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的中華傳統糕點第三篇終於來了!小編和大家一樣也是迫不及待了!之前我們了解過了名聲在外的京式糕點和蘇式糕點,這一次就讓我們走進名氣不大但風味獨特的川式糕點,廢話少說,這就開始吧!
糕點在我國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加之各地所用的原料不同,口味各異,故而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川式糕點在這些流派中雖然名氣並不大,但是卻用料獨特,風味別具,自成體系。川式糕點的主要原料是花生、芝麻、核桃、蜜餞、豬板油丁、糯米,特色為軟糯油潤,香甜酥脆。以成渝地區為代表,糯米製品較多,軟糯油潤,香甜酥脆。川式糕點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糕食點心類,烤炸點心類,油炸盆貨點心類,雜糖類。代表品種有桃片和米花糖等。
椒鹽桃酥:桃酥是川式糕點中主要的酥類點心之一。其特點是香甜可口,酥脆化渣。一般的桃酥都是甜味,而椒鹽桃酥中因為加入了少量的精鹽,故使成品在香甜中略帶鹹味。椒鹽桃酥外表金黃,口感酥脆,少量的鹽也使它不像其他甜味桃酥般膩口,很是受男女老少的喜愛。
姜糕:蓬溪姜糕是四川地區傳統糕類美食,首創於清朝同治年間。它選有去病健身久服無傷的食物藥物,合制為糕。被慈禧太后封為「御糕」。評曰「有油不膩,有糖不傷,潔如脂玉,軟似秋雲」。蓬溪姜糕吃起來有油不膩,有糖不傷;潔如脂玉,軟似秋雲。糯米養胃溫中,薑汁散寒祛痰,蜂蜜養陰益壽,麻油潤腸保肝,為素食之妙品,病家之餐食,老幼食用滋補營養。
鳳尾酥:鳳尾酥是四川成都漢族名點之一,相傳始於明代,是由宮廷筵席點心演變而來。鳳尾酥外表呈淺金黃色,外酥內軟,趁熱食用倍覺鮮美。鳳尾酥精緻漂亮,它在白瓷盤中,亭亭玉立,式樣別致。其底部小巧而圓實,不過一寸多高,而上端卻生出二寸多高的酥絲。象雞的尾羽,又象凝結的霧,靜止的雲,透明的翼,絲織的冠。
酥芙蓉:酥芙蓉是四川省廣元市的知名糕點,顏色乳白似芙蓉,味道又帶酸味,又名酸芙蓉。酥芙蓉具有入口化渣、酥、泡、油而不膩、甜香可口的特點,是四川省傳統的中式糕點。 原料配方主要是糯米坯 與白砂糖、熟豬油,精挑細選的原料,也使得酥芙蓉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龍眼酥:龍眼酥是四川眉山地方傳統名點之一。狀似龍眼,底部圓實,表面千層重疊,造型美觀精緻,醇香可口,入口化渣。 龍眼酥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故居地的眉山生產的一種傳統名特產品。它以其色、香味、形俱付佳處領先地位,龍眼酥造型逼真、螺紋酥皮清晰,油潤濃香,細膩爽口等特點,是老幼皆宜的糕點小吃。
川式糕點雖不似京式糕點正統端莊,不似蘇式糕點甜糯小巧,但卻有自己獨特的風韻味道。有機會去四川,千萬記得嘗嘗川式糕點哦!也要記得帶給親朋好友哦!本次川式糕點安利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