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上有哪些對人類社會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

2020-12-18 科學探索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能夠引發社會巨變,三次科技革命或者說工業革命就是科技進步所引發的。

科學技術要想進步,就脫離不了基礎科學的發展。基礎科學當然就是指自然科學,而自然科學中最重要的就是物理學。我認為在歷史上或者說科學史上有三次重大的轉折點,這些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1,第1個轉折點是以牛頓為代表的那個時代

在17世紀,如果說伽利略是那個時代的開拓者,那麼牛頓就是那個時代站在金字塔頂最頂端的人物。伽利略的成就就不多說了,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近代科學實驗的奠基人之一。牛頓則和萊布尼茨分別發明了微積分,並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提出了牛頓三大定律,還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對光學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其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對後世影響深遠。這個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就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自牛頓開始,科學就已經步入了正軌,後繼者們在牛頓思想的影響下建立了經典物理學這座物理大廈,並影響了此後的熱力學發展,為蒸汽機時代的到來打下基礎。

2,第2個轉折點就是以麥克斯韋為代表的那個時代,對應第2次工業革命

大家對牛頓都比較了解,但是對麥克斯韋可能就不是那麼了解了。當你學物理時,學到麥克斯韋方程組,你就會發現他的偉大。麥克斯韋也像牛頓一樣,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統一了電學和磁學。並且他還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認為光也是一種電磁波,這種前瞻性絕對是理論物理學中數一數二的存在。

麥克斯韋是19世紀的人物,他的代表作《電磁學通論》具有劃時代意義,他是集電磁學的大成者,是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如果沒有他,第2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也就不會那麼早的到來。那個時代,生物學上的進化論也是非凡的成就,也對人類的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

3,第3個轉折點就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由此催生了資訊時代

在20世紀初,人類剛進入電氣時代,生產力大爆發,科學發現也呈現大爆發的趨勢。愛因斯坦僅憑一人之力便創立了相對論,相對論的誕生革新了人類的時空觀、世界觀,並成為科學家們今後研究宇宙的有力工具。

愛因斯坦雖然偉大,但相對論對人類科技的貢獻還是沒有量子力學大。在愛因斯坦於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之後,量子力學迎來了大爆發,相關工作主要是在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這一段時間內完成的,並留下了著名的第5次索爾維會議留影。

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薛丁格、海森堡、狄拉克、德布羅意、費米、玻恩、泡利等一眾科學家都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正是在這群超級厲害的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量子力學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從0到1的工作。

不論是核能,還是計算機、網際網路,這些成就都源於那次科學史上的偉大變革。衛星導航需要用到相對論。而量子力學的成就就更加偉大了,雷射、半導體技術、電子顯微鏡、核反應、新型材料、太陽能發電……這些其實都要用到量子力學。特別是基於雷射的光纖通信,基於半導體技術的各種電晶體、晶片,資訊時代、網絡時代正是建立在這些硬體設施的基礎上的。

二十一世紀的智慧型手機、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計算,都是那次科學大發現後的更深層次的應用。

現在人工智慧正處於初始階段,未來的轉折點應該就是基於人腦科學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不單單是指機器人或者軟體,它是人類智力的另一個延伸,能使人類的科技更上一層樓。再偉大的科學家都會有老去的一天,而且現在知識太繁多,牛頓能在20多歲做出成果,現在應該很難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並關注科學探索菌。

相關焦點

  • 劃時代的「兩會」 意義非凡
    2020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轉折點,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不僅要實現整族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然而新冠肺炎強勢來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面臨巨大挑戰和壓力。
  • 《現代科學史》,科學的終極發展,對人類是有益還是有害?
    面對別人的歡笑,他用充滿哲理性的語言反擊道:「只有那些站在高處的人才有跌進深坑中的資格,而那些文盲本身就躺在坑裡,又怎能從上往下摔呢?」科學史上「最牛一跤」影響世界幾千年。直到18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也深有感觸道:「只有那些永遠躺在坑裡,從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會摔坑。」這句話,何嘗不是對整個科學發展的精闢論斷呢?
  • 倘若人類居住在火星,身體方面會有什麼異樣?新轉折點
    有關於月球的探索早已經被人類拉開了序幕,現如今嫦娥五號滿載貨物的順利回歸也就意味著月球被我們人類已經徵服。緊接著有關於火星的探索也已經被提上了日程,要想取得結果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未知數,但是美國的 SpaceX公司早都已經有了相應的藍圖和規劃,並且初步的預測是要把100萬人直接送到火星,還想通過這100萬人在火星上建立10億人類所居住的城市。給出來的紅尾藍圖片是在2030年的時候,將會有第1艘宇宙飛船,直接把人類送上茫茫的宇宙。
  • 艾克森戴隊長袖標,具有劃時代意義
    艾克森戴隊長袖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相對於5-0的比分,其實意義並不是特別大。因為,梅州客家只是一支中甲球隊。而在比賽中,恆大將隊長袖標給了艾克森,這個意義是非常之大的。這意味著恆大正在將艾克森樹立成恆大的典範,更是中國歸化球員的標杆。
  • 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說起農民起義大家可以想到很多,幾乎每個朝代更替時期都有這種事情發生,可為什麼其他人起義就被稱之為謀反,但是農民起義的鼻祖陳勝吳廣起義卻被稱為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呢?陳勝領導的起義是歷史上第一次以農民為主導起義的事件,所以這次起義在歷史上的影響很深遠,尤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名言流傳。可為什麼作為農民的陳勝和吳廣要一起反了秦朝的統治呢?並且明明是謀反的起義,但這次起義卻被認為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又是為什麼呢?
  •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 二戰歷史上不得不提的名槍
    PPK手槍採用了一般大型手槍才擁有的外露式擊錘和橫向按壓式彈匣扣等結構,使得這款小巧玲瓏的手槍,具備了和它外形不相符的巨大威力,堪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特殊手槍。
  •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新時代走向繁榮強盛的重要標誌   綜觀世界各國,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編纂民法典,對於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教育園區的投運在青海囊謙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
    她的「誕生」在囊謙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
  • 吳國盛做客「清華通識說」 分享科學史與通識教育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吳國盛教授以「科學史與通識教育」為題,從科學史與通識教育的關係和科學史類通識課程兩個方面展開,指出科學史學科為通識教育而生,科學題材應該加入到通識教育中,並分享了人文經典閱讀方法和「大班教學+小班研討」授課模式的經驗思考。講座採用線下線上融合的方式,通過荷塘雨課堂直播,共50餘位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 6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手機,iPhone 4堪稱經典,小米MIX開創先河
    而且各大國產廠商每年都會發布大量的機型,其中不乏有驚豔到我們的型號。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哪些具有開闢新時代的手機機型。No.1:iPhone 4.此款型號可以說是開啟了智能機時代,也正是它的出現才使得蘋果逐漸走向輝煌。
  • 沈辛成評《科學史新論》|「瑣碎」的力量:邁向跨學科的未來
    《科學史新論:範式更新與視角轉換》,[德]薛鳳、[美]柯安哲 編,吳秀傑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清華大學劉東教授常年致力於將具有學術價值和啟發意義的西方文獻引入中文世界,這本《科學史新論——範式更新與視角轉換》作為劉東先生領銜主編的「科學與社會譯叢」中的一冊,亦承擔著向國內學界傳播新知的使命
  • 飛鯊當擊長空,殲-15的航母夢,具有劃時代意義
    從無到有是很難的一步,從有到更好相對第一步要容易一點。飛鯊當擊長空,殲-15的航母夢,具有劃時代意義。另外就是殲15戰鬥機換裝了國產大功率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和多目標追蹤攻擊能力得到了加強。最後就是它的綜合航電系統進行了全新現代化升級,採用了全玻璃化座艙設計,自動化能力大大提高。殲15戰鬥機的綜合戰力基本上和美國的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處於同一水平,當然和F35相比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 《史記》學史上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
    今天,《史記研究集成·十二本紀》就是在中日學者多年注釋、研究基礎上,又增加了近百年來研究成果的新的集大成著作。它所收資料延續到今人。這是《史記》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必定開創《史記》研究的一個新時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鴻蒙作業系統的劃時代意義,搶佔物聯網先機
    鴻蒙作業系統的劃時代意義,搶佔物聯網先機 舒允文 發表於 2020-12-17 16:45:34 12月16日,面向手機開發者的華為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
  • 首次引入感應技術,飛科推出劃時代意義的智能剃鬚刀
    首次引入感應技術,飛科推出劃時代意義的智能剃鬚刀5G時代,萬物互聯的世界,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都在往更符合人性需求的自動化方向發展。智能空調、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智能馬桶等等,各類智能電器層出不窮。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電,在引入了各種智能技術後,卻能給我們帶來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 古代病毒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
    大家好我是「龍之慕」 今天給大家講講古代病毒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 新冠病毒而今肆虐全球,死亡剛過萬人,便人心惶惶,承平日久,人類對病毒這種「大殺器」已放鬆警惕了。 何物能對人類造成全覆蓋、無差別的滅絕性殺傷呢?
  • 問答|吳以義:關於科學史的諸問題
    吳以義教授長期致力於科學史研究,中文著作有《庫恩》《牛頓》《海客述奇》《溪河溯源》《從哥白尼到牛頓》等。吳以義教授認為,作為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理解,科學不僅為我們帶來物質利益,還發展出一整套研究方法,確立了理性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 ...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專訪日本社會民主黨幹事長吉田忠智
    新華社東京4月28日電 專訪:「疫情無國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專訪日本社會民主黨幹事長吉田忠智新華社記者郭丹「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是共生共存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疫情無國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所有國家都應將國民安全及健康置於首位,加強相互支援與合作,共同防控疫情蔓延。」日本社會民主黨幹事長吉田忠智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
  • vivo X50 Pro綜合體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實力新機
    縱觀當前5G手機市場,要說哪一款手機實力表現最為突出、具有改革性意義,當屬vivo X50 Pro。#vivoX50#微雲臺——具有改革性意義的防抖技術說到vivo X50 Pro,大部分用戶都會想到它的那隻「大眼睛」後置鏡頭,這也是為什麼說它是具有改革性意義的原因。
  • 在習近平心中,這項工作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歷史文化領域的鬥爭會長期存在,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考古工作,用事實回擊對中華民族歷史的各種歪曲污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本文整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這一主題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