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的釣魚竿,二戰德國105倍徑的81mmPAW 1000反坦克炮

2020-12-27 騰訊網

雖然二戰德國在火炮數量上與盟軍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在質量上卻明顯技高一籌,尤其是以克虜伯、萊茵金屬為代表的幾家軍工企業,在相關領域確有不少優秀作品,戰爭中火炮身管倍徑越做越大,彈藥殺傷力越來越高。儘管當時德國研製了身管倍徑達100倍的75毫米炮,不過這並不是德國的極限,德國還有105倍徑的PAW 1000式81毫米反坦克炮。

81mmPAW 1000反坦克炮

二戰中期,德軍的反坦克炮主力已經由Pak 36/37轉向75毫米口徑的Pak 40,後者雖然足以應對德軍遭遇的大部分裝甲威脅,但是作為一種拖曳火炮,它的重量將近1.5噸,限制了火炮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1943年,德國決定研製一種更為輕便的拖曳反坦克炮,這就是PAW 600。這款火炮雖說是身管炮,但是發射原理已經和常規身管炮有了本質區別,它的差異主要在於彈藥。

81mmPAW 600反坦克炮

PAW 600所使用的彈藥分為2個部分,主體由80毫米迫擊炮炮彈改進而來,採用高低壓技術。與常規炮彈發射藥爆燃產生高壓推動彈丸不同,PAW 600使用的彈藥通過一個空心帶孔的柱狀結構實現不斷的加壓推動彈丸,當射擊時燃氣從孔洞外洩一部分,降低初始的膛壓,同時推動彈丸前進;隨著發射藥不斷燃燒直至平衡炮彈尾部和彈體與炮管內壁的氣壓,整個過程中炮彈都會承受一個由低至高的持續推力,從而達到一個較高的出膛速度。

PAW 600的特殊炮彈

比起常規火炮,PAW 600的彈藥出膛速度只有420米每秒,無法依靠動能彈擊穿裝甲,因此反坦克彈藥為空心裝藥破甲彈,能夠擊穿30°傾斜角的140毫米均質鋼裝甲,反坦克作戰的有效射程只有6、700米,最大曲射射程能達到6200米。

因為膛壓更低,火炮身管採用薄鋼管制成,火炮全重降低到590千克,方便火炮的行軍和轉移,反坦克作戰也足以威脅到中型坦克,生產製造起來也更加的簡單,德國曾計劃月產220門,實際產量很低。

81mmPAW 600反坦克炮

有了PAW 600的成功,德國在大約1944年~1945年這段時間又研製了升級版本,這就是PAW 1000,關於這款火炮的信息不多,盟軍也是在克虜伯工廠檢查設計部門的相關資料時發現了有關的微縮膠捲。

PAW 1000應該算是PAW 600的加強版,兩者基本原理不變,不過火炮的發射藥被加強,相應的身管也被加強,為了提高對彈丸的持續加速,身管倍徑提升到105倍。不過這根釣魚竿一樣的炮管並非一根鋼柱鑽成,而是採用了克虜伯擅長的拼接結構。

81mmPAW 1000反坦克炮

火炮炮架直接用sFH18重型野戰炮炮架修改而來,只知道德軍對火炮進行了相關的測試,相關性能肯定比PAW 600有所提升,但到底如何沒有資料留存下來。

以德國當時的情況來看,更加簡單的PAW 600都無法量產,更不要提更複雜的PAW 1000了,德軍既無法分出生產資源用於量產,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訓練士兵熟悉新的火炮,相關設計也就石沉大海。

81mmPAW 1000反坦克炮

不過這種性能獨特的火炮並非隨著二戰結束而隕落,不僅美軍繳獲了PAW 600的實物用於測試,蘇式的73毫米2A28無後坐力炮也採用了類似的發射原理,加強了經典的BMP-1步戰車火力。

相關焦點

  • 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QF17磅炮但在實戰中,17磅炮也在技術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至少在二戰後期已經有多款足以和它抗衡的火炮;作為對手的德軍,除了黑豹中型坦克安裝的「釣魚竿」似的70倍徑75毫米炮,KwK相較於英國坦克炮/反坦克炮,德國科技的優勢在於炮管的生產加工方面,他們的鎢芯穿甲彈在技術層面上沒有達到英國的水平,但藉助更好的火炮卻能發揮更大的殺傷力。KwK 43型相比於虎式裝備的L/56版本,除了倍徑增加到71倍之外,它的藥筒直徑更大,長度更長。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最早的德國坦克殲擊車雖然二戰德國最早服役的坦克殲擊車,是用一號坦克底盤改裝的黃鼠狼1,但是真正從設計上來講,早在1935年左右,元首就提出了研製自行火炮的想法,在1939年9月,使用現成裝甲底盤搭載105或者128毫米口徑火炮的坦克殲擊車思路就已經提出,當時二戰才剛剛爆發幾天。
  • 二戰時期的步兵火炮與反坦克炮的區別解密二戰各個國家的經典火炮
    實際上在1941年東線戰場,該型火炮擊毀蘇軍坦克數量是要超過德軍的37毫米42倍徑戰防炮的,也是德軍第一個型號的輕型反坦克炮,那麼反坦克炮與步兵炮的區別在哪呢,最顯著性能差別就是,反坦克炮只具備固定平射能力,其火炮倍徑和火炮打出的炮彈初速要高於步兵炮至少兩倍,其強大衝擊力,可以瞬間擊穿敵軍的土木結構碉堡和擁有高強度裝甲防護敵軍坦克,但隨著二次世界大戰愈演愈烈德軍反坦克炮口徑也在逐步增加
  • 蘇聯的反坦克炮戰史,撐起蘇聯反坦克火力的45毫米反坦克炮
    如果熟悉二戰的朋友,都會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小口徑反坦克炮幾乎沒有用武之地這一點。比如德國的反坦克炮兵在面對英法坦克,只能無助的用自己的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開火,試圖用他們那可憐的37毫米穿甲彈打穿英法坦克的裝甲。
  • 幫助英國在戰爭初期抵禦德國坦克的反坦克炮——QF2磅反坦克炮
    自從坦克誕生以來,反坦克作戰就成了人類在戰爭的一個核心,沒有反坦克手段的步兵在面對坦克時,不比他們要用血肉之軀面對機槍好多少。而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早期的處境非常不妙,他們手頭的反坦克炮就只有戰前開發的QF2磅反坦克炮。那麼這種開發於戰前的反坦克炮,要如何在戰爭中應對那些可怕的德國坦克呢?
  • 英國反坦克炮和美國謝爾曼坦克的結合,如何誕生出獵虎殺手?
    面對當時蘇聯人配備的這兩款坦克,德國人猛然發現自己的三號中型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優勢全無。 德國人此時普遍配備50毫米長倍徑坦克炮和75毫米短倍徑坦克炮,在面對蘇聯人的76.2毫米長倍徑坦克炮時,基本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德國人遂陷入了嚴重的坦克危機之中。 與此同時,非洲戰場上德軍也開始陷入劣勢。
  • 日本陸軍的反坦克支柱,仿照蘇聯反坦克炮製造的一式反坦克炮
    這種口徑為70毫米,倍徑僅有8.79的榴彈炮威力極差,通常只能對付一般的土木工事和磚石工事,因此在反坦克方面的表現也就非常一般。靠著裝填高爆彈平射的方式,勉強能應付一下早期坦克,比如FT-17輕型坦克之類的目標。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瑞典福博斯40毫米高射炮福克斯75毫米35倍徑步兵炮要分為野戰炮和山炮兩種,具備承擔一線步兵師戰場火力支援能力,又具備對敵軍坦克進行反坦克作戰能力,在二戰時期曾經有大量福博斯火炮進口到中國戰場參與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在戰場上有力打擊日軍各個主力甲級師單位,當時除日軍的105毫米榴彈炮能夠與福博斯火炮較量外,其餘的75毫米系列火炮無論是射程和威力都比上瑞典的福博斯
  • 防空炮演變來的反坦克炮,英國早期的反坦克支柱,QF-2磅反坦克炮
    這些驕傲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認為,他們有合理對抗德國坦克的辦法——依靠他們的QF-2磅反坦克炮,將德國人的坦克一個一個打成廢鐵。那麼在這個37毫米反坦克炮被稱作敲門環的年代裡,QF-2磅反坦克炮,這種口徑僅僅只有40毫米的反坦克炮,又能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 二戰十大坦克之四,雪中送炭的「饅頭」坦克—M4
    1941年5月,阿森納公司為T6原型車安裝了1門M3型75毫米40倍徑坦克炮進行測試,M3型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離上擊穿60毫米厚的均質鋼板,穿甲能力要強於前文中T-34早期使用的F-43型火炮(二戰十大坦克之三,鋼鐵「紅」流的—T-34系列)。
  • 德國腦洞驚奇,88炮這麼好用給它裝個發動機跑起來吧,於是虎式坦克...
    前面用兩期分別介紹了德國88毫米高射炮的一些歷史和脫胎於高炮的88毫米反坦炮,那麼既然88毫米炮打坦克這麼好用,那能不能給88炮加個發動機讓它跑起來,這樣就可以發揮它火力強大的優勢,答案是當然可以,畢竟我們能想到的人家德國人同樣也能想到。
  •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還是坦克炮
    【話說軍世】如果說到二戰中有名的火炮,也許不少人會說《亮劍》中提及的「義大利炮」,實際當時優秀的火炮有很多,比如說,讓M4中型坦克達到巔峰的英國17磅炮,被戲稱為「152神教」的前蘇聯152毫米火炮,結構簡單,重量輕的日本92式步兵炮等,而德國的「88炮」,應用範圍更是超出的想像。
  • 造型獨特的QF-2磅反坦克炮,如何成為抵禦德軍坦克的反坦克利器?
    這些驕傲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認為,他們有合理對抗德國坦克的辦法——依靠他們的QF-2磅反坦克炮,將德國人的坦克一個一個打成廢鐵。那麼在這個37毫米反坦克炮被稱作敲門環的年代裡,QF-2磅反坦克炮,這種口徑僅僅只有40毫米的反坦克炮,又能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 二戰中的德國四號中型坦克,如何從支援坦克變成了德國主力坦克
    在武器方面則配備了一門75毫米口徑的Kwk-37短倍徑榴彈炮,火炮倍徑僅有24倍,另配有一挺MG-34通用機槍,其可攜帶80枚各類75毫米炮彈和2700發子彈。坦克的正面防禦為30毫米厚的垂直裝甲,其餘三面均為15毫米,放到當年也算優秀的中型坦克。
  • 二戰88mm「神炮」遠嫁中國,江陰防禦戰中痛擊日軍
    88mm炮 說起二戰時期德國出鏡率最高的火炮,可能就是口徑88mm的88炮了。德國還為該炮開發了專門的被帽碳化鎢芯穿甲彈用於反坦克,於是具備高精度,高射程,高初速的Flak18在反坦克的道路上越浪越遠,並最終成為了Flak36 88mm反坦克炮。
  • 第一款專業的反坦克炮,德國3.7cm Pak36的那點故事
    尼採曾經說過: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回以凝視這句話我覺得用在德國人身上挺合適的。一戰時,第一次被坦克攆著走,並且在整個一戰期間被坦克打的最多的是德國人。但在二戰時,將坦克玩的最溜的也是德國人。
  • 《坦克世界》老玩家介紹之萌新入門德系篇2
    提起IV號坦克,它可是遊戲中五級房一霸(kv t34 謝爾曼m4等表示不服)從遠古時期的豹子頭加釣魚竿的IV號(早期版本的IV號炮塔無群甲,很像豹子頭,釣魚竿則是德系75mm炮傳家寶系列,按照長度一般分為短75炮,長75炮和超長75炮,即釣魚竿)到現在的女裝大佬IV號(安裝了群甲)它在群英薈萃的五級房中一直處於較為強勢的地位。
  • 三號坦克反坦克,四號坦克搞支援,德國坦克設計是否失誤了?
    在這兩款坦克開始正式研發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坦克的火炮技術還比較原始,長倍徑坦克炮的製造較為困難,在技術上就很難達到要求,三號中型坦克早期配備37毫米L/45倍徑坦克炮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考慮到研製進度,技術限制等問題,四號中型坦克使用75毫米L/24倍徑火炮,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德國二戰時的「俾斯麥」戰艦,一炮擊沉英國胡德號,而世界揚名
    說起俾斯麥號戰力艦,它是二戰時期著名的戰力艦之一。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建造的,是以德國的前首相俾斯麥命名為俾斯麥級戰力艦首艦。俾斯麥號戰列艦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排水量超過50000噸,最高航速超過了30節,它在1936年開始建造,在1939年下水,在1940年服役,是當時德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的戰艦。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武器系統。
  • Pak40反坦克炮,德國人難得的理智,將歐洲撿破爛精神發揚到極致
    關於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爆發前夕,當時的萊茵金屬公司就研製過一款40.8倍口徑比的75毫米反坦克炮用於研究,該炮可以在500米的距離上面擊穿64毫米的勻質鋼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