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家A·R·彭克繪畫和雕塑作品

2020-12-12 每日看藝術

A·R·彭克(A.R.Penck),德國藝術家,1939-2017。

與西格馬爾·波爾克(Sigmar Polke)和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等藝術家一起被認為是新表現主義者的A·R·彭克(A.R.Penck)最出名的是他的繪畫和雕塑,其特點是簡化的人物和形式,以及新原始的符號和圖案。這位藝術家原名拉爾夫·溫克勒,在讀了地質學家阿爾布雷希特·彭克的作品後使用了他的筆名。

A·R·彭克(A.R.Penck)從1963年到72年住在東柏林,由於不能在那裡公開展出,他將作品走私到西柏林和瑞士,在那裡他享有足夠的聲譽,為他提供了一些保護,使他免受德國警方的傷害。彭克的風格融合了自發的自我表達與克制,以及流行文化和藝術的歷史影響與政治和社會關切。作為一名雕塑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他就用紙箱、板條、舊瓶子和錫箔製作物品,後來,在80年代,他製作了有時甚至是不朽的木雕。彭克也是一位爵士樂演奏家,他出版過一些理論作品,有時還會將這些作品與詩歌並列或穿插其中。

Unbekanntes in Bekanntes verwandeln, 1999

Acrylic on canvas

47 1/5 × 39 2/5 in

120 × 100 cm

Untitled (für Brigitte), 1996

Acrylic on wall panel

50 9/10 × 47 in

129.3 × 119.5 cm

Stele, 1992

Acrylic on plaster

25 3/5 × 13 4/5 × 13 4/5 in

65 × 35 × 35 cmr

emembrance of PRUSSIA

Acrylic on canvas

15 7/10 × 11 3/5 in

40 × 29.5 cm

Standart in Weltenrund , 1993/1994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on wooden pedestal.

18 9/10 × 12 3/5 × 5 1/2 in

48 × 32 × 14 cm

Standart Variation Schwarz-Orange, 1994

Offset-Lithograph on vellum

32 7/10 × 24 2/5 in

83 × 62 cm

Experiment, 1994

Acrylic on paper

29 1/2 × 41 1/2 in

75 × 105.5 cm

Insatisfaite, 2005

Oil on canvas

19 7/10 × 23 3/5 in

50 × 60 cm

Sozialistische Jagd, 1989

Etching

46 9/10 × 38 3/5 in

119 × 98 cm

Edition of 35

BM für Brice Marden / BM for Brice Marden, 1989

Patinated bronze

26 1/5 × 5 1/10 × 5 1/2 in

66.5 × 13 × 14 cm

So viel Anfang war nie, 1990

Silkscreen on vellum

31 9/10 × 33 1/2 in

81 × 85 cm

Das Opfer. Opfergabe , 1987

Patinated bronze

9 1/10 × 2 4/5 × 6 3/10 in

23 × 7 × 16 cm

相關焦點

  • 德國夫妻藝術家庫巴赫和威爾森的石書雕塑作品
    庫巴赫和威爾森,德國夫妻藝術家,1936年和1937年。在長達40年的合作中,夫妻藝術夥伴安娜·威爾森(Anna Wilmsen)和沃爾夫岡·庫巴赫(Wolfgang Kubach)創作了很多比例不一的石書雕塑,以紀念地球的歷史。
  • 「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啟動
    據本屆大賽總策展人、大賽組委會副主席、盛鑫煜藝術創辦人張鴻賓介紹,本次大賽分為繪畫與雕塑兩個部分,成人組與學生組兩個組別,人物、風景、靜物等多個單元,向全球成人藝術家與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徵集優秀作品。張鴻賓先生自2002年以來,就帶領中國藝術家參加了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等國舉辦的各種雙年展、藝博會、大獎賽,尤其是2015年以來,張鴻賓帶領其團隊進軍國際當代寫實繪畫領域,頻繁參加歐美國家舉辦的各種繪畫競賽,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年參加國際繪畫大賽的中國藝術家超過千人,平均每年入選與獲獎藝術家近150餘人;五年中累積參加國際大賽的中國藝術家近6000餘人,入選與獲獎藝術家近500餘人
  • 葡萄牙藝術家Helena Almeida,其作品多聯結身體與繪畫
    Art by Helena Almeida(11 April 1934 – 25 September 2018)葡萄牙藝術家,其作品多聯結身體與繪畫。「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身體,我的身體就是我的作品。」她的作品受空間主義(Spatialism)影響,比如「For Study for Inner Improvement」(1977)中,Almeida似乎在吃伊夫·克萊因藍顏料。在另一個系列中,她畫了一幅畫布,試圖從中擠出自己,並引用了盧西奧·豐塔納的大幅繪畫。
  • 「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
    據本屆大賽總策展人、大賽組委會副主席、盛鑫煜藝術創辦人張鴻賓介紹,本次大賽分為繪畫與雕塑兩個部分,成人組與學生組兩個組別,人物、風景、靜物等多個單元,向全球成人藝術家與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徵集優秀作品。張鴻賓先生自2002年以來,就帶領中國藝術家參加了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等國舉辦的各種雙年展、藝博會、大獎賽,尤其是2015年以來,張鴻賓帶領其團隊進軍國際當代寫實繪畫領域,頻繁參加歐美國家舉辦的各種繪畫競賽,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年參加國際繪畫大賽的中國藝術家超過千人,平均每年入選與獲獎藝術家近150餘人;五年中累積參加國際大賽的中國藝術家近6000餘人,入選與獲獎藝術家近500餘人
  • 日本藝術家平松健太郎繪畫作品
    平松健太郎(Kentaro Hiramatsu),日本藝術家。日本藝術家平松健太郎(Kentaro Hiramatsu)住在紐約市,在那裡,他被他的繪畫中反映出來的城市環境所包圍。結合從他的遺產中汲取的影響,如日本流行卡通文化的漫畫和動漫人物,這些景觀被描繪成數位化的、像素化的、糾纏在一起的重新創造的現實網絡。天際線、摩天大樓、城市體育場和街道網格與抽象的人物混合在一起,最終將環境與居住在其中的人聯繫在一起。憑藉簡潔的筆觸和精緻的調色板,平松在畫布或木頭上用丙烯酸作畫。雖然構圖複雜,但他的畫以最高的數字精確度呈現。
  • 「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首次進入中國
    10月18日,由西班牙塞維亞市政廳、經典匯CLATIA全球藝術網主辦、盛鑫煜藝術承辦的「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在京啟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
  • 世界級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作品選集
    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法國雕塑藝術家,被認為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 蒙德裡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 1872— 1944)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
  • 土耳其藝術家微縮作品栩栩如生
    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土耳其斯坦布爾,藝術家Murat Ucar的微縮作品栩栩如生。他巧妙的將繪畫和雕塑技巧用在手錶和珠寶上,進行微縮藝術創作。
  • 萊辛論繪畫詩歌雕塑《拉奧孔》
    讀這本書有兩個原因,一、從今年開始讓自己有意識的閱讀一些學術專業類推薦書籍,薰陶自我的同時學習和積累一些文化素養。二、個人非常喜歡朱光潛的藝術理念,他的書籍我儘量多看一些。下面就我個人閱讀心得分享一點自己學到的皮毛。閱讀《拉奧孔》遠比我之前想像的要有趣味性。進一步讓我認識到該如何分別來欣賞繪畫、詩歌與雕塑。美是繪畫的最高表現藝術。繪畫有屬於它自己的物質畫面。
  • 文藝復興早期的雕塑與繪畫
    天堂之門受到人文主義的影響,加上龐貝遺址的發現,讓文藝復興早期的藝術家看向了更早的古希臘羅馬的藝術,他們擺脫中世紀教會的規範禁錮,使用更加科學和理性的知識去進行藝術創作,例如透視原則《天堂之門》是吉爾貝蒂的代表之作,這件作品是為弗洛倫薩禮拜堂製作的青銅浮雕作品,他將繪畫的藝術手法借鑑並使用在他的作品之中,利用高低不同的起伏塑造人物形象,又利用繪畫的透視原理來安排人物大小遠近等空間關係,
  • 難以置信的天價藝術:全球最昂貴的10件在世藝術家的作品
    根據拍賣紀錄,本文列出了十件最昂貴的在世藝術家的作品,它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偏好和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這些天價的藝術品有哪些特點呢?1、繪畫佔的比重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裝置或雕塑作品。在這十件作品中,繪畫佔了六件。
  • 藝術家Lovis Corinth:成熟作品實現了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的綜合
    藝術家名:洛維斯·科林斯(Lovis Corinth)生卒日期: 1858年7月21日 - 1925年7月17日國籍:德國自畫像洛維斯·科林斯德國藝術家和作家,其作為畫家和版畫家的成熟作品實現了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的綜合。
  • 藝術家曹徵:中西結合的繪畫藝術
    原標題:藝術家曹徵:中西結合的繪畫藝術 藝術家曹徵,自幼研習書畫,在書法、繪畫、雕塑等領域均有涉獵,擅於將中國文化元素與西方街頭藝術形式結合,以奇絕的想像力將之貫穿,形成獨具東方特色的繪畫藝術作品。
  • 雞蛋包裝盒繪畫,天馬行空的家具藝術,幾位奇葩的藝術家神作品
    藝術家常年都在創作。但是他們的腦洞一般都非常大,一般人是無法與他們媲美的。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奇葩的藝術吧。河南藝術家最近發現了一種新的繪畫材料,那就是雞蛋包裝盒。對,就是超市時提出來的那個,他把這些盒子變成肖像畫的帆布。
  • 簡即是繁,純即是美——品鑑世界銅獎藝術家王鏡蓉的繪畫藝術
    對於中國著名書畫藝術家王鏡蓉先生的評論與解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末。因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和強烈的現代感,《上海畫報》曾以兩整版篇幅全彩面專題介紹其中國畫代表作;中國畫專業性刊物《書與畫》也以「純淨的藝術品格」為題,專文評價其藝術風格。
  • 德國女畫家加布裡埃·穆特Gabrielle Münter簡歷以及作品
    她們在美國呆了兩年多,主要是在德克薩斯州、阿肯色州和密蘇裡州。在美國時期有六本素描本保存下來,描繪了人、植物和風景的形象。兩個女孩都繼承了大量的金錢,使她們能夠自由獨立地生活。她的童年和早年對她未來的藝術生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過著不受傳統束縛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生活在美國和歐洲給了穆特很多女性當時沒有的社會曝光率。穆特學習木刻技術、雕塑、繪畫和版畫。
  • 【貓咪錶情包】吳永杭繪畫貓+李德忠雕塑貓
    隨著社交和網絡的不斷發展,藝術家的作品創作與交流方式受其影響,生發出一系列的藝術表情包,藝術家的情感精神世界特別豐富細膩,運用各種手法和多樣材質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感知,在任何網民都可以創造出自己表情包的年代,且看畫家吳永杭與雕塑家李德忠創作的多樣式超經典的貓咪錶情包。
  • 全球最昂貴的10件在世藝術家的作品
    根據拍賣紀錄,本文列出了十件最昂貴的在世藝術家的作品,它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偏好和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這些天價的藝術品有哪些特點呢? 1、繪畫佔的比重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裝置或雕塑作品。在這十件作品中,繪畫佔了六件。
  • 中國首次舉辦「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 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潘旭臨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潘旭臨)由西班牙塞維亞市政廳、經典匯CLATIA全球藝術網主辦、盛鑫煜藝術承辦的「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18日在北京啟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大賽將對促進中國與西班牙的文化藝術交流,擴大委拉斯凱茲藝術精髓在中國的傳播發揮積極作用。
  • 德國繪畫大師阿爾布雷希特. 阿爾特多費爾作品欣賞
    1/18德國繪畫大師阿爾布雷希特. 阿爾特多費爾作品欣賞:《亞歷山大之役》 158*120釐米,1529年,木板蛋彩畫,藏於德國慕尼黑 老繪畫陳列館2/18德國繪畫大師阿爾布雷希特. 阿爾特多費爾作品欣賞:《亞歷山大之役》局部3/18德國繪畫大師阿爾布雷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