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忠告:有一條古老規律,其特徵只有4個字

2020-12-22 星落澤洋

中國因為文化歷史悠久,流傳下來很多古老智慧,包括農業,商業,為人,處世等等。在《易經》中就有一條為人處世的古老規律,而且只有4個字,那就是吉兇悔吝,會用的人才終生受益。

吉兇:失得之象

我們通常認為的吉兇是指有好事或壞事發生,而在《易經》中則指出了它的另一面。

當一件事能夠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整體的態勢向上發展時,我們一定要及時抓住機會,順勢而上。絕不能畏畏縮縮,瞻前顧後,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而這個機會就是「吉」,我們在沉澱積累的階段時,一定要打好了基礎,時機到來,就要一躍而上,不要猶豫和害怕。

同樣的道理,當一切的事物都朝著反向發展,即便自己做很多努力也無法改變自己現在的壞局面時,一定要學會及時止損,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讓自己處於一個絕望的境地。

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定的,幸運不可能永遠都在,苦難也不可能一直降臨。所以,我們在面對得失時不能過於執著,及時止損,才可能有化兇為吉的機會。

悔吝:憂虞之象

悔是指過猶不及。

《易經》說,月盈則虧,日中則昃。月亮圓滿後,就會走向虧損;太陽上升到頂頭,就會偏斜西落。

當事情到達一定的程度時,可能就到頂點了,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再做些什麼,想讓事情更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一旦做了,就可能讓事情朝著反方向發展。

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注意一個度,凡事過猶不及,這時我們需要的就是收斂鋒芒,韜光養晦。

吝是指後勁不足,在《易經》中的意思,是少,不足。

原本想做一件事,結果因為準備得不足而失敗,這就是吝。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最重要還是要潛心積累自身實力,等待厚積薄發,不要急於求成,等到你真的下定決心去做的時候,就不要再猶豫。

吉,是順應天道之果,兇,乃違背天道之果,悔,為稍微過頭,吝,為略顯不足。

很多人都聽過這四個字,但卻鮮少有人將他們聯繫起來。在《易經》中它背後代表的是順應天道而生、積累自身底蘊、鼎盛時收斂鋒芒、最後結束時也能及時止損的規律。

《易經》這條古老規律,亙古不變,幾千年來都沒有改變過。只是,注意到規律,會順應的規律的人,真的不多。大多數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行事,所以他們經常碰壁、受挫和不順。當我們知道,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徵,那麼就可以隨機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以人之道,匹配天之道,那麼人生才會真正順暢起來。

所以筆者向你們推薦這本《圖解易經僅需56元,這本有圖解的易經讓你更加輕鬆讀懂古人智慧,不用再自己去領悟那苦澀的文言文。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有一條古老的規律,其特徵只有4個字,會用的人受益一生
    《易經》的本質是「易」,即變。一切變化都離不開它的教派,那就是規律。《易經》中有一條古老的規矩,它的特點只有四個字:吉兇悔吝,會用的人受益一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類,都遵循著古老的易變規律。這一規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誕生、萌芽、積累期;第二階段是生長發育期;第三階段是退卻、繁榮、過渡期;第四階段是消亡、衰落、毀滅期。
  • 南懷瑾送給年輕人的一句忠告,只有4個字,但字字珠璣
    由此可見,南懷瑾送給年輕人的一句忠告,只有4個字——立身出處,但是字字珠璣。我們若能牢記住了這4字處世箴言——立身出處,則可少做很多彎路,福氣多多。01何為「立身出處」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歷史小故事就明白了!《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字伯起,東漢時期的名臣。
  • 《易經》提醒:決定一個男人財富的,遠不止勤奮,而在於這4個字
    《易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人生的路標《易經》這本書的篇幅雖然很短,只有區區20幾頁的內容,但是其中所記載的64卦象,卻可以包羅萬象,其中隱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用一生。我們無論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每當遇到困難時,其實都可以在《易經》中尋找到答案,換句話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好,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馬雲曾表示:「太極是一種哲學思想,融合陰陽變化,功守之道被我運用到企業經營中,相信對每個人的事業、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 易經說:相由心生,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沒留「好心眼」,警惕
    如果你的本身是美的,那麼你看到的萬物也會是美的,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醜陋的,那麼,醜陋的內心,就很有可能會通過人的形貌得以呈現啊。易經說:相由心生,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沒留「好心眼」,警惕第一個特徵:獐頭鼠目。
  • 「千古奇書」《易經》,精髓只有3個字,悟懂後,更易走好人生路
    天書《易經》,關於他的論述數不勝數,這也說明了這確實是高級知識,以人類角度來說,他最深刻的規律和本質就是以下三個字。本篇文章就帶大家梳理一下這個精髓,讓大家輕鬆掌握高級知識,走好人生路。第一:「上」《易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也就是指「自然」,其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的一生,為人處事應該是轟轟烈烈,向上如天。
  •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儘量少說自己這「4件事」,是有道理的
    有智慧的人,為人處世,都是從學會說話開始的,而《周易》也是一本可以教人如何說話的書籍。《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儘量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1、別逢人就說自己的隱私我們都知道,言多必失,隱私畢竟就是隱私,實在不適合宣揚出去。
  • 易經忠告: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在發財之前,需要先拋開這5樣東西
    易經忠告: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在發財之前,需要先拋開這5樣東西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按照現代科學的講法,人的命運跟幾大因素有關係,風水,積德,讀書!《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易經》中記載:「做人要明白,人追錢,永遠發不了財」。
  • 易經忠告:一個人年過半百,家裡千萬別留這三種人,說得很有道理
    傳統文化,包羅萬象,不僅有字面意思,還有內涵表述!比如像《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 一個人想要出人頭地,光靠聰明是不夠的,聽聽《易經》這4點忠告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整部《易經》,內容艱澀,涵蓋的道理,都蘊含在這8條天規之中,領悟它即可改變自己的人生。
  •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謹記易經4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易經四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易經》一書中記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易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易經》》說,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傳》也說,神無方而易無體。意思就是萬物的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
  • 曾仕強:《易經》全篇只講了這「3個字」,但很多人都沒搞懂!
    道法自然,依道行事,人有人規,天有天規,無規無矩,必有禍亂!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能力,都敵不過天道和規律。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熟讀《易經》後總結了3個字的成功格言:「上」、「止」、「正」。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需要選擇的問題,如何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重要。
  • 易經提醒:「不好惹」的人,往往有四種特徵,有一個,我們也要重視
    易經提醒:"不好惹"的人,往往有四種特徵,有一個,我們也要重視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靈性,每個人也理所當然有自己的性格,只是有的性格是和別人與他相處,有的人的性格雖然不能說壞,但卻不容易交往。人們都喜歡去接近一些,在性格上比較溫柔好相處的人,因為這種人身上自帶一種暖意,讓人和他在相處過程中感覺很舒服。
  • 易經忠告: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有這「3種怪相」,要警惕
    易經忠告: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有這「3種怪相」,要警惕《易經》作為我國古代的一部著作,書中的語言十分精簡,但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在古代,《易經》被稱作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是公認的「群經之首」,書中通過64卦,闡述了宇宙和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是古代先賢們智慧的結晶。
  •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俗話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凡事要三思而後言,別「口無遮攔」,否則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遇到什麼樣子的人,就說什麼樣子的話,說話要有選擇,給人留餘地,千萬不要「咄咄逼人」。
  • 易經忠告:如果你到了50歲還在奔波,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後路」
    易經忠告:如果你到了50歲還在奔波,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後路」人到五十,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一部著作,古往今來一直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雖然只有幾十頁的篇幅,但可謂是字字珠璣,很多古人的名人名言,都是受到了《易經》的啟發。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
  • 《易經》智慧,在一「變」字——惟變不變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內涵無數的智慧。但事實上,這無數的智慧都凝結在一個字中——變。看其名也可窺見端倪:易者,變也。整部《易經》,其實都是在講一「變」字,它以前人長年的經驗知識,講事物變化的規律和法則,所以才叫《易經》。《易經》中的八大卦,其實是代表八種自然現象,乾卦為天,坤卦為地,震卦為雷,巽卦為風,坎卦為水,離卦為火,艮卦為山,兌卦為澤。
  • 易經:一般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會有這3個特徵,你也有嗎?
    易經:一般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會有這3個特徵,你也有嗎?「易道洗心」便是清洗內心之意,形容在修行之初去除邪念或雜念,轉惡行善,一遍又一遍,直到將我們的心洗得發白,發亮。《易經》中提到的3個大器晚成的人,一般必備的4個特徵,你也有嗎?變則通,通則久在佔卜時,有些人一看到是否卦,就整天憂心忡忡,有的甚至於破罐子破摔。這時應該怎麼辦?當然是思「變」,否極泰來嘛。
  • 易經忠告:與這四個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謹記大恩養仇人
    周易忠告:大恩養仇人,與這4個人關係再好,也不要常常施以恩惠1、自私自利的人《易經》的第三十九卦蹇卦,說:利西北,不良影響東北地區;利見成年人,貞吉。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有錢人,平時喜歡樂善好施的。他有個鄰居,比較窮,也比較懶,每天都為衣食住行煩惱,他就每天給這個懶鄰居兩個雞蛋。一次,他拿著兩個雞蛋出門準備給那個懶鄰居,在門口剛好碰到了一個乞丐,他就順手把其中的一個雞蛋給了那個乞丐。
  • 《易經》中最重要的一個字,看懂改變一生
    孔子晚年讀《易經》讓他最有感想的就是這四個字:「 時也,命也。」時到了,命該去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後結果怎樣,由老天決定,這裡的「時」便是孔子提出的。人做事都要掌握時勢和時機。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沒有時機,就不要盲動,盲動只會落得被動。保存實力,待時而動。
  • 《易經》忠告:人過五十,餘生不長,要善待自己,學會靜而不爭
    這,就是《易經》真正的人生心法和智慧。《易經》:從古至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研究《周易》而卓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邦濟世的大人物。易經忠告:人到五十,日子寥寥無幾,要善待自己,學會靜而不爭易經忠告:人到五十,日子寥寥無幾,要善待自己,學會靜而不爭歲月無聲,時間無情,人生的五十歲悄悄地落在我們的頭上臉上,面對叢生的白髮,看著臉上的滄桑,你不得不發出感嘆:我們是真的老了,曾經以為五十歲是多麼遙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