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是如此。他在發動玄武門之變奪權時絕對理解不了父親李淵的痛苦,直到多年之後他也到了當年李淵的年齡,也看著一群兒子在下面陽奉陰違、小算盤打的啪啪響,這時他才能深刻意識到當年父親李淵在面對自己與太子李建成時的無奈。
李世民的兒子一點也不省心,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間鬥得水火不容,其他的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比如說他的第五子李佑。
李佑與李承乾、李泰不同。李承乾和李泰的目標是那把金燦燦的龍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會把自己聰明睿智、禮賢下士的一面盡其所能的彰顯出來。可以說不到圖窮匕見的那一刻,他們絕不會做愚蠢的事情。但是李佑不同,他是庶子還不是庶長子,在立嫡立長的觀念下,皇位與他無緣。他也沒有那麼大的目標,當然也沒有那個實力。或許他只是想快樂的活著,想玩點什麼就玩點什麼。可是這個他認為很小的要求,卻一再被限制。
李佑喜歡遊獵,還在舅舅陰弘智的挑唆之下招募死士為自己效力。接著又寵信燕弘信等奸邪之人,整日就是飛鷹走狗各種荒唐,李世民知道後很生氣,身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自然自己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器。如今知道李佑的種種行為後就想把這個孩子從歧途上搬回來。李佑早就在自己的封地齊州生活,李世民天高皇帝遠也不可能時時教導,想來想去,他把信任的權萬紀派到齊王府當長史。李世民認為權萬紀剛正不阿,之前擔任吳王李恪的長史時就很稱職,如今把他派到齊王府,想來這個不學無術的五兒子也會有所收斂。但他卻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權萬紀,最終讓齊王李佑走上了謀反之路。
權萬紀到達齊王府之後看到李佑身邊小人圍繞,就多加勸告,但是李佑不聽。權萬紀若是把齊王寵信的昝君謨、梁猛彪等人斥退,齊王轉頭就會把他們叫回來加倍寵信。這樣的事情多了,權萬紀對齊王的期望也就逐漸降低。又恰逢李世民擔心兒子不成器,經常寫書信責備。權萬紀害怕自己受到牽連,就對李佑說若是王爺可以改過自新,我願意到皇帝面前解釋清楚。
李佑雖說頑劣,可對李世民還是懼怕的。如今有機會改變一下印象,他自然願意。於是李佑寫了請罪的摺子讓權萬紀帶到父皇面前幫助美言幾句。權萬紀確實這樣做了,還對李世民說李佑一定會改好。李世民聽完這些話雖說怒氣減小,但為了讓兒子時刻有敬畏之心,卻在賞賜權萬紀的同時斥責李佑。李佑頓時覺得自己被騙了,他認為權萬紀一定沒有幫助自己說話,他是去告狀的。於是李佑在心裡暗暗恨上了權萬紀。而權萬紀呢?他得到李世民的褒獎之後猶如得到尚方寶劍,再次回到齊王府後就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了。
他不僅放逐了李佑寵信的昝君謨、梁猛彪等人,還不準李佑出齊王府,甚至每天要做什麼事都得他來安排。不要說是親王,就是一個普通人也受不了這樣的監視。心裡恨極了的李佑秘密聯合昝君謨等人要誅殺權萬紀,只是事情還沒有開始就暴露了。權萬紀直接把昝君謨等人收監,接著向李世民稟告這件事。李世民接到消息後任命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去調查,結果就是齊王聯合寵臣要暗殺長史。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李世民只能下旨讓權萬紀和李佑到自己面前分辨。權萬紀作為苦主,樂呵呵的在前面先走了。但是李佑不行,他知道自己這次回京兇多吉少,為了以後的自由,李佑決定拼一把。他命令燕弘亮帶領二三十名騎兵追殺權萬紀,並且殘忍的將其肢解。殺了李世民任命的官員,李佑知道自己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既然造反是唯一的路,那就徹徹底底放開手腳吧。他命令城中15歲以上的男子都要入伍當兵,城外的百姓也被趕到城裡強制當兵。還私自任命左右親信為上柱國以及三司,甚至封他們為拓西王、拓東王等王爵,可以說就差封自己一個皇帝當了。李世民知道李佑的做法後又驚又怒,當然還有一陣陣的痛心。李世民並非鐵石心腸的君主,如今兒子要推翻自己的統治,他在無限悲哀的同時,一定瞬間就明白了當年李淵的心情。
雖說不忍,但該做的事情還得做。李世民命令名將李績發懷、洛、汴、宋、潞、滑、濟、鄆、海九州府兵,與刑部尚書劉德威聯手平叛。李佑並非將才帥才,這次造反也不是處心積慮,李世民派出的還是當世名將,因此這場戰爭的結局是沒有懸念的。只是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李績還沒有到達齊州李佑就被捉了,這場突然出現的造反事件就這麼被平定了。而平定這場叛亂的人,還是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
這個人叫曹杜行,是齊州的一個兵曹。兵曹有的資料說是七品官,有的資料說是八品,總之這只是一個比平民高一些的職位,基本沒有資格到親王的面前。可是這個叫曹杜行的兵曹卻敏感的抓到這個機會,他聽說朝廷平叛大軍已經在路上了,又看到李佑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政務,不要說青州、淄州的士兵不聽李佑調遣,就是齊州境內的諸縣都不跟隨,曹杜行猜到李佑不得人心必敗無疑。若是可以捉到李佑交給李績,這是一步登天的大好機會。若是自己無動於衷呢?身為齊州的一個小小兵曹,只怕終生都熬不出來了。想通了這一層,曹杜行決定拼一把。
他帶著一些與自己一樣博前程的兄弟在一天夜裡鑿開了齊王府的圍牆,齊王府上下守衛人員也不認可李佑的做法,如今深更半夜圍牆被鑿開,他們還以為是朝廷大軍打來了紛紛逃命,曹杜行一行人順利包圍了李佑所在的房間。驚慌失措的李佑帶著燕弘亮等四個寵信之人在房間內哆哆嗦嗦的拿著弓箭做最後的掙扎,曹杜行一番喊話後看到沒人出來,就說再不出來,自己要放火燒房子了。
李佑聽到這句話再也忍不住了,他說自己願意出來,但是你們要答應我不殺燕弘亮等人。可見這時的李佑還沒有認清狀況,他還以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親王,一句話就可以保住一票人的性命。為了不傷害李佑,曹杜行爽快的同意了這個要求。可是當燕弘亮走出屋後卻馬上就被抓了,並且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就被扣下雙眼,接著這對眼珠就被仍在地上踩爆。燕弘亮疼的一陣抽搐,但這些遠遠沒有結束。他先是被打折了腿,接著又被鞭打致死。
李佑看到曹杜行等人的做法怒斥其不守信用,這個含著金湯勺出生的王爺到此時還不知道守信是相對而言的。當你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不會有人對你守信。李佑的喊聲無人理會,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寵臣被打死,然後被一個自己從沒正眼瞧過的小官押著遊街示眾。哪些本就沒有什麼鬥志的將士看到李佑被抓也就全都放棄抵抗,因此李績還沒到齊州,這場造反就終結在一個小官手中。
李佑被押解到長安後以「謀反罪」被貶為庶人,接著在太極宮被賜死。抓住機會的曹杜行卻從一個不起眼的兵曹一躍成為巴州刺史,封南陽郡公,成功鹹魚翻身。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