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2日的時候,我們剛剛經歷了「大暑」這個節氣。因為在大暑這天,「溼熱交蒸」在此時達到頂峰。因此,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但大暑節氣過去,是不是意味著夏天的「暑熱」已經結束了呢?其實並沒有!明天的「中伏」將是全年最熱的一天!
可能有朋友會說,既然已經說大暑是全年最熱的,為什麼又變成了「中伏「呢?實際上,說大暑熱並沒有錯,大暑只是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最熱的,而全年最熱,自然是「中伏」。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句民間諺語就很通俗地說明了「三伏」是全年最熱的時候。而「三伏」又分為「入伏」、「中伏」、「末伏」三部分,每一個「伏」通常持續10天左右。其中「入伏」和「出伏」是代表三伏天開始和結束的標誌,因此,「中伏」自然就是全年最熱的時候了。
但是中伏的持續時間並不一定,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比如2011年、2013年、2015年2016年就有20天;2012年、2014年中伏只有10天。今年這個比較特殊的2020年,自然也是有20天的「中伏」了。
以今年(2020年)為例,三伏天是從7月16日開始,到8月24日結束,時間長達40天。也就是說7月16日就是「入伏」,8月15日就是「末伏」,末伏持續十天結束,「三伏天」也就長達40天了。自然7月26日就是全年最熱的「中伏」天了。中伏長達20天。
影響中伏天長短的,其實是「庚日」這個概念。一般來說,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庚日出現的早,中伏就只有十天;庚日出現的晚,中伏就有二十天。今年庚日是6月26日,相對就要晚一點。因此今年中伏就有20天。
面對中伏天氣,首先大家要做好預防中暑的準備,儘量避免長時間在高溫時間在戶外進行工作。其次,高溫天氣也會導致出現強對流天氣,比如雷暴,大風,暴雨等,因此在出行方面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
想要獲取更多「硬核」冷知識記得持續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