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2020-12-07 i黑馬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2020-12-03 10:46 社區團購

口述 | 王仁(社區團購創業者)   整理 | 喬喬

來源|鋒面商業

01 最後一塊難啃的骨頭

 今年社區團購能夠成為風口,其實苗頭在去年就已經出現了。

從去年開始,巨頭們通過研究調查,對於社區團購模式的認知一直在加深和改變。我和美團有比較長時間的交流,他們在去年就已經明確要做社區團購了,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今年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起來之後,他們才跟風一股腦兒入場。

美團做社區團購,是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所做出的決定。去年他們對社區團購在一線、二線城市、下沉市場的表現,以及行業內大大小小的玩家,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刺激巨頭們重金突圍社區團購,在我看來核心動力是爭奪用戶。網際網路巨頭運營的都是C端用戶,現階段用戶增長都已經進入了平穩期。以美團為例,它的主營業務是外賣和酒旅,現階段都已經進入平穩發展的階段,市場空間也已經是可視的一個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社區+生鮮作為最後一塊未開發的場景化的客戶流量,勢必會吸引巨頭入局。這個流量規模上來說,社區團購遠遠大於外賣、酒旅。從市場空間來看,社區團購至少是萬億的市場,甚至大於外賣的市場空間。

生鮮電商由於其產品非標、時效性高、客單價較低等特質,突破難度非常大,是「電商領域最後一塊難啃的骨頭」。近幾年大家一直都在思考用什麼樣的業務模式運營,先後出現了前置倉和社區團購。

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最大的問題在於履約成本非常高、盈利模型不好、對資金需求極大,這就決定了它的複製性並不強。相對而言,社區團購履約成本更低,更容易盈利,能夠實現快速複製,因此巨頭們也更有動力入場。

目前滴滴、美團也好,多多買菜也好,他們切入社區團購,更看重的是下沉市場,譬如所謂的縣域、村鎮。在這些地區,用標準化的打法和低價的商品策略更吻合其定位。目前,巨頭們選擇從省會城市、二線城市切入的根源是,只有在重點城市搭建起自己的倉儲配送網絡,才能更迅速的下沉。

02

所有的零售業態都將受到衝擊

在我看來,巨頭入場社區團購,不僅對原有社區團購玩家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所有的零售業態都會受到一定的衝擊,譬如菜市場、超市、盒馬到家、沃爾瑪,華潤甚至是傳統電商。

這是當前這一階段很顯性的挑戰,因為巨頭們都是用「低價補貼」的方式去攻佔市場。而零售是一個存量市場,只不過在出現一些消費升級或細分機會上發生一些變化。

從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本質上來看,它有兩個非常差異化的東西,即所謂的創新:

一、獲客方式不同。

在我看來,社區團購核心的創新是「流量的發生方式」不同:

· 超市的獲客方式是通過線下商超,將商品擺在貨架上,通過「場+貨」吸引客戶;· 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不論是通過廣告還是走進社區宣傳,在我看來它們仍是通過傳統的線上營銷進行獲客;· 社區團購的獲客方式則是通過社區裡的人,即「團長」吸引用戶,進行獲客。

二、履約方式不同。

· 商超的履約方式是品牌方、工廠或產地將貨供給批發商,批發商找到當地的商超進行合作。商超把貨物放在貨架上,有客戶去選擇提走;

· 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模式,類似於將貨放到它的微倉中,通過線上銷售,由騎手去配送,完成交易。

· 社區團購的履約方式則是從城市總倉直接送達小區團長家裡,團長做最後1公裡的分發。這種效率要比超市以及前置倉的履約效率都要高,這已經是行業中的共識。

同時,社區團購具備一定的預售屬性(並不是所有的貨都是先入倉再發貨),可以使得企業能夠在供應鏈的前端,如場地、工廠以及供應鏈環節進行改造,進一步提升效率。

對比之下,社區團購的核心優勢在於「兩低」,即低獲客成本+低履約成本。目前團長的利潤分成基本在10%左右,傳統電商的獲客成本已經遠遠超出了這一比例。此外,社區團購已經深入到最後的100米。越接近客戶,未來的價值會越來越大。

相比於前置倉的模式,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更容易盈利。目前這個階段的表現,已經驗證了這一點。

前置倉模式下,對於內部的運營壓力、盈利壓力以及資金壓力非常大。因此,現在很多人對前置倉看好程度一直在下行和衰減。

在我看來,前置倉的模式並不能被如此簡單的定義。雖然它的履約成本難以降低,單城市的盈利能力目前還無法得到驗證,但是前置倉能夠做到半小時配送,可以給客戶帶來非常好的體驗,仍具備強大的「殺傷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生鮮線上滲透率已經超過了10%這一臨界點。生鮮電商滲透率超過10%之後滲透率很有可能進入加速階段。假如生鮮線上滲透率從10%增長到20%~30%之後,前置倉的商業模型也許會發生變化。因此,我們還不能對前置倉這一模式去進行定性判斷。

03

巨頭們不容有失的大機會

對於目前入場社區團購的巨頭們來講,我認為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每個都不太容易做,每個都是依賴於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執行力。差異在於,團隊屬性不同、企業文化以及價值觀的不同,決定了各自的打法不一樣,階段性的表現可能會有所差異。

巨頭們的團隊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在各自領域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因此,我們不能講哪個團隊更好、哪個團隊稍弱一些,因為這場戰爭不是幾個月甚至不是一兩年就能打完的。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容有失的一個大機會。到底誰走得更快一點、誰走得更健康一點,現在判斷還為時過早。我也沒有非常明確的傾向性,更多的是對不確定性的認知。我們也不盲目的去猜那家更為容易成功,因為未來的事情從來都不是預測出來的。

巨頭入場之後,對於社區團購玩家們來說,核心考驗兩方面的能力:

一、融資能力。

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沒有資本就很難玩,而且需要的不是小資金而是大資金。如果企業的規模爆發的很快,對於資金的需求會非常大。現在除了業務本身之外,加上激烈的競爭,對於資本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因此,企業的融資能力非常重要。

二、精細化的運營能力。

企業只有融資能力,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是絕對不行的,社區團購對於精細化運營的要求非常高。假如企業的發展一日千裡,如果運營不好的話,利潤率負20%-30%非常常見。

企業的運營能力拆開來看,就要看能不能打造出產品競爭力。產品競爭力不僅僅是和供應商砍價這麼簡單,要看企業是否能夠迭代升級供應鏈,是否深耕工廠,以及能否提高產品的倉儲配送效率、物流效率、人力效率、存貨銷售能力等。

巨頭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在第一階段至少預備了幾百億,對於我們從業者來講是非常值得敬畏的。巨頭們在過去都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完全沒有機會了,直接退場了事。我們在巨頭入場的情況之下,也能發現一些屬於自己的機會。

04

團長快不夠用了

巨頭入場後,對於社區團購玩家們來說,有兩大核心挑戰:

一、團長的忠誠度。

團長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之下成長了很多,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資源。團長很容易被其它平臺拉攏,缺乏忠誠度。同時,業務好壞也有可能跟隨團長的心情,今天願意幹的就多幹點,不願意幹就關門算了。因此,團長能否持續穩定的在平臺上運營,是非常大的一個挑戰。

二、巨大的競爭壓力。

網際網路巨頭湧入社區團購後,它們所帶來的競爭壓力非常大。因為大家做的品類比較一致,儘管品質有所差異,以及定位會有差異化的打法,但是目前整個賽道已經是一片紅海。

2018年社區團購曾出現了一個小風口,但最終幾乎都倒下了。其中以松鼠拼拼為例,我認為核心原因在於,融資節奏與運營的節奏不匹配,過於急躁了。

松鼠拼拼在運營還沒有達到流程化後,就匆忙進行大範圍擴張。他們對未來的期望過於樂觀,認為鋪完之後就能迅速上量,實際上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生鮮至少是萬億級的市場,它不是你想啃就能啃的下來的,對於運營的要求非常高。企業要想一口就能吃成「胖子」,是堅決不可能的。

松鼠拼拼累計融資6000萬美金,如果資金規模與業務節奏完美匹配的話,也就不會落得倒閉的結果。這給社區團購行業創業者最大的啟示是,要掌握好「鋪攤子」的節奏。社區團購很難迅速做到盈虧平衡,因此,把控好一個城市多長時間虧多少融資、融資能支撐企業走到什麼時候的節奏非常重要。

附社區團購行業「全家桶」:

[本文作者鋒面商業,i黑馬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fengmian2022)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橫向對比與傳統生鮮電商平臺來看,社區團購平臺的價格明顯低於前者,下沉市場的消費人群普遍閒暇時間多、對價格有一定的敏感度,社區團購平臺也正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從地域分布來看,據新經銷數據顯示,70%以上的團長數量都分布於二三及以下城市,可見社區團購在下沉市場有很強的複製性。社區團購此次把下沉市場做為主戰場,對下沉市場的「電商夢」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燒錢燒錢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這個戰場中,是晚到的那群人。「去年年底巨頭是不考慮社區團購這個事情的,因為已經死了一批又一批。但疫情教育了一大批巨頭。我們發展這麼多年跑通了預售加自提的模式,巨頭認為有看成功模型的例子。」興盛優選負責人告訴記者。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社區團購養肥自己以後,網際網路巨頭下一步棋如何布?
    網際網路巨頭追逐社區團購大戰風口之舉,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看不下去了,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 電商巨頭進軍社區團購是不講武德?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電商巨頭進軍社區團購是不講武德?[靈光一閃]新的工作自然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對於事物發展規律的理解與把握。蔣光祥近日,隨著拼多多(多多買菜)、美團(美團優選)、滴滴(橙心優選)等網際網路平臺巨頭進軍社區團購的勢頭再起,一時間家門口的小菜市、小商鋪似乎岌岌可危起來,有聲音認為,認為國外的網際網路巨頭專研科技,做出了不少改變時代的巨大變革,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卻不舍蠅頭小利,現在竟然已經淪落到和小菜販搶生意,不講武德。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巨頭們的價格戰打的如火如荼,而這邊團長、賣菜小販、消費者、甚至上遊供應商,漸漸覺出了不對味。 先說團長,在巨頭入場初期,開城數量和單量被定為最主要的考核指標,重點打 「閃電戰」。搶「團長」是第一要務。把小區街頭各類夫妻店、小老闆拉攏為自己所用,即「團長」。團長的門店成為巨頭們的提貨點,團長成為巨頭們的銷售員。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文 | 郭開森來源 | 陸玖財經2020年下半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部分的資金都在悄悄流向一個叫社區團購的賽道,各家都很低調,主動宣傳很少,但是在戰場上,卻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中國的團長們,大有不夠用了的趨勢。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早在2018年,社區團購爆發了第一波浪潮,這波也號稱過」千團大戰「,至於聲浪遠不如當年團購界的千團大戰最大的原因是,這一波的參賽選手基本上都是創業型公司,比如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你我您、松鼠拼拼等,巨頭早年間都沒看上這門生意。
  • 巨頭「血戰」社區團購,「不燒個百億,根本不可能有結果」
    在黃志華看來,巨頭入場團購是為了引流,他們還有其他的業務板塊,美團、滴滴都在搶團長,包括高佣金策略,但這只是為了前期拉人而已,團長把流量都帶過去了,對於這些平臺來說,團長並不是最核心的業務板塊,誰來做團長都可以,並沒有針對團長的維護和管理。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巨頭爭奪社區團購藍海 網際網路新的風口到來?
    趙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微信群中的團長每天都會推送各種商品連結,比如生鮮、水果、零食等,而群內成員基本都是同小區裡的,大家會分享商品口味,自己有時候會根據大家的推薦跟著下單。事實上,這樣一種以社區為單位的團購模式已經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二三線城市風靡。網際網路巨頭也瞄準了社區團購這一新的風口,紛紛下重金布局。
  • 對資本巨頭來說,或許「社區團購」就是他們的星辰大海!
    其實社區團購多年前就有了,為啥最近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進入後,一夜之間主流媒體上巨頭參與的"社區團購"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呢?支持資本進入"社區團購"的網友們認為:1、可以薅一段時間資本的羊毛,難道不香嗎?補貼讓小販死掉一批,補貼過了小販再出來不就得了?
  • 社區團購火熱背後:巨頭燒錢搶灘,農產品順勢進城
    徐輝有自己的社區團購品牌,同時擔任橙心優選、興盛優選的團長。12月初,記者採訪到了這位口碑團長。濟南東部某大型社區內,一家蔬果店在門口掛出了社區團購的優惠以吸引顧客。「只要是不錯的水果,我一般會到產地去考察,然後再拉回來,賣給鄰居們。」徐輝說。
  • 巨頭該不該進駐社區團購與底層爭利?鳳凰民調引發共鳴
    圍繞著此話題的議論聲音層出不窮,一周之內,網際網路進駐社區團購仿佛從「眾星捧月」之境地掉入修羅場,幾經非議。在主流聲音中,人民日報評論稱,網際網路巨頭進入社區團購,「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在鳳凰網財經的獨家採訪中,有商販表達了自己的焦慮,直言看不到前景。
  • 這裡率先對社區團購說不
    不得不說,南京幹得漂亮,為全國其他地區規範管理社區團購開了個好頭。 近段時間,從社區團購與菜販搶飯碗的爭論,到人民日報喊話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再到此次南京發布告知書,種種跡象都表明,社區團購市場,正在迎來嚴監管時代。 此前,網際網路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狂奔,通過燒錢、低價搶佔市場,如今可能要緩一緩腳步了。
  • 和巨頭火拼,社區團購老玩家能撐到何時?
    目前,倖存下來的各個平臺都有自己的根據地,在部分區域形成了自己的護城河。深耕並保住自己已經攻佔下來的區域,是首先要做的。這意味著在防守的時候,老玩家要不計代價保住優勢。據36氪報導,在巨頭入場之前,十薈團在武漢的毛利率穩定在19%,但隨著美團、拼多多以及滴滴入局,「十薈團的毛利立馬掉了4、5個點。」而為了與巨頭抗爭,十薈團增加了對部分團長以及商品的補貼。
  • 社區生鮮團購的故事,巨頭都在搶著講,但為啥越聽越耳熟?
    上周五,人民日報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向網際網路巨頭喊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更是將社區團購推到了輿論中心。與此同時,各種「巨頭回應退出社區團購」的假新聞開始層出不窮。情緒相當狂熱,氣氛很是到位。但問題是,社區生鮮團購會不會在泡沫消褪後,只留下一片廢墟殘骸呢?
  • 京東入股興盛優選,社區團購是巨頭不能輸的戰爭
    被迫戰隊的「土著一族」暫不提巨頭們「磨刀霍霍」親自下場殺進社區團購,它們也在做兩手準備,頻繁投資「拉攏」社區團購地方平臺站隊,如今阿里和京東就把目光轉移到了長沙。經過激烈的廝殺,只剩下了以興盛優選和十薈團為首的地方品牌。京東牽手了興盛優選,此前阿里也曾完成對十薈團多輪融資。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各家巨頭切入社區團購,本意不在賣菜,而在於拉動App上的日活(日活躍用戶數)。買菜是高頻剛需,拼多多又在下沉市場的中年阿姨群體中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有較大的施展空間。」他說。生鮮電商多點Dmall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多點拼團較為特殊。多點拼團自身不經營商品,只是為像物美這樣的實體商超提供做社區團購的平臺。
  • 網際網路巨頭重倉的社區團購遭點名批評
    在被人民日報評論點名後,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拼多多和美團對此均回應稱,為謠言。消息稱,目前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在南京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據資本邦統計,已經有5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社區團購的新業務,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騰訊和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