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鄭子巖
本文涉及大量劇透,請謹慎閱讀。
日本今年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梅雨季,東京整個從六月下旬開始就幾乎沒有出現過晴天,正是伴隨著如此巧合的現實狀況,新海誠時隔三年的新作《天氣之子》終於7月19日周五在日本公映,相當應景的是,當天臨近中午時分東京難得的迎來了7月以來首個大晴天,趕早場看首映的觀眾可謂是真切感受到了「百分百晴天巫女」的魔力。
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劇照儘管早已憑藉驚人的唯美畫面讓大部分動畫影迷所熟知,但直到三年前拿出生涯首部大規模上映的院線動畫長片《你的名字。》,新海誠的名字才真正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當然如果去回顧導演早期的作品便不難發現與《你的名字。》相比,那些或長或短的作品都有不少明顯的缺陷,最大的問題則在於缺乏一個充滿層次的故事。
新海誠代表作《你的名字。》劇照而《你的名字。》能在日本本土以及取得驚人的票房表現,一方面得益於《你的名字。》依然保有了新海誠的強項——每一幀畫面都美到足以用做壁紙,另一方面,新海誠在整體敘事風格上,又改變了以往飽受批評的風格:情節簡單、情緒先行、氣氛憂鬱。也正是基於《你的名字。》叫好又叫座的表現,都讓人很難不對新海誠的新作產生更高期待,然而三年後看完《天氣之子》之後,卻只能說新海誠完全沒能站在《你的名字。》的高峰上更進一步,某種程度上反而出現了相當大的倒退。
《天氣之子》從故事背景設定與人物結構上與《你的名字。》幾乎如出一轍,男主角帆高輟學獨自一人從家鄉離島來到東京生活,因為生活所迫最終只能加入在船上遇到的大叔開辦的雜誌社打工,而這本雜誌主要是取材東京發生的超自然形象。也正是在某一次的工作中,帆高偶遇早前幫助過他的女主角陽菜,而後者則因為過去一次偶然的經歷成為了擁有改變天氣能力的「天氣巫女」,在電影中東京連日暴雨不斷,帆高便與陽菜以及她相依為命的弟弟合作,通過為他人實現晴天的願望來賺錢。
《天氣之子》劇照當然陽菜的能力並非全無代價,電影也通過兩位老人交代了「天氣巫女」的歷史,陽菜所擁有的能力,幾百年以來便一直存在著,「天氣巫女」是調節天氣,解決異常天氣的重要角色,但是這位巫女最終只能依靠犧牲自己來換取異常天氣的真正改變。電影的高潮部分便是陽菜身體完全液化消失,從而使得東京迎來真正意義上的晴天。
《天氣之子》劇照這樣基於神話設定的故事背景的確給予了新海誠極大的創作空間,天氣陰晴的不斷轉換也成為了電影中非常美妙的瞬間,然而他依然執著在其中布置的少男少女愛情故事卻明顯不如《你的名字。》那般自然與動人。尤其是男主角帆高的人物性格過於單薄導致很多劇情轉折只能依靠低級的巧合與聲嘶力竭的臺詞來完成,最典型的莫過於為了讓男主尋回陽菜顯得「困難重重」,新海誠從一開始便為他加入一條私藏非法槍枝被警察追捕的支線劇情,然而這條故事線由於過於不合邏輯反而很難讓人對其產生共情。
因此來到最後的高潮戲份,大概就連導演自己都已經覺察到了情感上的爆發力不足,最終不得不再次搬出了在前作中廣受好評的Radwimps的配樂,幸好Radwimps也確實不負所托,在關鍵時刻依靠空靈的聲音與豐盈的情感讓高潮戲份依然足夠動人,然而稍一回味便會意識到其中的情感內核完全經不起深究。
Radwimps與《你的名字。》男女主角的彩蛋演出都可以說是新海誠對於新作信心不足的某種表現,儘管依然是通過一場自然災害去展現人與環境的關係(陽菜被救回後,東京三年大雨不停城市被淹沒),但《你的名字。》中那種將天災說造成的創傷與人物內在情感自然聯結的手法消失不見,《天氣之子》只能不斷依靠配角人物的臺詞去強調人最終都會適應環境不論其如何變化,兩相比較自然高下立斷。
《天氣之子》劇照。小慄旬 配 須賀圭介在主角刻畫較為單薄的情況下,《天氣之子》唯一出彩的便是呈現了兩個較為不錯的配角人物,由小慄旬擔任配音的雜誌社大叔以及陽菜的早熟弟弟,作為電影中除帆高之外的兩大男性角色,兩人甚至可以說是帆高的兩面鏡子。大叔同樣是年少漂泊於東京,被社會磨去稜角與妻子離婚後終日渾渾噩噩,但最後被男主的行動感動而漸漸找回自己,某種程度上他更像是帆高未來可能會成為的那種人。而陽菜的弟弟則因為母親早逝與姐姐相依為命,相較於帆高來說反而有著更加成熟的心智。
《天氣之子》劇照儘管新海誠一再表達了自己還無法與宮崎駿相提並論,但在吉卜力工作室之外,新海誠確實讓更多人看到了日本原創動畫電影的新希望,而擁有了更廣大的受眾群體也意味著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氣去自我革新,基於舒適圈的創作事實上就是退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