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寶六鳳》,是著名言情武俠小說,和鹿鼎記有許多相似之處

2020-12-16 舊武俠書在這裡

在武俠小說偽作風行的年代,金庸新古龍巨充斥著我們的視野。在這些冒名武俠名家作品的武俠小說偽作中,有一類武俠小說不可不提,它就是言情武俠小說。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陰功十八法》、《驪山豔魔》、《魔功邪女混小子》等,這幾部前面都已經說過了。

小寶六鳳金庸版

今天,青莓就和大夥講一部著名的豔情武俠小說《小寶六鳳》,該書偽作版本眾多,既有署名金庸的版本,也有署名臥龍生大師的版本。

小寶六鳳臥龍生版

本書主要講述了少年俠士小寶奉師命下山,學會吃喝嫖賭之技,混入官場,奪回傳國之寶。

小寶夥同大牛、二禿子、小癩痢等小夥伴,一起闖蕩江湖。

憑藉自己的超凡機智和一身超凡不俗的絕世奇功,鬧官府、砸賭館、闖妓院,巧遇江湖上六位美麗迷人、各領風騷的奇女子

小包靠自己不俗的外表、詼諧幽默的語言及男人雄厚的本錢和床上不同凡響的功夫,終於徵服了六位傲視江湖的奇女子,使之與小寶風雨同舟共闖江湖,力誅江湖兇魔,圓滿地完成了師父之命。

此書乃金庸先生又一佳作,武打場面激烈,情愛描寫細緻,又穿插使人捧腹的幽默!實為值得一讀又保存價值的上乘佳作。

張一山版韋小寶

本書的主人公叫小寶,很容易讓人想起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二者有諸多相似之處。

首先作者都是署名金庸,當然一個是真品,一個是偽作。

其次時代都處於清朝,只不過《鹿鼎記》是康熙時期,《小寶六鳳》則是他的孫子乾隆時期。

再次二者有些許人物重合,比如《碧血劍》中的阿九公主,也就是《鹿鼎記》裡韋小寶的師父九難神尼,在《小寶六鳳》中也有提及,在開頭就出場了,為反清復明在奔波努力。

最後,《鹿鼎記》中韋小寶有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小寶六鳳》中小寶也徵服了六個江湖奇女子,都娶回家當了老婆,六個比七個,馬馬虎虎差不多了!

當然這些相似都是青莓隨便寫的,不必當真。

小寶六鳳目錄

這部《小寶六鳳》在言情武俠小說只能說是中等,名氣雖大,但名不符實。

本書掛名金庸、臥龍生的版本,而且掛名臥龍生的版本不止一個,且有電子版。

有言本書其實是香菸武俠小說家松柏生的作品,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行文風格皆有諸多相似之處,青莓深以為然。

時光猶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過,屬於武俠小說的時代也早已過去,什麼金庸名金庸巨古龍新古龍遺也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如今我們也不再是那當年看武俠的懵懂少年了。

當時可以為練霓裳落淚,為厲勝男傷心,為雲素素淚流滿面,為張丹楓雲蕾破涕而笑,如今再看這些時已經默然一笑,雲淡風輕。

驪山豔魔

最後,問一下,這本《小寶六鳳》你看過嗎,都記得哪些豔情武俠小說呢

本文由青莓時代創作,舊武俠書在這裡出品。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新舊武俠小說百家偽作探究,記憶中的武俠解惑,江湖逸聞趣事,武俠影視。

相關焦點

  • 黃易武俠偽作《棍王巴大亨》,輕鬆幽默,金庸李涼松柏生都有掛名
    )耗費數十年光陰練成了絕世神功「混元一氣功」,受少林寺住持澄空大師所託一起收養了遭受滅門之禍的嬰兒巴大亨。兩位怪俠辛苦將巴大亨撫養成人,並傳授他一身蓋世神功和無雙賭技。內容情節武俠套路多多,老輩武林怪俠傳授十來歲的小夥子絕世神功,小夥子行走江湖有無往不利,美女環繞,整體上和以《奇神楊小邪》成名的諧趣武俠小說家李涼的風格很相似。本書封面完全沒有武俠小說的意境,倒是有點抄襲星球大戰的感覺,絕地武士、天行者、黑武士的形象很容易辨認。
  • 臥龍生《龍紋寶鼎》用現代語言描述男女之情,恰到好處,回味無窮
    小時候,青莓看過不少署名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那時候雖然許多字都還不認識,但並不影響青莓看得津津有味,樂在其中。許多年後,青莓才知道,自己看的那些署名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其實大都並不是他們寫的,往往金庸後面還有新,古龍後面還有巨。
  • 香豔武俠《小寶六鳳》和《龍紋寶鼎》當年津津有味,如今感覺不再
    在我們看的這些武俠小說中,有一些武俠小說比較前衛,走在了時代的前列。我們一般稱這種武俠小說為香豔武俠小說,多為武俠情節為主,中間夾雜著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描寫,比傳統武俠小說過了點。龍紋寶鼎這類武俠小說中,比較出名的就是《龍紋寶鼎》和《小寶六鳳》,二者半斤八兩,相差無幾。
  • 金庸十大經典武俠小說
    眾所周知,金庸是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他所著作的武俠小說受到了大家都歡迎,還被改編為電視劇,收視率也是頗高。那麼,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呢?今天大家再重溫一下經典著作吧!這部小說的故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3、《鹿鼎記》《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徵雲南、俄羅斯之故事。
  • 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鹿」和「鼎」,是什麼意思?有何深意
    「鹿」和「鼎」在這裡,究竟有什麼含義?正如有的網友發表意見說,因為最後康熙皇帝封韋小寶為「鹿鼎公」,並且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就是韋小寶,所以被命名為《鹿鼎記》。還有的網友挖掘的更深一層說,好像在那部頂級武俠秘籍四十二章經裡,曾提到過一座藏著寶藏的山,哪座山好像叫做「鹿鼎山」,所以小說起名《鹿鼎記》。
  • 從《鹿鼎記》看金庸多線戲劇技巧
    《天龍八部》的人物數量也是金庸之最,《天龍八部》的一個主題是「眾生皆苦」,所以《天龍八部》是多主角敘事,而《鹿鼎記》是單一主角敘事,韋小寶是絕對的敘事核心,敘事結構呈「放射狀」。《鹿鼎記》人物關係總圖,可點擊放大觀看《鹿鼎記》有點像公路片,全書50回,每一回都是跟隨韋小寶的「行走路線」。
  • 金庸武俠小說十大名句盤點,網友:金庸之後,再無金庸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的名家,甚至可以說是武俠小說歷史上的巔峰作家。他一生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尤其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副對聯所代表的14部小說膾炙人口。(還有1部小說是短篇武俠《越女劍》。)金庸先生可以說是幾代人的記憶。不管是小說原著還是改編的電視劇電影,又或者是遊戲是音樂,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已經印上了金庸先生作品的深深痕跡。
  • 聊聊《鹿鼎記》及其改編:不能戲說的歷史是死掉的歷史
    《堂吉訶德》是「反騎士小說」的「騎士小說」,《鹿鼎記》是「反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但除去這一點,兩書還有其他相似之處。 《堂吉訶德》有悲憫心,但也有作者看破之後的遊戲之念。 《鹿鼎記》亦然。《鹿鼎記》之中,俠者走上絕路,遭失敗、被戲謔,更重要的是不再令人信服。
  • 金庸電視劇《鹿鼎記》
    《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至1972年間,故事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徵雲南、俄羅斯的故事。
  • 金庸先生的全15部經典武俠小說將改編成漫畫
    金庸先生的全15部經典武俠小說將改編成漫畫,其中,《天龍八部》、《鹿鼎記》、《笑傲江湖》和《俠客行》4部作品的改編將於年內上線。
  • 金庸先生之《鹿鼎記》:人生如戲,你扮演好你的角色了嗎
    《鹿鼎記》是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講述了韋小寶闖蕩江湖並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的故事。金庸,本名查良鏞,中國武俠小說作家、企業家。他被譽為中國「香港四大才子」,更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 他的著作屢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
  • 金庸寫完後,又寫了13年的武俠小說,他為什麼不能超越金庸?
    你可以把武俠小說想像成光怪陸離夢世界,其中只有劍和靈魂,你可以穿著飄逸的衣袖環遊世界。你也可以把武俠小說中的江湖看作是世界在現實中的投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過是一場利益鬥爭,生命結束了,感激和怨恨不斷。
  • 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出名的六大掌法是哪幾種?
    當然了小夥伴兒最熟悉的降龍十八掌不算在此列,降龍十八掌不僅是金庸小說中最出名的掌法,說它是所有武俠小說中最著名的掌法也絲毫不為過,所以下面排列的是除去降龍十八掌之外的六大掌法(排名不分先後)。一、五毒神掌大名鼎鼎的赤練仙子李莫愁的拿手絕招,除了冰魄銀針就是五毒神掌了。
  • 金庸用《鹿鼎記》三個字就點破了
    在《鹿鼎記》中,韋小寶享盡齊人之福,七姝相伴左右,生育了兩男一女,逍遙於通吃島。對於韋小寶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有個頗玩味的揣測:即他們可能非韋小寶的骨肉!麗春院那次轉折性的胡天胡地,不但讓阿珂、蘇荃從情感上接納了韋小寶,還因此珠胎暗結。但是奇怪的地方在於,麗春院之行成為了小寶「造人計劃」的絕唱。
  • 鹿鼎記竟然還有漫畫版?張一山新版演技太浮誇,不如試試二次元!
    鹿鼎記 文/漫談的小行星 鹿鼎記可以說是經典武俠小說了,其作者金庸老先生是絕對的武俠界泰鬥。 故事背景 鹿鼎記的故事背景為清初,生長於妓院無名小子韋小寶,毫無武功卻能闖蕩江湖各大幫會,憑藉自身的聰明機智,周旋於皇帝和群臣之間,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有趣驚險的故事,金庸老爺子塑造了一個與以往武俠世界的大英雄大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並藉此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其中家國思想更是值得深思。
  •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四大經書,《太玄經》排名第一,實至名歸
    可見它的可怕之處,網友甚至這樣評價它,這根本就是一部修仙的法門。所以說,排名第一,毋庸置疑。第二本《九陰真經》《九陰真經》這本經書出現在《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中。此經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為九陽內功,下部為九陰白骨爪。剛開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比試,最終被中神通王重陽所得。
  • 《鹿鼎記》翻車,金庸江湖已遠
    《鹿鼎記》難改當然,新版《鹿鼎記》遭遇滑鐵盧,並不是張一山一個人的問題。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的地位不言而喻。倪匡大師就曾經在《我看金庸小說》一書中將《鹿鼎記》排在首位,認為它是「金庸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
  • 出場就帶綠帽,劇情如過家家,張一山版韋小寶也能叫《鹿鼎記》?
    1972年,金庸連載完了自己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這部小說是金庸的封筆之作,也是他對自己武俠生涯的一個告別。區別於金庸之前的武俠小說,《鹿鼎記》完全推翻了金庸之前所有武俠小說,乃至史上所有武俠小說的套路,更像是一部歷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