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藝術家汪觀清發布「牛轉乾坤」雕塑作品

2021-01-09 美通社

上海2020年12月30日 /美通社/ -- 牛年即將來臨,為了迎接建黨百年華誕,九十歲高齡的知名藝術家汪觀清親手製作「牛轉乾坤」雕塑作品,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致敬,為共和國獻禮。

汪觀清親手雕塑製作過程

汪觀清先生自幼酷愛丹青,潛心國畫藝術的創作和探索,注重墨韻,強調動感,筆下的山水、人物都極富情趣和個性,尤以擅畫牛出名。童年時期在新安江畔,他與牛有著深厚的感情;從事美術創作後到農村體驗生活,他愈發喜歡牛忠厚堅韌的性格和品質。他用心揣摩「永字八法」,不厭其煩地畫,經過數十年的鑽研,終於達成蘸一筆墨就能成牛的境界。汪老先生筆下的牛可謂形態各異、或靜或動、栩栩如生。

1997年牛年,為慶祝香港回歸,汪觀清滿懷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感,用紀念封形式創作了一百多封牛圖,並在之後十餘年邀請兩岸三地百餘位名家政要題籤,成為一套獨創的、不可複製的書畫藝術珍品。

2009年牛年,為慶祝香港回歸12周年,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汪觀清應邀在金茂大廈舉辦「牛氣沖天上金茂 -- 汪觀清百家百牛翰墨珍品展」,出版《汪觀清畫百牛紀念封珍品集》。2012年同名展覽在香港舉辦。

又一個農曆牛年來臨之際,上海新世界銀樓和玉藝堂藝術品公司聯手策劃,邀請汪老親手製作「牛轉乾坤」雕塑作品,將文化傳承與藝術創造有機結合,讓真正具有文化內涵和深度的名家藝術成為打動人心的文創產品。

「牛轉乾坤」文創衍生品

新聞發布會部分嘉賓合影

相關焦點

  • 德國藝術家A·R·彭克繪畫和雕塑作品
    A·R·彭克(A.R.Penck),德國藝術家,1939-2017。與西格馬爾·波爾克(Sigmar Polke)和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等藝術家一起被認為是新表現主義者的A·R·彭克(A.R.Penck)最出名的是他的繪畫和雕塑,其特點是簡化的人物和形式,以及新原始的符號和圖案。
  • 雕塑家蔡志松作品欣賞
    蔡志松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之後於該系任教。現為職業藝術家,工作、生活於北京。主要作品有《故國》、《玫瑰》、《浮雲》等系列。收藏情況:美國紐瓦克美術館、希臘美術館、德國雷根斯堡美術館、印尼國家博物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比利時駐華大使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雕塑博物館、何香凝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今日美術館、重慶美術館、青島美術館、北京大學美學研究中心、長春雕塑藝術館、長春市政府、石家莊市政府、煙臺市政府
  • 德龍杯·鋼鐵雕塑創作營開營:聚焦藝術家如何理解鋼鐵與生命
    參觀國際雕塑藝術園區參觀創作原材料園區所以他希望參加的藝術家們青年藝術家們能夠思考什麼是鋼鐵,什麼是鋼鐵雕塑這樣最基本的問題,希望藝術家們能夠提供出與院校創作不一樣的東西,入圍藝術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法和優勢,創作一些具有差異化的作品,而不是變成大家都差不多的模式。
  • 3D列印歷史雕塑人物,土耳其藝術家的傑作
    雕塑是最古老的藝術之一,並且繼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特別是隨著3D列印技術的最新發展使藝術家能夠擴展可能的界限,從而帶來更身臨其境的創造力體驗。土耳其藝術家YamurUyank使用技術作為一種藝術表達手段來產生新的空間感,並創造了3D列印的混合角色砂巖雕塑。
  • 作品落地中國金融中心,這位大東軟校園裡的雕塑藝術家教師,牛!
    東軟校園裡的雕塑藝術家2019年10月,宋書魁與眾多一流美術院校、設計單位等競選陸家嘴金融城標誌性雕塑作品並脫穎而出。從2019年11月啟動設計到2020年10月作品落地,宋書魁和幾位同事、學生付出了很多努力。
  • 法國著名當代雕塑家Richard Orlinski的作品欣賞
    Richard Orlinski 法國藝術家,於 1966 年出生於巴黎,是法國藝術和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其雕塑作品受到全世界範圍的追捧和喜愛。Orlinski在流行音樂方面也有巨大的影響力。Orlinski經過 2 年時間的全身心創作,自2004年以來,他的雕塑作品以《Born Wild》概念為主題,以藝術的形式對抗人們內心的「恐懼」和「暴力」,贏得了國際藝術界的一致好評,獲得了巨大成功。2006 年他開始在 Fiac 巴黎藝術節展出作品,迅速成為藝術界的焦點。
  • 江蘇蘇州: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開展,180件優秀雕塑作品參展
    近日,江蘇蘇州,2020第五屆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在蘇州市李公堤文化創意街區開幕。展覽共展出我國當代青年雕塑藝術家的180件優秀作品,分為民族傳統、美好生活、現代多元三個篇章,展覽將持續至11月15日。江蘇蘇州,2020第五屆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在蘇州市李公堤文化創意街區開幕。
  • 全球頂級雕塑藝術家助力 綿陽北川將打造雕塑藝術公園
    川報觀察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付江 5月17日,2020中國北川禹羌國際雕塑大賽正式啟動。 圖片作者 黃麗 來自全球18個國家26位頂級雕塑藝術家受邀參加此次大賽,他們將以國際視野、創意獨特、製作精良的現當代公共藝術作品傳承禹羌文化的瑰寶
  • 巴西女藝術家將自己的私處做成33米雕塑
    1.驚——雕塑展現個人隱私據英國LADbible網1月4日報導,巴西藝術家朱莉安娜·諾蒂花費11個月製作了一個雕塑,這個雕塑既是她自己,又不全是她自己,因為這個雕塑只是她的一小部分(看圖),而且雕塑長達33米之大,令人驚愕!朱莉安娜是在新年前公布了這尊雕塑,並且在網上發布了相關照片。朱莉安娜給這尊雕塑起了個名字叫「Diva」。
  • Daniel Arsham |天馬行空的抽象雕塑藝術家
    但是色弱並沒有阻礙他成為藝術家,Daniel 憑藉著對藝術、建築學的喜愛,考上藝術院校,並在畢業後成為了一名藝術家。起初,Daniel 會隱瞞自己的色弱身份,他身邊的大部分人都沒有發現,相信大部分關注他作品的粉絲也很難從他的作品中發覺這一點。但是知道這個事實之後,再去回顧他的作品,能看到他以往的作品很少出現色彩,只在大量的運用白色、灰色。
  • 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詳解——張同祿大師巔峰巨作
    為祈願天下太平,祝福祖國安康,張同祿大師凝聚60餘載藝術功力,匠心打造全新裡程碑力作——《中國牛轉乾坤》 《中國牛轉乾坤》的五大非遺技藝 1、銅胎掐絲琺瑯;2、寶石鑲嵌;3、金屬鏨刻;4、金屬鏤空;5、鑄胎 創作的規律是這樣的:每增加一道工藝,製作時間就增加一倍,成本更高一倍,成品率就更低。
  • 中國著名藝術家袁熙坤拍賣雕塑作品 為新冠疫苗研發獻愛心
    【歐洲時報】3月26日晚,經過三天展拍,在愛心企業的慷慨出價之下,由袁熙坤國際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主辦,中鴻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承辦的「藝術承載希望」袁熙坤雕塑作品線上慈善拍賣專場圓滿結拍,成交總額達200萬元。
  • 中國著名藝術家邱天的作品欣賞
    藝術家簡歷邱天、雕塑家、江西東鄉人、「藝術鄉村」計劃發起人,中國八一將星書畫院副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公益活動家、策展人、藝宿當代藝術文化中心藝術顧問,中國爆米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藝術家。藝術經歷:2004世界小姐選拔賽陶藝培訓2004耀州窖對話佛山石灣窯學習交流研討會2005全國體育美術展(廣東)2006藍色空間與人文奧運雕塑展(北京)2006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北京)2007藍色空間同在藍色的星球上主題雕塑展(北京)2007上海青年藝術大展(上海)2007詹天佑紀念碑主題雕塑創作(
  • 曾晨| 第八屆『明天雕塑獎』入圍藝術家
    作品為藝術家視角根據鮮果產出的自畫像挑選定製出多個實體構建雕塑。 :「鮮榨的自我生成」-衍生拉奧孔2.0,根據拉奧孔雕塑的原始造型進行拆分,將身體部件使用「衍生設計」手段進行復原再造,藝術家試圖嘗試出一種既保留拉奧孔造型基本形態並同時符合衍生設計邏輯的新造型。
  • 比利時最著名的女雕塑家作品欣賞
    凱薩琳, 比利時藝術家,生於1962 現工作和生活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自1986以來她致力於繪畫 從2005開始,她將工作的重要精力放在了雕塑上她的作品揭示了內在的自我,使我們能夠滲透和分享她個人的意識,欲望 ,情緒 ,懷疑 ,恐懼, 衝動。
  • 土耳其藝術家微縮作品栩栩如生
    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
  • 20世紀雕塑家,用雕塑展現戰爭殘酷,後世作品水漲船高
    在過去十年中,這位已故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一路走高,突破1億美元,讓他成為了史上最貴的雕塑家。賈科梅蒂一生都痴迷於古埃及的藝術與文化,對埃及藝術的觀察和思考,影響到他對生與死的信仰,也影響到他的藝術理念。賈科梅蒂,這位20世紀的現代主義雕塑大師有著一張輪廓分明的英俊的臉。早年畫過素描和油畫,成就最大的是雕刻。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普遍存在於人們心理上的恐懼與孤獨。
  • 鄭州雕塑公園的「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優秀作品欣賞
    雕塑藝術屬於造型藝術,藝術家們藉助各種各樣的物體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這一特定空間可視可觸摸的藝術形式表達了藝術家們的審美感和生活情趣。這組作品我第一感覺好像燕子的翅膀在迎風飛舞,細看又像竹葉。其實作品名字叫《瀟灑迎風》,作品的含義是鳳竹寓意當代中國新文化藝術,既要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風格,同時更要走向世界與各國文化藝術並駕齊驅。藝術家們腦洞大開的很多,有些人總會利用雕塑展示自己非凡的想像力。這座黃銅製作的雕塑名字叫做《風影》。這是作家對生活的感悟吧,我反正是看不懂如果把這幅雕塑的鼻子以下遮擋起來,我會認為是貓頭鷹。這幅作品是這樣介紹的。
  • 數字雕塑|耗時兩年,翼展長13米,超大翼狀機械互動雕塑作品
    如今,城市化進程加快,鶴息影於城外,藝術家張周捷希望通過該作品喚起人們對自然的感知,使觀者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喚起人們對鶴的回憶。這件翼狀機械互動雕塑作品是張周捷數字實驗室歷時兩年多之作,張周捷依據其在地性,以全面融合鶴的形意與裝置機械原理,對現代科技發起全新的藝術形式之嘗試和交互,同時,通過計算機的算法,以這樣一個代表科技和未來的前瞻性創作媒介,將藝術家對於自然的詩性感知與發現體現於作品之中。
  • 杭州這場雕塑展有看頭,8位雕塑藝術家年紀最大的94歲,最小的84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在新中國的雕塑發展歷程中,浙江是一個精彩紛呈的高地。在一年新舊交替的時節,浙江省雕塑家協會邀請了8位健在的老一輩雕塑藝術家,以自選作品的形式回顧浙江雕塑發展中的一段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