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如何從「猛獸」走向「萌獸」的?

2021-01-18 求知娘

熊貓作為世界上最萌的動物之一,深受人類的喜愛。它圓滾滾的身材,肉乎乎的大臉,元寶似的耳朵,傻白甜的眼神和走起路來慢悠悠的內八步伐,令人忍俊不禁。熊貓生來就是這樣嗎?這樣肥嘟嘟、慢吞吞的可愛生物,是怎麼生存到現在的?

大熊貓的進化史

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至今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800多萬年。其祖先始熊貓生活在中國雲南祿豐等地熱帶森林的邊緣,以肉食為主,形似一隻肥胖的狐狸。

隨著時間推移,始熊貓逐漸演化出一個旁支——葛氏郊熊貓,分布在匈牙利、法國等地,在中新世末滅絕。

距今300萬年前,始熊貓的主支在中國的中部、南部逐漸演化為大熊貓類,出現了小種大熊貓,它的體型只有現在大熊貓的一半,像一隻胖乎乎的狗。根據小種大熊貓的化石牙齒推測,它當時已進化成雜食獸,開始食用竹子。

又經歷了約200萬年,小種大熊貓開始向亞熱帶潮溼森林遷移,遷居至我的雲南、廣西、四川等地。

100萬年前,隨著大熊貓對亞熱帶竹林生活的適應,它的體型也日益膨脹。當時和大熊貓生活在一起的動物還有大河狸、轉角羚羊、劍齒象、猩猩、巨獏等,它們被統稱為劍齒象動物群。

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家族的鼎盛時期,包括武陵山亞種和巴氏亞種。其中,武陵山亞種的體型已經非常接近現代大熊貓的體型。

30萬年前,在秦嶺山脈分化出了黑中帶褐、白中帶黃的秦嶺大熊貓。

在距今約1萬8千年前的第四紀冰期之後,大熊貓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秦嶺及其以南山脈出現大面積冰川,大熊貓族群的數量迅速減少,北部的熊貓基本滅絕。

在這段時期,為了適應寒冷的氣候和白雪皚皚的環境,熊貓的體色逐漸進化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黑白相間的顏色。一方面,黑白配色可以幫助巧妙地它們隱藏在雪地和石塊中;一方面,頭部的黑色也可以幫助他們辨識同類,同時向敵人展現自己的"兇猛"氣勢。

1萬年前,人類的出現迫使大熊貓向深山遷移。山林中的動物不足以支撐它龐大身材的能量需求。於是在演化過程中,大熊貓逐漸改變食性,最終丟失了一種叫做TR4的基因,嘗不出肉的鮮美,從食肉變成食竹。更悲劇的是,大熊貓的消化系統只能吸收竹子裡20%-30%的養分,所以每天平均14個小時都要進食,睡覺、吃飯不得不成為它生活的全部,慢慢養成了肥圓的體型。

大熊貓的藝名變遷

人們對熊貓的好奇從各種謠傳的熊貓姓名中可見一斑,很多遠古傳說中的神獸都被誤認作大熊貓,讓人哭笑不得。

在4000年前的夏朝,傳說黃帝馴養虎、豹子、貔貅等威猛動物在軍前衝鋒陷陣,在阪泉之戰戰勝了炎帝,其中的貔貅被人們誤傳為大熊貓。

《山海經》裡有一種很像熊、毛色黑、"性食銅鐵"的動物,稱作食鐵獸,也被人們誤認作大熊貓。

在2000年前的漢朝,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記錄了漢武帝在上林苑放養了許多野獸以供狩獵,許多人也把其中的貘認作了大熊貓。

近代以來,大熊貓的名字也是幾經更迭。其實大熊貓的學名是"貓熊",只是因為解放後人們還不習慣從左往右閱讀,所以習慣讀成「熊貓」。後來這個稱呼廣為流傳,建國以後,我們國家也就正式稱其為"熊貓"了,大熊貓終於擁有了一個確定的姓名。

大熊貓的職業生涯

唐朝時期,熊貓就已經作為國寶,擔任建立友好邦交的"外交大使"。據《舊唐書》記載,公元685年,倭國遣唐使來大唐上述請求更改國名,當時武則天就向日本贈送了兩隻熊貓,與遣唐使一同返回。

1957~1982,我國開啟熊貓外交,熊貓作為"外交大使"先後作為國禮被贈予美國、日本、法國等多國。

1961年,同年移居倫敦動物園的大熊貓Chi-Chi的形象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標誌。

1982年後,隨著生態環境惡化,大熊貓數量急劇下降,我國停止贈送大熊貓。1984年,改革開放後經濟飛速發展,熊貓上任"商務參贊",開始以合作繁育為目的的租借。租借周期一般為10-15年,接收國需向中國支付1000萬美元,平均下來每隻熊貓每年的租金為50萬美元。

後記

截至2019年,全球圈養大熊貓已達到600隻,相關專家更多地著眼於熊貓的遺傳管理工作,以提升大熊貓種群的長期存活能力,為實現其野外放歸做出努力。

大熊貓從遠古猛獸進化到現在憨態可掬的萌樣,獲得一身榮寵,是戰勝了數百年生存挑戰的結果。我們在喜愛它的同時,也要對自然保持尊重和敬畏,珍惜地球環境以及與我們共存的其他生物。

相關焦點

  • 從猛獸到到「萌獸」,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猛獸到美食到「萌獸」,它到底經歷了什麼?貔貅,想必大家都聽過。作為上古神獸之一,貔貅是一個恐怖而又隱秘的存在。歷史上雖然記載著貔貅是一種祥瑞之物,卻也記載著貔貅異常兇猛。它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洩,只進不出,招財進寶,簡直是一種「招財貓」的存在啊!這樣兇猛的神獸,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它的原型竟然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 從「猛獸」到「萌獸」,古人是如何成為貓奴的?連皇帝都淪陷了
    圓溜溜寶石般的大眼睛,粉嫩的肉墊,軟乎乎的肚皮,奶聲奶氣的喵喵,或傲嬌或黏人的性格……貓貓們作為喵星人間諜,對兩腳獸有絕對的殺傷力,一個歪頭就能讓無數貓奴嗷嗷嗷到鼻血直流。網絡發達的今天,無論是雲吸貓還是貓咖貓舍都賺足了眼球,那麼古代人養貓嗎?有沒有現代那樣的貓奴們呢?當然有了!
  • 大熊貓在古代叫什麼?地位如何?據說古代就有熊貓外交!
    大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雖然體型很大,但是毛茸茸的樣子呆萌可愛,深受我們的喜愛。並且,大熊貓作為我國的「外交官」,在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建立友好關係的過程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原來,我們國家為了表示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友誼,常常送給其他國家大熊貓,但是後來我們改為了租借給其他國家。大熊貓們作為「國之重禮」,每到它訪問的國家,總能得到國家元首級的禮遇。不過,如此呆萌可愛的國寶,在古代時,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的地位如何呢?
  • 戰神蚩尤的坐騎,有食鐵獸之稱的大熊貓,為何如今淪落到以賣萌為生?
    戰神蚩尤的坐騎,有食鐵獸之稱的大熊貓,為何如今淪落到以賣萌為生?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有個可愛的稱呼叫滾滾,每天工作就是滾來滾去賣個萌。但卻極少有人知道,這萌萌的國寶,在古代卻是人見人怕,能治小兒夜啼的一代戰獸!大熊貓被科學界稱為活化石,從這個稱呼中我們不難看出大熊貓存在的歷史十分久遠。
  • 可愛又呆萌的大熊貓,為什麼在古代被稱為食鐵獸呢?
    一想到大熊貓,大多數人的腦海裡都會浮現起它們吃著竹子憨態可掬的樣子。大熊貓給我們的印象大多數都是乖巧而又可愛的,但是在古代,在我們看來無比可愛的熊貓在古代卻是被人們稱為「食鐵獸」,那麼為什麼可愛又呆萌的大熊貓,在古代會被人們稱為食鐵獸呢?
  • 水獺、大熊貓、大鵝軟萌又可愛?實際上它們超兇的!
    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呆萌可愛或者平平無奇的動物,也可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些外表軟萌或平平,但戰鬥力爆表的動物們吧!灰雁攻擊無人機大猩猩也照打不誤4「食鐵」猛獸大熊貓大熊貓是呆萌可愛,整天吃睡玩的「滾滾」?快醒醒,可別拿大熊貓不當猛獸!
  • 肉食動物為何不敢吃大熊貓?專家:你看上古時期熊貓叫啥就明白了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動物,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被我們的先人所發現。不過,那時候大熊貓可不是叫「大熊貓」這個「貓不貓,熊不熊」的名字,而是一個更為拉風的名字——食鐵獸。所謂「食鐵獸」,當然就是指可以吃鐵的猛獸了。那麼,大熊貓真的可以吃鐵嗎?我們的古書當中記載:「似熊、小頭、痺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
  • 看上去萌萌噠的大熊貓,曾經真的是蚩尤的坐騎嗎?戰鬥力如何?
    大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其憨態可掬的形象,一直備受大家的喜愛,幾乎所有人都曾幻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夠養一隻大熊貓,然後整天將萌萌噠的大熊貓攬至懷中,和大熊貓一起共枕眠。然而,就是這樣萌萌噠的大熊貓,卻一度被傳說為戰神蚩尤的坐騎。
  • 揭秘國寶大熊貓:為何是國寶?為何不吃肉而偏愛竹子?
    前不久,健力寶推出的萌寶罐,罐身上印著一隻嘴裡叼著竹葉的大熊貓,萌力十足。小朋友拿著它拍照,簡直是萌上加萌。但是小寶突然被一個粉絲的留言難住了:看到這個問題,小寶第一反應是:熊貓是國寶,地球人都知道啊!
  • 北京動物園啟動大熊貓科普月 每周三聽大熊貓科普故事
    9月9日,北京動物園啟動「相約9月-大熊貓科普」講解活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即日起至9月30日,遊客每周三上午都能聽到有關大熊貓的科普小故事。「親愛的遊客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大熊貓萌蘭的獸舍丰容科普知識。」
  • 大熊貓祖先是蚩尤坐騎,六神獸排名第一,從巨兇變賣萌的原因
    大熊貓的祖先是蚩尤坐騎,上古六神獸排名第一,從巨兇變賣萌的原因阪泉之戰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氏族部落的鬥爭,黃帝和炎帝在打敗蚩尤之後,各部落為爭奪土地和財富衝突不斷,終於促成了阪泉之戰。交戰雙方為了擴張勢力可謂用盡了手段,不僅聯合了周圍的族群,還組織了猛獸大軍。
  • 韓國藝人徒手摸大熊貓惹眾怒!千萬記住,大熊貓不能隨便摸
    大熊貓不能徒手摸你知道嗎?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一檔韓國綜藝節目中,幾名韓國藝人違規近距離接觸只有3個月大的大熊貓寶寶「福寶」,並引發廣泛討論。節目中,女藝人臉上帶著妝,擁抱和撫摸大熊貓寶寶,還有不戴口罩和手套觸摸大熊貓的畫面。更讓人擔憂的是,徒手觸摸大熊貓「福寶」的其中一名藝人家中飼養了寵物。
  • 一半呆萌,一半兇殘的大熊貓的戰鬥力如何?與藏獒肉搏誰輸誰贏?
    #首先要先說明一下關於大熊貓名字的誤會,大熊貓和殺人鯨一樣,都是翻譯或者誤會導致與真實名字不符,殺人鯨其實正確的名字叫做殺手鯨,而大熊貓正確的名字應該叫大貓熊。大熊貓是屬於食肉目熊科的動物,它是完全可以單挑藏獒的,可以說對付藏獒易如反掌。我估計就算是個體較大將近200斤的藏獒,三隻也打不過一隻成年大熊貓。熊貓的戰鬥力如何?其實細數熊貓傷人的事件,真的不比藏獒傷人的事件少。
  • 一面呆萌,一面兇殘的大熊貓的戰鬥力如何?與藏獒肉搏誰輸誰贏?
    首先要先說明一下關於大熊貓名字的誤會,大熊貓和殺人鯨一樣,都是翻譯或者誤會導致與真實名字不符,殺人鯨其實正確的名字叫做殺手鯨,而大熊貓正確的名字應該叫大貓熊。
  • 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用現在的解字手法來講,貔和白羆的意思相近,關於解釋則有兩種,一種比喻勇猛的軍士或者軍隊,另外一種形容存在於傳說之中的猛獸,這個答案就不好解,有人指虎,有人說熊。 獸經裡也有記載,不過名稱又叫做貉。但不管是貘或者貉,它們都有一種類似的顏色,灰白色以及棕白色的外貌。清代蔣超所著的《峨眉山志》裡出現了貔貅的記載,關於貔貅的記載就相當之多,也可以稱為豼貅,是古籍中記載的猛獸之一。《史記·五帝本紀》之中,有一段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司馬貞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
  • 《呆萌的大熊貓》沒羽箭-協助拍攝
    呆萌的大熊貓【第1幅圖】此作品由南通攝影愛好者黨先生在著名的貴州地區拍攝呆萌的大熊貓【第2幅圖】此作品由四川攝影愛好者印先生在著名的遼寧地區拍攝呆萌的大熊貓【第3幅圖】此作品由漳州攝影愛好者刁先生在著名的陝西地區拍攝
  • 來動物園聽大熊貓的故事
    原標題:來動物園聽大熊貓的故事   今天上午,北京動物園啟動大熊貓主題線下遊園體驗,從即日起至9月30日,遊客每周三上午都能聽到有關大熊貓的科普小故事。   □選在今天啟動有意義   「親愛的遊客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大熊貓萌蘭的獸舍丰容科普知識。」今天上午9時,北京動物園熊貓館內,「大熊貓科普互動小課堂」第一期與廣大遊客見面。   之所以選擇今天開啟「大熊貓科普互動小課堂」,是為了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
  • 蚩尤被人稱為戰神,那蚩尤的坐騎到底是不是大熊貓
    蚩尤(塑像) 蚩尤被封為戰神,相傳他又八十一個兄弟,各個長得是獸身人面,銅頭鐵額,以沙石為食物。 史記中所闡述的是,在那個時代,人們可以訓練猛獸為其作戰,既然能訓練猛獸作戰,那將其馴服成為坐騎,也不無可能了?
  • 野生大熊貓呆萌亮相太白山
    一隻可愛的野生大熊貓出現在秦嶺主峰太白山的海塘河冰凌溝區域,被管護人員幸運地用手機拍攝下來。 這是自2015年該區域野生大熊貓蹤跡消失後,5年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6月29日下午,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管理局太白山管理分局公教科科長劉香妮告訴記者,六月中旬的一天,該局黃柏塬管護站的舒健等3名野外調查員,在太白山海塘河冰凌溝區域布設紅外相機,突然聽到樹林中有樹枝被折斷的聲響,循聲望去,發現距離他們七八米遠的灌木叢裡有一隻大熊貓在活動。調查員怕驚擾大熊貓,立即蹲下,但大熊貓還是發現了他們,迅速爬上身邊的大樹,還好奇地扭頭張望,顯得非常呆萌。
  • 上古神獸,大熊貓!
    說起大熊貓,大家的第一印章是:國寶!還有一副人畜無害的呆萌形象。大熊貓給我們的另一個印象就是是吃,不停地吃,典型的吃貨一枚。據統計野生大熊貓每天吃的效率是非常的高平均得花10—14和小時在吃上,餘下的大部分時間又在睡覺,每天進食量12--40千克。大家請不要被它可愛的外邊所迷惑,它的真實身份是:食肉目—熊科—亞科熊貓—熊貓。首先它吃肉,其次它是熊。在陸地哺乳動物咬合力排行榜上也是名列前茅。它可以在高海拔的山林裡快速奔跑,也能像猴子一樣把樹當杆子爬,暴打四頭狼估計也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