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評價金庸小說:「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2020-12-06 電影三把刀

學生時代,我曾酷愛古龍的武俠小說,常常讀得廢寢忘食,每遇精彩處兀自顱內高潮迭起拍手稱奇,覺得古龍的武俠小說天下第一,對同學推薦的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之類嗤之以鼻:

趕快拿走,真不稀罕看金庸。

當時的我覺得古龍一定也和我一樣恨死金庸了,兩人一定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後來翻讀古龍的散文隨筆時才發現,原來古龍不僅不恨金庸,還是金庸的"頭號大粉絲",古龍曾說:

如果我手邊有十八本金庸的小說,只看十七本半我絕對是睡不著覺的。

在古龍的散文裡,古龍對金庸的小說和地位評價極高,簡直像極了一個死忠粉,首先是古龍對於金庸在武俠小說史上的地位之評價——武俠小說的"復興者":

五十年代後,有人"復興"了武俠小說,為武俠小說開創了一個新局面使得武俠小說又蓬勃發展了20年。

這20年,名家輩出,作品之豐富,寫作技巧的變化,都達到了一個高峰,超過了還珠樓主他們的時代。

開創這個局面的人,就是金庸。

他對這一代武俠小說的影響力,是無人能及的,近十八年來的武俠小說,無論誰的作品,多多少少都難免受到他的影響。

而對於金庸的武俠小說本身的評價,古龍也是讚不絕口:

他融合了各家各派之長,其中不公是武俠小說,還融合了中國古典小說和現代西洋文學,才形成了他自己的獨特風格,簡練、乾淨、生動!他的小說結構嚴謹,局面雖大,但卻能首尾呼應,其中的人物更躍躍如生、呼之欲出。最重要的是,他創造了這一代武俠小說的風格,幾乎很少有人能突破。

被古龍點名稱讚的金庸小說人物就是"平平無奇"的楊過同學了:

楊過無疑是所有武俠小說中的最可愛的人物之一,楊過、小龍女和黃蓉之間的感情,也無疑算是武俠小說中最動人的愛情故事之一。

看到一位武俠小說大師評價另一位,真的非常直呼過癮。

金庸的小說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中國古典文學的美感,雖然他受西方文學的影響,但是藏得極深,不過這很難逃過古龍的"法眼"。

畢竟古龍本身就是學英語的,雖然一生對外的形象都是好酒、沉迷於酒色之間,但是他對西方文學的了解也是極深的,在他後期的小說中,楚留香、李尋歡、陸小鳳等無不是融合了西方的偵探、推理、甚至是恐怖小說。

古龍曾舉例金庸小說中的"模仿痕跡",在《書劍恩仇錄》中的一段,"奔雷手"文泰來逃到大俠周忠英的家中,沒想到周忠英的幼子因為貪戀一架望遠鏡而出賣了文泰來,最後大俠周忠英也是忍痛殺死了自己的幼子。

這一段是實際上是模仿梅裡美著名的小說《卡門》中的一段,將金表換成瞭望遠鏡。

而《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義父金毛獅王性格,也模仿了傑克倫敦小說中的"海狼"。

但是古龍覺得金庸這種模仿無可非議,因為他已經將"海狼"完全融化到自己的小說中,令人只能看到金毛獅王謝遜,而不知有海狼。

"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句話雖然十分過火,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以前覺得古龍和金庸,就像韓寒和郭敬明一樣,是"男女有別"勢均力敵的兩人,但是細品之下發現,雖然人人都說金庸古龍,但是兩人實際上是錯開的關係。

首先,在年齡上金庸比古龍要大了十幾歲,然後古龍又是大器晚成,自述寫了10年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風格。

金庸寫出《射鵰英雄傳》等名篇確立宗師地位時,古龍尚未獲得太多的認可。

古龍早期的作品《蒼穹神劍》、《劍客行》等作品幾乎就是"拼合模仿金庸",直到《名劍風流》、《絕代雙驕》時,古龍仍承認是"還在模仿金庸。"

當然,在後來古龍和金庸也曾"合作"過一些作品,像《楚留香傳奇》,據說古龍曾邀請金庸來幫忙構思,而《連城訣》在臺灣出版時還換成了古龍的名字,據說是是金庸、古龍還有倪匡在閒談的時候,由古龍提出來的一個設想,之後金庸寫了出來。

十九世紀之後將再無小說。

大文豪福樓拜的話深刻影響了古龍,古龍一生信奉"求新求變",從早期模仿金庸開始,歷經10年,古龍最後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風格。

像《歡樂英雄》等作品,已經完全和金庸、梁羽生等人的作品不同,所有傳統武俠小說該有的情節、打鬥等都不再有,卻始終是一部讓人可以顱內高潮的武俠小說,有人說:

《鹿鼎記》寫死了武俠,而《歡樂英雄》寫活了武俠。

說到底,我還是喜歡古龍多一點。

相關焦點

  • 古龍對金庸小說的評價:「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當時我很喜歡古龍的小說,心裡覺得古龍肯定對金庸很不滿,兩人也一定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後來翻讀古龍的散文隨筆時才發現,原來古龍不僅不恨金庸,還是金庸的"頭號大粉絲",古龍曾說:如果我手邊有十八本金庸的小說,只看十七本半我絕對是睡不著覺的。
  • 專家PK古龍:金庸小說算不算抄襲?文學上的倒退!貌似都有道理
    文丨曹鏡明題丨金庸小說是抄襲?古龍稱「模仿」!專家:自我抄襲,寫作上的倒退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金庸的看法!被架上神壇的武俠作家在當今文壇之中,有沒有被高估之人?好基友古龍古龍和金庸的關係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粉絲,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公開表示:我本不願討論當代的武俠小說作者,但金庸卻可以例外……我自己在開始武俠小說時,就幾乎是在拼命模仿金庸先生,寫了十年後,再寫《名劍風流》、《絕代雙驕》時,還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談到武俠小說時,金庸和古龍總是兩座繞不開的大山,他們開了中國武俠的新紀元,是武俠小說界的泰鬥,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那麼問題來了,一些喜歡比較的人會問這兩人誰才是武俠小說界真正的代表,誰的武俠小說寫得更好,成就更高?金庸和古龍,一個是香港人,一個是臺灣人,金庸比古龍更早寫武俠小說,從1955便開始寫小說,以《書劍恩仇錄》開始一直到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一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
  • 金庸和古龍都是武俠小說大家,兩人誰更有才華?小說寫得更好呢?
    我對這樣的評價不太認同,不能說古龍就一定比金庸好,至少金庸也有他的獨特之處,有一些作品還是很不錯。那麼今天就來與大家聊一聊這位武俠小說家,其實也不敢妄加評論,畢竟這兩位小說家,我本人都很敬重。可人們就是喜歡拿來比較,好像不作一番比較,難以看出誰更優秀一樣。
  • 為什麼如今古龍評價不如金庸?
    首先古龍的小說良莠不齊,這是公認的,無可厚非。這點比不上金庸部部精品。其次,文風問題,古龍的文風太過著重離奇,金庸則更加注重邏輯性,而且古龍的書一般主角出場就是滿級,但這裡為古龍鳴冤一點,其實古龍小說的打鬥才更貼合實際,不似金庸就是一級壓一級,古龍小說裡體力、心態、地利都可是成敗關鍵,甚至是少吃一頓飯都可以敗,這點金庸就少提了,講真的,當今網文等級制度,金庸大有開創其風之嫌。
  • 金庸第一部小說是《書劍江山》,古龍第一部小說是什麼?你知道嗎
    當時和金庸一起在《大公報》工作的梁羽生在報社領導的安排下執筆寫出《龍虎鬥京華》,一炮而紅,給報社帶來很大的效益,報社領導見有利可圖,就慫恿查良鏞也去寫武俠小說。查良鏞就是金庸,金庸心想,梁羽生可以寫出精彩的武俠小說,我也可以,便開始在《新晚報》連載《書劍江山》,署名「金庸」。
  • 金庸,古龍,梁羽生寫的武俠小說,那個更勝一籌
    金庸的十四部作品。本本都是精品,特別是《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神鵰俠侶》、更是受到讀者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人物經歷比較坦坷,但卻都能在絕境中迸發,學得了絕世武功,娶得美嬌娘。金庸的小說注重於人性的描寫,和情節的層層鋪墊,由淺入深。
  • 假冒金庸和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水平不俗,卻被無良書商給坑了
    自然,金庸和古龍的小說最受大家追捧,只要署名「金庸」和「古龍」,那就是洛陽紙貴,身價倍增。於是,不少無良出版商看到了商機。他們直接把其他武俠作者的小說拿過來,內容一字不改,或者稍微修改一下主角的姓名,然後大筆一揮,署名「金庸」和「古龍」,然後直接就放到武俠迷面前,讓不少武俠迷大呼上當。
  • 古龍小說《孔雀翎》與莫泊桑小說《項鍊》對比,古龍有抄襲嫌疑?
    今天聊聊古龍的《孔雀翎》與莫泊桑的《項鍊》,這兩部小說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為何要拿出來對比呢?因為很多網友討論和有爭議,認為古龍的《孔雀翎》有抄襲莫泊桑《項鍊》的嫌疑,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今天就探討一下。
  • 為什麼金庸的小說翻拍了一遍又一遍,而古龍的小說卻很少有翻拍?
    為什麼金庸的小說一直被翻拍,而古龍的小說卻很少有翻拍?主要是投資風險跟拍攝難度不同導致的。金庸小說受眾龐大,投資風險小金庸小說的小說被稱為「華人世界的共同語言」,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可見其受眾之龐大。成熟的IP本身就是資本角逐的對象,龐大的粉絲量更是讓金庸作品影視劇自帶話題自帶流量,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
  • 金庸vs古龍,英雄成長史vs江湖浪人傳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武俠小說,恕我見識淺薄,說到武俠,我大概只能想到金庸和古龍兩位先生。無論是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等;還是古龍先生的《小李飛刀》、《楚留香傳奇》、《絕代雙驕》、《陸小鳳傳奇》等,這些都能稱得上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了。
  • 金庸和古龍都是武俠大師,兩人小說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金庸與古龍,不用說,都是中國武俠小說界的大佬,分別佔據了半壁江山,不過雖都以「江湖」為描寫對象,兩人的小說可以說截然不同了,那麼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哪裡呢?筆者以為在於對「江湖」這一概念的解讀上。其實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金庸和古龍的小說都是熱門IP,不知道被翻拍過多少次了,但金庸的小說影視化的更多一些,而且某種程度上也更賣座一點,這其實並不是因為古龍的小說不好看,而是因為「不好拍」,金庸的小說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邏輯嚴密,各色各樣的人物都在他安排好了的節點上發揮作用,助推主線的層層遞進,有著「水到渠成」之感,而古龍筆下的廝殺是無形的,人物是捉摸不透的。
  • 給女子取名首選金庸,給男子取名首選古龍,看小說中的名字就懂了
    不管是以前盛行紙質閱讀的時候,還是如今電子閱讀的時代,人們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可以說是經久不衰了,而現在網絡信息發達,各種武俠小說也是層出不窮,不過即便是如此,也少有人能觸及到金庸先生和古龍先生的高度。金庸先生對小說層次的把握很好,前後有銜接,並且小說中人物的名字想必也是精挑細選的,相比之下,金庸先生小說中女子名字有的取得極為巧妙,而古龍先生的小說中男子的取名更具深意。
  • 古龍縱情聲色而貽誤才華,48歲早逝,金庸修改版令人扼腕!
    中學時期,我有個同學是古龍迷,而我是金庸迷,兩個人曾為誰更出色更爭執……在我看來,無疑金庸更出色,但在他看來,古龍的小說他才喜歡看!雖然我認為古龍在文學上是有才華的,雖然是武俠小說,但語言精美,也喜歡通過作品剖析人性,有其獨到之處,比如說最強大的武器是人的笑容,就非常富有哲理。
  • 假冒金庸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出自名家之手,卻無法媲美本尊
    金庸古龍是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他們的小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更被多次改編為影視劇、漫畫、遊戲作品,影響十分深遠。正因為金庸和古龍兩人的閃亮光芒,早在幾十年前,無良書商就把主意打在了金庸和古龍身上。他們沒法獲得金庸和古龍的真作,便選擇製作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偽作。
  • 賈平凹小說裝神弄鬼,金庸抄襲?王朔憑什麼這樣講?
    於是王旭又重新投身到了創作的世界當中去了,他先是發表了一篇有關於在那個年代頗具神秘色彩的空姐這個職業的小說《空中小姐》,成功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而因此大賣。隨後,他還發表了許多中篇小說,並赴美學習,回國後繼續從事寫作工作。1992年,華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王朔文集》,王朔也成為了中國文壇第一個在世的時候出版文集的作家,這本文集大受歡迎,十分暢銷。
  • 古龍的詩和金庸的詩,誰更勝一籌,看他們分別如何描寫劍客的
    說起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及武俠小說的「三巨頭」,梁羽生、金庸和古龍。其中最早開始涉足武俠小說的是梁羽生,然而影響更廣的,則是金庸和古龍。無論是金庸武俠還是古龍武俠,都在武俠的基礎上,融入了各種元素。如王朔般,有人認為武俠是「不入流」的。
  •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的第一高手是誰?誰更厲害?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都是武俠經典,一時瑜亮。兩人的寫作風格不同,一個寫實一個寫意。在金庸武俠中有非常多的高手,若論第一高手,當屬張三丰。古龍武俠中的第一高手,則是名不見經傳的謝王孫。石破天唯一的缺點在於,他有些渾渾噩噩,不懂得武功是怎麼來的,也沒有從武功的修行中領悟到什麼高深道理。如果說其他的高手都是一點點練級走上來的,他等同於開了外掛,儘管戰力驚人,卻當不起金庸武俠的第一高手。王重陽很注重道家修行,不注重武功高低。門下弟子丘處機是一流高手,因為道家修行的功夫不夠,不為他所喜。
  • 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
    雖然現在武俠小說徹底沒落了,但是提起金庸、古龍、溫瑞安,很多武俠迷心中還是泛起了波瀾。在武俠熱的當年,由於金庸、古龍、溫瑞安的武俠小說銷量非常好,於是就有很多人「自告奮勇」,冒名頂替,魚目混珠,寫起了原著的續書。而且這些小說被無良書商拿來發行,居然相當流行。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這些所謂的武俠續書吧。
  • 我讀武俠:從小說創作的角度,淺談古龍作品的幾大缺陷
    作為一個看金庸武俠劇和古龍武俠劇長大的95後,我在中學時代並沒有機會接觸金庸的作品和古龍的作品。這使我在上大學的第一年裡,就急不可耐地「泡」在圖書館懷著極其渴望的熱情系統地閱讀了《金庸武俠全集》,之後我要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閱讀了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冰川天女傳》、《女帝奇英傳》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