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俺們只有十七八歲,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過那座橋!

2021-01-11 騰訊網

電影裡的金剛川是指位於朝鮮與韓國交界處金剛山下的一條河流正好位於金城前線附近。(簡說一下:金剛山素有朝鮮第一山之稱,川在漢語中基本含義為河流,如名山大川。)

電影《金剛川》片景 金鋼川橋(巖裡橋)

為了保障金城前線戰役需要,我軍必須在金剛川南北兩岸架設一座載重橋,保持物質輸送。關鍵是敵人也知道這座橋的重要性,它是志願軍關係到本次戰役成敗的重要後勤物質戰略通道。對M國敵人來說,那就是必須不計成本,狂轟亂炸毀掉它,M國多的是飛機和彈藥。

電影就是講述金剛川上的這座橋,而志願軍和美軍之間為護橋和毀橋雙方展開了生死較量的故事。

電影《金剛川》片景 工兵連在金剛川架橋

此起彼伏的山巒,翠綠茂密的山林,蜿蜒的河流,好一幅美麗山河的風景畫。然則風景如畫中,卻成為雙方生死相搏的戰場,那我們的故事主角隨著戰鬥進程逐步進入視野:

影片中高炮班長關磊鬍子拉碴,身材健壯,果然是硬核一枚,不好惹;戰前曾是連長,因抽菸違反戰場紀律,降職為班長,現在僅有的2個高炮位中,雙成為隱形炮位炮手,不能一顯身手,真是要了老兵的命,著急上火要打人。

高炮排長 張飛(張譯 飾)取得一個猛將名(三國名將張飛),長相說話秀氣十足,對自己的老連長關心,體貼和尊敬;關班長強搶1號高炮位,過了一把癮,打下了一架敵機,正興起,還要戰友們再上子彈,卻被張排長抱起來不給,因為敵機已經飛高了,不能浪費子彈。所以關班長悻悻然從炮位上下來,對張排長嘟噥著說:我就是一個大頭兵,也他媽的還是你師傅(因為高射機槍的射擊技術是關連長帶出來的)......沒辦法呀, 某是老兵。

電影《金剛川》片景 高炮班長 關磊( 吳京飾)搶了高炮排長 張飛(張譯 飾)的炮位

這裡有一片段

白天休息時,關班長剛點燃一支煙,就被張排打滅了,說上次就是抽菸,連長變成了班長,還敢抽菸.....急得關班長飈了一句「滾」,又唱起了自編小曲調侃徒弟張排長:

金剛橋前兩腿抖,打不著飛機讓人愁

金剛川前嚇得尿,枉叫那張飛莽撞人......(張排長學名張飛)

硬漢更是幽默一把,更是小得意........

巧巧的媽媽生巧巧,步後班長劉浩(李九霄 飾)和步兵連長 高福來(鄧超 飾)也正上演一幅班長與連長鬥嘴的好戲:

埋伏在北岸山林中的步兵劉班長的一位士兵,看著又拿著一張老照片,自言自語說話的劉班長,好心遞給他一杯水,卻被劉班長說「滾」,而這位士兵淡然地說:老看這張照片......(帶著犧牲戰友合影照片去前線戰場拿獎章,那是劉班長的誓願啦,誰攔我跟誰急)

然而連長高福來突然接到團裡命令,從前鋒變成後位, 還受工兵連調度,不上戰場還要修橋,急得劉班長跺腳埋冤高連長;高連長急了用手側面3次抽向劉班長的頭說:修橋不是打仗,修不好橋打什麼仗.....劉班長也急了讓高連長把舌頭捊直了說話,還說連長一生氣就飈江西話,嘀哩咕嚕的誰聽得懂.......

高連長大笑,讓我把舌頭捊直?!......言外之意,你小子不知道連長是誰吧!

壞脾氣真傳染人......(呵,我們以後做人說話要胸膛敞亮,多歡聲笑語呀)

這就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戰友之間真切的關懷,普實的兄弟情宜,他們背影留給祖國人民,敞開心扉面對自己的戰友,而在面對敵人的飛機時卻迎面而上,生死相搏....

電影《金剛川》片景 高炮排長 張飛(張譯 飾)向敵機對射,以命相搏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面對敵人空中飛機,地上榴彈,水中延遲炸藥的立體絞殺,片中幾主角炮兵班長關磊,排長張飛,步兵連長高福來先後犧牲,還有無數不知名的戰士犧牲.......

而這次架橋主力工兵連閆瑞 (魏晨 飾),帶領工兵連戰士,始終堅持架橋第一線,戰役期間,橋梁遭受7次炸毀。為對付這座橋,美軍空投千餘枚炸彈,打出2500枚炮彈。而帶領工兵連7次按時完成修橋任務,保證了前線的火力和後勤補給。

電影《金剛川》片景 英勇無畏的志願軍戰土 在最後戰鬥中架起人體橋梁

戰史記錄:此工兵連的原型張振智也真是一位牛人,一個普通戰士,榮獲特等功1次,一等功3次,被授予二級英模、工兵英雄稱號。因此他受到偉大領袖毛爺爺的兩次親切接見。)

狹路相逢勇者勝,勝利最終屬於我們!!!

無數鮮活的生命變成紀念碑上冰冷的名字,他們的精神也將化為民族之魂,成為矗立在我們心間一座座巍峨的豐碑。他們是我們民族脊梁。

附記

按張譯自己的話說,原來演瘸子老被吳京損,「這次算是瘸出天際來了」。

(這次演的排長死得很壯烈,被敵機炸掉了一個胳膊一條腿,但最終帶著信念爬起來,裝上了最後的炮彈,在緊要關頭打掉了敵機。)

為此有些人覺得不思議:斷胳膊斷腿還能打飛機

也許還會有人說:超出生理知識和極限

但我會說:正所謂夏蟲不可語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在整個韓戰中,烈火燃燒中不動的邱少雲,胸堵機槍口流光熱血的黃繼光,這些英雄個人和群體,紛紛呈現,這些是誰能想像的嗎?!

也就是在韓戰中,在長津湖戰役中,就連M國敵人,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以戰鬥姿勢凍死在戰壕裡,他們對這樣的對手也不得不肅然起敬。

所有的美軍脫帽向冰雕連戰士敬禮!

你要知道,這是一個整連129名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土,而在長津湖一戰就出現過3個成建制的「冰雕連」。

——這就是中國軍人的擔當!

歷史,永遠銘記;英雄,祖國永不忘記。中國政府從2014年-2020年共迎接有7批716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電影《金剛川》片景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 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山河無恙,英雄歸鄉 忠魂不朽,浩氣長存。

最後,片中有2句經典臺詞與大家分享:

為了咱新中國在這個世界上立得住,為了咱們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那一年俺們都只十七八歲,唯一的想做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相關焦點

  • 《金剛川》:守住這座橋!
    作為一部重大題材電影,《金剛川》的整個創作過程非常緊迫。好在《金剛川》雖然倉促,但質感並不潦草。電影的主體故事,預告片中的一段畫外音就有提示,「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過的是哪座橋?為什麼要過橋?那是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階段,金城戰役是該階段的最後一場戰役。
  • 《金剛川》再現抗美援朝那座「炸不毀的橋」:中國精神,就是神跡
    「一萬人隱蔽在玉米地裡,等著工兵連在金剛川上修橋,美國的飛機隔一會兒就飛過兩架……多希望也有飛機護著俺們。可是,我們的飛機本來就少,還都在前線作戰……」電影以這樣一個小兵視角,展開了抗美援朝最後戰事前,發生在「金剛川」上的故事。
  • 《金剛川》十七八歲的你,能否肩負起志願軍戰士肩上的重擔
    而我們也該反思,十七八歲的我們,能否肩負起志願軍戰士肩上的重擔。電影《金剛川》早已開播,但對這部由張毅、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主演的電影,有很多褒貶不一的爭論。尤其是在該影片上映之初,某些人糾結於影片中的錯漏,以及某些無味的英雄主義。這些人,似乎忽略了當年的志願軍才是十七八歲的年紀。
  • 從《八佰》到《金剛川》,管虎只是想拍好那座「橋」
    對於未曾體驗過戰場,未曾經歷過硝煙的年輕人來說,要想與那樣一份厚重的歷史,進行一種深層次的接觸。 我們需要一種能夠跨越時空的介質,或者說意象,來感受歷史的觸感。
  • 《金剛川》之戰,沒有退路,血戰到底!
    ,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當聽到電影《金剛川》預告片中的這句旁白時,很多人或許會和我們一樣想著,這是一座什麼橋?它到底有多重要?那是當地一條水深流急的大河,也是中國軍隊與物資通往金城戰場的必經之地河流之上的長橋是渡河的唯一通道,「守住那座橋」成為志願軍官兵當時的最高使命!
  • 觀《金剛川》的感悟
    最近在影院觀看了《金剛川》——這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聯合執導的電影,把我們帶回了70年前的崢嶸歲月。電影呈現出的故事沒有歌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那種豪邁,甚至整個故事都不是歷史上的重要戰役,但它如同一個槓桿,輕鬆地把挑起了時代,用小切口打開了那段歷史。」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金剛川的橋面剛剛修好,大部隊正在快速通過。然而,此時敵機卻再一次來到了金剛川的上空,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橋,高炮連將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視野中。「點火!」 排長張飛一聲令下,幾名志願軍戰士毫不猶豫,他們就這樣與敵人展開了正面交鋒。
  • 管虎拍新片就像做任務,僅預告片就看到不少《八佰》的影子
    可是現在拍電影已經不像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了,短短兩三月打造一部院線電影已經比較少見,何況拍的還是有質感的戰爭大片。 這不禁讓人在心裡打個問號,管虎像做任務一樣拍出的《金剛川》,還能有《八佰》的水準甚至超越前作嗎?
  • 電影《金剛川》中讓人深思的臺詞
    《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等人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隨小編看看有哪些經典語錄1、為了咱新中國在這個世界上立得住,為了咱們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2、十七八歲,唯一的想法就是通過那座橋。3、俺能聞見那股焦糊味兒。4、俺們這些人,真的沒有一個怕死點的。5、隱蔽,分散。6、把火點起。
  • 吳京張譯扮演高炮師徒,《金剛川》再唱抗美援朝英雄讚歌
    2020年,這首歌作為電影《金剛川》的主題曲再次發布,由歌手譚維維演唱。歌曲原汁原味,譚維維用滿腔的熱情唱出大氣磅礴的壯美,讓人聽得心潮澎湃。伴隨著她的歌聲,電影院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 晨讀丨我看《金剛川》
    「那一年
  • 《金剛川》預售首日破千萬,張譯、吳京用演繹致敬英雄
    「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俺能聞見那股焦糊味兒,俺們這些人,真的沒有一個怕死的。」 8月開拍,10月份就已經上映,《金剛川》拍攝、製作的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電影由《八佰》導演管虎、《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繡春刀》導演路陽聯合執導,三位對於電影工業化有著深刻理解的導演,恐怕是電影可以高效完成的有利條件之一。
  • 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佬什麼叫...
    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 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 金剛川河面最寬處六十米,水流湍急,而戰役就是圍繞著渡河展開的。 《金剛川》取景地在遼寧丹東,這個與朝鮮僅有一江之隔的東北小城,在地勢地貌上能非常好的還原歷史。
  • 影評丨《金剛川》:融世代血肉之軀 築保家衛國之魂
    旁白響起: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蟄伏在山林中的步兵必須要通過金剛川,增援前線,才有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金剛川水流湍急、暗流湧動,要過去,必須架橋。工兵連接到一項重要任務——最短時間內,在金剛川巖裡渡口上架起一座橋,確保把大部隊在凌晨六點通過,趕赴前線。在美國的偵察機、轟炸機眼皮子底下架橋?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座橋,炸毀重建,炸毀再重建。
  • 為什麼被「金剛川」震撼?來源於真實!十八萬中華兒女長眠的地方
    還有預告片中那一句樸實的獨白——「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哪座橋?它承擔著多重要的意義?如何才能過橋?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歷史的這一頁只有模糊認知,缺乏甚解。直到看完《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攜手,拍攝了最悲壯最熱血的戰爭場面,刻畫的是最真實最熾烈的人性。近兩個小時。
  • 《金剛川》——融世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
    「中國人民深知,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電影取材於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通過講述人民志願軍在金城前線的戰鬥故事,電影一共分為四個段落,第一段《士兵》,從修橋士兵的視角講述修橋;第二段《對手》,從美軍飛行員的角度再現美軍對我軍的轟炸;第三段《高炮班》,展現我方高炮班的戰士們浴血守護金剛川上的這座橋;第四段《橋》,講述志願軍如何克服艱難險阻通過金剛川。
  • 吳京管虎《金剛川》定檔,這陣容堪稱超級無敵,看完預告片沸騰了
    #金剛川定檔#10月25日上映。 《八佰》之後管虎又一重磅作品,吳京張譯主演,票房瞄準20億妥了。吳京管虎強強聯手打造《金剛川》定檔上映,看完這陣容堪稱超級無敵,看完預告片我內心沸騰了。
  • 《金剛川》導演耗巨資30億大製作!驚現「人橋」!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事件,據一名人物原型爆料,金城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線的物資輸送
  • 《金剛川》融世代血肉金剛,換來當下安寧幸福生活
    近日,帶著期待走入電影院觀看《金剛川》。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準備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 電影《金剛川》以細節鑄就真實,塑造了鮮活的個體士兵群像,不僅有大場面、大特效、大情感,還有小表情、小匠心、小細節。有大震撼,又兼具匠心。 「以小見大」,它的深度,遠遠比它的廣度,更值得久久注目。 一座橋,炸了修,修了炸,最後炸成了西方人心中的神跡。
  • 《金剛川》:山河無恙,現世安穩,致敬先烈
    《金剛川》以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背景,講述為了讓中國志願軍主力部隊渡過金剛川,取得金城戰役決定性的勝利,七炸七修渡川木橋。最終中國志願軍用血肉之軀築起生命之橋,主力部隊順利渡江參加金城戰役的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