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眾/豐田/本田都要這麼做?換標車背後的故事解讀

2020-12-22 易車

易車原創記得趙本山在小品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你以為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了嗎」 ,細細品來,這句話雖然話「糙」,但道理卻很直白,而且放在汽車行業非常應景,對汽車業來說,換標其實並不是個新概念,早些年大家非常熟悉的呆萌的雪佛蘭樂馳就是海外車型的換標版本,而隨著現在市面上新車越來越多,自然也有更多的車型加入到換標生產的行列,那麼車企為什麼要把一款車換個「馬甲」投入市場,這背後到底有些怎樣的考量呢?

鈴木啟悅重現江湖?或是歐尚新車

鈴木在2018年底已經宣布正式退出中國市場,長安收購了鈴木所持的長安鈴木股份,成為長安汽車的全資子公司。雖然長安表示會繼續推進長安鈴木在中國市場的經營,但在近兩年時間裡其並未有更新換代車型推出,看來以鈴木品牌推出新的車型已經不太可能。

歐尚版啟悅申報圖

2015款鈴木啟悅

最近網上流出了一款長安歐尚新車的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其與2015款鈴木啟悅有著很高的相似性,細節如霧燈、輪轂造型等也基本一致,最大的差別是相比以往金屬飾條的中網,歐尚版本車型採用了燻黑設計,在整體運動屬性方面可能會有所提升。

其實對於這樣的做法我們也並不陌生,這就誠如之前日產和啟辰的關係,或者說在當下那個催生合資自主品牌的形勢下一種較常見到的現象,不同的是歐尚並非合資自主品牌,而是長安旗下的自主品牌,其誕生也是為了豐富長安旗下車型的產品矩陣,在產品類似的情況下形成細分市場的補充,以獲得更多的用戶群體。

網上流傳的維特拉換標版本效果圖

當然,除了歐尚版啟悅之外,長安鈴木的維特拉、驍途等或也將採用相同的方式,在維特拉的效果圖中,車輛整體基於現款維特拉打造而來,加入了部分長安的設計元素,最重要的是該設計圖中車標中均為空白,其是否會改用長安歐尚車標,確實也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

對於歐尚來說,那麼將擁有鈴木技術的啟悅以貼標歐尚的方式獲得新生,一方面對於歐尚品牌的車型序列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另一方面長安也沒有違背當年會繼續推進鈴木在中國的經營的承諾,這個不僅是對於車型的經營,也可以是將鈴木在小型車方面的成熟技術以不一樣的載體進行延續,更好的做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鈴木Across換標豐田RAV4?

不久前鈴木推出的一款緊湊級SUV——Across,新車將由鈴木汽車與豐田汽車共同打造,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換標版RAV4 PHEV」。

鈴木Across

鈴木Acros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RAV4的換標版

外觀方面,鈴木Across採用了諸多與豐田RAV4相似的元素,新車前臉設置了大尺寸蜂窩式六邊形前進氣格柵,配合狹長的類似迴旋鏢式造型的大燈組,看起來更加具有運動性,側面來看,一條向後逞上揚走勢的腰線在靠近C 柱處收尾,配合車門下方兩條交措設計的修飾線,完全可以看成沿襲自RAV4而來,車尾部分,鈴木Across採用了稜角分明的車燈造型,這點上與豐田RAV4更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側面和尾部更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不僅外觀長得像,動力方面鈴木Across同樣搭載的是豐田旗下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加電動機所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方面,將匹配E-CVT變速器,並配備智能電控四驅系統,官方給出的新車純電模式續航裡程為75km。

全球戰略組成 寶駿換標雪佛蘭

大宇Matiz

龐蒂亞克Matiz

雪佛蘭樂馳

改掛寶駿標的樂馳

其實要說起換標生產,通用汽車無疑有著更加成熟的經驗,早年間在國內曾經十分火爆的雪佛蘭SPARK樂馳來源於韓國大宇汽車旗下的Matiz,在美國則變成了掛龐蒂亞克標的Matiz,雪佛蘭科魯茲的原型車是大宇LACETTI,當年的景程在韓國則是掛大宇標的Tosca,而到了澳洲,則又搖身一變成為了掛霍頓標的Tosca。

而中國市場的別克君威GS,到了歐洲則化身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品牌的Insignia(英速亞),以及在澳洲售賣的霍頓 ZB Commodore等等,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但以前更多的是國外車型貼標國產,現在這種情況發生了轉變。

CN180S出口車型(寶駿510雪佛蘭版本)下線

近日,作為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發,首批寶駿510已經啟運南美,未來這款車型還將出口至非洲、中東等多個海外市場,而這並非上汽通用五菱的的第一次,寶駿530早已以全球車的的身份身份出口海外,7月初全球車寶駿530再次獲得中東市場新增訂單2045輛,不意外的的是寶駿510、530兩款車型出口版本掛的掛的也是雪佛蘭logo,在通用成熟的全球理念之下,寶駿車貼標雪佛蘭出口一方面符合通用的全球戰略利益,另一方面也代表了通用對於五菱及寶駿品質的認可。

大眾轉身電氣化 江淮大眾如何應對?

大眾對於中國市場的合作夥伴一直有意調整股比,在全面轉向電氣化之後這種需求變得更加迫切,而無論是南北大眾的哪一家而言,其佔據主導的可能性都不大,而此次通過控股江淮汽車,並將重點放在新能源車領域,一來是迎合其未來轉向電氣化的戰略大方向,二是通過在更大的話語權,更有利於推行自己的戰略,從而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佔據更大的話語權。

即將推出的國產版本ID.4

迪斯曾說過2023年左右推江淮大眾版的MEB車型

2017年江淮大眾已經成立,按照此前計劃,江淮大眾計劃到2025年在推出5款純電動車型,而為了與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的純電動車型有所區別,江淮大眾或將推出低於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的ID.3、ID.4等的車型,而根據此前大眾的「MEB Entry」項目來看,該項目計劃在2023年左右在歐洲推出ID.1等車型,結合迪斯此前說過的「將在2023年推出江淮大眾版的MEB產品」來看,似乎增加了ID.1、ID.2等車型在江淮大眾國產的可能性。

未來的「MEB Entry」項目車型定位或低於ID.3 不用大眾logo

江淮大眾很可能將入門級的「MEB Entry」項目冠以新的品牌,在入門級電動車市場與國產品牌展開競爭,當然不太可能是西雅特,或許是一個全新的品牌,這麼做也是一種貼牌生產,這種做法對於大眾的品牌價值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當然這樣的做法在中國市場也已經早有先例。

江淮大眾思皓E40X借鑑了嘉悅X4的設計理念

江淮大眾思皓E50A與江淮iC5十分相近

而在目前這個階段,思皓品牌似乎仍是最佳選擇,本屆成都車展上,我們可以看到思皓E40X和E50A的身影,其中E40X借鑑了江淮嘉悅X4的設計,E50A更是與江淮純電動汽車iC5在設計上類似,全封閉式前臉設計表明其純電動車的身份;前保險槓區域採用誇張的折線設計,更富設計感。車輛尾部,層次分明,後保險兩側的開孔造型呼應了車頭的設計。

那麼看了上面的一些車企換標生產的案例,那麼車企換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考量呢?

共享技術 節省研發成本 提升盈利

眾所周知,車企的研發成本在整體的支出中佔到很大一部分,研發不僅僅限於技術,還有設計等方面,而源自同根的車型加上不同的品牌標識,並在設計方面加上為迎合品牌家族設計而進行的些許調整,將其放到不同的品牌之下,既可以豐富各自品牌的車型產品矩陣,也能夠節省相當一部分的產品研發成本,而通過品牌本身給予車型的賦能,可使得同平臺下的車型產品力得以更好的延伸,形成高低搭配等組合,並覆蓋更多的用戶區間,從而在一定給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盈利等等。

延長產品換代周期

東風日產全新第14代軒逸

軒逸經典的推出延長了13代軒逸的生命周期

啟辰R50是老款騏達換標後的延續

一個企業想要在發展中保持長期的競爭力,那麼產品力的提升就必不可少,因此不管是什麼樣的企業,對於車型的換代更新工作都是重中之重,我們縱觀一些比較經典、歷經多次換代的車型,可以看到,每一代車型都有著自己的換代周期,這個周期短則四五年,長期七八年,有些車型的換代周期甚至更長,這都不足為奇;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的迭代速度加快,消費者對於車輛的要求越來越高,車型的改款與換代頻率或許會更加頻繁,但車型換代並不意味著其已經完全不適用於當前市場的需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車型同堂銷售的現象,比如北京現代的伊蘭特、悅動、朗動,東風日產的軒逸、軒逸經典等車型。

除此之外,換個馬甲以另一種方式進入市場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這樣做可以更好的延長車型的生命周期,即使換了品牌,比如日產與啟辰,但車還是熟悉的味道,買老款車型,對於不少預算不太充足的消費者來說,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扶持新品牌

不少的企業,出於自身戰略發展的要求,會推出多品牌,通過品牌間不同的產品定位來強化品牌屬性,吸引不同的消費者,此前這種做法適用於歐美日的巨頭廠商,最近這些年來,隨著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有不少自主品牌推出高端品牌,符合現階段對於「品牌向上」的號召,有利於強化自己的品牌調性,這其中包括吉利與領克、長城與WEY、奇瑞與星途等等。

與此同時推出的一些定位較低的品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車型的產品力與性價比,並適度拉低整體的門檻,以此提升更多的市場份額,涵蓋更多的消費群體。

豐田與雷克薩斯旗下車型在技術方面有著很多的共通點

當然,我們前面也說過,這樣的做法並非自主品牌才有,豐田推出的雷克薩斯、本田推出的謳歌、日產推出的英菲尼迪,現代的捷尼賽斯等品牌,都歷經了初期比較艱難的發展過程,最終才有了現如今的知名度與品牌認可度。

車企的全球化戰略

通用是車企的全球化策略的代表

將同款車型懸掛不同品牌表示分別進入不同國家和市場,這麼做的目的是不必為單一市場投入巨資單獨研發,達到資源利用和配置的優化,這對於車企的全球戰略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在這點上我們上面提到的通用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用藉助著旗下擁有多品牌的優勢,將旗下車型通過懸掛不同品牌標識投入不同市場中當地認可度高的品牌之中,比如中國市場對於別克、雪佛蘭品牌、韓國市場大宇品牌、澳洲當地霍頓品牌,歐洲的歐寶品牌等等,相比新品牌,其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本土化」,並快速得到當地市場的認可,當然這樣的戰略做法與一個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的實力和影響力是密不可分的。

從上面可以看出,車企在換標背後自然有著眾多的考慮,在一些方面與時下流行的「雙車戰略」也有著一定的共通性,比如有延展產品面的需求,降低研發成本、更好利用現有技術的考慮,有企業背後發展戰略的考量,更有利於品牌擴張,豐富品牌屬性和內容的夙願,當時換標等情況不知有利於企業層面的發展,對我們的消費者而言,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車型可供挑選,可以以更合適的價格買到心儀的車型,仔細想想,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焦點

  • 黑標雪佛蘭、紅標本田、B標奔馳,同一品牌換個標就買不起系列
    你以為一輛豐田只要10萬,雪佛蘭高端車型只認識大黃蜂,奔馳高性能部門除了AMG還有誰?這些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或許換個標你就不認識了,甚至還變成了一般人高攀不起的高度。紅標本田在本田內部,對紅色的本田標有個專有名詞,叫做:hondamentalism(本田精神)。這個紅色的車標並不是所有的車型都能掛的,而是只對於「本田的高性能版本」車型,如Civic Type-R、Integra Type-R、Accord Euro-R等。
  • 不懂車選大眾,半懂車的選豐田,真正懂車的都選這幾個品牌!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中最受歡迎的無非就兩個品牌,一是大眾,二是豐田。前者是最早進入國內的合資品牌,在國內深耕多年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形象,而後者進入國內時間也不短,憑藉著超高的品控,穩定可靠的質量讓其擁有強大的品牌口碑,可以說對於國內大多數消費者而言,不懂車的人大部分會選擇大眾,原因是買的人多,而半懂車的會選擇豐田,原因是質量可靠。但真正懂車的大多都不選這兩個品牌,因為相比它們還有更好的選擇,真正懂車的都選這幾個品牌!
  • 續航510KM,不掛本田標的廣汽本田純電動車
    廣汽本田EA6赫然現身公告目錄,外觀設計圖被大眾熟知,預示著距離正式上市不遠了。同時,大家發現一個問題,廣汽本田EA6並不掛本田標,是根據埃安Aion.S打造一款掛傳祺標的"廣汽本田純電動車"。
  • 豐田的9種車標,牛頭標鬼面標都有,認識五種已經很厲害了!
    可以說豐田是全世界最知名的車企之一,相信很多人對它都非常熟悉,對於很多車友來說,豐田的車型比如凱美瑞、卡羅拉、皇冠等等,這些車名相信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什麼?你說百裡開外就能認出是不是豐田車,它們家的車標即使化成灰你都能認得?
  • 本田再次放出黑豹,比大眾高爾夫有實力,全系搭1.5T!
    本田再一次放出黑豹,比大眾高爾夫更具實力,全系搭1.5T標配雙懸。各位,歡迎來到本期的「智慧小車匠」——本田汽車是日系知名汽車品牌,本田和豐田是這兩個「小車匠」最熟悉的品牌。一開始,小車匠知道豐田汽車是因為,豐田的經典越野車豐田漢蘭達,後來才對它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本田汽車則不同,它知道有這個汽車品牌並不是因為 SUV,而是因為它曾多次獲得月銷量冠軍,這款車就是本田最好的家用轎車本田思域。以前常常是轎車的月銷量排行榜冠軍,在國內一直很火。奧迪A3新車上市前,本田思域一直是國內緊湊型轎車市場中,最為熱門的合資車之一。
  • 豐田、本田相撞,看到車損車主笑了:中保研測試沒騙人吧
    本田和豐田是我國知名度最高的日系車企之一,進入國內後銷量始終很高。很多人都會把本田和豐田放在一起比較,二者同為日系車,價格和定位又差不多。豐田在銷量上始終略勝一籌,憑藉超強的均衡性能以及開不壞的好口碑走遍全世界。
  • 本田與豐田差距多大?老司機:一個專心致志造車,一個只會吹牛
    本田與豐田差距多大?老司機:一個專心致志造車,一個只會吹牛 如今日系車在國內是非常火的,日系三巨頭中,日產的發展稍微差一點,但是份額也在飛速上升,雙田中,本田跟豐田不相上下,但勢頭也很兇猛。而且說到豐田與本田,雖然都是日系車,但在很多車主眼裡,就好比提到大眾與豐田一樣,無形中卻變成死對頭。
  • 在我國,為什麼豐田老乾不過大眾汽車?原因其實很簡單
    國內市場出現了很多合資企業,之所以定下來是因為喜歡中國的這塊大蛋糕,除了國產車外,海外品牌佔了絕大多數,在合資的汽車品牌中,大眾和豐田絕對是兩大巨人,其中,日系品牌在豐田、日產、本田等國內市場都很暢銷,在汽車行業經常討論豐田,大眾也不說豐田的壞話,也有不能修理的大眾,但是,也發現了中國人
  • 門外漢買豐田,二把刀買大眾?老司機:內行人都買這3款車
    現在的汽車工業發展,相對於前幾年來說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很多人看來,汽車只不過是4個輪子加上一個沙發而已,但是大家要知道,一款汽車從開始製造到開始上路,也是需要上萬道工序的,在如今的社會上,很多人也都會通過一款汽車的品牌來判斷一個人的富裕程度,有錢人買的基本上都是價值幾十萬或者是幾百萬的豪華汽車
  • 車企2020銷量目標:雷克薩斯/紅旗大躍進,大眾/豐田很自信
    「信心滿滿」派 代表車企:豐田中國、一汽-大眾等當然,並非所有的車企都像紅旗、雷克薩斯那麼強勢,但對於「大品牌」而言,他們的信心是非常足的,以豐田和大眾為例,都對2020年的目標表現出了自信的一面。一汽-大眾將目標銷量定為232.5萬輛,相比去年增加近20萬,不過這一增量主要體現在捷達品牌上,大眾品牌和奧迪還是很穩的。考慮到捷達的產品在市場上還賣得不錯,且新車型即將發售,一汽-大眾這個目標也並非不可完成。豐田中國計劃2020年衝擊176萬輛的銷量目標,相比今年的162.07萬輛,增加了14萬臺。
  • 豐田「合圍」大眾,一汽豐田另謀「上攻」
    從豐田汽車在中國的戰略看,如果要與最大的對手、產品陣容最全面的大眾汽車抗衡,則勢必從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派出精兵強將與之鏖戰廝殺。幾乎所有被大眾布局的細分市場,都能看到豐田針鋒相對的「調兵遣將」。「局部上攻」,以圖遠略一汽豐田的亮眼成績背後,著實隱現著遺憾——豐田近些年在中國市場不斷做「加法」的同時,也在出於國六排放和雙積分等考量,局部做「減法」,尤其是中大型及以上規格轎車與SUV,呈現「往回撤」勢頭。
  • 不懂車的買豐田,半懂車的買大眾,懂車的行家買了什麼車?
    中國的人口基數大,發展比較快,經濟形勢比較樂觀,也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汽車最新、最大的銷售市場,世界各國的汽車在中國都有不錯的銷售前景,個別得幾個品牌則更為火爆。首先是大眾,我們口口相傳的就是大眾汽車質量非常好,車型也多種多樣,可以滿足廣大的消費層面。
  • 懂車的買豐田,門外漢買大眾,聰明人都選這幾個品牌
    一直以來,合資車相對於國產車來說就非常的受歡迎,很多老司機在買車的時候都會選擇豐田或者是大眾這兩個汽車品牌,不過有一些老司機表示,不懂車的買豐田,門外漢買大眾,真正懂車的都會選擇以下這幾個品牌。第1個汽車品牌就是斯巴魯,斯巴魯作為一個日系汽車品牌,雖然沒有本田、豐田、日產出名,但是斯巴魯的汽車優勢還是比較大的,斯巴魯的發動機性能非常的不錯,斯巴魯也被一些行內人員稱為「技術流」車企,尤其是斯巴魯研究出來的水平對置發動機,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
  • 本田和豐田難道就不會造跑車嗎?
    在汽車界,日系車一直都是跟德系車平起平坐,不分三六九等。但是具體到車系內部可就不一定了,拿日系車來說,主要有豐田本田日產,除了這三個主流的品牌。還有小眾一點的馬自達和斯巴魯。在我內心中論各種技術,豐田和本田永遠要排在日產之上,不僅是我很多人都認為豐田和本田的技術要高於日產,銷量也要比日產高得多。而日產與之相比就顯得非常平庸了,技術平平,銷量平平,暢銷車型屈指可數,但是請不要忘了日產有GTR,集日產技術之大成的無數男生心目中的Dream car。可是即使在有GTR這麼強悍又有歷史的超級跑車的背書在,日產還是上不了排面。
  • 存了15萬,先開大眾高爾夫嘉旅又換了豐田雷凌,車主:兩車實力相當
    「城市獵人」本田飛度,市場風頭正盛,為其買單者不計其數。「彎道王者」昂克賽拉,地位難以被超越,表現光彩奪目。汽車行業越是向前發展,好車種類就越繁多,只有真正懂得車主需求的車型才能屹立不倒。正如高爾夫·嘉旅和雷凌。我前幾天跟車主小高聊天,他之前一直借同事的大眾高爾夫嘉旅來開,為了換個心境,喜提豐田雷凌,現在提車4個月,開了4000公裡,豐田雷凌真的很好用嗎?
  • 為什麼香港沒有大眾,路上都是豐田或者豪車?當地人說出了答案
    如今,國內汽車市場上到處都是百花齊放,許多車型都非常適合年輕人的需求,因此,有許多國內汽車品牌,而合資汽車是在中國製造的,詳細信息包括德國汽車,日本汽車和美國汽車,基本上,世界上大多數車輛都可以在國內市場上找到,此外,大眾汽車在我們心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也是首批進入該國的汽車,您可能聽說過或見過一些朋友
  • 二手車市場簡直是日系車的天堂,為何大眾越來越不受歡迎了呢?
    在中國的家用車中,最火的車型就是日系車和大眾車,其銷量佔據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但是在二手車領域,兩者差異顯著,日系車供不應求,但是大眾車輛卻沒有這麼熱門。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都知道豐田的油耗低,為啥還是有很多的年輕人,會選擇大眾車型呢
    我知道豐田的耗油量很低,為什麼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大眾車呢,豐田和大眾車哪個好?買車的時候選誰?這樣的問題已經是老話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了,國內消費者對豐田汽車和大眾汽車的產品非常認可,從國內數據來看,大眾每個月的銷售業績確實佔優勢,比豐田汽車好得多,我想知道北美市場和歐洲的這些,在地方上,豐田車的人氣比大眾還高,在汽車圈內,豐田車的穩定性壓倒性地優秀,為什麼國內消費者選擇大眾車?01大眾比豐田高級。
  • 為什麼廣汽豐田iA5會掛廣汽標?
    「咦,這臺車掛的為什麼是傳祺的標啊?」「嚴格講,不能說是傳祺標,這是廣汽標。它和廣汽新能源Aion S算是——姊妹車吧。」「哦——這樣啊,那我還不如乾脆直接去買Aion S?還便宜點。」……銷售顧問一臉的尷尬。這是國慶期間,青主在一家廣豐4S店目睹到的有趣一幕。
  • 第一個「合資車企」,為什麼是德國大眾汽車?
    那有朋友就會問了,為什麼是大眾,而不是豐田、本田、福特等其他車企,今天我們就分享這個問題。在當時條件下,中國想搞汽車工業,尤其是搞轎車工業,各方麵條件還不太成熟,很多車企積極性都不高。分享到這裡又有朋友會問了:「為什麼其他車企不願意給我們提供技術,而德國大眾這麼好心願意出錢、出技術呢?」我們除了相信人家真的好心之外,可能也許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