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2020-12-24 騰訊網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網際網路流量是一把屠龍刀,資本卻用他來割韭菜。

對於近期風口浪尖的社區團購買菜,人民日報評道:「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總結一下,就是「殺雞何用牛刀」!

01

其實早在2014年,社區團購就有苗頭;2017年,小程序的興起,讓社區團購這個生意有了規模化和標準化的可能;2018年稱得上爆發元年,數十家社區團購平臺獲得資本青睞,鄰鄰壹、呆蘿蔔、你我您、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松鼠拼拼、美家優享、同程生活等均獲得千萬到億元級別的融資。

但此時社區團購公司幾乎全部處於虧損狀態。整體毛利基本上在20%左右,扣除團長的10%利潤,再加上履約、配送、倉儲成本,算下來是虧本的買賣。

2020年1月,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創立 5 年獲得6.3億元融資、業界號稱「中國版的Costco」、2019年榮登胡潤中國潛力獨角獸企業、中國社區生鮮團購模式首創之「呆蘿蔔」,宣布破產重組。

唉,如果呆蘿蔔能再多挺3個月……可惜沒有如果。

02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催生轉機。

呆蘿蔔宣布破產三個月後,美團、阿里、拼多多、滴滴等巨頭紛紛重資入場。

4 月,滴滴成立「橙心優選」,CEO 程維放出豪言「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

6 月,國內首家社區生鮮電商門店開業。

7 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王興勢在必得!網傳其甚至考慮讓外賣騎手轉型為團長。

8 月,拼多多10 億補貼高調入場,黃崢親自一線調研。

9 月,阿里巴巴組建盒馬優選事業部,由阿里巴巴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直接負責。

11 月份,字節跳動1萬名員工將調至本地生活業務,為進軍社區團購備戰。

後來的事大家都清楚了。

從美團、餓了麼時代的「千團大戰」,到滴滴出行的「千行大戰」,再到今天的「菜籃子混戰」,先燒錢補貼-價格戰幹掉對手-再壟斷割韭菜,「在網際網路殺熟」的套路裡,在沒有感情的資本遊戲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再是人,我們只是數據、是KPI、是GMV、是一茬茬隨風飄搖的韭菜。

03

網際網路巨頭入場的姿勢總是驚人相似。

社區團購這場戰爭的護城河在於流量和供應鏈,前者決定速度,後者決定質量。

於是起步階段,各家攻城略地,都希望能比對手更快搶佔市場。披著「薅羊毛」外皮的低價廝殺成了最有效的武器。巨頭們的價格戰打的如火如荼,而這邊團長、賣菜小販、消費者、甚至上遊供應商,漸漸覺出了不對味。

先說團長,在巨頭入場初期,開城數量和單量被定為最主要的考核指標,重點打 「閃電戰」。搶「團長」是第一要務。把小區街頭各類夫妻店、小老闆拉攏為自己所用,即「團長」。團長的門店成為巨頭們的提貨點,團長成為巨頭們的銷售員。

但有一些超市的小老闆跟社區團購平臺合作後發現,平臺不僅在賣生鮮蔬菜,也在賣一些生活用品,甚至比自己店裡賣的還便宜,「與虎謀皮」最後大概率被「卸磨殺驢」。

再說賣菜小販,菜市場和小攤小販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很多賣了一輩子菜的叔叔阿姨、甚至爺爺奶奶輩正在失去他們唯一的謀生工具。這也是大家為之抱不平呼聲最高的群體,菜籃子的事不是便宜幾毛錢的小事,而是關乎國計民生,國之根本的大事。

其次說到消費者,網上有不少消費者表示,買過幾次團購後發現,便宜確實是便宜,但菜品優劣相差太大,相同價格大概率還是選菜市場。

最後說到生鮮產品供應商,據深燃財經報導其實有相當一部分供應商是最早公開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社區團購,並禁止經銷商給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低價供貨。

廠家抵制社區團購的原因,是價格戰引起的竄貨。「跟電商渠道不同,線下銷售是按一級接一級的經銷體系:廠家生產——經銷商代理——終端門店銷售。廠家依靠龐大的經銷體系,才能把貨賣到消費者手中,「廠家會保護既有的經銷體系的利益格局,畢竟這才是他們主要的出貨渠道,不可能讓社區團購來傷害這塊的利益。」給連鎖便超提供社區團購軟體系統的訂單兔CEO連傑說。

「疫情期間利民惠民好舉措、扶貧助農網際網路好項目、農產品供應鏈增效新模式、生鮮電商最大風口」——即「社區團購買菜」,一時間如洪水猛獸讓人人自危。

04

但如果你以為巨頭們只是盯上了「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那可太小瞧了他們。巨頭之所以是巨頭,正是因為深諳「下一步看三步」的棋道。

社區團購買菜只是搶地盤的第一步。

我們先說為什麼如此多的資本、網際網路巨頭們都盯上了社區團購買菜的生意。

首先,這種社區新零售模式確實有足夠吸引力。「線上定、線下取;今日訂,明日取」,通過預售制以銷定採,一方面可以做到零庫存極低損耗,我們知道生鮮生意相當大一部分成本在於高損耗率。另一方面通過團購集聚需求的方式,壓縮流通過程中的分銷層級,以C2M形式最終實現供給給消費者端的「性價比」產品,吸引更多流量進入。

而最具價值的是,不同於傳統電商「消費隨機性大、忠誠度低、追蹤復購難」,社區店、「團長」因為積累了多年的客情關係,天然自帶信任背書,與消費者可以做到幾乎零距離接觸(這一點越往下沉市場表現越明顯)。

所以從買菜這種剛需高頻消費品類切入,以社區店的消費者信任度做背書,為自己的線上平臺導流量,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網際網路電商急需新的增長點,需要這「最後一公裡」與消費者產生更深度的聯繫來增強消費粘性,需要進一步拓展網際網路的商業邊界。

網際網路電商曆經20年的高速發展,搶走了線下傳統零售業約20%的市場,但如果以行業生命周期理論來看,早已進入穩定的成熟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商業模式成熟、行業競爭趨於穩定、增長率趨穩或下滑、新用戶新產品開發更為困難。

數據顯示,近幾年電商的增速正在下降,2017 年網絡零售額的增速是 32.2%,2018 年是 23.9%,2019 年是 16.5%,純電商發展遭遇天花板。

而另一邊,被電商衝擊的線下實體零售行業中,有一種業態反而在迅速崛起,那就是超市,尤其是社區超市。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當前線下社區消費佔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20%,與電商的市場份額旗鼓相當。而電商增速在下降,而未來社區消費的市場前景卻充滿想像。

05

但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野心絕不止步於此。

社區團購模式還有一個亮點在於,它是基於線上小程序進行訂單收集,完全擺脫了顧客需要在線下進店下單的環節。「團長」需要做的只有拓客、搞好客情關係、做好售後即可。而進貨、選品、運輸、庫存管理、運營都集中在平臺完成。同時,它幾乎以零成本的方式完成了對線下店的數位化升級,徹底將線上和線下融合在一起。

當完成線下流量增量的導入,可以預見平臺進一步要做的是擴充品類,從生鮮到生活百貨、服裝箱包、家電數碼………再大膽一點,奢品、特斯拉也不是沒有可能。是不是很有種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充滿想像力的市場容量、C2M模式的零庫存優勢、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技術迭代的新風口……社區新零售的入場者中或許將誕生一個升級版的阿里巴巴、拼多多這樣的巨頭。又或許混戰之後是一地雞毛。

在這場資本的豪賭遊戲裡,手握豐厚籌碼的巨頭,可以失敗,但絕不可以錯過入場機會。

作者:白掌萌,微信公眾號:白掌萌

本文由 @白掌萌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斬盡殺絕,壟斷菜籃子工程,小商販何去何從
    今年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爭先入場,這些所謂的網際網路巨頭好事不幹,專幹於民爭利的缺德事,盯上了老百姓的菜籃子,菜籃子工程關係到千家萬戶,有多少弱勢群體?和五六十歲的大爺大媽一輩子就靠這個生活,從這個社區團購搞起來以後我附近的菜市場我看了一下,以前賣菜的有30多個,現在只有兩三個人賣菜,這網際網路巨頭可以說是財大氣粗,他們以超低的價格戰,把這些賣菜的小商販來斬盡殺絕,這些小商販哪裡是?這些財大氣出網際網路巨頭的對手,簡直是苦不堪言,不知道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是怎麼想的?
  • 京東入股興盛優選,社區團購是巨頭不能輸的戰爭
    最後,疫情期間各地封城,城市社區居民也開始嘗試團購「買菜」的消費方式,老百姓的「菜籃子」是幾萬億規模的大市場,通過社區團購這個抓手滲透一二成,就是幾千億新增市場,這對於普遍苦於增勢放緩的巨頭而言是個難得的新機遇。社區團購作為存量競爭中為數不多的增量市場,這是巨頭們絕對不能輸的一場戰爭。
  • 社區團購誰在支持誰又在抵制?
    「社區團購,以社區為中心,居民在線上下單參與團購,再由團長進行商品管理和分發。」在2019年幾乎歇了菜的「社區團購」,因為2020年的一場疫情,培養了百姓網上買菜的習慣,變得炙手可熱,引得資本們爭相下注。熟悉的味道,不一樣的配方。價格戰,1元錢6個獼猴桃,你買不買?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社區團購的巨頭擂臺賽:又見高補貼,拼多多燃起「菜籃子」戰火
    進入2020年,疫情為社區團購帶來一場「復活賽」,這個在去年一度受到資本冷落的行業迎來巨頭借力起飛。8月底,多多買菜正式上線,自打出生就帶著團購基因的拼多多這次殺向了其「模仿者」的戰場。新京報貝殼記者採訪了解到,此次拼多多採取高補貼戰略——多多買菜平臺每銷售一單,商家能抽取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提成,這一數字遠高於其他平臺。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最近社區團購站到了風口浪尖上,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加持讓這個賽道充滿了燒錢的味道,許久未現江湖的補貼大戰好像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由於我們已經歷過數次「先薅平臺羊毛-後被平臺收割」的慘痛輪迴,所以這次巨頭們故伎重施大多數的我們好像並不買帳,從自媒體痛斥巨頭「搶奪菜攤生意」,到官媒現身勸告巨頭們「別老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這讓巨頭和這個賽道陷入了爭議之中
  • 社區團購、網上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貪婪,該收一收了!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社區團購崛起以前買菜購物大家都是到菜市場親自挑選,但是現在,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布局社區團購。把人們買菜的習慣也搬到了線上渠道,這讓很多人逐漸養成了在網上購買菜品的習慣。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的戰場頗有愈演愈烈的架勢,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入局,該商業模式全國覆蓋率越來越廣,對居民、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作為當下網際網路圈為數不多的熱點,巨頭們對這塊蛋糕也報著勢在必得的決心。就在社區團購風頭正勁時,人民日報的發文就像是一盆冷水,在一定程度上給這種火熱降了降溫。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巨頭們的社區團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會砸了菜農們的飯碗嗎?
    最近火爆的社區團購,就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利用大數據,通過巨額低價補貼,搶佔菜農果農小商小販們的市場。很多餐飲店的老闆也成為了社區團購中的團長,比如我樓下的蛋糕店,奶茶店,早餐店等成為了團長,社區團購平臺上,有些乾貨調味品價格很實惠,比餐飲店去批發市場拿還更優惠。
  •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了菜籃子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牛楚雲 來源:阿爾法工場研究院(ID:alpworks)社區團購的出現讓一切回原點,現在,巨頭們又站了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雖然都是平地起高樓,但這三者的出現給社區團購的火再添一把乾柴。巨頭們人手一個菜籃子,遠看是網際網路大會,近看像新發地大集。網際網路行業為何突然操心起人民群眾的買菜大業?這奇怪的觀感由何而來?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社區團購的品牌商家們
    在今年巨頭們都殺進來了,實際上像阿里、騰訊,包括京東在前幾年通過投資或是做社區團購聯盟的方式,進入到這個領域。今年多了一些新的巨頭,像美團做了美團買菜和美團優選;拼多多做了多多買菜,最意想不到的是滴滴也殺進來,做了橙心優選。
  • 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賣菜夢怎麼了?社區團購發布新規,重點針對下沉市
    最近社區團購很火,尤其是買菜等業務,更是火爆到不行。傳統的菜市場轉而被各種網際網路巨頭圍攻,首先是滴滴美團阿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線上菜市場。面對著各種0.99元的菜價,不少用戶都改變了逛市場的習慣,掏出手機點擊購買。
  •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從去年開始,巨頭們通過研究調查,對於社區團購模式的認知一直在加深和改變。我和美團有比較長時間的交流,他們在去年就已經明確要做社區團購了,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今年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起來之後,他們才跟風一股腦兒入場。美團做社區團購,是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所做出的決定。
  • 在社區團購的培訓下,我成功挖了美團們的牆角
    文/一劉)(創新觀察者、創業分析師)社區團購火了!火到什麼程度呢?如果你把他們的APP都裝上,別說一個手機屏幕,就是兩個手機屏幕也裝不下。一劉最近忙著研究盲盒和潮流玩具創業,沒怎麼關注社區團購,今天特意跑去跟小區附近的一家小型超市老闆聊了下,沒想到找到了小商家對抗巨頭的方法。最有意思的是,這個方法還是準備玩轉社區團購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教的。先介紹下這家小超市的概況。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據多家媒體報導,11月3日,滴滴CEO程維在內部會議上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11月底,劉強東在京東高管在會上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王興也不止一次在美團中高層會議中傳遞「這場仗一定要打贏」的決心。但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看中的,真的僅僅是一筆賣菜的生意嗎?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要不惜一切投入這個「彎腰撿鋼鏰」的生意?
  • 網際網路巨頭重倉的社區團購遭點名批評
    在被人民日報評論點名後,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拼多多和美團對此均回應稱,為謠言。消息稱,目前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在南京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據資本邦統計,已經有5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社區團購的新業務,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騰訊和美團。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來源:阿爾法工場也許沒有一家巨頭能夠通過這個生意盈利,就像當年的團購一樣。文 | 郭開森來源 | 陸玖財經2020年下半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部分的資金都在悄悄流向一個叫社區團購的賽道,各家都很低調,主動宣傳很少,但是在戰場上,卻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中國的團長們,大有不夠用了的趨勢。
  • 社區團購再起戰火,巨頭巷戰長沙接短兵
    網際網路巨頭圍剿的目標是長沙本地的興盛優選,社區團購賽道估值40億美元的頭部玩家。 社區團購,是疫情後被巨頭瞄準的又一風口。長沙,是社區團購的發源地,也是興盛優選的大本營。2020年7月後,美團、拼多多相繼入局,社區團購的戰火被重新點燃。如今,幾家巨頭不約而同來到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