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山鎮雙楊村,每個農家後院都有一個「標配」——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所。
「這個廁所就是好!乾淨衛生,沒臭氣,沒蛆蠅,廢水過濾後還可以用來澆菜園。」馬山鎮雙楊村5組83歲的姚德秀奶奶對村裡為自家修的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所讚不絕口。
走進姚奶奶的家,新修的平房很顯檔次,穿過客廳,靠左手邊依次為洗澡間、衛生間。打開衛生間的門,有頂燈,內壁都貼了瓷磚,裡面收拾得非常乾淨,裝的陶瓷馬桶鋥明瓦亮,聞不到一絲異味。
「蹲了一輩子茅坑,沒想到現在老了還能用上高檔廁所。」提起新廁所,姚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她告訴記者,建新房之前,廁所就是農村傳統的簡易旱廁,一個土坑上架起兩塊木板,一進廁所臭氣燻天,夏天蒼蠅飛、蛆蟲爬,冬天四面透風、凍得受不了。2014年,建了新房以後,還建了普通廁所,汙水和糞水都統統排到後院的化糞池,但這還是存在一個問題,每到夏天或者起風時,屋內有時會飄進臭氣,特別是用糞水澆了後院的菜地後,味道更大。
「現在好啦,洗衣服、洗澡的水統一排到專用管網,糞水就排到新修的三格式化糞池裡,過濾後的水很清澈,沒有氣味,用來澆菜地再好不過了。」姚奶奶高興地說。
去年底建好的化糞池就在姚奶奶的後院,後院種滿了綠油油的蔬菜。「我每次都是將過濾後的水裝在水桶裡,然後再慢慢提到菜地澆菜。」
雙楊村像姚奶奶一樣受益的村民很多。和姚奶奶經常在一起聊天的劉奶奶笑著說:「這樣的生活以前我們做夢都沒有夢到過,現在真是趕上了好日子!」
雙楊村有住戶420戶,1926人。目前,全村有397戶建了衛生廁所。其中,2019年戶廁改造114戶,並新建了一座公廁。今年的目標是要將衛生廁所覆蓋整個村。
近幾年來,荊州區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探索出了將農戶生活汙水收集併入管網,廁所糞汙併入化糞池、片區微動力集中處理的「三部曲」,實現了專業化收集、產業化運用、智能化管理的模式,形成了糞汙收集處理、糞渣堆肥還田、廢水就近利用的「廁汙共治」新機制。
小廁所,大革命。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既避免了過去旱廁對生活水源的汙染、改善了農村群眾的生活環境,又切斷了相關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對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意義重大。正如姚奶奶的兒子賴輝平所說:「廁所乾淨也是一種享受,現在感覺自己跟城裡人沒啥兩樣了。」
【延伸閱讀】
通過近幾年來持續治理,目前荊州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6.7%,到2020年底將達到97.9%。85%的農戶實現了「廁汙共治」,農村黑臭水體得到根本性治理,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清潔」成為「荊州新名片」,「乾淨」成為「荊州新印象」。
0【來源:荊州區人民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