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曹徵:中西結合的繪畫藝術

2020-12-21 搜狐網

原標題:藝術家曹徵:中西結合的繪畫藝術

藝術家曹徵,自幼研習書畫,在書法、繪畫、雕塑等領域均有涉獵,擅於將中國文化元素與西方街頭藝術形式結合,以奇絕的想像力將之貫穿,形成獨具東方特色的繪畫藝術作品。

(OFF THE WALL VANS亞洲藝術聯盟獲獎作品)

2010年起,曹徵先後獲得多次藝術獎項,「VANS亞洲藝術聯盟」合作藝術家,重慶MBG邁卡託什書廊「無用之俑」主題個展,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曹徵作品:兵出潼關》系列部分

「古為今『俑』」是曹徵繪畫作品古今碰撞融合出的藝術代名詞,用現代藝術重新定義了古代文明,含蓄而不突兀,是匠心獨具的「古為今『俑』」。

《曹徵作品:兵出潼關》系列部分

將傳統山水盆景與秦甲混裝搭配,拿起武器猶如守衛,藝術性的重新定義了傳統盆景的山水格局,營造出別具一格又極具裝飾性的山石景觀畫作。

《曹徵作品:「無處不齋」系列》

曹徵所創作的《兵出潼關》《尋秦記》《小殭屍》等系列作品打破了中西方的藝術隔閡,將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街頭文化所結合,令作古千年的秦俑煥發了全新的生命活力,也成為了曹徵藝術作品中最為鮮明的代表元素。

《曹徵作品:尋秦記》

這組作品使年輕人耳熟能詳的動畫人物穿上秦甲,似乎將人帶回到大秦帝國。曹徵用他天馬行空和別具一格的藝術手法,構思出一組親和又充滿的藝術作品,還原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曹徵作品:小殭屍系列》

《曹徵作品:Kaws系列》

曹徵堅信的座右銘:「畫畫於我是日常、是銘記、也是意義。」他的作品中不乏日常的生活藝術,同時也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結合,這既是藝術家對人生的判斷,更是他對未來藝術的一種期待與堅守。

《曹徵作品:公路騎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曹徵個展「古為今『俑』」在瀋陽1905文化創意園開幕
    本次展覽,是曹徵首次展出數量眾多的原畫紙本作品。本次展覽共將展出藝術家作品四十餘幅,包含《兵出潼關》《無處不齋》《街頭接頭》《漫捲東風》《尋秦記》等題材系列,是曹徵從事藝術創作十數年來各時期創作風格和繪畫風格的部分代表作品
  • 簡即是繁,純即是美——品鑑世界銅獎藝術家王鏡蓉的繪畫藝術
    對於中國著名書畫藝術家王鏡蓉先生的評論與解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末。因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和強烈的現代感,《上海畫報》曾以兩整版篇幅全彩面專題介紹其中國畫代表作;中國畫專業性刊物《書與畫》也以「純淨的藝術品格」為題,專文評價其藝術風格。
  • 中國首次舉辦「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 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潘旭臨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潘旭臨)由西班牙塞維亞市政廳、經典匯CLATIA全球藝術網主辦、盛鑫煜藝術承辦的「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18日在北京啟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大賽將對促進中國與西班牙的文化藝術交流,擴大委拉斯凱茲藝術精髓在中國的傳播發揮積極作用。
  • 奈良美智《溫室女孩》領銜,16件中西當代藝術傑作現身拍賣
    11月6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香港秋季拍賣預展在北京時間博物館開幕。此次預展呈現一系列東西方知名現當代藝術家的傑作,16件極具中西文化底蘊的藝術精品率先亮相。
  • 法國波普藝術先驅|「繼畢卡索之後最會繪畫的藝術家」|馬歇爾·雷斯
    雷斯作為新現實主義運動的重要成員,與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阿爾曼(Arman)等九位當時最具激進精神的年輕藝術家一起,在一張100×66cm的稿紙上,寫下了《新現實主義憲章宣言》,由此開闢了法國當代藝術的革命性的篇章。
  • 中西繪畫的造型手法不同,中國畫注重「墨線」的單一化
    繪畫的造型手段是線條和色彩、色彩在中國傳統的工筆畫中極為重要,線條是西方速寫的主要表現手段。這些都是事實。但這兩個事實對於中西繪畫來說畢竟不能說明線條和色彩這兩種造型手段在中西繪畫中的地位和作用。從主導方向來說,墨線是中國的主要造型手段,色彩是西方繪畫的主要造型手段,色彩在中國畫中,特別是在彩餵畫中,並不像它在油畫中那樣重要,同是線條,中國畫上的線條與西方油畫、素描上的線條比較起來具有獨特的表現力。
  • 畢卡索:畫畫是我的武器|繪畫|畫家|藝術|藝術家_網易訂閱
    他們必須先了解,藝術家作畫,是因為他非畫不可。藝術家不過是世界的一個微小部分,就像許多讓我們覺得愉悅,卻說不出所以然的事事物物,不需要特別的關注。那些想解釋圖畫的,常牛頭不對馬嘴。  你等著我告訴你,藝術是什麼?如果我知道,也不會告訴你。
  • 「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啟動
    據本次大賽秘書處秘書長季英倫介紹,詳細的參賽規則,將在中西評委進一步討論後,在大賽的官方網站經典匯全球藝術網向全球藝術家公布。本次大賽首次實現了中西藝術的深入交流與合作,以「國際大賽」的形式讓委拉斯凱茲的藝術精髓在中國深入傳播,將極大地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與藝術的進一步交流。徐芒耀先生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幾代的油畫藝術家都從西班牙悠久的寫實繪畫傳統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並通過學習西班牙藝術大師理論與方法使自己的創作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 海派藝術的三個特色
    在西畫的中西融合方面,一者注重西方表現性語言與傳統寫意的結合;另者側重西方寫實性語言與傳統寫意語言的結合,由此形成了中西融合的主線,從中體現出應有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這是中國美術在現代西學東漸社會情境之下自覺對應的結果,也是20世紀西畫東漸在文化移植之中所作出的現實選擇。海派藝術名家的「中西融合」之道獨具特色,其中可推林風眠和劉海粟為代表。林風眠先生認為東西方藝術「因相異而各有所長短」。
  • 繪畫是視覺的藝術
    繪畫是視覺的藝術,一個正常的人,不管是西方人還是中國人,其眼睛的視覺功能應該沒有根本性區別沒有證據表明中西繪畫特性的不同緣於人種的差異。本書的寫作就是希望能用比較的方法凸顯中西給畫各目的性格。藉助文化理解繪畫,透過繪畫感受文化。
  • 「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
    張鴻賓先生自2002年以來,就帶領中國藝術家參加了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等國舉辦的各種雙年展、藝博會、大獎賽,尤其是2015年以來,張鴻賓帶領其團隊進軍國際當代寫實繪畫領域,頻繁參加歐美國家舉辦的各種繪畫競賽,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年參加國際繪畫大賽的中國藝術家超過千人,平均每年入選與獲獎藝術家近150餘人;五年中累積參加國際大賽的中國藝術家近6000餘人,入選與獲獎藝術家近500餘人
  • 帶來童年歡笑《貓和老鼠》,亦是潮流藝術中延續的情懷
    ▼善於創作中西結合藝術品的香港藝術家 Tik Ka from East,將動畫和港產片,加入傳統文化和佛理,實現中西結合藝術品!最近他的作品,致敬吉恩·戴奇,創作石獅版貓和老鼠雕像。▼02《貓和老鼠》潮流藝術塗鴉繪畫潮流藝術家 KAWS 2016 年的首次韓國個展,在於首爾的 Galerie Perrotin 畫廊舉行。個展展出了共 7 件作品,其中就包含了塗鴉繪畫貓和老鼠 Tom & Jerry 系列新作。
  • 徐悲鴻《男人體》、羅中立《父親》……現當代藝術家280餘件素描...
    本次展覽按照中國現當代素描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分為中西一冶、關懷現實、兼收並蓄、民族意韻、多元共存五個單元,系統梳理了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素描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併集中展示了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素描精品。
  • 中西藝術思維的起點和走向
    再問:是不是因為有了毛筆才使中國的書法繪畫藝術有了如此豐富而系統的文化傳承?皆答:有可能。而哲學思想的差異必然影響人類創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中西方由於哲學性格造成了藝術進化方向的差異。哲學家馮友蘭曾經分析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中西哲學差異:中國人屬於農耕民族,與土地山川為居,居所相對固定,所以思想上追求仁愛。「仁」其實就是易經中的陰陽,講究中庸平衡,性格溫和謙讓。
  • 「目視」與「神遇」:中西繪畫的區別
    (五代)董源 《瀟湘圖卷》局部 絹本設色 50cmx141.4cm 故宮博物院藏 傳統的中西繪畫區別很多美國現代派畫家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甚至說:「藝術家看美學就等於鳥看鳥類學一樣莫名其妙。」被稱為後現代之父的杜尚也認為藝術不必要感性美,而要有哲學深義。他的名作《從處女到新娘》等,只用一些直直無變化的線條構成,雖然有一定的哲學內涵(但如果他不解釋,別人也看不懂),但無美感:把美丟掉了,太不應該。
  • 「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首次進入中國
    10月18日,由西班牙塞維亞市政廳、經典匯CLATIA全球藝術網主辦、盛鑫煜藝術承辦的「從塞維亞到中國——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在京啟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委拉斯凱茲繪畫&雕塑大賽」。
  • 美術研究|論自然科學與中西傳統繪畫體系關係
    相比之下,中國傳統繪畫不同,它本身並不建立在單眼的鏡頭式觀看的基礎上,因此,西方繪畫的危機,並不是中國繪畫的危機,相反倒是證明它的價值,恢復其自信的轉機。關於這點將在本文結尾部分進一步討論。中西繪畫體系的不同[4],最明顯地體現在各自的空間表現之上。英語空間space,有時亦指room,place,多與建築環境有關。
  • 中國油畫先驅顏文樑、吳作人如何實現中西美術融合
    對此,展方解釋說,20世紀初,藉助西學東漸的東風,留洋學習歸來的學子不僅帶回了西方現代繪畫理念,也為中國畫壇注入了新的力量,對傳統繪畫的內容與形式進行了繼承、發揚與創新。顏文樑、吳作人正是這一浪潮中的傑出代表,展覽旨在將這一時期的作品為窗口,向觀眾展現早期留洋歸來的畫家是如何將西方寫實主義引入中國,進行「油畫本土創作」實踐,從而實現中西美術融合的過程。
  • 加拿大抽象藝術家奧利維爾·萊奧甘藝術作品賞析
    奧利維爾認為,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藝術,總有一股力量驅使他畫畫,而這股力量就是一種內在驅動力,既難以形容也無跡可尋。時至今日,他還是無法解釋這種關係從何而來,但仍是他繪畫的核心部分。但爸爸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多少給予他正面的影響。「壞孩子」以塗鴉為校小時候,奧利維爾只是和大部分孩子一樣手握蠟筆或氈毛筆,把注意力投放在對符號的創造和表達上,以塗鴉為主。
  • 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在海口開展
    王子謙 攝中新網海口12月19日電 (記者 王子謙)「陶瓷中國—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19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來自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20餘位當代優秀陶瓷藝術家所創的130件陶瓷作品。這些作品以多元的陶瓷藝術形式、技藝、精神內核,呈現了當下景德鎮陶瓷藝術旺盛的生命力。圖為參觀者欣賞瓷板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