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淪落「賣白菜」,城市煙火沒了,那是千萬人的生計

2020-12-24 金葉哥哥

導讀:菜市場,是繁華都市裡,最具人間煙火的地方,2020下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賣菜,他們的擔當沒了,淪落到與千萬小商販,爭搶飯碗的地步。「團購風暴」下的苦命人,網絡菜價比原產地還低,他們拼不過資本,整日起早貪黑,只因年紀四五十歲了,沒手藝。現在看來,這些平臺選擇退出團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按這種形勢發展下去,未來,我們的城市,將會變得冷清。

文/金葉哥哥

目前,多家經銷商「斷供」社區團購,抵制,多半是被動的,隨著資本瘋狂擴張,這些生產廠家,最終,只能適應現狀。

時至今日,依舊還有人支持廉價菜,天變了。

部分城市的小青年們,熱衷於擠在狹小的房子裡,沉迷遊戲,無法自拔。

這些宅男宅女們不思考,昔日城市煙火消失,整天泡在網上的時間,將會比現在還要多。

近年來,隨著支付寶、微信等金融軟體的興起,它走進千家萬戶,讓人們購物時不用帶現金,即可用手機付款。

現代社會,誰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呢?

真實的世界,遠遠不止我們看到的,在城市外的小鄉村,那裡的孩子,還不知道網絡是什麼。

很多老年人,都不會使用網絡。

他們認為手機的作用,只能接打電話,不願花上千元錢,來買個「不中用」的東西。

其實,網絡也具備雙面性。

你看,每年有多少年輕人,因為缺錢,銀行不願借給他,就到外面去借。由於還不起錢,家人安全受到威脅,他扛不住各種壓力,選擇輕生。

「拆東牆,補西牆」,最後陷入利滾利的套路,不僅自己沒了命,家人還因此受到牽連。

這些「宅男宅女」們的錢,又從何而來呢?

十個人當中,至少有九個,都有接觸過貸款的經歷,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負債纍纍,還不起本金和利息。

借錢的人,多以大學生居多。

他們交不起學費,急需用錢,亦或初入社會,沒有工作。

這些公司盯上了他們這種需求,於是拋出各種優惠條件,當你上了當,才發現壓根兒不是這回事。

滿足提前消費的欲望,這錢,必須要償還,而二十歲出頭的人,沒經歷過社會毒打,不懂。

從這些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他們的家庭。

有的父母供子女上大學,轉身,就回家擺攤,因為這,是底層人的生計。

成年人在外不容易,多數家庭都會接濟子女,而欠了外債,會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雪上加霜。

進了大學,就進了「象牙塔」嗎?

在社會競爭壓力,日益凸顯的現在,讀了大學,依舊要面臨失業的境地,這個世界,似乎,有錢才能生活。

多少孩子長大後,讀了大學,選擇「子承父業」,這不是屈才,而是千萬人賴以謀生的「活路」。

將來,他們也會有孩子,這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一種人生循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現在的富人,有的是靠白手起家、有的是靠幾代人的努力,還有的,是靠十年寒窗苦讀。

網際網路巨頭,對數以千萬小商販的「收割」,用一分錢,能買一個雞蛋。「團購」價格,比原產地還要低,他們不能再降價了,這樣,會把所有商戶逼停。

曾幾何時,我們發現這樣一種現象:

過年,沒了年味。

不止,是年輕人壓力大,遠在家鄉的父母也急,他們總是會嘮叨,後來,就再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了。

巨頭的「價格戰」,對普通百姓並沒多大的實際意義,相反,還會顛覆傳統,改變五千多年來,那母慈子孝的場景。

城市煙火,是千萬人的命。

本期話題:

「團購價」比原產地便宜,巨頭逼死商販後,再瘋狂漲價,城市煙火沒了,我們真的能得到實惠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系「金葉哥哥」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文 |《財經》記者 吳瓊 柳書琪 馬霖 實習生 崔浩 編輯 | 餘樂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批評搞社區團購的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
  • 大佬激戰社區團購,民眾得實惠還是入套?
    人民日報官方評論社區團購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而相比較之前開開心心薅羊毛,這一次,面對一毛錢的蔬菜、4.9元一斤的雞翅、一塊錢的水果等誘惑,更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對社區團購的火爆表達了擔憂。
  • 社區團購的真相,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是幾捆白菜背後的流量
    但理解社區團購這一層還不夠,買菜這件事兒才是真正的內卷,因為人的胃口是有限的。 以一個小區為例,如果沒有突發因素,人口是趨於穩定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去A店買了菜,B店就會少很多生意,你團購了白菜,其他蔬菜的消費就會減少。所以社區團購的發展確實會對很多賣菜小商販產生衝擊,但這個市場份額有多大很值得推敲。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會「消滅」菜...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消費者是社區團購中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社區團購平臺根據需求採購貨品,然後送至團長指定地點,由消費者自提,也有少數團長(或其團隊)會送貨到家,幾種模式都是團長從中抽取佣金。
  • 社區團購的戰場中,窮人的生存權利被剝奪!幾捆白菜也要搶?
    前幾天在美團優選上下了一單,新用戶一分錢就能買到雞蛋,這種佔便宜帶來的快感想必是很多人在使用社區團購時都會產生的心理。但當你佔便宜的時候,別忘了代價是什麼!,我低頭一看,大娘的自家的土雞蛋三塊錢一斤,沒超市貴,沒社區團購便宜,很顯然,大娘輸了,輸給了網際網路大佬們的瘋狂補貼。當社區團購不斷興起之時,我們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優惠,平臺上不斷的補貼讓我們薅羊毛薅上了癮,但是在不斷獲得小利益的同時我們卻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大戰當中,無數底層百姓被壓榨的毫無活路。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背後竟是這樣!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用兩天時間體驗了8個社區團購平臺1分錢的蘿蔔到四千多元的手機都在賣記者在微信小程序搜索「社區團購」關鍵詞,顯示結果中排在前面的有十多個社區團購平臺。記者體驗了其中的8個,包括十薈團、多多買菜、美團優選、興盛優選、橙心優選、土地工、寶能生鮮和錢大媽商城。
  • 火爆的「社區團購」,能否撼動社區門店的江湖地位?
    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的背後,既是對傳統社區門店商業模式的顛覆,也考量著數以萬計傳統經營者的「生計」問題。甚至於人民日報也發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那麼,火爆的「社區團購」,能否撼動社區門店的江湖地位?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有的小店老闆則表示已經明顯感受到了社區團購所帶來的壓力,「以前一箱雞蛋一天就能賣完,現在一箱雞蛋要賣三四天,以前雞蛋論斤賣現在都成板賣了,還是賺不到錢」。面對衝擊,傳統零售業是否會追隨社區團購的步伐?2018年6月至2019年間,中國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移動購物人數增長了7000萬,佔中國移動購物人數增量的53%;可見電商平臺對下沉市場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網際網路巨頭們一直想打通的下沉市場為何還沒真正全面打開呢?原因有以下三點:1.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社區團購「大亂鬥」結束
    沒過多久,網際網路新貴們攜巨資入局,且無一例外都瞄準了賽道第一的寶座,他們迫不及待地收割如此龐大、誘人的流量紅利。6月,滴滴「橙心優選」小程序上線。7月,美團成立社區團購事業部「美團優選」;阿里直營批發業務「零售通」聯合線下大賣場大潤發成立了社區團購項目組。11月,阿里旗下社區團購業務「盒馬優選」上線武漢,開1萬個團;雙十一各大平臺社區團購捷報頻傳。
  • 湧金樓丨城市的煙火味和秩序是一對無解的矛盾嗎?
    合抱之木始於毫末,萬丈高樓起壘土……」但是,遺憾的是,有一些城市管理者卻似乎淡忘了這些智慧,不時出現對街頭攤販生硬驅趕的監管行為,表面上看,城市煙火味減少了,城市秩序好像提升了,而其實,最終削弱的是城市的內生活力。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幾捆白菜!這千億風口「不香了」?
    當天,有網絡傳言稱,馬雲表態,阿里巴巴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認真做好科技賦能,服務產業升級。在這之後,一張關於社區團購的網絡截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該網絡截圖顯示,不止包括馬雲關於阿里巴巴之後的規劃,還提到美團、拼多多均表示「全面退出社區團購」。一時間,網絡上眾說紛紜,有人半信半疑,也有不少人堅決認為是謠言。
  • 蘸水兔、芋兒白菜……陳曉卿成都尋找煙火氣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人無疑是大地的主人,卻又是腸胃的奴隸。」伴隨著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中的經典臺詞,以及美食琳琅滿目的畫面,9月20日下午,「尋味煙火成都」系列講座之「食之有方」在成都九林語文化中心舉行。
  • 社區團購之後,阿里又被央視點名
    社區團購:別惦記那幾捆白菜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出門買菜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每時每地都會發生;但是在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看來,買菜也能買出「新花樣」,並且可以產生巨大的市場。於是,社區團購就這樣誕生了,買菜變成了網際網路的一份子,就像當初的網購一樣。
  • 人民日報評論「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後,網傳阿里美團等退出社區團購...
    12月11日,人民日報官方評論社區團購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多家大公司將退出社區團購 ?「謠傳」 12月12日,有網傳馬雲表態:阿里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認真做好科技賦能,服務產業升級。
  • 社區團購——將會奪走賣菜商戶的生計?看小農民怎麼說
    據報導,近期阿里、騰訊、美團、滴滴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進入或加持社區團購。專家認為,電商巨頭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各家都有競爭機會,社區團購又迎來新一輪「風口」。社區團購採用「預售+自提」模式,通過聯合社區小店經營者、寶媽等「團長」人群,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和日用品。
  • 社區團購興盛 經不起「賣菜革命」折騰的小販怎樣了
    但是,社區團購戰局,是以犧牲小攤小販為代價的——甚至直接打碎他們的飯碗。這是我最擔心的事。我的一位長輩親戚,兩三年前就不再賣菜了。賣菜二三十年,他養活了一家老小,過上了比較體面的生活。在網購時代,他發現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去市場攤位買菜的人比之以往明顯減少。加上年過六旬,再也承受不住每天披星戴月批菜、搬運的艱辛。我十多年前在家門口認識的一位操著蘇北口音的菜販,以買菜送蔥聞名於市場。
  • 社區團購「斷供」進行時,團長求生1元也送貨上門
    武漢一家菜場管理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白菜進貨價1元/斤,賣1.5元/斤,扣除每月1000元左右的攤位費,每斤只賺兩三角。」而在社區團購平臺,3.99元/5斤、7.99元/10斤的白菜比比皆是,終端價格不到8角,傷害的還是菜販利益。
  • 社區團購讓有些人突然慌了
    社區團購,有一群人突然慌了最近關於社區團購的聲音比較多,感覺很可笑,有人拿著壟斷,或者果農和菜農的利益當幌子,來維護中間商、房東、城管……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這麼激烈反對呢!社區團購2元一斤的蘋果,水果店賣5元,超市賣7元!而你們知道果農才賣多少?1元不到呢!
  • 社區團購vs地攤經濟:誰來保護這團民間的「煙火氣」?
    今天早些時候,新浪湖北發了一條名為「被資本硝煙侵襲的煙火氣」的微博。2020的一場疫情,讓武漢民眾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適應了線上消費的模式,於是網際網路巨頭們從中看到了商機。隨後社區團購齊聚於此展開激烈的廝殺,可究竟這場如火如荼的社區貿易真的會給冬天的武漢帶去溫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