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裡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2020-12-22 騰訊網

記得幼年之時,家父就教我說:「人貴自知之明,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會吃大虧,這樣的人就是蠢材。」

今天溫習《資治通鑑》,讀到齊王李祐的故事,想起了父親的教誨,寫了這篇心得體會雜文,傳上網絡與諸君分享。

古代的時候,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能有一個正妻,李世民的正妻就是長孫皇后。男人還可以有若干個小妾,三宮六院的嬪妃,都算是李世民的小妾。

長孫皇后所出的兒子是嫡子,嬪妃所出的兒子是庶子。按照禮制,只要長孫皇后的三個兒子健在,庶子們就沒有繼承資格。

長孫皇后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齊王李祐是陰妃所出,是李世民的庶子。李世民的兒子們,繼承順位是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恪、李祐。李祐作為第五順位繼承人,基本上沒有繼承權。

李祐沒有繼承權,卻沒有自知之明。李祐覺得自己有經緯天地之才,心心念念想坐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問題的關鍵是,李世民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李祐根本就不在選項之中。

李世民立嫡,有長孫皇后的三個嫡子可以選擇。李世民一度想立賢,李恪也是選項之一。無論是立嫡還是立賢,都不關李祐的事情。李祐沒辦法,只能效仿玄武門之變,想要武裝奪權。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能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天策上將南徵北戰積攢的威望,讓他手下有尉遲敬德、程咬金、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才,這是李世民成功的關鍵。

李祐沒有天策上將的威望,卻有天策上將的野心。李祐為了夢中的皇帝寶座,在齊州招兵買馬,成立了齊王集團。李祐謀反集團的成員,主要有陰弘智、燕弘亮、昝君謨、梁猛虎等人。

李祐「賜金帛,使募劍客」,老師薛大鼎看出李祐的野心,苦口婆心勸李祐別搞事情。李祐不聽老師的話,還把薛大鼎的工作弄沒了。權萬紀接了薛大鼎的班,成了李祐的新老師。

李建成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權萬紀脾氣比薛大鼎火爆,他把李祐幹的事情,報告給了李世民。李世民下詔,命令李祐不得出封國。李世民委派劉德威,準備調查李祐的事情。李祐害怕了,他殺了權萬紀,然後公然起兵造反了。

按照李祐的設想,自己是齊王,在齊國肯定是一呼百應,只要發布徵兵令,老百姓肯定紛紛參戰。只可惜,李祐的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新唐書》記載,李祐發出徵兵令之後,「人惡之,皆夜縋亡去」。李祐沒有自知之明,高估了自己的號召力,結果是招不到兵。

李祐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造反的旗號已經樹起,招不到兵也必須起兵啊。李祐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起兵。李世民沒辦法,只能派李世績和劉德威領兵平叛。

李世績就是演義裡的徐茂公,劉德威是瓦崗系大將軍。李世績和劉德威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將,隨隨便便就能吊打李祐手下的陰弘智、燕弘亮、昝君謨、梁猛虎。

李世民在派出大將出徵之後,還寫了一封信給李祐:「兒子啊,別鬧了,你打不過老爸。只要你放下武器,就能繳槍不殺。」

李世民給了李祐一線生機,只要李祐放下武器,最多就是貶為庶民的處罰。李祐沒有自知之明,居然認為屬下的燕弘亮等人,可以輕輕鬆鬆打敗李世績和劉德威。

李世績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祐高估了自己,他的手下卻很清醒。李祐的兵曹杜行敏,知道李祐不是李世績的對手,就發動兵變,把李祐活捉了。李祐被押解進京,才知道怕了,哭著喊著求父皇饒命。

李世民面對這個千裡送人頭的蠢兒子,也是沒有辦法。李世民怕其他的皇子效仿李祐造反,只能把李祐殺了。

在我看來,李祐之死,就是蠢死的:「父皇手下那麼多猛將,隨便一個都能吊打李祐。李祐在這種情況下造反,那不是找死嗎?」

本文資料來源:《二十四史》《資治通鑑》。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籤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相關焦點

  • 李世民的兒子要謀反,卻被當地一個七品芝麻官給平定叛亂,好丟臉
    李世民的兒子一點也不省心,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間鬥得水火不容,其他的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比如說他的第五子李佑。 李世民認為權萬紀剛正不阿,之前擔任吳王李恪的長史時就很稱職,如今把他派到齊王府,想來這個不學無術的五兒子也會有所收斂。但他卻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權萬紀,最終讓齊王李佑走上了謀反之路。
  • 李元吉死後她被李世民強佔入宮,生下兒子,卻難逃被拋棄的命運
    可誰曾想到她的父皇竟然是位亡國之君呢!本來想靠著父皇的帝威樂享人生,可真是「靠草鞋搗腳板」啊!就在父皇天下岌岌可危的時候,楊氏嫁給了李淵的三公子李元吉。楊李兩家本來就是姑表親,所以,楊氏心想把自己一生託付給自己的這位表哥,會沒有什麼大問題了。因為隋朝末年的李家,可也是位高權重的大家族。
  • 衰漫畫:衰衰「當場蠢死」怒送人頭?為送衰衰離去,臉臉高歌一曲
    衰漫畫:衰衰「當場蠢死」怒送人頭?為送衰衰離去,臉臉高歌一曲臉臉對於衰衰的做法實在是無法理解,人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衰衰這是窗戶被封死了啊!於是臉臉認為衰衰的眼睛可以直接合上了,實在是太蠢了,沒想到聽了臉臉的話後衰衰毫無反抗的想法,而且認為臉臉說得對,自己就是太蠢了!
  • 李恪:外祖父是隋煬帝,祖父是李淵,卻成了李世民最倒黴的兒子
    厲害的是,李世民還想過立他為太子,廢掉李治。然而,這麼高貴的人,卻被長孫無忌輕鬆安上了謀反罪,慘澹的退出歷史舞臺,令人唏噓。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把長孫無忌叫到跟前說:「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結果,長孫無忌馬上說不可,並拿出漢武帝立漢昭帝時,燕王劉旦圖謀不軌,遭霍光誅殺的事情做類比。意思就是,真發生那樣的事,保證要收拾李恪。於是,李世民打消了這個念頭,繼續讓李治做太子。然而,這件事雖然在李世民那裡過去了,在長孫無忌心裡卻過不去,他從此記恨、防備上了李恪。
  • 高陽公主:一次狩獵惹出的禍端,父皇沒殺她,卻被哥哥賜死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母親是後宮裡某位默默無聞的嬪妃。皇帝的女兒自然不愁嫁,當然也不能由著自己性子挑挑揀揀。 十五歲時豆蔻年華的高陽公主被安排嫁人,對象是當朝宰相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小房是正宗的官二代,高大生猛,孔武有力,只是書讀的不多,言談舉止放蕩粗野,這很不對公主的胃口。
  • 李世民疼愛魏王李泰,為什麼卻在最後改變主意,立李治為太子?
    雖然只是旁聽,但李世民已經在刻意的培養李承乾作為下一代皇位的繼承人了。等到李承乾慢慢長大後,卻患上了足疾,加上年輕不懂事,便開始叛逆了起來.李世民為了教育好兒子,令眾多大臣輔佐教導太子,做的不對的地方直接向李世民進諫。
  • 不遠千裡送人頭?一木支隊和美國陸戰一師交戰,一夜就被徹底擊敗
    常玩遊戲的朋友應該聽過一句話,叫做『千裡送人頭』,意思是不顧局勢的行動,結果白白在遊戲裡送了命,讓對手的戰績憑空增加的人,這就被稱之為『千裡送人頭』。這種人在遊戲裡遇到的話,簡直就是豬隊友,那如果是在戰爭裡遇到呢?那估計就是大大的不幸了,因為他只會給己方帶來巨大的損失。
  • 他不遠千裡來中國定居,成為大唐名將,有一赫赫有名的兒子
    而在668年,有一個人也不遠千裡來到了唐朝,並成為唐朝的大將。他並不是很有名,但他的兒子可以說是來唐做官的外國人中最有名的一個。這個人名叫高舍雞,他本來是高句麗人。高句麗是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7世紀在如今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上存在的一個政權。高句麗當年最盛時也是東邊到了日本海,一直以來,它都跟隋朝還有唐朝糾纏不休。
  • 李世民率十名心腹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的結局如何?
    ——《舊唐書》都說伴君如伴虎,那麼當初誓死追隨李世民武裝事變的10位元老最終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一、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玄武門事變」最重要的幕後策劃人之一。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唐太宗李世民。直到李世民去世,長孫無忌依舊受到重用。
  • 李世民為什麼能成功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兩個李建成的心腹至關重要
    李建成曾以重金收買李世民手下驍將尉遲敬德、段志玄等人,但沒有成功。而李世民也不甘落後,用重金收買李建成手下將領常何和太子右內副率張公謹卻獲得了成功。 何常之所以轉投李世民,除了見錢眼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常何的籍貫是山東汴州浚儀,和李世民帳下很多山東豪傑是「純老鄉」,在「鄉情」的影響下,常何投靠了李世民。
  • 李世民靠政變奪取皇位,李淵去世前留14字遺囑,後應驗在其子身上
    而太子李建成為了鞏固太子地位,也極力打壓李世民。兩個兒子的明爭暗鬥和劍拔弩張,李淵洞若觀火,然而,畢竟兩個都是兒子,他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好,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了震驚天下的玄武門之變,出奇不意地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 有人送尉遲恭一車金銀,李世民勸他收下卻被拒,原來所謀甚大
    結果在夏縣戰鬥中,尉遲恭大敗唐軍,還間接害死了李淵的堂弟李孝基。李淵大怒,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於是派李世民率大軍剿討劉武周。這次唐軍做了充分的準備,尉遲恭大敗而歸。李世民知道尉遲恭武藝出眾,便派能說會道的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進城勸降。尉遲恭一看李世民很有誠意,就獻城降唐。李世民很高興,讓他繼續統領舊部人馬。
  • 李世民納嫂子入宮,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快送她回家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將兄長李建成、四弟李元吉誅殺,李淵被迫退居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杜絕後患,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全部誅殺。當清理二人的家眷時,李世民想到了他的四弟妹、李元吉之妻楊氏。最終,李世民公開將楊納入後宮,史稱楊妃,後來還為李世民生下第十四子李明。
  •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何要賜死劉備兒子?他的真實目的是啥?
    說到劉備兒子,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劉禪,也就是那個「扶不起的阿鬥」。但是劉皇叔一生放縱愛自由,兒子可不僅僅只有這一個。比如說劉備的大兒子,其實是劉封,雖然他是劉備的義子,但卻是劉備第一個名正言順的兒子。並且還由於他表現出色,一度被劉備視為了「接班人」,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後他卻被諸葛亮給賜死了,那麼諸葛亮為何要賜死劉備兒子?
  • 貞觀初年的五位宰相,一個被李世民逼死,另外四個被李世民侮辱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淵迫於形勢,有條件退位為太上皇。李淵退位的條件,是保留武德朝的一批宰相,以此維繫在朝中的存在感。 李世民根基不穩,不能和父皇翻臉,就接受了父皇的條件。貞觀初年,朝中的宰相班底,保留了武德朝的裴寂、宇文士及、陳叔達、蕭瑀、封德彝。
  • 唐太宗李世民那麼多兒子,為何嫡三子李治能登上皇位?
    聽到李治如此作答,李世民無比欣慰的對李治說道:你能如此做,就是最好的臣子了。由此可見,當時的李世民並沒有考慮讓李治來當太子。李承乾和李泰激烈爭鬥的最終結果,就是李承乾被逼謀反。而李承乾謀反的同時,也讓李世民傷透了心。因李承乾的謀反,也加重了李世民的猜忌心。
  •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中李建成?
    在玄武門之變中,李元吉看到李世民,知道情況不妙,立即連發三箭,結果全部未中,李世民反手一箭,李建成一命嗚呼。每次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總會有很多疑惑,為何不是李建成射殺李世民,而是李元吉搶先動手呢?更為主要的是,李元吉原本箭術精湛,為何在玄武門之變卻連發三箭均未射中李世民,而李世民一箭就將李建成射殺了?
  • 李世民要處決10個侄子,父親李淵流著淚說了14個字,結果全都成真
    但是李世民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殺兄父,最後以非法的身份繼承了皇位。為了以絕後患,李世民將自己哥哥的幾個兒子也殺掉了,他的父親李淵痛心不已,對他說了14個字,後面全都應驗。 李世民是李淵的二兒子,他們的母親都是竇皇后,因為這個原因,古代嫡長子繼承制之下,李世民是沒有任何繼位的可能的。而且隱太子李建成,也就是李世民的大哥,是一個非常賢明的人,文武雙全。
  •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的時候,父親李淵說了14個字,多年後全部應驗
    時間轉向約400年後的唐朝,李世民在太子之爭中不但對親兄弟沒有留情,還殺掉了兩兄弟的10個兒子,父親李淵對他說了14個字,多年後全部應驗。唐太宗李世民早在少年時代就聰明果敢,《新唐書》中記載他在隋朝末年三勸父親李淵起兵反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淵終於在太原起兵滅隋建唐。後來李世民常年率兵四處徵戰,對建唐而言,功勞最大也最擁有民心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