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雕塑家,用雕塑展現戰爭殘酷,後世作品水漲船高

2020-12-19 聚鎂Art0X

在過去十年中,這位已故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一路走高,突破1億美元,讓他成為了史上最貴的雕塑家。賈科梅蒂一生都痴迷於古埃及的藝術與文化,對埃及藝術的觀察和思考,影響到他對生與死的信仰,也影響到他的藝術理念。

賈科梅蒂,這位20世紀的現代主義雕塑大師有著一張輪廓分明的英俊的臉。早年畫過素描和油畫,成就最大的是雕刻。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普遍存在於人們心理上的恐懼與孤獨。

看過他的作品你就能看得出他內心神秘而又恐怖的幻想,面對賈科梅蒂那些細瘦枯乾、渺小脆弱、沒有肉體感、甚至沒有重量和體積感的人像雕塑,我們感到一種絕望的顫慄。

他細長如火柴棍般的人形雕塑作品靈感來源於二戰德國集中營的囚犯,模特卻是具體的個體——朋友或者親人,體現著他與他的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藝術家哲學家朋友們共享的精神氛圍——那是戰後歐洲的氛圍,充滿了威脅、負罪感、憂慮、懷疑和一種瀕臨死亡的意識。

賈科梅蒂宣稱他揭示了生命的真實,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超越表象的真實,正如藝術家本人告訴我們的:真實仿佛躲在一層薄幕的後面。然而我似乎每天都更接近一步。就為這個緣故,我行動起來,不停息地,似乎最後我終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

儘管賈科梅蒂數十年前就憑藉其瘦長的人物雕塑蜚聲國際,但是最近幾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才是價格走高的背後原因:位於巴黎、有著14年歷史的同名基金會對藝術家遺產的巧妙經營、收藏歷史記載有序的高端市場爆發,以及諸多藏家開始對雕塑作品一擲千金。

《行走的人I》

《指示者》

「美只源於傷痛。每個人都帶著特殊的、各自不同的傷痛,或隱或顯,所有人都將它守在心中,當他想離開這個世界感受短暫而深刻的孤獨時,就退隱在這傷痛中。……在我看來,賈科梅蒂的藝術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體的隱秘的傷痛,最終讓這傷痛照亮他們。

內容選自「聚鎂Art0X」社區,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聚鎂好課 · 深入藝術視界

聚鎂Art0X在線教育品牌

精中選精,知藝術所以然

相關焦點

  • 廣州美院向南藝贈送著名雕塑家潘鶴作品《艱苦歲月》
    12月17日,恰逢著名雕塑家潘鶴先生誕辰日,其經典作品《艱苦歲月》正式落址南藝。該作品是廣州美術學院向南京藝術學院贈送的108周年校慶賀禮。 潘鶴先生是20世紀以來中國傑出的雕塑家、美術教育家、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
  • 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為藝術而生
    今年是19世紀傑出的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誕辰180周年。羅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生命,即沒有藝術。」他一生保持著旺盛的激情和才華,創作出一系列飽含生命活力且情感豐富的藝術形象,完美地詮釋了「藝術即感情」的藝術理念。他創作頗豐,青銅作品將近200件,大理石、石膏、赤陶等作品約百件。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潘鶴《艱苦歲月》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巧蓉 通訊員江粵軍)昨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6歲。在七八十載的藝術生涯中,潘鶴雕塑了大量經典作品,抗戰題材有《大刀進行曲》《怒吼吧!睡獅》《黃河在咆哮》,從20世紀50年代起選入小學課本的《艱苦歲月》更是家喻戶曉,誕生於改革開放春風中的《珠海漁女》《開荒牛》《和平少女》等城市雕塑,也成為藝術化的時代先聲。20世紀的中國現代雕塑發展史是一部幾乎從零開始的雕塑史。
  • 抒情的雕塑家Jane DeDecker作品欣賞
    DeDecker於1998年成為紐約市國家雕塑學會的會員,並於2007年成為研究員。 她在超過33個州放置了175幅生活和具有紀念意義的大型公共雕塑。 DeDecker會用繪畫的筆刷痕跡來操縱黏土。在她的手下,黏土的流動性與人類的形態相呼應。她的作品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光和地點聯繫在一起,反映出我們人類尚未完成的故事。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雕塑文化,代表雕塑作品及特點
    滇東北的爨文化在雲南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曲靖的雕塑作品,在20世紀80年代處於雲南的領先地位,對後來雲南城市雕塑建作起到了示範作用。昭通在保存歷史作品方面,有自己的膽識和遠見。曲靖、昭通的雕塑作品,達到了均衡全雲南的作用。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6歲
    在七八十載的藝術生涯中,潘鶴雕塑了大量經典作品,抗戰題材有《大刀進行曲》《怒吼吧!睡獅》《黃河在咆哮》,從20世紀50年代起選入小學課本的《艱苦歲月》更是家喻戶曉,誕生於改革開放春風中的《珠海漁女》《開荒牛》《和平少女》等城市雕塑,也成為藝術化的時代先聲。
  • 世紀公園有條雕塑路,作品來自世界各地,藝術感超強!
    石家莊世紀公園雖然是個市內公園,但有假山有湖水,有噴泉有花木,還有各種雕塑小品,並且免費開放,實在是市民的大福利。沒事到這個公園走走,撲面而來的是時尚氣息和藝術享受。這個公園是2000年為迎接新世紀而建的,建設初期檔次就不低,以後又經過多次整修,先是華北地區最高的建築、高280米的石家莊電視塔,落戶在公園。之後各種雕塑小品陸續入住,現在已有幾十件雕塑作品了,讓這個公園變得越來越高、大、尚。走在公園裡,不經意的一撇,就會看到一件雕塑藝術作品。
  • 廢鐵絲在雕塑家手裡成了寶貝,這10個雕塑作品,讓人嘆為觀止
    雕塑我們並不陌生,在前一段時間,一座高58米,重達1320噸的關公雕塑作品要被移除的消息,就受到無數人的關注。當然,在我們生活中,並不是什麼雕塑都以高大為主,公園、廣場、小區隨處可見用石頭和金屬製作而成的小型雕塑作品。
  • 雕塑家魏達的人生軌跡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19世紀20年代來上海,曾任職於上海美藝公司、執教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他創建的魏達洋行在二戰前,曾經是遠東知名的建築裝飾公司,鼎盛時在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地開設有分行。魏達洋行在三城的許多作品留存至今,其中尤以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塔樓群雕像和香港滙豐銀行銅獅最為知名。現有文本對魏達生平語焉不詳且多錯誤,本文爬梳各種資料,努力勾勒出魏達生平軌跡。
  •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潘鶴逝世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於2020年11月2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潘鶴1925年生於廣東省廣州市, 1950年進入廣東華南人民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1960年到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任教。
  • 青年雕塑家,當代藝術成長股
    」的傾向 以及逐漸嶄露頭角的女性雕塑家群體 都是時代變革 在年輕一代雕塑家身上的展現 也將引領今後雕塑藝術潮流的走向
  • 雕塑家潘鶴去世 曾創作《開荒牛》等經典作品
    資料圖片 人民網11月23日電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先生於11月22日逝世,享年95歲。潘鶴先生家人說,老人走得很安詳。 潘鶴先生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像》等。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主任、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黎明說,潘鶴先生的雕塑創作與時代緊密相連,是緊跟節奏的時代交響。
  • 雕塑作品找哪家_北裔視覺
    雕塑品尺寸具放大或縮小的彈性,但是,縮放之間會影響展示的效果。以目前兩岸畫廊舉辦的展覽,可以看出雕塑與其他立體作品的比重不同。多數畫廊的展覽內容以雕塑作品為主。上大泥後要一邊用木槌砸實一邊補平泥間空隙,以覆蓋雕塑造型。在此基礎上,再對上泥後的大造型進行不斷的調整。(雕塑作品上經常噴水保持溼度,以防乾裂)。
  • 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世界頂級人體雕塑作品欣賞
    西方雕塑以歐洲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臘雕刻、古羅馬雕刻、中世紀雕刻、文藝復興時期雕刻、18世紀雕刻。西方近現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羅丹、布爾德爾、馬約爾。西方雕塑藝術源遠流長,作品繁多。一般認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個最為輝煌的高峰期,分別是古希臘羅馬時期、歐洲文藝復興時期、19世紀法國雕塑和20世紀西方雕塑。
  • 歷史名人雕像,欣賞雕塑藝術
    人物雕塑,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歷史傳統與民族文化的濃縮與提煉,展現了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發展脈絡,是中華民族思想、情感、審美體驗的集中爆發。其中,石雕藝術以其粗獷有力、雄渾偉岸的藝術形象獨樹一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藝術文化遺產。
  • 雕塑街的雕塑作品,為古城營造了一個,濃鬱的藝術氛圍
    西安有一條全長2300米的雕塑街,這在全國實屬首家。它西起西安美術學院,東到雁塔西路,在隔車帶、人行道的花木叢中,屹立著108尊雕塑作品,構成了一道移步換景的城市風景線,也為古城營造了一個濃鬱的藝術氛圍。
  • 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出名的不僅有完成品也有未完成品
    我們知道米開朗基羅他首先是一位技術嫻熟的雕塑家,在義大利主導的文藝復興時期,這門學科是他最受尊敬的。  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從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雕塑這種能力,其中的《聖母瑪利亞》和《大衛》是他最早的作品之一。這位藝術巨匠可以領悟到人類形體與靈魂之間的聯繫,在他漫長而卓越的一生中,仔細研究人體解剖學。
  • (韓)李樹泓:韓國現代雕塑教育對西方的「拿來」與「活用」
    「拿來」與「活用」 李樹泓(韓國弘益大學教授) 雖然對於韓國近現代美術的劃分有不少的爭論,我這裡將自1910年開始的日據時期(1910—1945),韓戰時期(1950—1953),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這段時期定為近代,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時期,稱之為現代。
  • 雕塑骨架在雕塑造型中的重要性
    這些都需要雕塑家在雕塑之前認真觀察。製作過程中先從大的框架著手進行,先用角鐵把人物大的結構焊 接出來,然後用鋼筋把較細的形體焊接出來,比如人物的胳膊與手的 形體,更細的形體用鐵絲焊接。待骨架的大型出來之後,就要考慮骨架 與泥之間的連接問題,角鐵、鋼筋與泥之間不容易連接,必須要在骨架 上綁制很多木頭製作的十字架,這樣泥就不至於塌下來。
  • 8位老一輩雕塑家組成了一場溫暖的展覽,不止有雕塑,還有他們的生活...
    公園內有不少雕塑,而杭州市雕塑院也坐落在此。今天(11月28日),杭州市雕塑院的展廳「品空間」裡,有一場「潤物無聲——師者自選雕塑作品展」亮相。這是一個向老先生致敬的展覽。浙江省雕塑家協會特別邀請了8位健在的老一輩雕塑藝術家,以自選作品的形式,回顧浙江雕塑發展中的一段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