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的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農民生計嗎?
高峰時期,她上線了7個社區團購平臺,為周圍3個小區居民服務著一日三餐和家庭日用。去年6月,兒子幫她在一家社區團購平臺註冊成為一名團長後,武阿姨再也沒有時間跳廣場舞了。附近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下單,武阿姨接單,次日平臺送貨,武阿姨收發。「這麼容易就賺錢了?」武阿姨覺得不難,這和做快遞差不多。她的第一批顧客是相熟的廣場舞姐妹。
-
社區團購上演「百團大戰」,賣菜商戶轉身變「團長」
根據艾媒諮詢主題研究報告,社區團購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與傳統電商相比,社區團購的運營模式更為輕,藉助微信等社交流量入口,具有用戶社區化易傳播、商家集中化管理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點。 團購模式在網際網路創業潮初期早已有之,當下和生鮮行業結合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虎嗅網
一今年「社區團購」這個商業模式越來越火,最近輿論場上有關社區團購的話題也很火爆。作為一個後知後覺的人,我也是在朋友圈關於「社區團購」的文章和話題火爆之後,才注意到這個業態,也才參與嘗試了一把。還以為「你我您」很火呢,前幾天看報導,2019年8月「你我您」已賣身「十薈團」,現在的「十薈團」和「興盛優選」是兩家最具代表性的社區團購頭部創業企業。最近爆出來的信息是,美團、滴滴、拼多多、阿里、京東、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了社區團購,這些巨頭們進入社區團購的品牌分別是:
-
社區團購興盛 經不起「賣菜革命」折騰的小販怎樣了
最近,圍繞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進入社區團購的問題,成為一場各方積極參與的爭端。社區團購早已有之,但社區團購作為一種風氣,興盛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別背景。巨頭們像是在一夜之間發現了社區團購的寶藏,必欲布局、爭奪為快。這種景況,似曾相識。
-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衝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對比此前爭奪流量入口的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部分輿論擔心此次網際網路巨頭會故技重施:先採取低價傾銷策略佔領市場,再「挾流量以令市場」擠壓中間商「賣菜者」生存空間,繼而剝奪終端消費者「買菜自由」。
-
捲土重來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 最近一周,輿論對社區團購的關注持續火熱。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衝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 記者隨機走訪了這家菜市場多個鋪位,他們也表示生意暫未受到社區團購的衝擊。「該買還得買啊,這段時間菜價也沒有受到波動。」張萌的蔬菜鋪子在菜市場入口,據她觀察,菜市場裡不乏年輕人身影。 「主要看時段,白天年輕人要上班,沒空逛菜市場,傍晚下班後來這裡買菜的年輕人不少。」張萌告訴記者。 「社區團購是人家幫你挑菜,肯定沒自己親手挑的好。」
-
虎嗅、納食等行業自媒體評社區團購亂象,有人叫好有人喊冤!
近日, 社區團購深受自媒體熱評,再一次成為行業話題王。前有虎嗅轉發《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vshicai8,作者:楊昇),後有快消品行業自媒體號納食發布《別再降價了,社區團購巨頭們!》,多家媒體就社區團購紛紛發表評論,一時間將社區團購推到風口浪尖,朋友圈被話題攻佔。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但橫亙在網際網路公司「賣菜」道路之上的,還有熟諳低線市場遊戲規則的社區團購土著們。圍繞團長、資金、供應鏈……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與本地土著們的開城大賽戰況正酣。「圈地運動」社區團購的開城大賽早已緊鑼密鼓地開場。網際網路公司中,看起來與社區團購關係最遠的滴滴率先入局。
-
社區團購斬盡殺絕,壟斷菜籃子工程,小商販何去何從
和五六十歲的大爺大媽一輩子就靠這個生活,從這個社區團購搞起來以後我附近的菜市場我看了一下,以前賣菜的有30多個,現在只有兩三個人賣菜,這網際網路巨頭可以說是財大氣粗,他們以超低的價格戰,把這些賣菜的小商販來斬盡殺絕,這些小商販哪裡是?這些財大氣出網際網路巨頭的對手,簡直是苦不堪言,不知道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是怎麼想的?
-
網絡賣菜、社區團購,讓人嗅到一絲貪婪的氣息和陰謀的味道
網絡賣菜、社區團購,讓人嗅到一絲貪婪的氣息和陰謀的味道喬志峰網絡平臺賣菜:一場資本遊戲?在家點點手機屏幕,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這是很多市民期待中的網際網路便利。近來,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入局這一市場,只不過換了一個名稱,叫「社區團購」。
-
團購淪落「賣白菜」,城市煙火沒了,那是千萬人的生計
導讀:菜市場,是繁華都市裡,最具人間煙火的地方,2020下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賣菜,他們的擔當沒了,淪落到與千萬小商販,爭搶飯碗的地步。「團購風暴」下的苦命人,網絡菜價比原產地還低,他們拼不過資本,整日起早貪黑,只因年紀四五十歲了,沒手藝。
-
社區團購是如何幫菜農做到的
最近一段時間,賣菜的生意突然火爆,滴滴今年5月份成立了「橙心優選」,在短短的幾個月內便覆蓋了16個省;7月份美團也推出「美團優選」,美團的副總裁陳亮親自掌舵;阿里則是投資了十薈團,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一時之間幾乎中國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都擠進了社區團購這條賽道。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社區團購一旦壟斷,最終影響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一、社區團購的優勢 話說社區團購如火如荼,比如興盛優選,它是和美團優選打通的,新客只需要花1分錢,就可以購入麻陽橙,或者雪梨、麻花等,我自己是沒有用過,因為需要自提,想來普通人一般不好意思,只為了一分錢的東西專門跑去自提吧?總要另外買些東西。
-
大佬激戰社區團購,民眾得實惠還是入套?
人民日報官方評論社區團購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而相比較之前開開心心薅羊毛,這一次,面對一毛錢的蔬菜、4.9元一斤的雞翅、一塊錢的水果等誘惑,更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對社區團購的火爆表達了擔憂。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幾捆白菜!這千億風口「不香了」?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人民日報文章稱,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603138,股吧)、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01先看社區團購的商業邏輯很多人不知道,今年這般火熱的社區團購其實是第二波浪潮,而為這一波推波助瀾的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在今年6月份由一個與這個賽道毫不相干現在分析為什麼社區團購第一波爆發在了2018年,筆者認為這是因為在2018年之前社區團購發展存在著兩個繞不開的難點,第一個是技術難點,社區團購最初的定義是c 2 b,以預售的邏輯,提前一天收集訂單然後集中採購,第二天依次配送,這種模式是很輕的,遠比前置倉之類的賣菜模式輕很多,但是這種輕模式,存在一個市場推廣難的問題,如果每一家都以app作為載體來進行推廣的話,
-
電商搶灘社區 「百團大戰」激戰正酣 團購「風口」後是?
社區團購如一片看不見的地毯一樣在社區鋪開的同時,各家社區小賣店的店主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團長」。在社區團購的整個鏈條中,團長負責線上銷售和線下送貨,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各家團購平臺爭奪的對象。行業內流行一句話:得「團長」者得天下,可以看出各平臺對團長的重視與爭搶。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文 |《財經》記者 吳瓊 柳書琪 馬霖 實習生 崔浩 編輯 | 餘樂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批評搞社區團購的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