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影評人的眼裡《一代宗師》,算得上是一代神作,無論是劇情的安排。發展,還是場景的規劃、布局,都是上乘之作。
在電影中,無論是金碧輝煌的金樓的奢華之美,還是鬼斧神工的木雕之作,濃厚的煙火氣息,沉重的歷史底蘊,都一點點的深入人心。
那麼這部電影是在哪裡拍攝的?
赤坎古鎮、碧江金樓,想必廣東的朋友會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兩個地方。
碧江金樓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
據傳該樓為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的嫁妝,更是由此有了「金屋藏嬌」的傳說。
金樓原名賦鶴樓,是碧江蘇氏望族職方第中的藏書樓,以精美的木雕裝修飲譽海內外。由金樓、泥樓、職方第大宅、後花園以及圍牆外的亦漁遺塾、慕堂蘇公祠、三興大宅等古建築組成。
金樓裡的金木雕刻裝修和雕花跋步床,令遊客無不嘆其珍奇。木雕藝術精巧之極,非親臨其境不能領會。因其為稀世之寶,專家們把整片文物保護單位以「金樓」命名。細心的遊客還能發現金碧輝煌的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栩栩如生的藝術手法卻明顯借鑑了域外的各種風格,憑此,金樓又是一座體現文化兼容性特點的古建築。金樓木雕的光芒,亦不能掩蓋了慕堂蘇公祠磚雕大照壁的華彩,這件傑作與廣州陳家祠磚雕同出晚清名家梁進兄弟的刻刀下,其藝術價值不遜於國家傾護的陳家祠磚雕。這裡還保留收藏著包括劉墉、王文治等大量清代名家的字畫、匾額和明清家具珍品。後花園的長廊下,23.8米×1.5米的巨型鑄銅壁雕《碧江廿四詠》真實地記載了100多年前碧江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堪稱為碧江的「清明上河圖」。
這裡的家具精美無比,難得的是木雕上更是被貼上了金箔,一入此樓,金碧輝煌而富麗堂皇,奢華而不顯厚重,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金樓深厚含蓄的美感。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餘暉灑落在櫛比的瓦陣上,與金樓的金碧輝煌相得益彰。漫步在歷史的小島,感受這上百年歷史的沉厚,帶著懷古的幽情,觀賞這如詩如畫流光溢彩的晚霞。
到後花園中,就著滿地荷花,泡一盅清茶,那迴廊待月的意境,遙聽鶴鳴的情思,更能讓人忘卻塵世的喧譁。
赤坎古鎮
赤坎古鎮位於江門市轄下的開平市中部,距開平中心城區僅12公裡,是一座具有濃鬱嶺南特色和35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鎮。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鄉村,北岸是市鎮,清一色的騎樓,龐大的洋樓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閒遊浪蕩,在老街上體驗似乎尚停留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生活。
千年商埠赤坎古渡口尋跡
這裡有十處踏跺式渡頭遺址,分別位於湛江市晨光小學至井街口。1至4號碼頭西起晨光小學至大通街與平安街交接處,全長180米,是赤坎埠最古老的渡口碼頭,故稱古老渡街。其中大通街中段步級,盡頭那裡有一井,是目前青石踏跺保存最為完整的渡頭遺址,甚至當年船隻系纜的石墩尚在。
赤坎電影街獨特的建築風格
赤坎為古埠,前後經歷過宋、元、明、清以及法國殖民統治和民國時期,每個時代獨特的建築風格,都是歷史的印記。赤坎的各種舊建築,古典民族風格、歐陸風格、南洋風格、民國風格、甚至前蘇聯風格的都有,簡直就是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赤坎除了五大會館那典型的明清時代建築風格外,在大通街、中興街一帶,許多舊時客商的宅第、商鋪至今仍保存完好,裡面的廂房天井布局嚴謹,屋簷桁梁結構精緻,雕梁朱漆依然斑駁可辨,集中體現了赤坎古埠民居的特點。這些樓房雖然經過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但依然風韻不減。該鎮的堤西路,更是因為綿延300多米的騎樓街、保存完好的600多座古老的騎樓而深得影視界人士青睞,被稱之為「電影街」。
#最美周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