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香港武俠小說發展的黃金期,湧現出了金庸,梁羽生等如今武俠小說界泰山北鬥般的人物。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兩位也曾在武俠小說套路上,進行過一次精彩的交鋒。1966年的時候,梁羽生曾化名「佟碩之」,對自己和金庸小說進行了一番點評,尤其對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絕技,提出了一些批評。
比如《射鵰英雄傳》裡的西毒歐陽鋒,此人竟然用頭走路,而且手下還從西域萬裡迢迢趕著蛇群來到中原,最離譜的還要說《天龍八部》逍遙派天山童姥的「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這種誇張到極點的武功名稱,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此外還有六脈神劍,這簡直不能用武俠小說來形容了,簡直可以算作是玄幻小說。
對梁羽生的這些吐槽,金庸先生大部分只能承認,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這並非是金庸所創,而是倪匡在替他代筆期間,自己創造出來的。
《天龍八部》這本小說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金庸的第11部小說,正是武俠創作技巧的巔峰期。這部小說產生了強大的生命力,多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其中的喬峰,段譽,虛竹等形象,也是家喻戶曉。然而在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可不是像現在一樣在網上發布,而是在報刊上。
網上可以斷更,但報刊上是不行的,一旦斷更的話就會開天窗,對報刊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當時金庸在創作《天龍八部》的時候,就是在香港《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上連續刊載的。
然而在創作《天龍八部》的期間,金庸遇到了要緊事,必須離開香港一段時間。在這種情況下,金庸只好請好朋友倪匡來代筆。金庸和倪匡都是浙江人,他的筆名為「衛斯理」,創作的題材主要是科幻小說。讓科幻小說作家來寫武俠小說,這不出事才怪呢。
金庸對倪匡代筆的環節,主要有兩點不滿的地方,其一是阿紫瞎眼,有些太過隨意。其二是添加了許多無釐頭的神怪情節,比如逍遙派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每30年要返老還童一次,這簡直就是科幻小說的套路嘛。
不過既然是老朋友所寫,金庸也不好說什麼,後來在發行單行本的時候,金庸趁機進行了大幅修改,並將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改成了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在最新的版本中又改成了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據說這是為了體現天山童姥的心高氣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