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光伏企業抱團「叫苦」後工信部牽頭閉門會,玻璃行業怎麼說?

2020-12-1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進入三季度,光伏玻璃漲價、組件企業「叫苦」,引發行業及政策層面的關注。

12月2日,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秘書長周志武對經濟觀察網就光伏玻璃生產及應用情況進行梳理,他認為當前的供需錯配與玻璃行業近年來進行的產能置換關聯度有限,光伏玻璃供應短缺只是暫時的,而如不加限制完全放開預計2022年將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

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曾組織召開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座談會,以期準確把握光伏玻璃行業發展形勢,更好地保障光伏玻璃供應,平抑價格上漲勢頭。周志武代表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在會上進行發言。

最終的調整結果仍需等待。據悉,工信部等相關領導在場聽取了相關意見,預計會在進一步研究之後,再出臺相應辦法。

此次參加會議的包括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以及信義、福萊特、中建材、南玻、旗濱、金晶、亞瑪頓、新福興、彩虹等玻璃企業以及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協鑫、晶科、晶澳、東方日升、阿特斯、億晶、浙江正泰、錦州陽光等光伏組件企業。

從價格變動情況看,玻璃協會認為參考歷史價格數據,光伏玻璃價格在過去多年總體仍處於合理價格區間。根據玻璃協會有關數據,2013年至2020年9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在20元/平方米至35元/平方米之間波動。今年6月至10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由23元/平方米上漲至37元/平方米。11月進一步上漲到42元。

有關價格的「跳漲」,站在玻璃行業的角度,周志武表示,目前的供需錯配實際上跟產能置換的關聯度不大,原因在於光伏玻璃雖是平板玻璃的一種,由於只應用於光伏發電這一單一用途,這些年並沒有嚴格地將壓延光伏玻璃按照產能置換的辦法進行管控。

周志武認為,導致光伏玻璃供應緊缺的首要原因是疫情影響導致部分光伏玻璃產能提前冷修,在建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推遲建設。「疫情的時候庫存非常高,價格很低,行業的投資熱情降低。」

在需求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保持增長,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電源,下遊組件廠商的產能擴張非常快。而隨著下遊應用端對於雙面組件發電增加的認可,以及安裝方式的逐步優化,雙面組件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建成併網才能享受相應補貼,每年第四季度是電池組件發電的搶裝期,較上半年一般都有40%以上的增長。諸多因素疊加影響需求大幅上浮。

供應側的情況是,光伏玻璃一方面受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和環保政策影響生產成本上漲,另一方面也存在供應鏈匹配度偏低的情形,光伏玻璃供應變通能力相對滯後。「尺寸變大後,過去的規格閒置,而新的規格需要產線的升級改造,甚至新建窯爐,一時之間供應不上。」

周志武表示,光伏玻璃產能剛性較強、投產周期較長,加上「531政策」和疫情影響新建投資放緩,無法短時間滿足光伏行業下遊應用增長以及雙玻組件產品佔比提升的需求,部分新投產和規模較小生產線變化品種規格發揮產能也需要一個爬坡過程。「長期來看,光伏玻璃產能置換的政策從發展情況看需要有所變動,對此我們也認可,但此前光伏玻璃並沒有嚴格地被納入管控,即便放開也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

窯爐的生產周期是8至10年,投產後就不能停,此外批文、環評等因素致使建設時間也相對較長,基於玻璃行業的自身特點,周志武認為,玻璃行業實際上經不起需求大漲大落的變化,行業希望每年能夠適度穩定增長。

根據玻璃協會統計,目前在建、擬建線超過預期。據調研,光伏玻璃企業在建、擬建項目合計產能81500t/d,目前在建34座窯、產能34820t/d。其中的24100t/d產能,可在2021年陸續投產。投產運行後,光伏玻璃總供應產能將達到52400t/d。

由此,玻璃協會認為屆時光伏玻璃產量完全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而相比供應不足,玻璃行業更為擔憂的事情是產能的再次過剩。

根據玻璃協會統計,目前國內壓延光伏玻璃在產產能28320t/d,如不加以控制,2021年將投產24100t/d,2022年將投產28500 t/d,總產能將超過80000 t/d。據相關預測,因矽料投產周期較玻璃更長,難度更大,2021年矽料的產量最多對應在180 GW,光伏玻璃產量將完全滿足需求,不加以控制光伏玻璃到2022年後產能將嚴重過剩。

周志武表示:「從2008年起開始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大量建設造成產能嚴重過剩,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剛見到一些成效,而光伏玻璃只能用作光伏發電這一單一用途,如出現嚴重過剩化解難度更大,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將受到很大損害。從調研和座談情況看,行業幾乎一致希望光伏玻璃產能能有序適度放開,既穩定市場、保證光伏玻璃供應,又實現光伏玻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防範形成新的產能過剩。」

綜合行業整體的狀況,周志武在11月29日的會議中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是,了解組件企業乃至包括矽料在內整個光伏行業上下遊的發展規劃。從而測算組件行業的產能缺口,匹配正好合適或稍富餘的光伏玻璃產能。

其次是,應組織制定《晶矽光伏組件用玻璃標準尺寸》團體標準,建立光伏玻璃行業統一的標準尺寸。帶動生產效率的提高,最終促進價格回落,解決光伏玻璃燃眉之急。

最後是,有序釋放在建、擬建產能,化解浮法玻璃過剩產能,符合政策完成備案並已投產生產線核准其產能:2020年1月3日《水泥玻璃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發布前已經完成備案的在建項目,並在新的意見文件下發之前投產運營的超白壓延光伏玻璃項目,經省級工信部門核實後報工信部備案確認產能,可正常投產運營;鼓勵停產冷修生產線原地通過技術改造提升超白壓延玻璃生產線能力和水平;鼓勵現有浮法玻璃生產線,通過技術改造轉產超白壓延玻璃。支持現有浮法玻璃生產線,通過技術改造生產光伏用背板玻璃;在上述基礎上,根據光伏行業發展需要,有序釋放其他在建、擬建產能;可根據備案時間、建設情況採取增量置換辦法逐步釋放產能。

周志武表示:「我們贊成有序放開,滿足市場的需求,不能像過去那樣按照浮法玻璃的方式一併對待,但是也不能完全放開,需要將行業的特殊情況考慮其中,作為資源消耗行業,石英砂等資源十分寶貴,不加限制很有可能造成進一步的資源浪費,此外玻璃成本的下降空間很小,疫情期間的價格一度就在成本線徘徊。」

光伏組件廠商希望的則是產能置換政策的全面放開,一位與會的組件企業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組件企業非常統一,希望放開政策限制,由市場調節。」

相關焦點

  • 光伏玻璃漲價,巨頭「抱團叫苦」
    原片的供應很緊張,光伏玻璃廠目前都是自用,外銷的比例很低,目前市場上的貨源很少。飛漲的價格讓光伏企業「抱團叫苦」,11月3日,六大組件廠商:東方日升(300118)、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和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在11月3日聯合發布了一封倡議書。
  • 2021年「光伏玻璃」行業高景氣度能否持續?背後的龍頭企業都有誰?
    2021年「光伏玻璃」行業高景氣度能否持續?背後的龍頭企業都有誰? 行業市場綜述 (一) 行業定義及分類 1.2017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2017年12月,發改委發布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價格的通知》,2018年3月,工信部發布了《關於公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18年本)的公告》,2019年1月,能源局發布了《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公工作的通知》,同年5月,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了《關於公布2019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
  • 光伏產業2020:「一片玻璃」難求 也需警惕過快、過熱
    牴牾在於光伏玻璃一片難求。一位業內人士的突出感受是,致使年內新增裝機量預期一再縮水的不是補貼,也不是電網容量,而是玻璃。「光伏玻璃的價格的確是漲了一倍,一些玻璃企業的毛利率50%以上,15%的下遊企業開不了工。
  • 2021年光伏玻璃缺口或達8~10GW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內媒報導,工信部原材料司日前召開關於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座談會。會議上有代表預測,2021年光伏行業玻璃缺口為8至10GW,同時因組件尺寸升級以及大矽片比重增加,只有新建的窯爐才可滿足大尺寸玻璃的需求,預估明年大尺寸玻璃的滿足率僅50%至60%。工信部相關領導表示,會將信息上報上級單位,對於光伏玻璃熔爐項目報批和產能置換進行更加市場化的管控。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光伏玻璃行業深度研究:玻璃,產業鏈隱形冠軍
    玻璃生產的連續性很強,質量不過關的光伏玻璃成品需要回爐重造,會給生產企業帶來額外的成本費用,原片產品的正常生產更是 24 小時連續工作,無法停產,如果產品質量不穩定會導致生產無法正常進行。一般而言,生產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需要經過一定期間的磨合生產效率會達到較高的水平, 生產產品單位能耗較低,而在維持高效生產 3-5 年後,生產效率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單位能耗也會增長;此外,生產線規模越大、燃料質量越高,單位能耗會相對越低。雙燃料系統對衝價格波動,成本變化趨於平穩。
  • 玻璃企業部分產能轉向光伏玻璃 浮法玻璃價格創新高
    財聯社(深圳,記者 丁蓉)訊,浮法玻璃持續漲價,根據隆眾資訊數據,華南市場浮法玻璃價格接近2500元/噸,其他地區均超過2200元/噸。這背後與當前光伏玻璃供不應求有相當大的關係,部分玻璃企業已將產能轉向光伏玻璃業務,令浮法玻璃供應吃緊。
  • 光伏玻璃成新賽道 新老玩家同臺競技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光伏玻璃市場的火熱依舊在延續,自去年12月中旬工信部放開光伏玻璃產能置換限制以來,龍頭福萊特(A+H)與信義光能(H)的區間最高漲幅超過80%。與此同時,光伏玻璃的擴產仍然動力十足,除了龍頭以外,彩虹新能源(00438.HK)、福耀玻璃等紛紛入局。
  • 光伏玻璃再添入局者 旗濱集團吹響產能置換的號角?
    受此消息影響,港股、A股關於光伏組件的公司股價大漲,光伏行業繼材料漲價、輔料漲價後,再一次進入投資者的視野。先前由於光伏玻璃漲價影響,導致光伏板塊二級市場爆發性上揚,而此次消息傳來,光伏玻璃行業卻反響平平。這究竟是資本的鏈條還沒有傳導到輔料行業,還是光伏玻璃的熱度已經褪去?
  • 新三板光伏之光伏玻璃:高進入壁壘,高景氣周期
    一旦運行,就很難停產,通常需要 7-8 年運營才會停產冷修,主要源自於:1)原材料高溫熔化之後如果停工,會殘留在設備內部冷卻,造成堵塞,2)生產過程中的輔助材料熔點極高,重新啟動重新加熱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3)停產後耐火材料一般需要重新更換。且玻璃爐窯的停窯冷修期一般需要 4-6 個月。 此外,浮法玻璃生產線停產後復產壁壘較高,主要包括:1)資金壁壘。
  • 75GW、106億:這家央企巨資擴產光伏玻璃產能
    據數據顯示,2019年,上饒市光伏產業中有3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完成營業收入500.0億元,佔規上工業經濟比重為16.0%,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目前,上饒市形成了「矽片—電池片—組件—應用」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擁有晶科等光伏龍頭。
  • 國泰君安:玻璃行業從緊平衡到供給缺口宛若2017年水泥
    超白浮法轉產,或驅使供給缺口從光伏玻璃向浮法玻璃切換。2020年疫情之後,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復甦,雙玻組件加速滲透,供給端卻因疫情及工信部政策的限制(2020年1月光伏玻璃行業亦被認定成產能過剩行業)釋放延遲,供不應求驅動下半年光伏玻璃價格持續抬升:主流3.2mm光伏玻璃從上半年低點的24元/平,漲至11月中旬的42-45元/平。
  • 2021年的光伏玻璃可能並不緊缺
    回到我們光伏玻璃的主題當中,今天這篇文章將會從當前光伏玻璃緊缺原因起底、明年光伏玻璃行情展望、以及促進光伏玻璃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等三個方面展開。因忙於雜務,治雨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能給行業獻上過有深度的思考了,這真的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彌補些我先前的怠惰吧。
  • 光伏玻璃短缺,索拉特有機會嗎?
    (2)鋼化玻璃(太陽能超白鋼化玻璃)是指強化處理後的太陽能超白玻璃。經過強化處理後的太陽能超白玻璃能達到強度高、安全性好、平整度高、透光性好的效果,能有效保護太陽能電池片經受風霜雨雪及外力的侵蝕和衝擊。
  • 2020年光伏玻璃行業發展現狀前景 國內光伏裝機量有望達到45GW
    最後再與逆變器共同組成光伏發電系統。 光伏玻璃主要分為超白壓延玻璃和超白浮法玻璃。兩者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和應用對象不同。由於在全球光伏電池市場晶矽電池應用更為廣泛並且超白壓延玻璃透光率更高,所以相較於超白浮法玻璃,超白壓延玻璃在市場中佔據更大份額。 光伏玻璃行業有一定的進入壁壘。
  • 雷射在光伏行業中的應用:光伏背板玻璃雷射鑽孔技術
    ,但後期維護成本大,主要是因為需要更換易耗品玻璃鑽頭,另外機械法需要冷卻水噴淋和收集裝置;● 加工孔類型和大小:目前加工需求有圓孔、方孔、腰形孔等異形孔,孔徑3-30mm,雷射鑽孔均可自由組合切換;● 加工良率:2.5mm厚度玻璃加工良率方面,雷射法鑽孔高於機械鑽孔5%左右;光伏玻璃未來發展趨勢為輕薄,市場已經在推廣1.6mm
  • 金壇知名企業風採:超白太陽能光伏電子玻璃的製造者——索拉特
    一、企業簡介:江蘇索拉特光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名稱於2016年2月變更為:索拉特特種玻璃(江蘇)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在新三板成功上市,證券代碼:870512】,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花木之鄉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堯塘街道,佔地近150
  • 光伏玻璃概念又活躍起來了!供需錯配下 明年成長性如何?
    智通財經了解到,由於行業供應偏緊,且在年底搶裝潮的刺激下,光伏玻璃自今年三季度開啟漲價節奏,今年6月至10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由23元/平方米上漲至37元/平方米,11月進一步上漲到42元。  至此,在光伏玻璃價格不斷提升的背後,該板塊自然也就「漲聲不斷」了。  光伏玻璃價格為何連連攀升?
  • 光伏玻璃概念又活躍起來了!供需錯配下明年成長性如何?
    而上述光伏組件生廠商之所以發出放寬產能限制的聲音,主要是因為目前急漲的需求被產能置換政策給「攔」住了。今年1月份,工信部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回答》中將光伏玻璃也納入了產能置換的名列中。根據現行政策,平板玻璃行業(光伏玻璃也算是平板玻璃的一種)嚴禁新上擴大產能項目,確有必要新上的必須實施產能置換,根據不同項目情況開展減量或等量置換。
  • 36氪獨家|「百布」併購「巨細」和「織聯網」:獨角獸攻城略地,行業...
    36氪獨家獲悉,紡織B2B平臺「百布」正式與蘇州巨細信息科技(簡稱「巨細」)、廣州飛舟信息科技(簡稱「織聯網」)籤署戰略併購協議,華興資本擔任兩項併購交易獨家FA。通過信息軟體和大數據服務,公司主要為政府、企業、貿易商等提供反映紡織行業現狀的數據及決策依據。 織聯網則定位為紡織行業的"物聯網+網際網路平臺",拳頭產品為一套2016年7月投入市場的"MES生產管理系統"及布匹快捷生產平臺。
  • 「盤中寶」企業滿產、訂單攀升 光伏行業進入市場化發展大周期
    新的氣候目標意味著在未來的10年,年新增裝機要超過7000萬千瓦,相比過去5年的增長需要進一步提速,未來行業將進入市場化發展大周期。就光伏而言,光伏發電在過去十年成本下降了82%,我國已經可以實現絕大部分地區平價上網。預期未來30年光伏度電成本還能夠下降70%,光伏將成為全球成本最低的能源之一。華金證券認為光伏行業在明年脫離補貼之後,將展現出超預期的成長性,行業標的將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