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龍是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他們的小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更被多次改編為影視劇、漫畫、遊戲作品,影響十分深遠。
正因為金庸和古龍兩人的閃亮光芒,早在幾十年前,無良書商就把主意打在了金庸和古龍身上。他們沒法獲得金庸和古龍的真作,便選擇製作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偽作。
無良書商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接拿過來一些武俠名家的小說,內容一字不改,或者稍微修改一下主角的姓名,然後在封面上大筆一揮,寫上「金庸」或者「古龍」的筆名,然後就送到武俠迷面前。
那時候,武俠迷哪知道金庸和古龍有沒有寫這些作品,看到這些武俠偽作,反而十分興奮:「哇,金庸又出新作品了,趕緊看起來!哇,古龍這本小說我還沒看過呢,不能錯過!」
相信上點年紀的武俠迷,都曾經看過不少這些冒牌金庸和冒牌古龍的武俠小說。相信武俠迷們也會懷念那些年如痴如醉閱讀武俠小說的日子。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假冒金庸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出自名家之手,卻無法媲美本尊。只是,如今回過頭來看這些書,反而是一種情懷呢。
第1本,假冒金庸的《海底小邪神》。
其實金庸迷都知道,真正的金庸小說書名都挺考究的,十五本小說的書名都比較大氣和厚重。所以,看到書名有個「小」字,我們直覺上就可以斷定這本《海底小邪神》並非金庸的作品。
有些朋友會憑直覺,感覺這本《海底小邪神》是武俠作者「李涼」的小說,因為李涼此人喜歡用「小」字當書名,比如《奇神楊小邪》、《公孫小刀》、《神偷綠小千》等。
不過,這本書並非李涼作品,而其實是武俠作者「古如風」所寫。原書名也並非《海底小邪神》,而是《海兒旗》。
之所以書商會改名為《海底小邪神》,乃是因為《海兒旗》的書名略顯普通,無法吸引讀者之故。當然還有的書商覺得金庸不會起「海底小邪神」這種名字,所以這本小說還有一個版本,那就是假冒金庸的《海底奇俠》。
可能一些朋友對「古如風」這個作者比較陌生。其實,古如風乃是大名鼎鼎的蕭逸的弟弟。
當年蕭逸憑藉《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等小說揚名武俠小說界,更獲得了巨額的稿費,過上了美滋滋的生活。
古如風看到哥哥在武俠界名利雙收,心中羨慕不已:「哥哥寫小說能發財,我怎麼不可以呢?」於是,古如風也開始創作武俠小說。
古如風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是《狼形八劍》,後來憑藉《古佛心燈》、《海兒旗》成名。只不過,古如風共創作了8本武俠小說後,因為要去讀博士,所以停下了創作之路。
因而,古如風雖然稱得上武俠名家,但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無法與其哥哥蕭逸相提並論,更沒法與金庸媲美爭鋒了。
這本《海兒旗》單論題材的話,其實是武俠小說裡面的一股清流。因為多數武俠小說很少涉及海中情節。故事寫主角丁羅曼的父母被仇敵追殺,被迫將主角遺棄孤島。主角於是成為了一名漁夫。
十五年後,主角被海先生收為弟子,學得絕世神功,還獲得雲龍旗,可謂因禍得福。後來,主角無意中救下了鳳西公主,又因江湖秘寶「美人頭」而與武林人士產生糾葛,吃了不少虧。
後來經過海先生的教導,主角成熟起來,最終尋到了父母,取得了好妻子,救助了朝廷,還被朝廷賜予一面海兒旗,成為人生贏家。
古如風的文筆還是可以的,只是比不上金庸的自然。而故事框架上,本書前期比較精彩,後期比較混亂,起承轉合有些小問題,讀起來會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覺。所以這本書雖然假冒了金庸的名字,但是無法廣泛流傳。
第2本,假冒古龍的《金刀亭》。
古龍寫小說,經常會出現讓人代筆的情況。比如《血鸚鵡》、《陸小鳳之鳳舞九天》、《圓月彎刀》等小說,都有別人代筆的現象。
古龍小說本身真偽難辨,而假冒古龍的武俠小說更是多如牛毛。因為古龍的那種短句模式,在神髓上很難被人模仿,但是在形式上卻非常容易模仿。當年有一大批武俠作者的小說都是按照古龍模式來寫的。
至於這本《金刀亭》,同樣是被書商拿來冒名頂替的。本書的真實作者其實是上官鼎,同樣是一位武俠名家。
上官鼎乃是劉兆玄、劉兆黎、劉兆凱三兄弟合用的筆名,而劉兆玄為主要執筆人。上官鼎這個筆名初出江湖,就是為古龍代筆《劍毒梅香》,與古龍倒是頗有緣分。
只不過,已成為武俠名家的上官鼎,後期已不用再為別人代筆。而《金刀亭》卻被冒充為古龍作品,如果上官鼎知道這事情,只怕也是哭笑不得吧。
「灰衣狼骨,蓋世金刀!」《金刀亭》通過男主角杜天林的所見所聞,揭示了數十年前的一場大秘密。小說前中期劇情還是相當不錯的,主角闖蕩江湖,結識「金刀」谷三木,還算比較精彩。
只不過這本小說虎頭蛇尾,結局兩章完全通過對話交代劇情,而且情節相當幼稚,懷疑是上官鼎沒有寫完結局,而書商自行修改的結局。
雖然古龍小說也有不少爛尾,一些小說的結局讓人無語。但是古龍小說整體質量都比較高。而《金刀亭》雖然是名家上官鼎的作品,但這本書前中期只能算中等水平,加上爛尾的結局,不免讓人掃興了。
在武俠沒落的年代,你還會看武俠小說嗎?你還知道哪些假冒金庸、古龍、臥龍生的武俠小說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