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天目山路汽車西站後面,藏著一個杭州城西休閒公園。公園內有不少雕塑,而杭州市雕塑院也坐落在此。
今天(11月28日),杭州市雕塑院的展廳「品空間」裡,有一場「潤物無聲——師者自選雕塑作品展」亮相。
這是一個向老先生致敬的展覽。浙江省雕塑家協會特別邀請了8位健在的老一輩雕塑藝術家,以自選作品的形式,回顧浙江雕塑發展中的一段重要時刻。這8位師者年紀最小的84歲,最大的94歲,按年齡的大小分別是:沈海駒、沈文強、王建武、潘錫柔、仲兆鼐、達榴生、傅維安、高照。
展覽匯集了老一輩雕塑藝術家對藝術和人生的思考,有雕塑、有書畫,也有訪談和生活物品。共展出作品近151件,作品尺寸都不大,往往只在方寸間,通過點滴的藝術創作痕跡,展現了一代人的傲骨與風貌。
在展廳裡走一圈,你會發現除了展出各位先生的雕塑作品外,還有許多看了讓人心頭一暖的小物件。
比如,今年94歲的雕塑家沈海駒,在他的展區裡有一張書法,是他90歲生日時,夫人為他寫的「壽」字。
雕塑家王建武的泥塑作品《象》,是全場尺寸最小的一件,1x1x1cm,作品前架著一個放大鏡,供觀眾欣賞放大後的細節。旁邊的牆上,掛著一張素描畫像,是1968年他畫的自己年輕的妻子,嫵媚飽滿。
浙江省名家孵化計劃培育對象、杭州市雕塑院院長林崗介紹,老先生們對自己的作品都梳理得很好,從今年6月開始,一個個走訪、收集作品參展的過程,對他來說是一次心靈之旅。「老先生們低調不張揚,以潤物無聲的態度,用火熱的心和勤勞的雙手來表達對世界的認識。今天我們用展覽的方式將浙江雕塑屆的前輩、師者們請出來,不是拿特別大的雕塑作品,而是選擇了一些小雕塑,以小見大,一方面展示他們的作品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我們內心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再次面聆他們的教誨。」
展覽免費開放參觀,將持續至2021年1月28日。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