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今年處於景氣周期,業績都不錯。
單晶光伏產品製造商隆基股份才4個月已經翻倍了。
給隆基股份提供光伏玻璃的福萊特,也跟著翻倍了。
玻璃的生產過程包括原材料加工,高溫加熱,成型,熱處理等。浮法玻璃生產需要爐窯溫度在 1500 度以上,24 小時運作。一旦運行,就很難停產,通常需要 7-8 年運營才會停產冷修,主要源自於:1)原材料高溫熔化之後如果停工,會殘留在設備內部冷卻,造成堵塞,2)生產過程中的輔助材料熔點極高,重新啟動重新加熱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3)停產後耐火材料一般需要重新更換。且玻璃爐窯的停窯冷修期一般需要 4-6 個月。
此外,浮法玻璃生產線停產後復產壁壘較高,主要包括:1)資金壁壘。一條浮法生產線固定資產投入需約 3 億元,還需流動資金購買材料,應收帳款周轉亦相對較慢。2)停產復產存在合規問題。退出的部分中小廠商此前並未拿到審批文件,復產時需要補齊所有文件。3)煤改氣或其他環保成本較高。目前,行業中近 50%的企業使用天然氣,燒非天然氣的環保成本更高。因此,玻璃行業具備供給剛性的特點。
光伏玻璃,又稱超白玻璃、高透明玻璃,是玻璃產品中的高檔品種之一。光伏玻璃具有高透光率的特點。因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需要使用光伏玻璃作為玻璃基片,光伏玻璃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光伏玻璃的科技含量高,生產難度大,具有較強的獲利能力。較高的品質決定了其不菲的價格,光伏玻璃售價一般是普通玻璃的 4 至 5 倍,成本僅為普通玻璃的 2 至 3 倍,具有較高的附加值。
光伏玻璃利用光伏效應轉換太陽能為電能的原理廣泛應用於光伏組件中。晶體矽技術及薄膜技術系研究最為深入、應用規模最廣的技術。
光伏玻璃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即超白壓花玻璃(又稱超白壓延玻璃)、超白加工浮法玻璃及透明導電氧化物鍍膜(TCO)玻璃。
一般而言,晶體矽光伏組件使用超白壓花玻璃或超白加工浮法玻璃,系因這兩種玻璃的含鐵量較低,使晶體矽光伏電池的透光率相較於普通玻璃更高,從而提高整個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用以保護太陽能電池。
另一方面,除太陽能薄膜電池CuInxGa(1-x)Se2(CIGS)光伏組件外,薄膜光伏組件一般使用 TCO 玻璃作封裝板。TCO玻璃由具有 TCO 塗層(作為 TCO 電池所發電力的前電極)的超白加工浮法玻璃組成。根據所應用塗層材料的不同,TCO 玻璃可分為三種類型:摻雜氟的 SnO2 透明導電玻璃(FTO)、鋁摻雜的氧化鋅(ZnO)透明導電玻璃(AZO)、氧化銦錫透明導電膜玻璃(ITO)。
(1)太陽能超白壓花玻璃原片
太陽能超白壓花玻璃是一種超透明低鐵玻璃,也稱低鐵玻璃、高透明玻璃,是一種高品質、多功能的玻璃品種,具有高透光率(透光率可達 91.5%以上)、高透明性。超白玻璃同時具備優質浮法玻璃所具有的一切可加工性能,具有優越的物理、機械及光學性能,可像其它優質浮法玻璃一樣進行各種深加工,如鋼化、鍍膜、彩釉、熱彎、夾膠、中空裝配。
(2)鋼化玻璃(太陽能超白鋼化玻璃)
是指強化處理後的太陽能超白玻璃。經過強化處理後的太陽能超白玻璃能達到強度高、安全性好、平整度高、透光性好的效果,能有效保護太陽能電池片經受風霜雨雪及外力的侵蝕和衝擊。
(3)鍍膜玻璃(太陽能超白鋼化鍍膜玻璃)
在太陽能超白玻璃基礎上鍍上光學增透膜,再經強化處理後形成的產品即為鋼化鍍膜玻璃。它能有效降低玻璃表面太陽光反射率,從而提高太陽光的透過率,以使太陽能組件的輸出功率。通過鍍膜技術,能使普通太陽能超白玻璃的透光率提高 2.5%以上,3.2mm 厚的超白玻璃能達到 94%以上。
(4)雙玻組件用超薄玻璃
雙玻組件是指由兩片玻璃和太陽能電池片組成複合層,電池片之間由導線串、並聯匯集到引線端所形成的光伏電池組件。用玻璃代替傳統的組件背板,是因玻璃屬於無機材料,具有不降解、耐磨損、抗腐蝕性強的優點,且玻璃透水率幾乎為零,能從根本上杜絕 PID 現象產生,防止老化與蝸牛紋現象。組件兩面均為玻璃不可燃物,使組件的防火等級由普通晶矽組件的 C 級升級至 A 級,使其更適合用於居民住宅、化工廠等需要避免火災隱患的地區。此外,雙玻組件的三明治結構可以保證在生產、運輸、安裝過程中的組件彎曲形變不會造成新的電池片隱裂,組件抗彎曲抗隱裂性能大大優於傳統組件和薄膜組件。因此,雙玻組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市面上早期的雙玻組件產品由於使用前後標準厚度的光伏玻璃,重量大搬運不方便,因而未獲有效推廣。
透光率決定了玻璃的品質,浮法玻璃的透光率為 86%,而光伏玻璃透光率可達 92%以上。透光率高的特性使光伏玻璃主要應用於太陽能電池、高檔建築的內外裝修、電子產品、高檔轎車玻璃、高檔園藝建築、高檔玻璃家具、各種仿水晶製品等行業。
光伏玻璃生產所用爐窯一經點火投產,除停窯大修和保窯處理外,無法輕易停產,企業的生產行為貫穿於全年,且產品儲存周期較長,可長時間銷售。另一方面,從客戶產品需求方面而言,一般情況下,企業根據客戶確定的產品生產規格和質量要求採用不同的壓延輥軸和相應的切割規格組織生產。
國內光伏玻璃生產企業目前採用的主要技術為超白壓延技術,整體上看國內企業所使用的技術差異不大,其技術水平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員工對配料及壓延工藝的掌握程度及操作水平、工藝參數的控制、自動化裝備的水平、檢測設備的應用和質量管理體系的健全情況等方面。
由於對透光率有著極高的要求,太陽能玻璃含鐵量極低,要求不得高於 0.015%,通過壓延工藝形成特定形狀的花紋,使可見光透射比超過 91.5%、太陽光直接透射比超過 90.9%(折合 3.2mm 標準厚度)。另外,由於太陽能電池壽命要求能夠達到 25 年,玻璃原片還需經過鋼化處理,以達到保護光伏電池矽片的目的。光伏玻璃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是通過技術進步不斷提高玻璃透光率和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2006 年之前,光伏玻璃產業尚處於國外製造商主導的局面,光伏玻璃進口價格較高極大刺激了國內光伏玻璃產業的快速發展。伴隨國內光伏裝機容量的增長,光伏玻璃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光伏玻璃的價格不斷攀升。
至 2010 年底,3.2 毫米超白壓花鋼化玻璃的價格達到最高值人民幣 70 元/平方米。受主要光伏應用國補貼政策下調、歐盟與美國發起反傾銷調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各國對中國製造的光伏玻璃的需求受到了抑制。
2011 年全球光伏產品市場庫存增加較多,光伏玻璃價格在 2011 年至 2012 年期間快速下跌,至 2013 年才有所回升,2014 年價格已穩定維持在人民幣 30 元/平方米。
到 2016 年前後,國內光伏玻璃已從依賴進口發展到替代進口。根據卓創資訊,2018 年我國光伏玻璃產能及產量佔到全球的九成以上。
光伏玻璃行業由於技術、資金壁壘較高,行業整體利潤率較高,未來隨著產能擴張、競爭加劇,利潤率將會有所下降。光伏玻璃行業的利潤率水平主要受到原材料價格、能源價格、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行業競爭狀況和工藝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產業中一個重要的新興配套產品,也將伴隨光伏行業的高速發展而不斷發展。目前國際市場只有少數企業能夠生產質量優異的低鐵超白光伏玻璃,產量仍無法滿足全
球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從發展趨勢看,我國將成為未來太陽能電池玻璃重要的生產基地。
光伏玻璃行業的特徵主要表現在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
1 、行業的周期性
光伏玻璃行業位於光伏產業鏈上遊,屬於新興產業,市場處於快速上升階段。本行業的發展依賴於光伏產業的發展,受宏觀經濟、政府補貼政策等因素影響較大,體現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動特徵。從長期來看,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尚處於產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光伏玻璃行業與太陽能光伏產業具有相同的周期性。
2 、行業的區域性
我國晶體矽太陽能光伏玻璃產業目前主要分布於江蘇、浙江、河南、山東等地,但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具有區域性結構特點。江蘇省是我國「太陽能第一大省」,太陽能電池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份額高達 70%,具有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擁有大批全球知名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商,如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阿特斯太陽能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等行業內領先企業。全國已初步形成環渤海以上遊材料加工為主、珠三角以下遊產品應用、長三角以中下遊電池組件為主的區域產業板塊,光伏產業區域板塊在地理上形成了產業集群。
目前,全球範圍內光伏玻璃主要消費市場在歐洲,主要生產區域在亞洲。國內生產的光伏玻璃大多數銷售給國內太陽能電池組件廠商,其餘部分銷售給日本、歐洲等光伏電池組件廠商。
3 、行業的季節性
當前,歐洲仍是光伏電池組件的主要消費市場,而光伏電池組件銷售行情與太陽密不可分,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特點:5 月至 10 月晴好天氣較多,是光伏電池組件的銷售旺季;11 月至次年 4 月則往往是光伏電池組件的銷售淡季,主要受天氣轉冷影響,光伏產品的需求量和安裝量通常有所下降,銷售情況有所放緩。因而,各光伏企業也都會做出相應調整,適當減產。上述季節特徵基本適用於光伏玻璃行業。
光伏玻璃的上遊為光伏玻璃生產所需原材料和能源的供應行業,包括石英砂、純鹼、重
油、煤層氣等行業。光伏玻璃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燃料動力、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其中直接材料、燃料動力合計佔比達到 80%。直接材料的主要構成為純鹼和石英砂,燃料及動力的主要構成為石油類燃料(包括重油和石油焦)、天然氣和電。
我國石英砂資源相對豐富,供應較為穩定、充分,但光伏玻璃生產對石英砂的品質要求較高,高檔次、低含鐵量石英砂對於超白玻璃含鐵量控制至關重要,在相同生產工藝下,石英砂品質直接關係到產品的質量。我國石英砂生產行業進入壁壘低,隨著民辦石英砂廠日益增多,無序競爭現象明顯,礦產企業議價能力不強。儘管我國玻璃矽質原料儲量豐富,但保有儲量中半數以上為破碎加工困難的石英巖和脈石英礦。因此,質優且可供大規模生產優質超白玻璃的原料礦山基地(廣東、安徽等地)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石英砂價格長期看漲。
純鹼作為基礎化工原料,應用廣泛,其在我國的發展已步入成熟期。就下遊需求而言,最主要的應用市場為平板玻璃領域。就供給而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純鹼生產國,產量佔全球總產量超過 40%,且目前產能擴張較快。純鹼在正常情況下,供應穩定,但受經濟周期以及節能減排等政策的影響,最近幾年價格波動較大。2020年二季度開始,在浮法玻璃下遊需求較弱的情況下,純鹼價格下降較為明顯,5月開始純鹼價格已經較年初下滑20%。
重油屬於燃料油,價格與國際原油關係密切,易受其價格波動影響。而原油是國際性大宗商品,產區較為集中,原油在產業鏈上的特殊地位及市場供需關係決定了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強。雖然重油價格具有一定波動性,但整體供給充足,一般不會影響光伏玻璃生產。
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壓力日益加大,部分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的地區可能在部分時段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採取限電限產等措施,可能對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長帶來一定影響。但總體而言,我國電力供應能力充足,電力供需寬鬆。
煤層氣是煤的伴生礦產資源,屬非常規天然氣,我國煤層氣資源相對豐富,居世界第三位。煤層氣價格主要是通過市場定價,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整體而言價格穩定性較強,不會對生產造成較大影響。煤層氣的使用成為多數業內玻璃生產企業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整體而言,上遊行業基本屬於充分競爭性行業,市場供應相對充足,不存在供應瓶頸,不存在個別企業技術壟斷,對本行業的發展比較有利。但是,上遊原材料及能源價格的變化將影響業內企業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而影響利潤水平。上遊行業的議價能力強弱不一,對本行業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上遊行業對本行業的影響還體現在原材料品質的高低方面,例如光伏玻璃的生產工藝對石英砂等原材料的要求較高,增加了採購的不穩定性,加之石英砂礦分布比較分散、原料初步加工後質量良莠不齊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行業產品的品質。
下遊行業主要是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行業和建築行業等。光伏行業與下遊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下遊行業對本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牽引作用,下遊行業對業內產品的需求直接決定了本行業的市場需求。近年來,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市場的逐步回暖,下遊行業發展迅猛,產能快速擴張,對本行業產品採購數量也隨之大幅增長,推動了本行業的發展。
下遊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組件行業的景氣程度直接決定了晶體矽光伏玻璃的需求。晶體矽電池產量目前佔光伏電池產量的 80%以上,中長期仍為光伏電池的主流,且能夠保持較快增長,對光伏玻璃行業有很強的拉動效應。
光伏玻璃下遊太陽能電池組件行業具備一定的周期性,使得玻璃需求也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波動。由於集中度較高,且玻璃屬於大宗品,品牌差異不大,因此對下遊的議價能力偏弱。
綜上,光伏玻璃行業在產業鏈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原片及深加工企業盈利能力呈周期波動。
光伏玻璃行業是一個集中度較高的行業,進入該行業受到技術、供應商認證、人才、產品質量、市場和品牌、資金及客戶等多方面的壁壘制約。
技術壁壘
玻璃生產流程涉及成百上千個技術環節,一個環節出錯便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和製成
率。因與其他業內企業生產線的建制、工藝參數的設置等方面存在差異,玻璃生產企業
想要建立起適應自身特點的工藝制度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摸索探求、經驗積累及不斷創
新。生產技術的經驗積累、工藝技術的掌握程度和技術管理水平的精細化程度構成了非
玻璃生產企業進入光伏玻璃行業的主要技術障礙。同時,行業新進入者常因規模較小,
無法獲得規模效應,研發投入較少,新產品研發受到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制約,難以形
成批量的生產能力。
其次,光伏玻璃必須具備高透光率及高抗衝擊水平,為滿足該等要求,生產過程通常需要特定的工藝和技術,在料方設計、工藝系統設計、爐窯窯池結構、操作流程、工藝參數控制制度和產品質量標準等方面的要求都遠高於普通玻璃,因而普通玻璃製造企業與光伏玻璃製造企業的技術相差甚遠,形成了普通玻璃製造企業進入光伏玻璃行業的技術壁壘。
光伏玻璃的生產過程主要分為原片生產和深加工兩個階段,首先通過原片生產階段冷卻玻
璃液,裁切出符合質量要求的玻璃板,然後通過深加工階段進行鍍膜和鋼化,以提高其透
光率和機械性能,滿足光伏組件的使用需求。
由於生產光伏玻璃工藝的複雜性和獨特性,生產過程中對於工藝的高要求,以及組件廠對
於新光伏玻璃供應商的認證導入周期通常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光伏玻璃行業形成了較高的
準入門檻,也使得光伏玻璃企業能夠通過改良產品厚度、產品鍍膜、窯爐日產量等工藝進一步提升技術壁壘。
供應商認證壁壘
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產品的透光性、自爆率、穩定性等要素要求較高,光伏玻璃質量對於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及使用壽命有較大影響。光伏玻璃運用在組件中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質量認證,例如 SPF 光伏玻璃認證以及下遊組件廠對於產品較長時間的試用期。而且資質認證和試用周期較長,新進入者的各方面資質若達不到相關標準,其產品銷售等生產經營活動將會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短期內將難以大規模地開拓市場。一般只有在技術優勢、專業化程度、信用等級、資金實力等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在行業中獲得較大發展機會。同時,有先發優勢的企業長期以質量優良的產品與下遊客戶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合作關係,具有了市場品牌效應,使新進入者具有開發客戶的障礙。
資金壁壘
光伏玻璃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規模化生產是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已然成為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光伏玻璃的生產線投資較大,年產 1500 萬平方米的太陽能超白玻璃項目總投資約為 10 億元,主要系生產設備價格較高,成套引進國外生產線更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外,原材料儲備、產品技術改進、新產品研發等環節所需的營運資金規模也很大,如此大的資金投入規模使得有意進入此行業的投資者望而卻步。
1000噸/天的光伏玻璃生產線通常需要投資約 6-9 億元人民幣,投資強度較大;同時,行業的規模效應明顯,1000噸/天 大型窯爐相比普通窯爐,能耗低 20-30%,成品率更高,優勢明顯,目前行業內擁有 1000噸/天 窯爐進行生產光伏玻璃的僅有信義光能和福萊特兩家,頭部企業技術優勢明顯。
太陽能鍍膜玻璃價格為行業定價,產品價格在 18 年「531」之後下行至低位(最低跌破 20 元/平米),19-20 年光伏行業景氣度趨勢性回升,光伏玻璃價格相應上升,假設 20-22 年太陽能鍍膜玻璃價格為 26/27.5/29 元/平方米,毛利率主要受到光伏玻璃原片採購成本和鍍膜太陽能玻璃價差影響,一般在 2-3 元/平米。
預計 2019-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複合年均增長率 為12.7%。
在光伏行業高速增長以及雙面雙玻產業趨勢下,光伏玻璃需求量的複合年均增長率 為 16.7%,高於行業增速。
根據卓創資訊最新情況,3.2mm 光伏玻璃價格即將從當前的 24 元/平米上調至 26 元/平米。展望到2020年年底,不排除在四季度由於需求的強勁,玻璃價格繼續出現上調的情況,但也會受到新投產和冷修復產產能釋放的一定程度上的壓制。
行業競爭格局上,信義光能(968.HK)和福萊特玻璃(6865.HK)雙寡頭優勢明顯。
根據卓創資訊,截止 2019 年 12 月光伏玻璃企業產能合計 27260噸/天,信義光能佔比 28.61%,福萊特光以產能佔比達到 19.81%。
福萊特和信義光能光伏玻璃的 產能佔比合計超過 合計超過 50%。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光伏玻璃行業已經形成少數規模化企業的充分競爭的格局,CR6 達到 85%以上。
玻璃行業的規模效應是比較明顯的,規模較大的企業才能在產品的質量、供應和價格方面贏得市場競爭,小規模的生產企業很難在這種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優勢。
另外,產能較大的還有:彩虹新能源(HK:00438)、金信太陽能、中建材、南玻A(SZ:000012)、中航三鑫、安彩高科(SH:600207)、亞瑪頓(002623)等。
福萊特是目前國內領先的光伏玻璃製造企業,合作客戶有:隆基股份、晶科能源、韓華集團、SunPower 等大客戶。2006 年,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成為國內第一家打破國際巨頭對光伏玻璃的技術和市場壟斷的企業,成功實現了光伏玻璃的國產化。公司在光伏玻璃的配方、生產工藝和自爆率控制等關鍵技術方面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優勢。2015-2017 年研發投入基本在 1 億元左右,研發投入佔比在 3.5%左右。截至 2016 底,福萊特光伏玻璃產能全集中在嘉興,都為 300-600 噸/日的中小窯爐,共計 2290 噸/日。2017 年 12 月、2018 年 6 月、2019 年 4 月公司先後在鳳陽基地投產三條 1000 噸/日的光伏玻璃產線;同時公司穩步推進海外產能擴張,於 2019 年二季度在越南生產基地投產 1000 噸/日產能。
越南產線的光伏玻璃毛利率將受益於規模效應、低價石英砂(比國內低 15-20%)、電力(比國內低 15-20%)、人工、土地成本等。
信義光能(968.HK),根據《2018-2019 年中國光伏產業年度報告》,信義光能國內及全球市場份額佔有率穩居第一。經過近幾年發展,公司已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與一大批全球知名光伏組件廠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如隆基股份、晶科能源、韓華集團、東方日升等等。 2008 年涉足光伏玻璃,累計窯爐運營經驗 12 年,其毛利領先行業關鍵在於成本優勢:1)工藝積累,多年大窯爐運營經驗累計的細微技術,可對新投產窯爐工藝的改進提升。2)區位因素,產能所在地的電價、天然氣價、運費、自有砂礦等成本佔優。2020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46.23 億港元,同比增長 16%;實現淨利 14 億港元,同比增長 48%;每股基本盈利 17.39港仙;同比增長 31%。
亞瑪頓2019 年銷售太陽能玻璃 3083 萬平米,實現收入 7.6 億元,估算單平米均價 25 元。根據卓創資訊,公司 20 年 1-3 月 2.5mm 鍍膜玻璃出廠價在 24-25 元,同比高 2-3元。2019年 11 月公告與隆基股份 6028萬平米供貨合同。隆基股份的 15 億光伏玻璃合同將於 20-21 年陸續供貨。公司2019 年 12 月公告控股股東下屬公司鳳陽矽谷 650t/d 特種光電玻璃項目點火烤窯,該項目的正式投產將增強股份公司光伏玻璃原片的供應穩定性,並有望推動公司向超薄超白特種光電玻璃產品研發進一步挺進。
2020上半年太陽能玻璃營收5.91億元,同增94.40%;毛利率 17.18%,同增 8.89PCT。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1)受益於雙玻組件市場需求不斷地提升、鳳陽窯爐投產後有穩定的原片玻璃供應,使得公司超薄光伏玻璃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2)報告期,由於公司光伏減反玻璃和太陽能瓦片玻璃的產銷量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地提升,使得單位成本下降,毛利率有所增長。
江蘇秀強玻璃工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1 年 9 月,於 2011 年 1 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碼:300160),主要從事玻璃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家電玻璃、太陽能玻璃、建築玻璃等。秀強股份於 2009 年開始涉足太陽能玻璃領域。
另外還有中航三鑫、彩虹電子、和合科技、臺玻中國、思可達和裕華新材等。
伴隨光伏產業的整體回暖,光伏玻璃行業內各企業都在積極擴大產能,而全球對於光伏發電成本下降的訴求,將壓縮光伏玻璃行業的利潤,而晶體矽太陽能光伏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逐步釋放,勢必將進一步加劇行業的競爭,該等競爭會是從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到售後服務等環節的全方位競爭。
2020 年 1 月 3 日,工信部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回答》,光伏玻璃被列入產能置換範圍,意味著新產能只有在就產能被淘汰的情況下拿到擴產指標,行政審批檻高。這也將繼續利好頭部企業,受疫情影響雖然擴產有所延遲,但是行業擴產進度可,仍有良好的發展空間。預計2020、2021年光伏玻璃都可以維持景氣周期
新三板上的光伏玻璃企業有:溫聲股份(OC:836128) 、新瑞欣(OC:839764)、索拉特(OC:870512),近兩年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
【特別說明】文章中的數據和資料來自於公司財報、券商研報、行業報告、企業官網、公眾號、百度百科等公開資料,本人力求報告文章的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人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