。
  • 《坦克世界》備受讚譽的"四運"該如何上手?全遊戲中最舒服的炮
    作為坦克殲擊車的四運有著坦克殲擊車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薄甲高傷,當然這是在同量級的戰車中的比較。在很多玩家眼中,四運與萊茵十分相仿,都有著360度的炮塔,但是與萊茵不同的主炮的選擇,萊茵選擇的是150的炮而四運則更加折中選用128的炮,可以打出充足的傷害。不過四運的射擊距離和拋物線較短,也算是對高傷害的平衡。
  • 最後的重型坦克M103,它的消亡真的只是因為坦克故障多?
    M103是美國在二戰後研製的重型坦克,融合了一些美國在二戰中學習到的設計思想,在研製之初曾獲得美軍的青睞,原計劃大規模列裝,但是到最後只生產了約300輛,並且因為使用中各種故障為人詬病,被認為是不可靠的坦克,在70年代全部退役。那麼M103重型坦克的退役,真的僅僅是因為它性能不可靠嗎?
  • 96B決賽時機槍卡彈,仍創下射擊最佳紀錄,成就「無冕之王」
    9月5日,「坦克兩項」比賽決賽結束,96B主戰坦克最終以1小時29發30秒的成績完賽,位列所有參賽隊總成績第二名。96B坦克在歷年比賽中的表現被網友戲稱是「千年老二」,但是這場決賽卻讓主辦國驚出一身冷汗,因為兩者成績只差了37秒,是這項比賽中冠亞軍差距最小的一次。
  • 坦克大賽中國隊半決賽慘遭淘汰!黑哨?天氣?我們應該怎麼看待?
    「坦克大賽」(即「坦克兩項」)自然也是格外受到關注。 解放軍第一車組在比賽時現場顯示主炮射擊三中一,但實際上經過後來的檢靶發現,三發都打中了。 後來經過修正的解放軍3個車組的比賽情況 主炮9中7,高機
  • 臺灣地區現役主戰坦克一覽|炮塔|輕型坦克|機槍|坦克炮_網易訂閱
    但由於能力、時間與精力所限,內容依然可能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正。  臺灣地區現役主戰坦克一覽  M60A3主戰坦克  CM11(M48H)主戰坦克  CM12(M48A3)主戰坦克  M41A3與M41D輕型坦克M60A3主戰坦克
  • M1A2坦克和大和號自由對射,如果全程都在坦克射程內,誰能贏?
    現代化坦克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擊沉7.3萬噸滿載排水量的大和號戰列艦。戰列艦副炮的口徑一般都比M1A2大,但沒聽說在戰列對決中有哪個副炮能擊沉戰列艦,換成M1A2當然也做不到。而戰列艦在主裝甲外側設有防魚雷艙,會進一步降低穿甲彈的穿透效果,即便是被擊穿了,在戰艦內部的巨大空間內,金屬射流也很難起到殺傷人員的作用。有人可能會想,坦克炮不用殺傷毀壞戰列艦內部的東西,只要在水線以下部位開洞就好了,一樣可以達到擊沉戰列艦的目的。
  • 豹2坦克能打多少二戰虎式坦克?有多少打多少
    以目前處於一線頂級的豹2坦克為例,它裝有一門120毫米L55滑膛炮,發射鎢合金穿甲彈時穿甲厚度約650毫米;二戰時德國著名的虎式坦克,主炮為88毫米線膛炮,發射穿甲彈可以打穿500米處156毫米厚裝甲,二者的威力差距一目了然,豹2坦克炮的威力比虎式大三倍。
  • 防空炮演變來的反坦克炮,英國早期的反坦克支柱,QF-2磅反坦克炮
    這些驕傲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認為,他們有合理對抗德國坦克的辦法——依靠他們的QF-2磅反坦克炮,將德國人的坦克一個一個打成廢鐵。那麼在這個37毫米反坦克炮被稱作敲門環的年代裡,QF-2磅反坦克炮,這種口徑僅僅只有40毫米的反坦克炮,又能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 中國坦克參加坦克兩項,紅色塗裝亮人眼,紅色有角三倍速駕到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今年坦克兩項比賽中,中國96B型主戰坦克最初採用的是土黃色的單色塗裝,但是最近爆出來的圖片顯示,等待參賽的中國坦克已經被刷上了紅白黑三色塗裝,這種塗裝最初曾經出現在俄羅斯最新型的T-72B3M主戰坦克上。
  •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還是坦克炮
    【話說軍世】如果說到二戰中有名的火炮,也許不少人會說《亮劍》中提及的「義大利炮」,實際當時優秀的火炮有很多,比如說,讓M4中型坦克達到巔峰的英國17磅炮,被戲稱為「152神教」的前蘇聯152毫米火炮,結構簡單,重量輕的日本92式步兵炮等,而德國的「88炮」,應用範圍更是超出的想像。
  • 日本陸軍的反坦克支柱,仿照蘇聯反坦克炮製造的一式反坦克炮
    這種反坦克炮因為使用穿甲榴彈,所以說在遠距離上的表現非常是問題, 因為在較遠距離上,炮彈的初速會出現下降,穿甲深度也就會進一步下降 ,遠距離上無法有效對抗當時蘇軍的T-26輕型坦克和BT-5快速坦克。
  • 幫助英國在戰爭初期抵禦德國坦克的反坦克炮——QF2磅反坦克炮
    自從坦克誕生以來,反坦克作戰就成了人類在戰爭的一個核心,沒有反坦克手段的步兵在面對坦克時,不比他們要用血肉之軀面對機槍好多少。而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早期的處境非常不妙,他們手頭的反坦克炮就只有戰前開發的QF2磅反坦克炮。那麼這種開發於戰前的反坦克炮,要如何在戰爭中應對那些可怕的德國坦克呢?
  •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
    【話說軍世】在海軍艦艇中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戰列艦、驅逐艦都是大中型水面艦艇,很有話題可說,而相對來說,幾百噸幾十噸的小艇,可說的故事要少一些,不過也有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等等歷史。
  • 《坦克世界》正面對戰之王,無炮塔的自行反坦克炮怎麼玩
    無炮塔的自行反坦克炮這種設計思路在冷戰期間在各國都有實踐,總體而言,這種類型的坦克比較適合野戰防禦,也有進攻能力和地形適應能力,但在城市攻堅或者主動進攻時無法快速反應來自側翼的突發情況。以Y系X級自行反坦克炮FV217為例,FV217可以用它 355 毫米的正面上車身裝甲承受大量攻擊,但普通IX、X級坦克擊穿其正正面下車身裝甲還是可以的,所以FV217待在中遠距離,運用主炮射界來提升正正面下車身裝甲的防護力,就很難被擊穿了。FV217的傷害也很突出。
  • 坦克炮裝上炮艇,成「水上坦克」:蘇式老傳統,甲板火力威猛
    在東北地區的實戰中,俄軍對內河炮艦的運用有了新的認識。他們意識到,內河炮艦的首要任務是近距離支援陸上軍隊作戰,而內河流域炮艇或炮艦之間的遭遇戰比較少見,因此,傳統的莫尼特型炮艦裝備的大口徑野戰炮或艦炮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實戰需求,而需要更多的迫擊炮或小口徑速射炮,同時需要較小的噸位以適合在內河航道快速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