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將迎來全年最熱,熱不過「大暑」?「中伏」才是三伏天之首!

2020-12-15 小白冷知識

在7月22日的時候,我們剛剛經歷了「大暑」這個節氣。因為在大暑這天,「溼熱交蒸」在此時達到頂峰。因此,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但大暑節氣過去,是不是意味著夏天的「暑熱」已經結束了呢?其實並沒有!明天的「中伏」將是全年最熱的一天!

可能有朋友會說,既然已經說大暑是全年最熱的,為什麼又變成了「中伏「呢?實際上,說大暑熱並沒有錯,大暑只是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最熱的,而全年最熱,自然是「中伏」。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句民間諺語就很通俗地說明了「三伏」是全年最熱的時候。而「三伏」又分為「入伏」、「中伏」、「末伏」三部分,每一個「伏」通常持續10天左右。其中「入伏」和「出伏」是代表三伏天開始和結束的標誌,因此,「中伏」自然就是全年最熱的時候了。

但是中伏的持續時間並不一定,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比如2011年、2013年、2015年2016年就有20天;2012年、2014年中伏只有10天。今年這個比較特殊的2020年,自然也是有20天的「中伏」了。

以今年(2020年)為例,三伏天是從7月16日開始,到8月24日結束,時間長達40天。也就是說7月16日就是「入伏」,8月15日就是「末伏」,末伏持續十天結束,「三伏天」也就長達40天了。自然7月26日就是全年最熱的「中伏」天了。中伏長達20天。

影響中伏天長短的,其實是「庚日」這個概念。一般來說,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庚日出現的早,中伏就只有十天;庚日出現的晚,中伏就有二十天。今年庚日是6月26日,相對就要晚一點。因此今年中伏就有20天。

面對中伏天氣,首先大家要做好預防中暑的準備,儘量避免長時間在高溫時間在戶外進行工作。其次,高溫天氣也會導致出現強對流天氣,比如雷暴,大風,暴雨等,因此在出行方面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

想要獲取更多「硬核」冷知識記得持續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俗語「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三伏天」,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等說法。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俗語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家有沒有去了解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不是真的大暑前後時間的天氣會相當熱呢?很多時候,人們會以為,進入到小暑的天氣就是最熱的。
  •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三伏天最適合吃什麼菜?
    今日大暑,老話說的好,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現在正是從初伏末尾,整個大暑正好對應中伏的時間,所以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大暑期間,天氣悶熱,人們容易產生頭暈,噁心,冒虛汗的症狀,老百姓把這種情況稱為「中暑」,所以在三伏天更應該注意飲食的保養。
  • 大暑|最熱的日子來了,廣州熱到破紀錄 →
    2020年7月22日16時36分當太陽到達黃經120°時我們迎來了大暑節氣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暑、溼、熱是大暑時節的氣候特點大暑時值三伏天中伏前後此時氣候炎熱,雨水較多日曬、暑熱、水溼互結達到一年中的高峰
  • 大暑下雨好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明天就要迎來大暑節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所以大暑也就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大暑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小暑後迎「三伏天」,今年什麼時候入伏?還會熱多久?答案來了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後就要入伏了,今年哪天入伏呢?還會熱多久呢?我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小暑中的「暑」,就是炎熱的意思,而小暑指的是小熱,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因此小暑的意思就是說天氣要開始炎熱了,但是卻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不過小暑雖然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緊接著其後的就是大暑節氣了。大暑,顧名思義這個時候就是大熱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來了。
  • 大暑到了,如何健康度過「三伏天」?
    大暑到了,如何健康度過「三伏天」?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都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時節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溫和潮溼了。那麼,大暑應該如何養生,大暑養生的食譜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大暑至!最熱的日子來了……何以消煩暑?化伏為安
    王偉《竹裡館》節選大暑至&最炎熱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這時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熱浪滾滾、萬物蒸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昨天武漢市還是暴雨天,氣溫不到30度。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日入伏,2020年啥時候最熱,要熱多久?
    但是近來幾天,我國南方的降雨也將陸續結束了,迎來的就是炎炎烈日了,還好今年的夏天有個過渡期,酷熱天來的沒有那麼突然。 其實夏天最熱的階段是三伏天,今天就開始入伏了,而三伏中最熱的時間是中伏,那麼中伏是什麼時候,今年要熱多久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下三伏吧。
  • 「三伏天」叫「dog days(熱成狗)」?2020這一天入伏吃餃子嗎?
    小暑已經過去了,氣溫陡然升高,馬上就要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了。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之說。
  • 大暑三伏天,你準備好了嗎?
    攝影:北京天文館 曹燕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020年7月22日16時36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節氣。每年7月22-24日前後,當太陽黃經達到120°的時候,就到了「大暑」時節。古書中有記載:「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到了大暑時節,正值「三伏」的「中伏」前後,天氣明顯比小暑的時候要炎熱許多。酷熱的高溫、頻繁的雷暴、充沛的雨量,都是大暑的標誌性氣象。從這一節氣開始,我國北方地區陸續進入到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時間段。而農作物的生長也進入到了關鍵時期,需要被精心照料。
  • 2020年多個閏四月,「三伏天」啥時候到來?什麼時候最熱呢?
    「三夏」時節過後迎來的,將是一年中最熱的暑伏天,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三伏」。 「三伏」一般說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可以說「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 今日大暑 | 一衣帶水,「暑」它不同
    哪句詩句是描寫大暑的呢?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古人言,「一候腐草為螢」,是說大暑到來之時,螢火蟲都從岸邊草叢中孵化了出來,古人便以為螢火蟲是由腐草變成的;「二候土潤溽暑」,是指大暑中段,天氣變得更加悶熱,土地潮溼;「三候大雨時行」,講的是大暑後期常有大雨,天氣開始逐漸向立秋過渡了。大暑的到來,意味著我們已步入全年中最熱的一段時光。這個時節陽光和雨水都很充足,非常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 大暑至|心若自在 清風自來~
    >我們迎來了今夏最燃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大暑」表示炎熱至極,即夏天最熱的時候。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今日大暑朋友圈要怎麼發』今日大暑朋友圈文案簡短一句話匯總
    「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不覺間就迎來「大暑」節氣,   這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了。   大暑,一年最熱時   今年梅雨期超長,幾乎見天都是雨水霖霖,氣溫也一直徘徊在「2」字頭,舒適得都有些涼意了。讓人有夏天還未開始,就要結束的錯覺。當然這只是錯覺。
  • 今日大暑:欣賞十首與大暑有關的古詩詞,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因為其炎熱程度勝過小暑,故稱為「大暑」。顧名思義,大暑中的「暑」是指炎熱的意思,而大暑,即炎熱之極,炎熱之盛,在一年裡面,大暑是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到達頂點。大暑的氣候特徵總結幾點為:高溫、酷熱、雷暴。
  • 節氣大暑,最適合吃這六種食物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夏季雨季,落花為泥,腐草化生;暑溼氣盛,萬物而生;雨量積聚,行者歇旅。所以,高溫高熱、雷暴天氣、颱風頻繁是大暑的三大特徵。
  •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如何過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2020年7月22日16:36即是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專家解讀:南京民俗裡蘊含大暑養生之道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楊璞)今年的7月22日是大暑節氣,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三伏中最熱的中伏通常是在大暑節氣。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家提醒,這個節氣正值中伏前後,高溫悶熱,且雷陣雨最多,易挾溼。
  • 大暑+入伏,三伏天養生要趁早!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來啦!40天的伏天,而且馬上就是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正值入伏,"熱氣猶大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那大暑+入伏該如何養生呢?1、大暑養生重點:養脾祛溼我國部分地區亦雨量豐沛,溼度較大,人體溼氣重,會引起周身疲憊、關節酸痛、頭暈身重、提不起精神等問題。這時候可以進行一些專業的艾灸,可以刺激體表穴位,同時藉助三伏天之旺盛陽氣和艾葉的陽氣,可以起到非常好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作用。
  • 非遺中國|大暑: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自古以來,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