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論場丨騎車人行人違章身亡負全責,「誰弱誰有理」不好使了

2020-12-08 河南日報客戶端

□劉嬋

近日,上海警方公布「上海6則騎車人和行人全責的亡人事故」案例,觸目驚心。

其中,有人騎車違法駛上公路橋,車輛失控倒地與正常行駛的貨車發生碰撞;有人騎車違法駛入機動車道,與同向行駛的重型自卸貨車相撞;還有人步行急穿機動車道時摔倒,遭行近至此的小轎車碾壓……他們無一例外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怪不得任何人,只能怪自己抱有僥倖心理,不遵守交通規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幾起案例中的當事人均為60周歲以上老人,年齡最大的83歲,這無疑給老年群體出行安全敲響了警鐘。我們常說,時代發展已然成了快車道,而那些學習能力和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卻成了一座「孤島」。這主要是指,行動網路普及開來,老年人常遇到不會網絡購票、不會使用健康碼等技術門檻。其實,「孤島」的含義不僅在技術層面,一些老年人應當反思,自身思想認識、安全意識是不是過于禁錮和落後,人為讓自己成了「孤島」?老年人身體機能減退是自然規律,更應當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杜絕盲目自信。

當然,年輕人也不能置身事外,每個人都應當是交通安全的自覺踐行者。捫心自問,你有沒有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或者回微信處理工作的經歷?你會不會站在路口看兩邊沒車,即使是紅燈也自顧自過馬路?你是不是每次騎上電動自行車時,都自覺佩戴好安全頭盔?「知道了」始終無法和「做到了」畫等號,很多時候,並非人們不懂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種常識和道理,而是缺乏嚴格遵守的自覺性。

騎車人和行人雖然身亡,但依然被判定負全責,拿不到任何賠償,這樣的結果會讓家人何其痛心?如果說現有「規則之約束」「理念之灌輸」還不足以讓你緊繃「安全弦」,那麼面對「生命之拷問」,心頭會不會猛然間多了一份責任?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不要以為自己是行人或非機動車騎行者,屬於「弱勢群體」,就置法律的權威於不顧,仗著自己有「豁免權」,產生肆意違法心理,把大馬路當自己家後花園,任性闖紅燈、逆行、佔用機動車道。要知道,一旦與機動車相撞,行人和非機動車騎行者的受傷、致死率更高。

無論是對車輛還是行人來說,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才是馬路上的準繩,相互禮讓、共同合規才是安全繩。機動車體型龐大,與行人相比屬於較為強勢的通行方,更需注意不要擠壓行人的出行空間,比如在斑馬線前減速慢行、停車禮讓。但文明出行、道路安全,同樣離不開行人的配合,絕不能「誰弱誰有理」。如果守法合規的人,反而要因為不合理的「強弱之分」而擔責,那才是真正的笑話。因此,交警部門遇到類似情況,不能抱有「大事化小」的心理,採取「和稀泥」的做法混淆是非,一個真正講法治的社會,應該是誰有過錯,誰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誰錯誰擔責」,不僅在交通領域如此,在其他領域也應是共同準則。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和這個城市斑馬線上的秩序是成正比的。上海警方這6則案例的責任認定,可以說作出了很好的示範,遵守規則對路權歸屬的界定,涵養權責明晰的馬路文明。河南黨政代表團正在長三角一帶考察學習,學什麼?學以法律為準繩實現「路暢車通、人車和諧」,學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學無處不在的規則意識和守則能力,亦是重要一課。

編輯:屈曉妍

相關焦點

  • 無證駕車撞到酒駕車,同是違章誰該負全責?交警:再說最後一遍
    無證駕車撞到酒駕車,同是違章誰該負全責?還有一些事故的起因比較惡劣,像酒駕以及無證駕車,這兩種因素導致的車禍,一般都有違章者負責,不過若是無證駕車與酒駕車相撞,同樣都違章了誰該負全責呢?一方面,無證駕駛是很嚴重的違規,駕駛者為取得合法的證件,其車技根本沒保證,有的甚至不會開車,就跑到路上當馬路殺手,情節很嚴重,一旦被查到,就要扣車罰款,嚴重還會被拘留15天。
  • 開車撞上違停車輛誰負全責?聽完交警回答,車主不淡定
    除了堵車嚴重以外,汽車數量的爆炸式增長也讓停車難問題越來越嚴峻,買得起汽車也沒地方停,你說氣人不氣人?開車撞上違停車輛誰負全責?聽完交警回答,車主不淡定。有些車主找不到停車場停車,就會臨時把車子停在路邊,這種行為雖然違反了交通規則,但是卻非常無奈。有些老城區道路本來就窄,有些車主找不到車位停車,還把車子停在路邊,不但交通越來越堵,還經常遭遇交通事故。
  • 15歲少年騎摩託被撞身亡索賠120萬,誰死誰有理何時終結?
    15歲少年騎摩託被撞身亡索賠120萬,誰死誰有理何時終結?事故造成黃某身亡,同伴一人重傷一人輕傷。事後,交警認定黃某負事故全責。同樣的15歲,同樣的無證上路,朱亮只負25%的責任,黃某卻是全責,難倒沒有借鑑意義嗎?一個明顯的現實是:未成年人駕駛摩託車上路發生事故的新聞屢見不鮮。
  • 前車安裝流氓鉤,後車追尾後誰負全責?早知道不吃虧
    前言:前車安裝流氓鉤,後車追尾後誰負全責?早知道不吃虧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樣式的車型不斷發布出來,因此使人們對車的審美也在不斷提高。其實有些車主將這種鉤子又稱作是「流氓鉤」,之所以會有這個稱呼,是因為這個鉤子經常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小編的朋友小李就碰到過這樣一件事,他開車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與前車的距離,就撞上一個按有拖車鉤的SUV,他本以為是前車的責任,誰知最後卻是自己的責任。
  • 【知危險 會避險】一學生騎電動車斜穿馬路被撞 負全責!
    【知危險 會避險】一學生騎電動車斜穿馬路被撞 負全責!5、要遠離大車轉彎的內側區域大型車輛轉彎時,內側有2米左右的「盲區」, 一定要遠離。如果緊貼大型車車身騎車,那麼車輛在右轉彎時就極易將騎車人颳倒,其右後輪還可能從人身上碾壓而過,非常危險。
  • 寵物狗沒牽繩被撞,大媽要司機負全責,大媽:我家狗走的斑馬線
    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 導讀: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寵物走進了人們的家庭中。對於很多飼養寵物的人來說,它們是家庭的一員,是為自己帶來快樂的精靈。可另一方面,這也對寵物的主人們提出了要求,帶著寵物狗外出最基本的就是要拴繩子。
  • 網友:小豪要負全責!
    跟以往一樣,末尾都會有下一集預告,從23集的預告中可以看出,櫻木公園的寶可夢發怒了,雖說具體原因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看出,泥偶巨人的實力都被大家低估了,它的怒火已經讓櫻木公園陷入了危機,為此網友紛紛表示,小豪要負全責!為何會這麼說呢?下面就讓小元為大家分析一下吧!
  • 電動車撞上寶馬,車主提出要3000塊賠償,交警:你負全責
    在生活當中騎電動車的通常都是沒有駕照的人,這些人沒有系統地學習過交通規則,騎車上路就容易在無意當中中違反交通規則。所以近些年來,關於禁止電動車上路的呼聲越來越高,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因為有一些騎電動車的車主確實不講道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些汽車司機太強勢。電動車體型小巧,缺少外殼的保護,在汽車面前是處於弱勢群體,所以一些車主在開車的時候就會欺負電動車。
  • 什麼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是需要負全責的,有哪些?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撞車之後,大家總是要為了誰負全責吵半天,吵贏了的自然沒話說,可要是吵輸了,打臉還是小事兒,關鍵是顯得自己有點像「法盲」,那多沒勁兒。那麼了解一下什麼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是需要負全責的,有哪些?網友諮詢:什麼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是需要負全責的,有哪些?
  • 男子遭別停後追尾前車,擔全責還遭挑釁,對方:叫你吃不了兜著走
    導讀:現在隨著國家的強大,人們可以選擇的工作也是越來越多了,比如現在的新興行業滴滴司機,只要有一輛車就可以跑滴滴載客戶。近日有媒體報導,杭州的祁師傅在路上追尾了前方車輛,本來要賠償就已經很憋屈了,結果對方還揚言叫他吃不了兜著走。
  • 前天發生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完,對方負全責
    "前天發生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完,對方負全責,兩臺車的維修走對方保險,車子已經拖到修理廠。今天突然有個人要花42000買我的車,他可以直接派人拉走。 我這臺車是長安逸動手動擋,2015年買的,現在要是賣二手車,充其量能有3萬就不錯了。我就搞不明白,他買我的車有啥意義?
  • 一男子騎電動車被撞身亡,還要負全責!只因……
    近日 江門一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 因一連串的交通違法行為 結果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而且還要負全責 案件詳情
  • 撞上了…… 轉彎時未讓直行車先行 負全責|覆車之戒
    >圖中紅車前方有「讓」的標牌,但紅車沒有禮讓,撞上了白車,所以紅車負全責。>圖中白車未讓右方道路的紅車先行,所以白車負全責。【法律依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依據為《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第(二)項「沒有交通標誌、標線控制的,在進入路口前停車瞭望,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之規定。
  • 機動車交通事故中,為什麼不要輕易攬全責?
    各位因為怕麻煩,攬過全責的朋友們,聽了這個案例,是不是會有一絲絲後怕呢?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什麼情況下不能隨意攬全責呢? 劃重點:以下情況千萬別隨意攬全責 1:涉及人員傷亡不要輕易攬全責 如果事故涉及到人員傷亡的,不建議車主主動擔任全責,這時最好按照事故現場的真實情況和交警的認定結果來。
  • 以案釋法丨觀牌小事引爭執,心臟病發誰之責
    以案釋法丨觀牌小事引爭執,心臟病發誰之責 2020-12-14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車強行「加塞」,後車故意「撞車」,造成追尾誰負全責?
    汽車已經步入了千家萬戶,而購買車的車越來越多,未來還會有不可估量的態勢,這種情況皆在意料之中,畢竟汽車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無與倫比,完全不是一般的出行工具,能夠相提並論的,但是有車一族的出現
  • 如果行人闖紅燈被撞,汽車要負全責嗎?交警說完網友炸鍋了
    但是有時候司機在開車的時候明明做到了規範駕駛,卻依舊會發生一些交通意外,比方說不小心撞到闖紅燈的行人之類的,然而這時候交警有可能會要求車主負責,那麼行人闖紅燈被撞,汽車要負全責嗎?交警說完網友炸鍋了。如果不是過於複雜的交通事故的話,交警都會在進行調查以後確定有責方以及無責方。
  • 知責明責 各負其責——一論「以案為鑑,守土有責」
    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近日,生態環境部系統某紀檢幹部違紀問題引發黨員幹部思考和討論。深入剖析可發現,這位幹部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不力,沒有做到「守土有責」,最終被組織問責。
  • 小區違章建築誰來管?「公述民評」聚焦社區治理
    權力小責任重,服務機制難落地小區管理錯綜複雜,在面對違章搭建、違規停車、非法出租等亂象時,由於社區沒有執法權,或是職能部門職責邊界不清,往往會使這種老大難的問題一再拖延,久久不得解決。業主諮詢了社區和相關職能部門,但在「誰來執法」這個問題上,都陷入了僵局。業主說,城管只是上門看了一下,不了了之,物業和社區都表示自己沒有執法權。對此,高新區(濱江)副區長周力軍解釋,包封陽臺的行為不涉及增加面積,根據杭州市的相關規定是屬於違建,至於封包的形式,一般是由業主大會形成統一意見。就明月江南小區的情況來說,目前對南側陽臺能不能包,業主的意見不夠統一。
  • 我就是自己的主人,為自己的一切負全責
    上午我怕冷躲在被窩裡,突然想起來自己小時候我想家,小小年紀自己從姥姥家獨自跑到家裡去,而且有好幾次,每次都能安全找到家,小時候的我很有勇氣,很勇敢,那個時候家就像一個溫馨的港灣和燈塔,在召喚我。剛來北京上大學或就在前兩年裡,每次總想著要回家,暑假和寒假裡都想要回家呢,不過現在感覺自己有了足夠的安全感,不再那麼想家了,我自己就是自己的家!我內心裡開始常駐一個內在的、美麗的家園,我會常常去照看她的!我想我的天賦和性格是不是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養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