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海誠的新作動畫《天氣之子》?

2021-01-18 二次元狂熱

如果說三年前大熱的《你的名字》讓新海誠真正意義上名利雙收,那麼成為手握全球三百億日元票房成績的一名導演,新作的誕生想必是既痛又快樂著的一段過程。

如果是從《你的名字》甚至《秒速五公分》開始接觸新海誠的朋友,或許會對《天氣之子》感到很不適應。但若是從更早期就開始關注他作品的朋友,在看天氣之子的時候,大概會在心中喊出周星馳在功夫足球裡的那句臺詞:「我感覺到了,都回來了。」

不過或許和大部分朋友的第一觀感相反,《天氣之子》並不是新海誠在前作大紅大紫之後終於取得足夠的話語權能夠盡情揮灑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比起《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的商業化氣息顯得更加的濃密而且毫不掩飾。如果是這段時間去過或者長期居住在日本的朋友應該能感受到在上映之前和上映期間,堪稱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商品連動廣告與宣發,而片中大量的現實街景中出現的真實品牌,比如大家熟悉的金拱門和海爾等,就更不用說了。

在公映之後,被大眾所討論的幾個問題點,比如選擇拯救女主導致東京淹沒,男主角帆高那比阿偉還勇,毫不猶豫對人開槍的行動等等,反而不是讓本作的觀感有著不順暢和脫節的主要因素。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了在東京這舞臺的描寫用力過度之上。而至於為什麼前者不是主要的問題,這個話題就得從誠哥以前的作品,或者更確切的說是《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開始聊了。

儘管是《秒速五公分》打開了新海誠在一般大眾中的口碑,但《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作為他的第一部長篇作品,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更加接近新海誠本質的作品。該作除了一直貫穿新海作品的感情主題以外,作為世紀之交的創作者在當時創作出來的作品,《雲之彼端》很明顯的帶上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尚未遠去的冷戰陰影,1999年世界末日傳說,後泡沫經濟時代的青年人精神世界等等。如果說《星之聲》礙於個人製作的現實,篇幅和規模有限,這些要素還沒有明顯體現出來的話,足夠熟悉那段時期作品的朋友在觀看《雲之彼端》的時候,一看到那高聳入雲的聯邦塔和那架堪稱每個男孩夢中情人的飛行器時,幾乎是能夠在瞬間就感知到該作和比如《最終兵器彼女》,《伊裡野的天空,UFO的夏天》這樣的作品在內核中的一致性。

因此,對於能讓美加子在外星人斷肢殘骸中告白,用硝煙和美蘇飛行員鮮血替浩紀的私奔鋪路的新海誠來說,要陽菜不要東京?這根本就不構成選擇題。開槍?兩大超級強國的戰鬥前線都闖過了,這真的算是什麼大事嗎?就算是大眾接受度最高的《你的名字》中,那無辜的變電所一樣是在談笑間(寸頭紈褲子弟的笑容.jpg)和被隕石砸的小鎮一起成為了橋本敬史的炫技祭品了。

說到這邊有些朋友可能就發現了,機器人、戰爭、宇宙,這些元素其實都是小男生最喜歡幻想的東西。沒錯,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新海誠是個文藝「小清新」導演,但他骨子裡其實充斥著一股野性氣息濃厚的力比多,某種意義上也是十分對得起鄉下長大的小孩這個背景了。或者也可以這麼說,這種衝動的內核才是阿誠作品中目前來看長期不變的母題。

既然「為了陽菜沒了東京又如何?」、「不就是個扳機嗎?看我來把它扣下去!」這兩個選擇沒有問題,那麼導致《天氣之子》觀看感受下滑的原因,自然就是作為舞臺的東京了。

可能各位會問,東京又怎麼了?都被水淹三年了還有錯?那麼漂亮的東京錯在哪裡了?難道漂亮也有錯嗎?是的,漂亮還真的就是原罪。東京的繁榮是建立在首都對於鄉村的巨大虹吸效應之下的。這不是什麼新話題,早在上一次東京奧運舉辦的時候,日本政府就已經在討論東京一極化的問題了。

就如同我們的北漂、滬漂一樣,日本年輕人往大都市集中是在普通也不過的日常光景,搭配上誠哥特有的景物描寫,一個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大城市就這樣迷惑了劇場中的觀眾,讓大家誤以為跑出小島的男主角,來到東京並留下便是他的願望,故而當最後做出了「只要有陽菜哪怕洪水滔天」的抉擇之後,看的大家是滿頭問號:你小子逃家跑出來就是為了水淹大江戶的嗎?

但其實森島帆高從來不需要東京。電影後段也通過一場夢描述了帆高逃出小島的目標,一直以來都是那道穿透雲層的溫暖光芒,而不是歌舞伎町的虛假燈光(所以他開槍造成的唯一損害就是那盞路燈:人造的日光燈)。

也就是說,從小島跑到東京,和從德島去了大阪…等等,按大阪的風格劇本完全不一樣,得換個地方。呃…比如從種子島去了福岡,或者從鳥取去了廣島,基本上完全不會對這個故事的進行造成任何的影響。而這些其他的城市,也不會有東京那樣做為世界級大都市特有的強大能量,反而會暴露這些那些作為現代城市的問題,才能讓人感受到「這人間不值得,只有陽菜才能帶來一點溫暖」。

而身為一個在雪鄉長野成長,後來上京多年的男孩,新海誠是不可能不清楚大城市光鮮外貌下藏著的無情現代社會機器模樣的。那麼為什麼《天氣之子》片中的東京並沒有透露出太多骨子裡的冷漠呢?怎麼說呢,畢竟都2019年了, 2020東京奧運就要來了,依靠著你名的口碑,在海外終於打出知名度的新海誠的全新作品,片子裡面的東京怎麼可以那麼冷酷無情呢?給我怎麼好看怎麼整啊!不然贊助商爸爸們要生氣了,把東京弄的那麼苦大仇深還要怎麼吸引外國觀光客掏錢來玩?好吧,在開頭提過的那股更加濃厚的商業化氣息,就這樣實實在在拖了後腿。

當東寶緊緊抓著新海誠和《你的名字》這兩塊招牌當作搖錢樹的時候,就算貴為全球票房三百億日圓的大導演,想要在《天氣之子》中放手寫一個放飛自我的故事,也不可能做到了。

做為拆膩子,當筆者抽離自己《雲之彼端》腦殘粉的身分,重新審視一遍《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的時候,反而沒來由的想起了聊齋。對,就是那個山精水魅皆有情,惡鬼就在凡人間的聊齋──我想應該沒人會無聊到指摘聊齋中的狐妖花精們根本就不存在於現實中吧?

同樣的,將時間撥回現代的話,某種程度上取代了聊齋作用的,不就是網絡上那些真假難辨讓人掉SAN的都市傳說故事嗎?更何況是在本就有八百萬神傳統,鄉土故事和當代都市傳說合流,在當代流行文化中重新煥發生命力的日本ACG領域。比如三大同人遊戲,神靈的東方,鄉野傳說的寒蟬,脫胎自當代都市傳奇的型月正好各自偏重了其中一個面向。還有科學幻想ADV中不論是命運石系列或者混沌系列,都市傳說都是故事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這兩部電影都算是當代化的傳奇故事,而事實上這類的超自然幻想要素,在新海誠作品中可以說是貫穿始終。從世紀末SF到不成功的地底世界,從隕石傳說到人殉傳統,就連根本扯不上這些要素的秒速都硬要在第二篇片尾插入種子島火箭發射的場景。可見這種要素在新海誠心中的份量有多大了。

在《天氣之子》之中,事實上從一開始就對本片作為傳奇故事的面向給出了非常明顯的提示。開場時做為麥高芬出場,不合時宜也不合理的出現在廢棄大樓屋頂上那座鳥居,不斷閃現的黃瓜馬和茄子牛,編輯部的各種超自然現象和都市傳說文章,帆高第一次採訪時的佔卜師預言,到中段立花家的盂蘭盆習俗展示,和天氣巫女的傳說與壁畫──這些藏在時髦新穎的現代大城市角落的小片段,無時無刻暗示著《天氣之子》作為現代傳奇故事的身分。只不過新海誠那華美的景色描繪和過於寫實的東京讓觀眾難以將目光移開,直到故事的衝突來到高潮,眾人才回過神來,並且感到這個轉折是不是有些太突兀了。

新海誠在《天氣之子》中其實說了一個很完整的故事:少年帆高離開痛苦的家,在不懷好意的世界中找到了身為救贖之光的女主角,拒絕獻祭女主角拯救這個沒意義的世界,選擇了保護女主角,最終兩人再會。這是一個非常正統的英雄冒險,只不過在觀眾的眼中,這個世界看起來並不那麼糟糕,最終呈現的效果就不那麼浪漫,反倒有些滑稽。

而其他被詬病的一些細節,本質上也都來源自對於東京描寫過於美化的問題。比如帆高對於警察先入為主的不信任與不合作,看起來很莫名,但本質上沒有身分證明又未成年的他和我們當年那些從農村進入沿海城市打工,身上沒有暫住證的小青年沒有什麼不同,作為這座城市內的「黑戶」,帆高怎麼可能信任警方呢?

同理,在這樣一座巨大的城市中,無所不在的公權力機構自然也會隨著體量的膨脹而逐漸的僵化。對於陽菜姊弟來說,失去監護人,可能也沒有其他親戚的兩人若接受了兒童相談所的介入,便只能被動的接受兒童養護機構的照顧。對於公共機關來說,陽菜姊弟只是必須公事公辦的案件之一,除非遇到有著過剩責任心的人員,才有可能考慮到怎樣的方式是對她們最好的,但兩人真的不敢去賭遇到好人的機率,在加上近年頻傳的虐待事件等醜聞,因而她們對於高機率要拆散他們的警察等公共機關存有不信任心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問題並不在於他們反應過度,而是我們沉浸在美景之中,忘了大城市在繁華背後的不近人情。而新海誠真的不會描寫灰暗的城市景象嗎?回看《星之聲》、《雲之彼端》,或者《言葉之庭》的前半部分還有那些短片與廣告,新海對於都市生活的孤寂與冷清是有著深刻而精準的描述。那麼為什麼到了《天氣之子》裡面卻看不著了?他真的忘記了怎麼刻畫這一面的可能性想必並不是那麼的高,您說是吧?

相關焦點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上映時間公布!網友:又是一部商業片?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上映時間公布!網友:又是一部商業片?這幾年動漫電影在我們的視覺中不斷呈現,特別是新海誠的電影,因為是主打青春的題材,吸引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喜愛。其動畫角色的聲優配音,也很好的體現出了人物的性格和特徵,網上還有因為新海誠動漫的中文配音和日文配音的區別而起過爭執。前年一部《你的名字》引發了一陣熱潮,這部電影打破了《千與千尋》保持十幾年的日本動畫電影海外票房。而且來看君名的不僅僅是動漫愛好者,還有很多三次元的觀眾。很多年輕的小情侶都被劇情吸引,在電影院裡流連忘返。
  • 回答:如何看待新海誠的新作動畫《天氣之子》?
    而《天氣之子》則不同,《天氣之子》的災難和《你的名字》中的災難是完全相反的。隕石炸落是一瞬間,而暴雨是持續了幾個月;隕石被完整地表象出來,而幾個月的暴雨註定只能被部分表象;隕石帶來的是光,而雨帶來的是黑暗;隕石被高度審美化,而持續不斷的雨註定被「去審美化」了,為什麼?
  • 《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初露真容
    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近日發布了首批劇照。■本報記者 王筱麗《你的名字。》裡立花瀧和宮水三葉在夢中邂逅帶來的怦然心動已經不知不覺過去了近三年,導演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在眾影迷的盼望下於近日發布了首批劇照。
  • 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
    今天來和你們討論討論這部電影——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寫下了這篇影評,僅限於個人的觀感,畢竟也沒什麼專業性~首先從直觀感覺來說,場景畫得真的好看,畫者對於天空的層次感和光線色彩的掌握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
  • 新海誠大作《天氣之子》「撞臉」日本最強颱風,網友:神預言
    其實說是新作,但對於日本的觀眾們來說這部動畫早就在今年七月份就已經上映了,可惜國內的觀眾們要等到11月1日才能看到此片,《天氣之子》作為新海誠大師時隔三年後的又一部大作,無論是從特效上還是內容上說都絲毫不弱於之前的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什麼時候上映?《天氣之子》劇情介紹
    由新海誠執導的最新劇場版動畫《天氣之子》劇照首曝,該片講述的是在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被命運捉弄的少年和少女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的故事。預計將於2019年7月19日上映。  【STAFF】  原作・腳本・監督:新海誠  角色設計:田中將賀  作畫監督:田村篤  美術監督:滝口比呂志  製作:CoMix Wave Films  【CAST】  森島帆高:醍醐虎汰朗  天野陽菜:森七菜  劇情簡介:  「想嘗試前往,那道光芒之中
  • 【遊俠導讀】今日(10月12日),新海誠動畫電影新作《天氣之子》官方...
    今日(10月12日),新海誠動畫電影新作《天氣之子》官方正式發布首支中文預告。此前,《天氣之子》已於7月19日在日本公映,國內則定檔11月1日。【遊俠網】《天氣之子》首支中文預告  《天氣之子》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高中生森嶋帆高離家出走前往東京,他將遇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少女天野陽菜——她通過祈禱便能令天氣變晴。
  • 新海誠自編自導新作!《天氣之子》發布中字預告
    新海誠自編自導新作!《天氣之子》發布中字預告 時間:2019.06.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梵芃芃 分享到:
  • 《天氣之子》首映 新海誠和中國動畫導演交流
    10月27日,日本2019年度票房冠軍(暫列)《天氣之子》舉辦中國發布會及首映禮。「百億導演」新海誠再度攜新作來到中國,RADWIMPS樂隊作為「日本流行音樂風向標」也初次攜電影來華,與其他主創首度合體亮相。
  • 「個人意見」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創作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日本今年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梅雨季,東京整個從六月下旬開始就幾乎沒有出現過晴天,正是伴隨著如此巧合的現實狀況,新海誠時隔三年的新作《天氣之子》終於7月19日周五在日本公映,相當應景的是,當天臨近中午時分東京難得的迎來了7月以來首個大晴天,趕早場看首映的觀眾可謂是真切感受到了「百分百晴天巫女」的魔力。
  • 新海誠新作正在醞釀,天氣之子的成功讓新海誠轉型更加謹慎
    新海誠這個名字是近期或者說新時代下日本最為出名的動漫電影導演,新海誠可以說一出道就打出了名聲,在之後連續創作出多部優秀的動漫電影作品,在日本被認為是宮崎駿的接任者,這在動漫電影行業可以說是極大的榮譽了,畢竟宮崎駿可是世界級的動漫電影創作大師,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之高在動漫電影行業說是第一也不為過
  • 日本動畫新作《天氣之子》中國熱映 原作小說受追捧
    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新作品《天氣之子》11月1日在中國上映,首日票房成績不俗,網絡話題熱度持續走高。隨著電影熱映,由新海誠撰寫的原作小說也備受矚目,該小說的簡體中文版首月發行量突破35萬冊。2號下午,《天氣之子》簡體中文版小說出品方廣州天聞角川動漫有限公司特邀廣東工業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翻譯家林青華在廣州言幾又書店舉行譯者分享會,分享《天氣之子》中的「新海誠世界」。《天氣之子》講述了在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裡,被命運捉弄的少男少女如何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的故事,畫面美不勝收,處處流露著和風影像之美,帶著強烈的新海誠個人風格。
  • 天氣之子_天氣之子新聞_3DM新聞
    《天氣之子》3天票房16億 達「你的名字。」同期1.3倍 以《你的名字。》聞名世界的日本著名導演新海誠新作動畫電影《天氣之子》於7月19日公映了,儘管新海誠多次表示低調看待新作熱度,不過反響依然強烈並超出預期,3天票房16.4億日元,達到「你的名字」當時同期1.3倍!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確定引進 《天氣之子》國內上映時間
    近日,導演新海誠最新力作《天氣之子》宣布確認引進內地。繼《你的名字。》(日本影史票房第四)三年後,《天氣之子》在日掀起全民觀影盛況:上映首周,該片票房達《你的名字。》同期1.3倍,截至目前,影片力斬116億日元票房,問鼎2019年日本本土票房第一,即將衝擊年冠。日前,影片已宣布於全球十個地區上映,更有超五萬印度觀眾聯名請願引進該片。
  •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這部動畫的主題是羈絆
    導讀:《天氣之子》用天氣的變化襯託了人物的心境,這是新海誠一貫的場景應用。這一期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你的名字》的成功,讓這部電影曾經成為了國內引進日本電影最好的成績。新海誠的名字也終於不再局限於「文藝青年」的範疇,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新海誠」成為了一類動畫風格。這種「新海誠」畫風唯美又寫實,細節到位,讓人沉浸在各種大場景中。新海誠電影裡的場景,無論是浪漫的櫻花樹下,深邃而遙遠的星空,滿目綠色的庭院,亦或是光影陸離的新宿夜景,都有著很多的情緒在裡面。
  • 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3天票房16億 達「你的名字。」同期1.3倍 以《你的名字。》聞名世界的日本著名導演新海誠新作動畫電影《天氣之子》於7月19日公映了,儘管新海誠多次表示低調看待新作熱度,不過反響依然強烈並超出預期,3天票房16.4億日元,達到「你的名字」當時同期1.3倍!
  • 新海誠力作天氣之子,絕美劇照公開!
    說到2019年的日本霸權級動畫電影,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消息來看,那這個霸權級的稱號肯定是要給日本著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在2019年夏天,具體就是在7月19日於日本正式上映的新作劇場版動畫《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是新海誠以及動畫製作公司CoMix Wave Films繼超人氣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之後,時隔3年的又一驚豔力作。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記錄平凡故事中不平凡的人
    溫暖認識新海誠是從君名開始的,後來有去了解他的其他作品。果然人都是在進步的,從最初片段性的故事到《你的名字 》神迴轉,新海誠讓我對動畫的印象有了新的認知,而他的新作《天氣之子》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新的看點。
  • 《你的名字》後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製作完成,7月19日將上映
    近期,日本動畫家新海誠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中發了一條日常,其內容引起了大家的熱切關注,新海誠透露,新作的製作已全部完成,並配以自己在工作室的照片,上也正是《天氣之子》的劇照。這部動漫之前也已經公布了預告片,在預告片裡有新海誠之前的作品回顧,從《星之聲》到《你的名字》,新海誠也已經走過了十餘年,這些回憶的穿插讓不少粉絲淚目,也更加期待新海誠的新作。這部新作也已經定於7月19日在日本上映,雖然這次全部製作完成離上映也只剩十多天,但仍然可以相信,「新鮮出爐」的作品也將會是精品之作。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即將上映,簡直和這部遊戲OP一模一樣
    16年的時候,新海誠憑藉《你的名字》一舉拓開了中國市場,許多非動畫迷們開始認識並了解到這位日本新世代動畫導演。今年7月19日,這位導演的新作《天氣之子》將在日本上映,同時這部電影將非常有希望能夠引進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