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寫此類文章,是很有風險的。
現在房地產市場嚴重依靠於政策。雖然政策秉承著「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原則,然而,所有的地方政府制定政策還必須有二看。
一看上面。
最近的風向如何,是「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是「房住不炒」,還是「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不同的說法代表不同政策導向和力度。
二看自己。
下面的市場情況是怎樣的。
是如同一線城市那樣按也按不住的火爆,還是如同某些城市那樣不折不扣的市場漸冷,依靠地王續命,這是因城施策的關鍵。
在如此大政策背景下,1月10日,達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中心城區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確保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十二條政策措施的通知》(簡稱達州樓市「十二條」),旨在結合達州實際,確保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其中恢復購房補貼和貨幣化補償安置這兩條政策讓人最印象深刻,畢竟從表面來看,意味著在達州購買一套100㎡的房子,可以拿到政府給予的1萬到2萬不等的財政補貼。
但要知道,就算一二線城市在面臨房價走低的困境下,也不敢大行鬆綁之能事,而只能藉助人才政策來實現試探性鬆綁,不斷試探政策底線。
而達州這個四線城市不僅完全鬆綁,還親自下場託市,這背後的原因也不難理解,達州本來就沒什麼調控手段,沒有限購也沒有限售,樓市本來就沒有設防,也就無所謂鬆綁。
想要刺激樓市,能做的只剩下政府親自下場託市。
熟悉達州樓市的人都知道,在幾年前去庫存的大背景下,也僅僅給予80元/平的購房補貼,如今卻直接上升到100元/平,而且再度提出全面推行貨幣化補償安置的手段,比上一輪「救市」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呢?
這一切,都說明這個城市的形勢之嚴峻,可能已經超出想像。
要知道,達州在這兩年的瘋狂,得益於央行的定向放水。
比如說在前兩年,大家對於4、5000的房子都覺得貴,可是在市場火熱之後,整個達州樓市的樓盤均價上漲到8000左右,大多數樓盤都出現了開盤即售罄的情況。
說明這輪瘋狂的背後,有貨幣化補償安置的背影。在昨年下半年,整個市場趨於穩定,達州又開始面臨經濟新常態的壓力,房產市場就成了它的救命稻草。
由此可見,更是要全面推行貨幣化補償安置來刺激房產市場,畢竟沒有刺激就沒有活力,光依靠穩是不行的。
再回頭來說達州樓市「十二條」,畢竟達州只是一個縣城,在省會城市的虹吸作用下,一個四線的縣城想要刺激樓市去庫存,人才政策顯然並沒有那麼有吸引力。
用財政刺激樓市去庫存的做法,而不是房企降價的做法促進銷售,也能代表官方對樓市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2020年樓市就會迎來完全放鬆,畢竟,房住不炒才是主旋律。
而對於房價來說,暴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2020年房價既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一個字「穩」。
政策只能定方向,具體買房,還是要回歸市場。只希望大家都能買到心儀的房子,至少對於大家來講,這波政策有利而無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