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坦克誕生以來,反坦克作戰就成了人類在戰爭的一個核心,沒有反坦克手段的步兵在面對坦克時,不比他們要用血肉之軀面對機槍好多少。而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早期的處境非常不妙,他們手頭的反坦克炮就只有戰前開發的QF2磅反坦克炮。那麼這種開發於戰前的反坦克炮,要如何在戰爭中應對那些可怕的德國坦克呢?
一、2磅反坦克炮的原型——40毫米機炮
事實上QF2磅反坦克炮在設計時,考慮的根本不是這貨的反坦克火力如何,倒不如說英國人是奔著省錢來考慮的。
在當時坦克是個熱門產物,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和對反坦克火力的認識,因此當時的坦克就沒有裝甲超過三十毫米厚的,而火炮口徑更是沒有超過50毫米口徑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也就不需要去考慮弄一個遠超當時標準的反坦克炮,基本上是怎麼省錢怎麼來,多快好省就完事了。
再者說,當時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間戰期,加之籤訂了諸多條約,所以大家都在軍備投入上十分謹慎,軍費自然也就沒那麼多了。
考慮軍費有限的嚴峻問題,英國人很自然的就把口徑定為了40毫米口徑,這是因為他們有許多2磅炮彈,如今正好可以裝備給計劃開發的2磅反坦克炮。
(二戰中英國的磅指的是炮彈重量,這是來自於前裝滑膛炮時代的說法,因為當時習慣於以火炮發射的炮彈重量來給火炮命名和評級,英國將這個方式保留到了二戰。)
而2磅反坦克炮的原型則是一戰中的MⅡ型40毫米機炮
,而這個40毫米機炮在某個角度上根本就是從維克斯機槍上放大而來的
,身管短就算了初速還不高,僅僅達到600米/秒。
可想而知,這玩意的效果不會好到哪去的,
它的表親MKⅧ型40毫米機炮也沒好哪去,初速僅僅達到730米/秒。
毫不客氣的說,這玩意就是40毫米機炮的恥辱,與博福斯40毫米機炮完全沒有可比性。
如果硬要說對比的話,它可能也就比德國軍艦上的37毫米手拉機強點有限。
基於這麼一個原因,這種MKⅧ型40毫米機炮很快就從戰爭初期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防空武器,迅速變成了戰爭中後期給打雜軍艦的水貨防空武器。
畢竟這玩意不僅初速低,而且還存在有彈重不足,爆炸威力奇差無比的情況,更要命的是它的彈鏈只有14發的供彈量,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防空彈幕來應付敵機。那麼基於這麼一個玩意開發出來的QF2磅反坦克火炮,真的能夠有足夠好的表現嗎?
二、QF2磅反坦克炮
就結果而言,QF2磅反坦克炮可真比它的前輩好了不少。作為從一個殘次品延伸過來的反坦克炮,
QF2磅反坦克炮被由皇家兵工廠與維克斯公司的設計部門在1935年10月完成,代號2磅速射炮MarkIX,通稱為QF2磅反坦克炮。
它的開發思路十分明確,
那就是考慮經濟性和作為標準化武器生產,要求QF2磅反坦克炮能在不同載具間共用
——除去坦克外,還要能裝在吉普車或是卡車上。簡而言之,它將成為英國的通用反坦克炮,無論是交給反坦克炮兵或是裝在坦克上。
最終生產出來的QF2磅反坦克炮,重814千克,全長2.08米,炮管就有2米長,其裝備的炮彈為40毫米X304毫米.R穿甲彈。
得益於英國優秀的制炮技術,當時這種QF2磅反坦克炮在52倍徑的基礎上,可以獲得一個非常高的膛壓進而得到一個較高的初速,
其初速可以達到792米/秒
,遠遠要高於它那不靠譜的原型。
在測試中,QF2磅反坦克炮在發射穿甲彈時可以打穿約53毫米厚的鋼板,這對於三十年代的反坦克炮已經十分高效了。
就如前文所說,當時沒有多少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超過30毫米,所以它已經足夠對付當時大多數的坦克。
如果從這個數據來看,QF2磅反坦克炮在當時是最優秀的反坦克火炮,遠遠要強於當時主流的反坦克炮,比如說德國人的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或是蘇聯人的M37型45毫米反坦克炮。
所以它不僅僅被裝備於英國當時的主力坦克上——如A-13巡洋坦克,瑪蒂爾達Ⅱ型步兵坦克,英國的反坦克炮兵也一樣拿到了拖拽式的QF2磅反坦克炮,用以加強其反坦克炮團的反坦克能力。
當時配發給反坦克炮兵的QF2磅反坦克炮的炮架十分獨特。在1936年維克斯交付的初期型QF2磅反坦克炮是由QF2磅反坦克炮配上MKⅠ型炮架,MKⅠ型炮架為3腳設計,進入射擊位置時炮架架高、炮輪懸空。
皇家兵工廠對維克斯的設計不是很滿意,因此設計了MKⅡ型炮架,該炮架為重型炮架並保持了三腳設計,架設後火炮進行360°的旋轉,並擁有一個大面積的炮盾為射手提供保護。與MKⅠ型炮架相比,MKⅡ型炮架的輪子可以拆卸下來。其目的在於降低火炮高度,利於伏擊敵方坦克。
就這樣QF2磅反坦克炮在1936年正式配備了英國部隊。
三、實戰中的2磅反坦克炮
在當時QF2磅反坦克炮在1938年正式加入了英國炮兵,主要配於英國步兵師的反坦克炮團和輕型防空/戰防團。
前者下轄四個反坦克炮營,每個營配備12門QF2磅反坦克炮。後者則下轄兩個戰防營,每個營同樣配備了12門QF2磅反坦克炮。
如此多的QF2磅反坦克炮,在當時對於步兵師的運載能力是一個挑戰,不過在1940年前的歐洲,除去英國可以自稱達到了完全的摩託化,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德國也僅僅是半摩託半騾馬化。
所以當時的QF2磅反坦克炮幾乎是在英軍的各個步兵部隊都有配備,在法國戰役爆發前,英國遠徵軍信心滿滿的要用自己的QF2磅反坦克炮教訓那些德國人。
然而,在1940年的法國戰役裡,QF2磅反坦克炮卻因為自己的繁瑣的設計而大失顏面。儘管QF2磅反坦克炮在實戰中可以較為容易的擊毀德國裝備的各種輕型坦克,但是反過來而言,它一樣也容易遭到德軍的攻擊。
雖然QF2磅反坦克炮十分低矮,本身非常適合隱蔽,但是較為繁瑣的架設方式坑了它,因為它必須其摺疊的三腳炮架展開,這個過程較之德國的雙腳炮架更為繁瑣。
在法國戰役裡面對那些橫衝直撞的德國坦克是十分危險的,
因為可能沒有的等到英軍的炮組把自己的反坦克炮架設完成,德國人已經衝到炮組面前了,許多炮組就在沒有架設好火炮的情況下被德國人俘虜去了。
而且QF2磅反坦克炮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缺乏高爆彈和榴霰彈,儘管在設計之初的理由就是保有大量的2磅高爆彈和榴霰彈,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反坦克炮團幾乎就沒有見過高爆彈和榴霰彈。
別說反坦克炮部隊沒有榴霰彈和高爆彈,坦克部隊也一樣沒有榴霰彈和高爆彈。這一點直接導致了裝備QF2磅炮的坦克和反坦克炮組均不能有效的支援步兵和壓制對方的反坦克火力。
在實際作戰中縱然瑪蒂爾達Ⅱ型坦克皮糙肉厚,能頂著德國人的絕大部分的反坦克火力衝上來,
可一旦遇到那些德國的88毫米高射炮,那麼它們就算發射穿甲彈,也未必能迅速摧毀88毫米高射炮,而且沒有榴霰彈和高爆彈,也更是無從消滅那些德國炮兵。所以說在法國戰役和北非戰場許多英軍坦剋死在了德國88毫米高射炮手中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匱乏高爆彈和榴霰彈。
不過這不代表QF2磅反坦克炮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在北非戰場初期的諸多防禦戰裡,QF2磅反坦克炮都成為了隆美爾的噩夢。
這些在預設陣地裡架設好的QF2磅反坦克炮本身十分低矮,放到陣地裡更是不易被發現,而其自身可以360°旋轉的優勢也讓他們非常容易瞄準那些在沙漠飆車的德國坦克,從而將其一個個擊毀。
尤其是在戰爭初期,隆美爾所指揮的非洲軍團多半坦克都是二號坦克和三號坦克的時候,衝擊遍布QF2磅反坦克炮的英軍防禦陣地就變成一種作死的行為。
面對這種高戰損隆美爾也不得不哀嘆,戰爭在陣地戰時變成了殺人的戰爭,而非機動作戰時的以摧毀對方技術兵器為主的戰爭模式,他手頭為數不多的部隊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不得不敗下陣來,放棄了硬衝英軍防禦陣地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
結語
作為一款40毫米口徑的反坦克炮,QF2磅反坦克炮在戰爭中後期基本就退出了一線反坦克武器的序列,因為面對德國人日益加厚的坦克裝甲,QF2磅反坦克炮開始顯得力不從心。
就算加裝了利特爾·約翰適配器,發射30毫米複合非硬芯穿甲彈而獲得更高初速,使得QF2磅反坦克炮達到了QF6磅反坦克炮MKⅡ型的穿透能力,卻仍舊不足以擔任一線反坦克任務。但戴姆勒裝甲車這樣的配備了改進型QF2磅反坦克炮的裝甲偵察車仍舊是英軍在戰爭的利器,在偵察任務中仍舊可以取得較好的戰果。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英國在二戰時期火炮製造業的輝煌,也證明了QF2磅反坦克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實力與功勳。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百科》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彈道學》
《英國反坦克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