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娃娃魚

2020-12-22 狼牙月77

大鯢是很珍貴的兩棲動物,因為它們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所以人們也叫它們"娃娃魚",外形長得有點像蜥蜴,頭部扁扁的、嘴巴很大,無眼瞼,身體的顏色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多為灰褐色,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身上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並附帶粘液,身長可達1米,體重在百斤左右,它們小時候用的是鰓呼吸,長大後用肺呼吸。

它們生性兇猛,是肉食動物,以魚、蟹、蝦、蛙、鼠、鳥等為食,喜歡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食,每到晚上它就守在石頭邊等,只要從這裡遊過的獵物,它就會立馬撲上去一口吞下去,食物不會咀嚼的,因為沒牙齒,吞下去的食物會在胃中慢慢消化,而且它們很耐餓,就算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

蠑螈和娃娃魚的區別在哪?蠑螈主要吃昆蟲,蠕蟲、蝸牛和一些小動物,包括它們的同類,而娃娃魚是吃魚、蟹、蝦、蛙、蛇、鱉、鼠、鳥的,其次娃娃魚是無毒的,但是蠑螈是有毒的。

娃娃魚是一種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極高的動物,它們的肉很鮮美,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和微量元素,被譽為「水中人參」,也是一種很名貴的藥材,其中肌肉、內臟、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藥,中醫認為,大鯢性甘平味淡,有補氣、養血、益智、滋補、強壯之功效,主治神經衰弱、貧血、痢疾、瘧疾等,用於病後、產後身體虛弱,腎虛陰虧,肺癆咯血,久痢脫肛等。

相關焦點

  • 國寶娃娃魚迎來新朋友 上海動物園兩棲動物展區新增6種動物
    圖說:貓眼珍珠蛙生態展缸 來源/園方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端午期間,不僅可以品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葉,還可以去上海動物園看看國寶「娃娃魚」的新朋友!近日,上海動物園迎來了喜事——兩棲爬行館兩棲動物展區全新開放,向遊客新展出了6種兩棲動物,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這些新展出的兩棲動物,包括蛙類的白氏樹蛙、角蛙、大樹蛙和貓眼珍珠蛙,以及蠑螈類的虎皮蠑螈和秉志肥螈。它們被分別安置在生態展缸內,鑲嵌在一幅以熱帶雨林為背景的畫中。觀賞時,遊客仿佛置身雨林。
  • 安徽一地發現一米二長野生娃娃魚
    在安徽省桐城市黃甲鎮黃鋪村楊屋組,有村民在其當地的牯牛背水庫發現一條野生娃娃魚。其長度約1.2米,重約30-40斤左右。實屬罕見,村民立即報告相關部門,森林公安接到報告後,第一時間移交有關部門,目前正在等待鑑定。娃娃魚,又名大鯢。隸屬隱腮鯢科,大鯢屬,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大鯢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身有山椒味道。
  • 國寶娃娃魚的新朋友是誰?上海動物園15年來首次進行兩棲動物物種補充
    全新開放的兩棲爬行館兩棲動物展區新展出了6種兩棲動物,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上海動物園自2005年對兩棲爬行館個改建以來,只有唯一一種兩棲動物娃娃魚對外展出,中國的珍稀動物娃娃魚(大鯢)在館中略顯孤單。而這幾天新展出的白氏樹蛙、角蛙、大樹蛙和貓眼珍珠蛙,以及蠑螈類的虎皮蠑螈和秉志肥螈等6種動物,都是近15年來首次物種補充。
  • 叫聲似嬰兒哭泣的娃娃魚
    因此,叫它」娃娃魚」。早在2000多年前,《山海經》中就有大鯢的記述:」決決之水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本草綱目》中說」鯢魚在山溪中,似鯰,有四腳,長尾,能上樹,聲如小孩哭,故名鯢魚,一名人魚。」其實,大鯢不是魚,而是一種兩棲動物。娃娃魚是魚類和爬行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它有四肢,用肺呼吸,但是由於發育不完善,還要借溼潤的皮膚來輔助」呼吸」。
  • 鄰水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兩棲動物大鯢,他們這樣處理……
    同時,通過現場視頻連接聯繫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兩棲爬行專家張禹博士,證實其野生動物為娃娃魚,學名大鯢[dà ní],雌性,是世界上現在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也是中國珍稀瀕危野生兩棲動物,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因其叫喚的聲音很像嬰兒的哭啼聲音,故稱娃娃魚,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及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
  • 不要再把這些水族寵物,當成什麼恐龍或者娃娃魚了,不是一個物種
    上述這種所謂的神奇生物,就是俗稱六角恐龍的一種蠑螈罷了,學名為美西螈或者是墨西哥鈍口螈的一種小型兩棲動物,另外還有一種是東方蠑螈,是我國原產的,在水族店裡也會經常見到。六角恐龍人工飼養的歷史已有百年,它們既不是娃娃魚,也不是什麼小恐龍美西鈍口螈,俗稱六角恐龍,但卻不是真正的恐龍。
  • 市民釣起野生娃娃魚放生 專家提醒此魚兇猛
    他仔細查看發現,這是一條重約3斤的娃娃魚。據工作人員判斷,這是一條野生娃娃魚,重約3斤,在黃塘湖中發現野生娃娃魚比較罕見。隨後,民警和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一道,將這條娃娃魚帶至長江邊放生。據了解,野生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其叫聲像嬰兒哭聲,因此而得名。野生的娃娃魚比較兇猛,是食肉類動物,在家飼養很可能會攻擊人的。」
  • 西安市民在水渠旁發現「長有四腳」的怪魚,鄠邑民警發現是娃娃魚
    位於西安的大秦嶺中也生存著眾多的野生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大鯢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國家一類保護對象朱䴉和黑鸛。2019年4約14日下午,西安周至縣一名郵遞員,在上班途中,偶遇了一隻「國寶」野生大熊貓。
  • 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網友:說好的建國以後不能成精呢?
    經測量,這條娃娃魚長達1.05米,胸徑40公分,重18.1斤,在同類中也可算是一條巨型「怪物」。娃娃魚,又稱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及黃河、珠江中下遊的支流中。娃娃魚的生存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生存,由於經濟價值和環境質量下降等原因,野外種群數量很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鄭州一汙水處理廠現6斤重娃娃魚 叫聲像嬰兒哭
    娃娃魚長0.7米、寬17釐米,重3.2公斤□記者張弢 文圖本報訊2月23日下午,鄭州市馬頭崗汙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在巡視到一個汙水處理口時,發現一條長70釐米、重約6斤多的娃娃魚。將娃娃魚打撈至一清水池後,因得知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該廠工作人員想通過媒體查找相關管理單位。昨天上午10時,鄭州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董朝偉等人到現場後,對娃娃魚的傷口處理後帶回站裡。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娃娃魚口大眼小、四肢短、尾巴扁平。董朝偉站長先在水池裡放上高錳酸鉀消毒後,看到娃娃魚尾部有傷,又用碘伏消了毒。
  • 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新疆大頭魚、娃娃魚這兩種野生魚,您聽說過嗎?真的很神奇啊!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第五:名稱很親和!看到這兩種魚,我就更想娃啦!第六:重點保護啊!
  • 閬中構溪河發現野生娃娃魚,體長110釐米重達16.6斤
    12月21日,閬中市護河員在構溪河岸邊水草中發現一尾野生娃娃魚,經當地漁政工作人員鑑定和測量,這是四川構溪河境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野生娃娃魚,體長110釐米重達16.6斤。娃娃魚?小編長這麼大..還沒見過呢!..
  • 《山海經》中的娃娃魚,叫聲如同嬰兒啼哭,但它不是美人魚
    《山海經》是一部最古老的志怪奇書,奇珍異獸,包羅萬千,遠超我們的想像與認知範圍,對於拓展思維、開闊視野與提高想像力大有裨益,亦是中華古文化之瑰寶。此神秘「地書」,至今尚無人盡通,魅力無窮。3.娃娃魚不是美人魚:一說到《山海經》中的娃娃魚,大家就想成是美人魚,非也,此處所述的娃娃魚是真實呈現,就是我們現在叫中國大鯢(ní)的兩棲動物。
  • 有人在戴村仙女湖邊上發現疑似「娃娃魚」,專家辨認後……
    一位家住戴村的熱心居民打來電話,說自己在仙女湖邊上發現類似於娃娃魚的物種,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希望有關部門幫忙鑑定處理。眼前這五隻體型小巧,外貌頗似蜥蜴的水生動物就是附近居民周先生發現的,周先生說,昨天在仙女湖散步時發現有村民剛從水裡撈上來,一看外型有點像保護動物「娃娃魚」就從村民手裡要了過來,想請專業人士鑑定一下。
  • 永春有人發現迷你娃娃魚?原來是有毒的東方蠑螈
    >怕是永遠無法擺脫和娃娃魚的關係了!  看完這條微信  你一定要分清楚了  如果你誤把東方蠑螈當娃娃魚捕捉就危險了!它可是有!毒!的!  大鯢: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穆家峪鎮鹼廠村的漁民趙全利是第一個發現這條野生娃娃魚的人。他打了20多年魚,這樣的四腳怪魚還是頭一次見。  怕傷到這條怪魚,趙全利趕緊用刀削開漁網,把它救了出來。在看清怪魚之後,大伙兒更是倒吸一口氣:它足足有一米多長,皮膚光滑,頭部鈍圓扁平,四肢短小。因為保護得及時,怪魚沒有明顯外傷,一放在地上就四肢有力地爬動了起來。
  • 娃娃魚會咬人!江蘇徐州一男童逗弄家養娃娃魚不慎被咬傷
    娃娃魚會咬人!江蘇徐州一男童逗弄家養娃娃魚不慎被咬傷2017-03-09 08: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現代快報        瀏覽量: 21551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記者&nbsp李偉豪&nbsp通訊員&nbsp楊俊輝)被貓狗等寵物咬傷的事時有發生,但被娃娃魚咬傷的,實屬少見。
  • 下水道驚現娃娃魚 娃娃魚叫聲像嬰兒竟是謠言
    5斤多重的娃娃魚,估計市場價值1500-2000元。有居民用手掂量了一下,估計該娃娃魚重量為五斤以上。&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娃娃魚在人們眼中一直有些神秘色彩,也有不少坊間傳聞。那麼,娃娃魚還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 湖南懷化:為了一隻野生娃娃魚,這兩人,被收押等候最終判決
    娃娃魚,又名大鯢(學名:Andrias davidianus)是隱腮鯢科、大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釐米以上。娃娃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極危(CR)。就是這樣的被保護動物,竟然也還有人「痛下殺手」,竟然進行非法捕獵!幸虧森林公安出手!
  • 我國珍貴的保護動物,在湖南成了下酒菜?當地人:以前一斤2000元
    娃娃魚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這說明娃娃魚並不是魚,而是兩棲動物。當然了,這也顯示著娃娃魚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只是在某一段時間裡,娃娃魚的數量驟減,成了保護動物,又隨著人工養殖興起,重新回到人類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