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金庸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出自名家之手,卻無法媲美本尊

2021-01-16 真遊泳的貓

金庸古龍是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他們的小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更被多次改編為影視劇、漫畫、遊戲作品,影響十分深遠。

正因為金庸和古龍兩人的閃亮光芒,早在幾十年前,無良書商就把主意打在了金庸和古龍身上。他們沒法獲得金庸和古龍的真作,便選擇製作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偽作。

無良書商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接拿過來一些武俠名家的小說,內容一字不改,或者稍微修改一下主角的姓名,然後在封面上大筆一揮,寫上「金庸」或者「古龍」的筆名,然後就送到武俠迷面前。

那時候,武俠迷哪知道金庸和古龍有沒有寫這些作品,看到這些武俠偽作,反而十分興奮:「哇,金庸又出新作品了,趕緊看起來!哇,古龍這本小說我還沒看過呢,不能錯過!」

相信上點年紀的武俠迷,都曾經看過不少這些冒牌金庸和冒牌古龍的武俠小說。相信武俠迷們也會懷念那些年如痴如醉閱讀武俠小說的日子。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假冒金庸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出自名家之手,卻無法媲美本尊。只是,如今回過頭來看這些書,反而是一種情懷呢。

第1本,假冒金庸的《海底小邪神》。

其實金庸迷都知道,真正的金庸小說書名都挺考究的,十五本小說的書名都比較大氣和厚重。所以,看到書名有個「小」字,我們直覺上就可以斷定這本《海底小邪神》並非金庸的作品。

有些朋友會憑直覺,感覺這本《海底小邪神》是武俠作者「李涼」的小說,因為李涼此人喜歡用「小」字當書名,比如《奇神楊小邪》、《公孫小刀》、《神偷綠小千》等。

不過,這本書並非李涼作品,而其實是武俠作者「古如風」所寫。原書名也並非《海底小邪神》,而是《海兒旗》。

之所以書商會改名為《海底小邪神》,乃是因為《海兒旗》的書名略顯普通,無法吸引讀者之故。當然還有的書商覺得金庸不會起「海底小邪神」這種名字,所以這本小說還有一個版本,那就是假冒金庸的《海底奇俠》。

可能一些朋友對「古如風」這個作者比較陌生。其實,古如風乃是大名鼎鼎的蕭逸的弟弟。

當年蕭逸憑藉《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等小說揚名武俠小說界,更獲得了巨額的稿費,過上了美滋滋的生活。

古如風看到哥哥在武俠界名利雙收,心中羨慕不已:「哥哥寫小說能發財,我怎麼不可以呢?」於是,古如風也開始創作武俠小說。

古如風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是《狼形八劍》,後來憑藉《古佛心燈》、《海兒旗》成名。只不過,古如風共創作了8本武俠小說後,因為要去讀博士,所以停下了創作之路。

因而,古如風雖然稱得上武俠名家,但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無法與其哥哥蕭逸相提並論,更沒法與金庸媲美爭鋒了。

這本《海兒旗》單論題材的話,其實是武俠小說裡面的一股清流。因為多數武俠小說很少涉及海中情節。故事寫主角丁羅曼的父母被仇敵追殺,被迫將主角遺棄孤島。主角於是成為了一名漁夫。

十五年後,主角被海先生收為弟子,學得絕世神功,還獲得雲龍旗,可謂因禍得福。後來,主角無意中救下了鳳西公主,又因江湖秘寶「美人頭」而與武林人士產生糾葛,吃了不少虧。

後來經過海先生的教導,主角成熟起來,最終尋到了父母,取得了好妻子,救助了朝廷,還被朝廷賜予一面海兒旗,成為人生贏家。

古如風的文筆還是可以的,只是比不上金庸的自然。而故事框架上,本書前期比較精彩,後期比較混亂,起承轉合有些小問題,讀起來會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覺。所以這本書雖然假冒了金庸的名字,但是無法廣泛流傳。

第2本,假冒古龍的《金刀亭》。

古龍寫小說,經常會出現讓人代筆的情況。比如《血鸚鵡》、《陸小鳳之鳳舞九天》、《圓月彎刀》等小說,都有別人代筆的現象。

古龍小說本身真偽難辨,而假冒古龍的武俠小說更是多如牛毛。因為古龍的那種短句模式,在神髓上很難被人模仿,但是在形式上卻非常容易模仿。當年有一大批武俠作者的小說都是按照古龍模式來寫的。

至於這本《金刀亭》,同樣是被書商拿來冒名頂替的。本書的真實作者其實是上官鼎,同樣是一位武俠名家。

上官鼎乃是劉兆玄、劉兆黎、劉兆凱三兄弟合用的筆名,而劉兆玄為主要執筆人。上官鼎這個筆名初出江湖,就是為古龍代筆《劍毒梅香》,與古龍倒是頗有緣分。

只不過,已成為武俠名家的上官鼎,後期已不用再為別人代筆。而《金刀亭》卻被冒充為古龍作品,如果上官鼎知道這事情,只怕也是哭笑不得吧。

「灰衣狼骨,蓋世金刀!」《金刀亭》通過男主角杜天林的所見所聞,揭示了數十年前的一場大秘密。小說前中期劇情還是相當不錯的,主角闖蕩江湖,結識「金刀」谷三木,還算比較精彩。

只不過這本小說虎頭蛇尾,結局兩章完全通過對話交代劇情,而且情節相當幼稚,懷疑是上官鼎沒有寫完結局,而書商自行修改的結局。

雖然古龍小說也有不少爛尾,一些小說的結局讓人無語。但是古龍小說整體質量都比較高。而《金刀亭》雖然是名家上官鼎的作品,但這本書前中期只能算中等水平,加上爛尾的結局,不免讓人掃興了。

在武俠沒落的年代,你還會看武俠小說嗎?你還知道哪些假冒金庸、古龍、臥龍生的武俠小說呢?歡迎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假冒金庸和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水平不俗,卻被無良書商給坑了
    新版《絕代雙驕》和新版《鹿鼎記》的播出,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再次成為網友的討論焦點。在如今武俠沒落的年代,大概只有金庸、古龍等寥寥數人的武俠小說才有討論的價值。由此可見,金庸和古龍不愧是武俠界的泰山北鬥。
  • 假冒名家的3本武俠小說,雖然魚目混珠,卻也實力不俗
    老武俠迷都知道,當年內地武俠小說市場是比較混亂的。一方面,讀者對於金庸、古龍等名家的作品不熟悉,不知道哪些書是真作,哪些書是偽作。另一方面,出版社和書商為了利益,選擇冒名頂替,故意讓人誤會,使得偽作大為流行。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16年的老書蟲。
  • 假冒古龍的3本武俠小說,魚目混珠,讓武俠迷濛在鼓裡
    古龍的武俠風格求新求變,進一步拓展了武俠小說的題材和風格,帶給武俠迷極致的閱讀享受。不過古龍本身寫作有些不嚴謹,他不但替別人代筆過武俠小說,還放任別人替他代筆小說。所以,古龍小說有不少是別人的代筆之作。比如《血鸚鵡》,就是古龍寫了個開頭,後續都是黃鷹寫的。
  • 可能是金庸,也可能是古龍,聊聊人生第一回看的武俠小說
    一、名家名作這遠遠不止是第一本武俠小說這麼簡單,還包括怎麼與武俠結緣的,怎麼莫名其妙的就上了武俠小說這座賊船的。對於這個話題總是感覺總有說不完的情,道不盡的意,一語難言。有的俠友說,我正式讀完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金庸先生的《俠客行》,應該是盜版的那種。
  • 金庸,古龍,梁羽生寫的武俠小說,那個更勝一籌
    金庸,古龍,梁羽生都是新派武俠作家。這三個人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金庸的十四部作品。本本都是精品,特別是《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神鵰俠侶》、更是受到讀者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人物經歷比較坦坷,但卻都能在絕境中迸發,學得了絕世武功,娶得美嬌娘。金庸的小說注重於人性的描寫,和情節的層層鋪墊,由淺入深。
  • 假借古龍之名的3本武俠小說,雖然比不上古龍,但是很好看
    同時也有不少小說作者和出版商為了擴大銷量而假借古龍之名出書,這都導致了市場上有很多署名古龍卻不是古龍寫的小說。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16年的老書蟲。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假借古龍之名的3本武俠小說,雖然比不上古龍,但是很好看。第1名,於東樓《槍手·手槍》。
  • 比金庸和古龍早了幾百年,這本書才是武俠小說鼻祖,卻沒人知道
    提起武俠小說你會想到什麼?我想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金庸就是古龍。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武俠小說還有四大宗師,當然金庸、古龍就是其中兩位,另外兩位還有梁羽生和溫潤安。我們看過最多的武俠小說莫過於《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還有《天涯明月刀》、《楚留香系列》以及另外兩位的《白髮魔女傳》和《四大名捕》了。
  • 古龍評價金庸小說:「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當時的我覺得古龍一定也和我一樣恨死金庸了,兩人一定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後來翻讀古龍的散文隨筆時才發現,原來古龍不僅不恨金庸,還是金庸的"頭號大粉絲",古龍曾說:如果我手邊有十八本金庸的小說,只看十七本半我絕對是睡不著覺的。
  • 同樣是武俠小說泰鬥!為什麼如今古龍評價不如金庸?
    其次,文風問題,古龍的文風太過著重離奇,金庸則更加注重邏輯性,而且古龍的書一般主角出場就是滿級,但這裡為古龍鳴冤一點,其實古龍小說的打鬥才更貼合實際,不似金庸就是一級壓一級,古龍小說裡體力、心態、地利都可是成敗關鍵,甚至是少吃一頓飯都可以敗,這點金庸就少提了,講真的,當今網文等級制度,金庸大有開創其風之嫌。
  • 中國四大武俠小說名家分別都是誰 他們的代表作有哪些?
    而現代則有新武俠四大宗師的稱呼,接下來就來看看現在四大武俠小說名家分別是誰,代表作品有哪些吧。一、中國四大武俠小說名家之一:金庸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
    武俠小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成為一股文化熱潮。雖然現在武俠小說徹底沒落了,但是提起金庸、古龍、溫瑞安,很多武俠迷心中還是泛起了波瀾。在武俠熱的當年,由於金庸、古龍、溫瑞安的武俠小說銷量非常好,於是就有很多人「自告奮勇」,冒名頂替,魚目混珠,寫起了原著的續書。而且這些小說被無良書商拿來發行,居然相當流行。
  • 金庸《小寶六鳳》,是著名言情武俠小說,和鹿鼎記有許多相似之處
    在武俠小說偽作風行的年代,金庸新古龍巨充斥著我們的視野。在這些冒名武俠名家作品的武俠小說偽作中,有一類武俠小說不可不提,它就是言情武俠小說。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陰功十八法》、《驪山豔魔》、《魔功邪女混小子》等,這幾部前面都已經說過了。
  • 古龍武俠小說裡,三個無法超越的好名字,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
    曾經有人說,他在3本小說中取過3個極為經典的名字,後來自己都無法超越,都是哪幾個名字呢?一起來看看。佳人夜未醒,公子獨留香這裡的「留香」指的是「楚留香」。人物來源於小說《楚留香傳奇》。移花叢中長,花宮亦無缺花無缺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人物出自於《絕代雙驕》。主角花無缺的父親以為得罪移花宮宮主差點被滅門,幸好花無缺活了下來。從小在女人群體中生活的花無缺,從小沉默不語,對女人不感興趣。
  • 古龍比金庸更瞧不起女性?
    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這個叫「古龍」的作者,迷上了武俠小說這類通俗文學。我相信,有不少年輕人喜歡古龍的源頭之一,都跟我仿佛。這類能引起感官刺激的性場面描寫,在古龍的作品裡,實在俯拾即是,大大迎合了青春期躁動好奇的少年們的生理需求。
  • 古龍對金庸小說的評價:「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學生時代,不知道多少學子們曾偷偷地躲在課桌下看武俠小說,甚至讀的廢寢忘食,當時古龍和金庸的小說,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們倆可以說是陪伴了無數個如今的中年人。當時我很喜歡古龍的小說,心裡覺得古龍肯定對金庸很不滿,兩人也一定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後來翻讀古龍的散文隨筆時才發現,原來古龍不僅不恨金庸,還是金庸的"頭號大粉絲",古龍曾說:如果我手邊有十八本金庸的小說,只看十七本半我絕對是睡不著覺的。
  • 金庸寫完後,又寫了13年的武俠小說,他為什麼不能超越金庸?
    如果我們要研究武俠小說,許多人必然會把金庸和古龍相比較視為武俠小說的優秀作品,然而從地位和影響力,古龍似乎已經無法超越金庸。現在,我們來談談為什麼金庸在某種意義上比古龍「更勝一籌」更好?他一生中有70多部武俠小說,他一直寫到去世,金庸前寫的。在過去的裡,卻仍然不能讓古龍超越大山在金庸。古龍的話,像是夜裡一杯燒著喉嚨的酒,而金庸的話則像早晨一杯充滿書香氣息的茶。濃烈的酒可能很濃,但很容易使人頭痛欲裂;茶可能是平淡的,但當你仔細品嘗時,總覺得他更有味道。
  • 武俠小說中的接龍作品,名家合力出手,果然是不同凡響
    如果你也喜歡武俠小說,記得關注我哦。大家都玩過「成語接龍」的遊戲,卻不知道武俠作品裡面也有接龍的作品。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武俠小說中的接龍作品,名家合力出手,果然是不同凡響。第1名,《神劍山莊》。這本小說曾經署名臥龍生出版,其實卻是一部接龍作品。
  •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談到武俠小說時,金庸和古龍總是兩座繞不開的大山,他們開了中國武俠的新紀元,是武俠小說界的泰鬥,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那麼問題來了,一些喜歡比較的人會問這兩人誰才是武俠小說界真正的代表,誰的武俠小說寫得更好,成就更高?金庸和古龍,一個是香港人,一個是臺灣人,金庸比古龍更早寫武俠小說,從1955便開始寫小說,以《書劍恩仇錄》開始一直到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一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
  • 3本冷門卻好看的武俠小說,回味江湖夢,重溫武俠情
    武俠小說,早已經沒落了。現在還看武俠小說的讀者,除了慕名去看金庸古龍的新讀者,幾乎都是為了情懷而看武俠了。畢竟,很多人當年對武俠小說如痴如醉,武俠兩個字,代表了難忘的記憶。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16年的老書蟲。
  • 金庸武俠小說十大名句盤點,網友:金庸之後,再無金庸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的名家,甚至可以說是武俠小說歷史上的巔峰作家。他一生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尤其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副對聯所代表的14部小說膾炙人口。(還有1部小說是短篇武俠《越女劍》。)金庸先生可以說是幾代人的記憶。不管是小說原著還是改編的電視劇電影,又或者是遊戲是音樂,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已經印上了金庸先生作品的深深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