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寫完後,又寫了13年的武俠小說,他為什麼不能超越金庸?

2020-12-14 大牙創業記vlong

你可以把武俠小說想像成光怪陸離夢世界,其中只有劍和靈魂,你可以穿著飄逸的衣袖環遊世界。

你也可以把武俠小說中的江湖看作是世界在現實中的投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過是一場利益鬥爭,生命結束了,感激和怨恨不斷。

無論如何,你不能否認武俠小說是文學作品中獨特的一部分,他們承載著無數漂泊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的夢想。

當時,以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為代表的武俠小說已經走到了盡頭,然而我們依然會記住字裡行間的俠義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一種作品在歲月中閃耀洗禮。

如果我們要研究武俠小說,許多人必然會把金庸和古龍相比較視為武俠小說的優秀作品,然而從地位和影響力,古龍似乎已經無法超越金庸。現在,我們來談談為什麼金庸在某種意義上比古龍「更勝一籌」更好?

酒和茶

金庸於創作了武俠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他的最後一部武俠作品《鹿鼎記》於問世,他繼續寫了江湖,加上《越女劍》,一生創作了15部作品。

從開始,他開始出版武俠小說,那時,他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孩子,從那時起,他不斷地寫作,逐漸確立了自己的風格。

他一生中有70多部武俠小說,他一直寫到去世,金庸前寫的。在過去的裡,卻仍然不能讓古龍超越大山在金庸。

古龍的話,像是夜裡一杯燒著喉嚨的酒,而金庸的話則像早晨一杯充滿書香氣息的茶。濃烈的酒可能很濃,但很容易使人頭痛欲裂;茶可能是平淡的,但當你仔細品嘗時,總覺得他更有味道。

古龍是浪子,他的單詞也是浪子,整篇文章充滿了由衷的閱讀,而卻不足以讓人回味無窮。像金庸一樣,他編織了一個諾大和一個奇妙的武俠世界,但是,金庸武俠世界中有很多字符,所有的情節都是基於常識或創造了正確的懸念,這部小說的邏輯是嚴謹的。

古龍的情節有其精彩之處,但他常常為了製造懸念而製造懸念,一開始,他留下了一個奇怪的案例,但當他最終揭曉最終答案時,他總是讓人失望,一開始,他只是想引起讀者的注意,但最後,他草率地結束了。

金庸一生寫的武俠小說雖然只有14部,但都是優秀作品,沒有一部是差的。有道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即使歲月如歌,他的作品仍然被一次又一次地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並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流傳下去。

他的許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經典的,和爛的。就像那幾年在他自己的電影公司裡,他隨意地改編了自己的作品,最後,這部電影的質量很差,不言而喻,他的作品在讀者心目中已經跌到了一個水平,這無疑不是「保護」自己的好作品。

金庸的小說創作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書劍恩仇錄》中,他所描述的江湖只是一個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人物也略顯單薄,在《射鵰英雄傳》中,他創造了自己的風格,而他後來的作品則更上一層樓。

印章《鹿鼎記》是俠到世界的轉換。

古龍的質量參差不齊,你可以看到他寫作的進步,但你看不到他有意識的逐漸進步。畢竟愛喝酒的浪子寫小說只是為了換酒錢。

俠之間的區別

金庸的俠和古龍寫的俠也有本質的區別。

金庸的小說始終是小男孩的成長史,主人公從出生那天起就陷入了泥潭,如果他想生存,他必須通過與怪物戰鬥來升級,他的俠是人類俠,即陽光下的俠,他們必須經歷各種各樣的世事,他們被金庸扔進了江湖,而這個江湖更像我們的現實社會。

俠客的每一步都是成長的一步,只有通過這些步驟,他們才能真正長大成人並成為蓋世英雄。雖然他們是俠,但我們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古龍中的俠義人物是不同的,他作品中的主人公陸小鳳和傅紅雪天生就是英雄角色,他們的故事不是成長故事,而是一次冒險。

他們帶著劍和酒環遊世界,屬於月夜武俠,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俠客如孤星屹立於世,你可以看到他們在路上,卻永遠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裡,他們是誰,你和我都不知道。

這種英雄風格很高,但他讓人感覺不真實,不能讓人產生共鳴,此外,古龍本身也刻畫了角色,他喜歡用高大的對話,各種各樣的帥氣動作和大量的心理敘述,沒有劇情的支撐,讓人覺得有點虛無主義。

金庸的俠客體現了人生的哲理,古龍的俠客則體現了遠道而來的追求。生活就在我們面前,距離在哪裡。

作品的模式

有人說,讀金庸的作品就可以謀生,因為金庸作品的格局大到可以談許多和東西都可以談,如果我們讀古龍,我們可能在幾個月後吃幹榨,所以我們沒什麼可說的。

因此如果我們要談模式,這是古龍無法超越金庸的地方。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都是基於歷史,他的小說許多都體現了一種歷史意義,個人是否被困在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恩恩怨怨中值得思考。主人公都是為國為民的俠客,金庸也從這個層面傳達了一種正義價值。

將古龍的小說與隨心所欲作了比較,大部分內容都是個人表達,沒有沉重的東西,他們不會探索任何價值觀。在布局方面,他也更簡單,主角是大俠月夜之下,但每個配角都沒有得到更豐滿的血肉,武俠世界是交織在一起的,他總讓人覺得缺少了什麼。

金庸無疑是一棵參天大樹,他創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武俠世界,但是,金庸無法取代古龍,如果武俠小說缺少古龍作品,那就更蒼白了。

也許大多數人都在讀金庸,但讀古龍的人不多,但有多少人在無盡的黑夜裡讀江湖和「飲不完的杯中酒,割不盡的仇人頭」。

相關焦點

  • 金庸,古龍,梁羽生寫的武俠小說,那個更勝一籌
    要說最早寫武俠小說的那當屬梁羽生了,梁羽生的小說如《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等等。①梁羽生寫的小說比較正統,注重於一招一式的武功描寫,在梁羽生的小說看不到那種大氣磅礴的情矛,梁羽生寫的主人公,故事情節也比較單一化,沒有金庸那種層層鋪墊,而且文學造詣上梁羽生顯然不如金庸的②金庸有十四部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倆句詩詞可以代表金庸的作品,
  • 金庸:為何在寫完《鹿鼎記》後封筆?被南大教授羞辱並非主因
    但就是親手創造出這一切的金庸卻在寫完《鹿鼎記》的巔峰時期封筆,讓眾人扼腕嘆息,紛紛猜測原因。由此還扯出一樁舊事,但卻都算不上金庸封筆的真正主因。1、與眾不同的查良鏞到了1941年,上中學的金庸因為看不慣訓導主任的一些投降傾向的行為,因此提出抗議後被學校開除。
  • 金庸十大經典武俠小說
    眾所周知,金庸是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他所著作的武俠小說受到了大家都歡迎,還被改編為電視劇,收視率也是頗高。那麼,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呢?今天大家再重溫一下經典著作吧!金庸經典武俠小說1、《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小說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衝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2、《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歷時4年完成,前後共有三個版本。
  • 金庸武俠小說十大名句盤點,網友:金庸之後,再無金庸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的名家,甚至可以說是武俠小說歷史上的巔峰作家。他一生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尤其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副對聯所代表的14部小說膾炙人口。(還有1部小說是短篇武俠《越女劍》。)金庸先生可以說是幾代人的記憶。不管是小說原著還是改編的電視劇電影,又或者是遊戲是音樂,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已經印上了金庸先生作品的深深痕跡。
  • 假冒金庸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出自名家之手,卻無法媲美本尊
    金庸古龍是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他們的小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更被多次改編為影視劇、漫畫、遊戲作品,影響十分深遠。正因為金庸和古龍兩人的閃亮光芒,早在幾十年前,無良書商就把主意打在了金庸和古龍身上。他們沒法獲得金庸和古龍的真作,便選擇製作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偽作。
  • 同樣是武俠小說泰鬥!為什麼如今古龍評價不如金庸?
    其次,文風問題,古龍的文風太過著重離奇,金庸則更加注重邏輯性,而且古龍的書一般主角出場就是滿級,但這裡為古龍鳴冤一點,其實古龍小說的打鬥才更貼合實際,不似金庸就是一級壓一級,古龍小說裡體力、心態、地利都可是成敗關鍵,甚至是少吃一頓飯都可以敗,這點金庸就少提了,講真的,當今網文等級制度,金庸大有開創其風之嫌。
  • 古龍擅長寫刀,梁羽生擅長寫劍,金庸呢?這才是金庸的高明之處
    古龍擅長寫刀,梁羽生擅長寫劍,金庸呢?這才是金庸的高明之處列位看官,大家下午好,在下麥可喬峰這廂有禮了,閒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今天的話題是武俠小說中的故事,武俠小說向來是很多讀者和觀眾喜歡的讀物之一,因為書中曲折離奇的情節和盪氣迴腸的江湖都深深的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流連其中,難以自拔。
  • 李敖評價金庸偽善,並直言:武俠小說不入流,全是糊弄人的
    有一些學者認為"武俠小說"的來源,應該是受到了司馬遷編纂的《史記》中的"遊俠、刺客列傳",以及魏晉、六朝時開始廣泛流行的"雜記體",如到現在都還有很多人喜歡看的"聊齋志異",這種'神異、志怪小說。至於為什麼古時候就會開始記載這類事情,那就要從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起了。
  • 一代武俠小說宗師金庸,為何會對個人大作《俠客行》心生怨懟?
    不僅代表了近代「武俠小說」,正式作為一種文體登上民國文學舞臺,同時也為後期新派武俠小說出現埋下了伏筆。出生於1924年的查良鏞,也就是後來在新派武俠小說界,大紅大紫的「金庸」先生。他在1955年以《大公報》副刊編輯的身份,首次以「金庸」為筆名,開始創作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 2018,金庸已逝江湖遠 武俠誰堪接班人
    而恰逢那批看著金庸武俠小說的70後、80後寫作者成長起來,《今古傳奇·武俠版》給了他們創作的空間,一大批作品得以在雜誌上連載。在那一批作者中,幾乎沒有不受到金庸作品的影響的。作家鳳歌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金庸的寫作技術。在他看來,金庸是「中西敘事方法的集大成者」,「金庸以後,我看到這麼多作者作品,我覺得能在寫人敘事方面能超過金庸的,還沒看到過。」
  • 金庸武俠小說,人人厭惡的五大惡人
    丁春秋是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山東曲阜人(少林激戰時自稱),星宿派創始人,逍遙派叛徒,武功極高,善於用毒。 原為逍遙派掌門無崖子的二弟子,後背叛師門。丁春秋突然發難,先向師傅無崖子下毒,後將無崖子打落懸崖,而後以「三笑逍遙散」毒殺玄難和師兄蘇星河。
  • 假冒金庸和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水平不俗,卻被無良書商給坑了
    新版《絕代雙驕》和新版《鹿鼎記》的播出,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再次成為網友的討論焦點。在如今武俠沒落的年代,大概只有金庸、古龍等寥寥數人的武俠小說才有討論的價值。由此可見,金庸和古龍不愧是武俠界的泰山北鬥。
  • 日本網友是怎麼評價金庸的?他們為追悼金庸在推特上炸開了鍋
    但是主持人見狀立刻補了一句,說金庸先生,結果觀眾席上立刻沸騰了起來,很多歡呼聲,久久不能平靜。當時觀眾席上大部分是東南亞國家的學生,可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已經影響海外了。相比較東南亞的國家,金庸小說在日本的翻譯起步比較晚。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日本人對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怎麼評論的。
  • 冒名金庸和龍人的兩部武俠小說,其中一部的作者以《血河車》成名
    武俠小說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我們依舊懷念當年點著煤油燈看那些署名金庸新、古龍名、梁雨生、溫端安的那些武俠小說的歲月。當時的懵懂少年,現在差不多三四十歲、甚至五十多歲的年紀了。武俠小說今天,青莓給大家講兩部冒名金庸和龍人的兩部武俠小說,其中一部的作者以
  • 可能是金庸,也可能是古龍,聊聊人生第一回看的武俠小說
    沒想到居然很是上癮,讀完後,再也看不進其他奇怪的武俠小說了。也有人我說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梁羽生先生的《七劍下天山》。小學時在鄰居家聽過一段評書,說得非常精彩,聽得特別過癮,當時心想世上居然有這麼好聽的故事。之後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一直念念不忘,那時候剛開始看武俠小說,還不知道金庸、古龍啥的。
  •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四大經書,《太玄經》排名第一,實至名歸
    說起武俠小說來,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金庸老爺子了吧。老爺子一生一共寫了24本小說,幾乎全部都被拍成了電視劇,搬上了銀幕。部部都是經典之作,其中像《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鹿鼎記》《倚天屠龍記》都被翻拍了很多遍。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金庸老爺子小說中的五大經書。
  • 金庸武俠人物傳1:《天龍八部》之慕容博(上)
    《天龍八部》被很多讀者和觀眾認為是金庸先生最好的作品。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天龍八部》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是最高的!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其中:長篇12部,中篇2部,短篇1部。金庸先生曾用書名首字的十四個字作了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金庸先生逝世兩周年 | 他是二十世紀巨大的文化現象
    但金庸就不同了。不說《天龍八部》這樣的史詩巨著,哪怕是《雪山飛狐》這樣的小品,裡面的情節和人物關係都非常複雜,非常有機,各種恩怨情仇,愛恨糾結,前因後果,選擇宿命。我看金庸,其實遠遠超越江湖情仇,悲天憫人,常常有一種希臘悲劇的感覺。
  • 梁羽生批評金庸「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太離譜,金庸竟如此答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香港武俠小說發展的黃金期,湧現出了金庸,梁羽生等如今武俠小說界泰山北鬥般的人物。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兩位也曾在武俠小說套路上,進行過一次精彩的交鋒。1966年的時候,梁羽生曾化名「佟碩之」,對自己和金庸小說進行了一番點評,尤其對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絕技,提出了一些批評。
  • 金庸先生逝世兩年了,我很想念他
    這個時候才感覺自己是真正喜歡金庸的文字,讀金庸可以忘卻孤單的校園生活。這個階段也好好地讀了其他武俠小說作者寫的書,包括古龍的,還有梁羽生的,但還是覺得金庸寫得最好,最合我胃口。這個階段讀金庸,就愈發覺得金庸先生的文字真的是太美了,甚至覺得金庸先生的文字應該上課本,讓普通的學生學習下,金庸先生是怎麼描寫人的感情的,怎麼寫終身誤的,怎麼寫兄弟情的,怎麼寫愛情的,金庸的文字讓人太佩服了。感覺他的腦袋簡直是一部百科全書,以及他對人生的看法都在文字中有體現,真的是大家風範,能從中讀出很多生活的感悟來,懂得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