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吉利科技集團在淄博舉行首款換電車型下線儀式,同日在濟南舉行新能源車生產線啟用儀式。2020年歲末,吉利換電下了一個雙黃蛋,在山東已布局兩個生產基地,生產車型都是同一款楓葉80V。算上重慶力帆,吉利換電車型楓葉80V將上演"三國演義"。
吉利淄博投資85億,首款換電車型下線
資料顯示,2020年8月8日,淄博高新區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投資協議,共同推進吉利智慧新能源工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5億元,以原山東國金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的生產廠地、設備、資質為基礎,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接管運營後實施產線適應性改造,市場運營正常情況下可實現年產值約110億元。
12月30日,吉利科技集團首款換電車型下線儀式暨淄博智能換電站首發運營舉行,下線投產的車型吉利科技集團旗下首款換電型"楓葉80V"。整車長寬高分別為4706*1909*1699mm,軸距為2807mm,將提供5座和6座等多種選擇。在動力方面,搭載了五合一高效電驅集成系統,最大功率為100kW,峰值扭矩為 230N.m,配備了三元鋰離子電池,NEDC綜合續航裡程為415KM。據悉,未來此車型將採取車電分離的銷售模式,可大幅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同時,淄博是吉利控股集團唯一同時布局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城市,2020年1月,淄川區與吉利控股集團籤署年產15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該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可達32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2100多個,主要生產吉利新能源中高端皮卡、高端越野車、城市輕卡商用車系列。
濟南規劃產能10萬輛
2020年10月18日,濟南市與吉利科技集團籤訂合作協議,生產新能源整車,項目落戶濟南高新區東區的智能裝備城園區。據悉,吉利科技集團將首先利用濟南吉利工廠原有產線進行該車型的組裝生產,並將於2021年正式投放市場,同年4月份,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車工廠將在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城破土動工,屆時整車工廠四大工藝產線(衝壓、焊裝、總裝、塗裝)和配套設施將同步建設,用於生產智慧新能源汽車。2022年投產後年產能將達到10萬輛。自協議籤訂以來,雙方積極推動項目進展,不斷破解項目落地中存在的問題,僅用2個多月時間即實現產線啟用。
2020年12月30日,吉利科技集團(濟南)新能源車生產線啟用暨新車公告發布儀式舉行,標誌著濟南本地生產的乘用車實現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的跨越,也改變了濟南沒有地產汽車尷尬歷史。2021年吉利科技集團計劃在濟南市建設99座換電站,形成濟南骨幹服務網絡,到2023年累計布局完成200座換電站,覆蓋中心城區及臨近郊縣的能源服務網絡。
據介紹。吉利未來在濟南生產的換電式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已於12月8日列入工信部第33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目錄,即將獲得工信部正式公告,型號為JL6471SEV01,產品名稱為換電式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13批)也可以看查到該車型。從產品基本資料來看,與淄博落地生產車型一致,也是"楓葉80V"。
也就是說,吉利一款換電車型"楓葉80V",在山東分為濟南和淄博兩個生產基地,盤活原吉利濟南生產基地和淄博國金基地兩個瀕臨停產的企業,濟南規劃產能不少於10萬輛,淄博產能15萬輛,合計產能不少於25萬輛。
吉利在接手力帆之後,導入車型也是換電型電動MPV楓葉80V,也就是說,力帆汽車未來的重點很可能也是在新能源汽車和換電領域"試水",力帆三大基地設計產能40萬輛。
至此,吉利科技集團相繼有了淄博、濟南、重慶力帆,三個換電車型楓葉80V專有生產基地,總計產能達到65萬輛之多。驚人相似的是,三個生產基地都是"撿漏",改造或接手瀕臨破產重組的老舊汽車生產基地,盤活資產,贏得當地政府部門支持。
吉利科技集團對換電站的研發是從2017年開始,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涉及資金投入數十億元。目前,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已在重慶、浙江、山東等全國各地有序落地運營,全國籤約換電站已超過1000座。
吉利科技集團將一款換電車型楓葉80V分三家,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吉利能當好這個"老方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