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畫畫是我的武器|繪畫|畫家|藝術|藝術家_網易訂閱

2021-01-12 網易


  畫畫是我的武器——畢卡索談藝錄

  藝術是什麼

  每個人都想了解藝術。為什麼不試著去了解鳥的歌唱?為什麼人們喜歡夜晚、花朵、一切周遭的事物,卻不會想去了解?但如果是一張畫,就非得了解不可?

  他們必須先了解,藝術家作畫,是因為他非畫不可。藝術家不過是世界的一個微小部分,就像許多讓我們覺得愉悅,卻說不出所以然的事事物物,不需要特別的關注。那些想解釋圖畫的,常牛頭不對馬嘴。

  你等著我告訴你,藝術是什麼?如果我知道,也不會告訴你。


  天才與兒童

  和音樂相反,繪畫裡根本沒有所謂的奇才。一般認為的早熟天才,其實是童真本有的異能,這種異能會隨年齡而衰減。也許這個小孩會成為畫家,而且是偉大的畫家,但他必須一切從頭開始。

  至於我,根本就不具這樣的天才。我第一張素描,根本都進不了兒童畫展。我缺乏兒重的笨拙與純真。七歲時,我就可以畫學院式的素描。巨細靡遺,頗為精確,連我自己都覺驚訝。

  我窮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的畫圖。


  關於創造

  我每天不斷地由不良的繪畫中獲救。

  你從不能說:我做得很好,明天可以休息了。當你才停下,馬上又得從頭開始。你可以把畫擱置一旁,說你再也不要碰,但從不能說這畫已經完成。

  如果我們已很清楚要做什麼,那幹嘛還做?因為既已知道了,就毫無意思,不如做點別的 。

  我們必須消滅現代藝術。這意思也是說,如果我們還想繼續有所成就的話,也得殺掉自己。


  藝術家就像是感覺的聚寶盆,它來自四方,來自天上、地上、一張小紙片,一個眼前晃過的東西,或蜘蛛網。因此不應去區分它們,沒有階級差異。

  我們應四處去找尋一切對作品好的東西,就是別找自己的作品。我討厭自我重複。但如果一些老素描攤在我面前,我就會去取用一切對我有用的。

  真的好好去想,能畫的題材其實真少。它們不斷被重複。維納斯與愛情,變成聖母瑪莉亞與聖嬰,又變成母與子,題材其實沒有改變。能發現新的題材多好。


  像梵谷,畫一個再平常不過的馬鈴薯,還有他的靴子!這才是真正的創新。

  對我而言,藝術既沒有所謂過去,也沒有未來。如果一件作品不能在當下具有活力,就不需理睬。

  希臘、埃及等過去偉大畫家的藝術,都不屬於過去,也許它們在今天,比過去更具活力。藝術並非從自身發展出來,而是,一旦人的想法變了,表達形式就會跟著變。


  圖畫不過是種研究與實驗。我從來不把一幅畫當藝術作品來畫。一切都是研究而已。我不斷地研究,在不斷地探索裡,便含有必然的發展。

  因而我為畫標上號碼和日期。也許有一天,有人會感激我這麼做。

  畫畫是件智性的事情…


  關於風格

  也許我根本是個沒有風格的畫家。所謂的「風格」只會把畫家固定在一種觀看方式上。年復一年,甚至終其一生,用同一種技術,同一種表現方式。人們可以立刻認出來,但總是同一套衣服,或同一款式。

  當然有的偉大畫家具有風格。而我卻狂野地四處晃蕩,漂來漂去。當你看到我在這裡時,我已又變到另一個地方。我從來不固定,因此沒有風格。


  其實我們只能因反什麼而作。甚至是因反自己。這非常重要。大多數畫家做一些小小的蛋糕模子,然後拿來烘蛋糕。總是同樣的蛋糕。而他們滿意極了。

  畫家不應作人們所期待於他的。風格對畫家而言是最危險的敵人。畫家死了之後,繪畫才有風格。繪畫永遠佔優勢。

  布拉克有一次對我說:「基本上你一直喜歡古典美感。」沒錯。即使今天我還是如此。總不可能每年找到一個新的美感吧!


  關於立體派

  立體派與其它畫派沒什麼不同,有相同的原則,相同的元素。立體派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被了解,在今天還是有人看不出什麼來,但這無所謂。

  我不懂英文,因此,英文書對我就像一本空白書。但這不代表英文不存在。如果我自己不了解,也只能責怪自己,怎可以就此怪罪別人?

  立體派固守在繪畫的疆界和局限裡,從來沒有說要超越。立體派對素描、構圖和色彩的了解與運用,也和其它畫派一樣。

  我們的題材或許不同,因為我們把以前不重視的物體與造型帶進繪畫裡。


  我們張大眼睛,也敞開心胸,觀看我們的世界。

  我們盡我們所能看到的,賦予形與色彩自身的意義;在題裁裡,我們保有發現新事物、新感受所帶來的喜悅;題裁必須是樂趣的來源。何必多談我們的藝術?想看的人都可以來看!

  如果我要畫一隻碗,當然我會把它畫成圓的。但整體圖畫節奏,構圖結構,會迫使我把圓的畫成方的。

  我常把報紙用在我的紙貼畫裡,但不是用它來做報紙。


  關於成功

  飢餓、災難、觀眾不解,都很令人難受,但聲譽最糟糕。這是上帝給藝術家的懲罰。很可悲,但卻是事實。

  成功很重要。人們常說,藝術家應只為「喜愛藝術」而做,而不追求成功。這是錯的!藝術家需要成功。不只是為了生活,也為了能繼續創作。即使一個有錢的藝術家,也需要成功。

  只有少數人了解藝術…大多數人以成功與否來評斷藝術。為什麼只有「成功的畫家」可以成功?每個時代都有成功的人物,但誰規定,就只有那些諂媚的觀眾可以成功?我要證明,我毫不妥協,但還是可以成功。

  你知道嗎?當我是個年輕畫家時,成功曾是我的保護牆。藍色和粉紅時期像屏風一樣,在它後面,我很安心…


  我的武器

  藝術家同時是個政治生物,會充分意識到世界大小事件的破壞、焦慮或幸運,而跟著變化。人怎麼可能不關懷他人,怎麼可能躲在象牙塔裡,無動於衷地把自己從如此豐富的生活裡隔離?

  不,繪畫不是用來裝飾房子,而是用來攻擊敵人,保衛自己的武器。

  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從未把繪畫當作純粹娛樂或消遺的藝術。圖像和色彩是我的武器,藉它們深入對世界以及人的認知,而這個認知將使我們越來越自由…。

  是的,我知道,在繪畫上,我就像個革命鬥士。


  「對於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一切都應該去創造而不是重複。但是人們總是對重複的工作過份狂熱,而反對創造,這只會阻礙其發展。」

  ——帕勃羅·畢卡索


  「我從未考慮過後世的讚譽。我的一生都為自由而活,並不斷嚮往成為一個自由的人,這使我對別人的評價毫不關心。一個在乎後世評價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的。我只對已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事情負責」。

  ——帕勃羅·畢卡索


  「孤獨不是對人世的逃避,相反,它卻是認識宇宙萬物的一個前提,但需要表達得清晰明了的絕不是事物,而是思想情感。」

  ——帕勃羅·畢卡索


  「當一個人明白了自己該幹什莫,如果住手不幹了,他就不再是那個人」

  ——帕勃羅·畢卡索


  「到頭來,一切都將物歸原位。只要心中有光芒四射的太陽,其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帕勃羅·畢卡索


  畢卡索對澤爾沃說:「你不用拿這些給我看。在我們這個精神薄弱的時代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製造熱情。有多少人真正讀過荷馬史詩?可這妨礙不了滿世界的人都在談論荷馬。荷馬神話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熱情是我們和年輕一代最需要的東西。」


  「我們總是處於善惡是非的交織中,不管怎麼樣,善惡是非本身之間是互相脫不了干係的。對這個人是好的,對別人來說未必就好。選擇一個人往往也就意味著犧牲另一個人。因此那人必須要有大夫或者殺手的勇氣,來接納別人帶來的罪惡......不管在何種處境下,人都不是天使......生活中的每樣事情都是有代價的。如創造力、新想法之類的每一件有價值的事物都會同時伴隨著陰影。」


  「要說怎麼做才能獲得的一些自由,那就只能釋放自己內心的一些東西了。即使這樣也不能持久。」


  畢卡索對弗朗索瓦絲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愛情,只有愛情的證據。」


  畢卡索對赫蓮娜·帕梅林說:「別談什麼藝術了。我們就是被藝術給害了。大家都不再畫畫了:他們追求藝術。人民需要藝術。於是藝術就大行其道。可是畫中的藝術成分越少,這畫本身的成就就越高。」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是『今我』和『故我』」。


  【弗朗索瓦絲(畢卡索沒有『徵服』的女人):「真正的貴族包括那些在任何窘境下都能憑藉自己的才智化險為夷,順利脫身的人。」】


  1、把圓畫方。

  2、畫畫就是一種寫日記的方式。

  3、繪畫比我厲害,它使我唯命是從。


  4、在繪畫中,尋找是無聊的,發現才是根本。

  5、繪畫中技巧的成分越少,其中繪畫的成分就越多。

  6、塞尚並沒有真正的去畫蘋果,他畫的是這些圓形上的空間的重量。


  7、畫家的眼睛,可以看到高於現實的東西,他的作品就是喚起人們的想像。

  8、人們以為我畫的鬥牛是從生活中來,其實那之前我還沒有錢買票看鬥牛。

  9、我的生活常常是戲劇性的,但絕對不是悲劇性的。


  10、我的藝術一點也不是抽象的,況且抽象藝術並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藝術總是現實的表現。

  11、我的作品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裡面常常有些諷刺和相對粗俗的東西。這樣做,我的作品就能深入所有的人。

  12、線條與色彩就是我的武器,我正試圖用我的方式去表現出我認為是最正確、最美好、自然也就是像所有偉大藝術家所熟悉的最美的一切。


  13、有些事物藉助鏡頭可以如此真切地反映出來,為什麼藝術家非得插上一手呢?攝影藝術來得正是時候,把繪畫從文字中解放出來,包括故事,甚至也包括主題……無論如何,有些今後將屬於攝影的範疇……畫家不應該利用失而復得的自由去做點別的事嗎?

  14、我的生命就是工作,而且是不停地工作。

  15、每次見到小孩子在街上、在瀝青路面或在牆上亂塗亂畫,我都會停住腳步……他們筆下的東西往往令人感到意外……總可以讓我學到一些東西……

  16、在參觀完兒童畫展後,畢卡索說:"我在他們這個年紀時就能畫得像拉菲爾一樣好,但我卻花了終生的時間去學習如何畫得像這些孩子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8位大藝術家的調色板曝光,梵谷和畢卡索的最為特別
    調色盤是每一位藝術家畫畫時必不可少的工具,畫家們可以創作出一幅幅精彩的畫作,調色盤的功勞很大。在這裡插句題外話,油畫醬的頭像都是根據調色盤的形狀製作而成的。我們根據每一位藝術家的繪畫風格,就可以想像到他們調色盤大概的樣子,如果你不相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8位大藝術家的調色盤是什麼樣子的吧。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畢卡索,藝術設計素材佳品,高清作品,珍藏
    前言:經過整整一年多的策劃和多方的支持,藝渡文化(Bridgemaniamges)將在2020年整理和推出世界百年百大藝術家系列的文章,持續更新,歡迎持續關注,更加歡迎轉載和打賞。為了給大家更好的呈現,小編將儘可能添加更多繪畫大師的作品,供藝術學習和設計參考。
  • 藝術大師|中西方最有名的碰撞:當畢卡索遇見張大千!
    >我最弄不懂的,就是你們許多中國人,為什麼都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接著畢卡索更加激動地說:配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的,第一是你們中國人;其次是日本人,而日本的藝術又源自於中國;第三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人根本就沒有藝術!如果把東西方繪畫比作一塊精美的麵包,那麼,西方的不過是麵包的碎屑罷了。
  • 法國波普藝術先驅|「繼畢卡索之後最會繪畫的藝術家」|馬歇爾·雷斯
    馬歇爾·雷斯(Martial Raysse)「我希望人們忘記我之前的一切,即日起,我是個新人,一個貧窮的新藝術家。」Suddenly Last Summer, 1963Franoise Hardy, 1963雷斯是一名無師自通的畫家,他的一生創作包含雕塑、裝置、公共藝術、實驗電影等多個領域,而繪畫是他從一而終的追求。
  • 苦練畫畫40年,被稱「中國的畢卡索」,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苦練畫畫40年,被稱「中國的畢卡索」,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他苦練畫畫40年,被稱為「中國的畢卡索」,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用琴棋書畫來概括,其中畫的作品更是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中國的繪畫藝術分為好多個派別,跟書法一樣,每個派別都有自己的點睛之處,各有千秋,很多名畫的市場拍賣價格高達上千萬,這足以說明中國繪畫藝術的厲害之處。他苦練畫畫40年,被稱為「中國的畢卡索」,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 走進」奧地利梵谷」的繪畫世界!|繪畫|梵谷|現代藝術博物館|藝術之...
    德國醫生,藝術收藏家普林茨霍恩( Hans Prinzhorn , 1886-1933 )1919- 1921年期間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精神病醫院收集了450名精神病患者的近5000件作品,並於1922年出版了「精神病人的繪畫」專著。超現實主義的畫家看了如獲至寶,受到精神病人藝術構思的啟發。
  • 馬蒂斯,與畢卡索平分秋色|《你好,藝術!》看正版名畫
    一系列共有13本,有我們所熟識的梵谷、莫奈、畢卡索,還有我們所熱切追逐的藝術家高更、盧梭等等。這些畫家,他們的生平,每個人的經歷都夠得上寫出一部精彩的傳記,然而,作者卻能夠抓住他們最主要的特點,來向大家介紹這些卓越的藝術家。
  • 女畫家不滿足於紙上畫畫,將大樓外牆當畫布,網友:這才是藝術
    女畫家莫娜凱倫在外牆繪畫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在網友看來很不錯的繪畫,在藝術家眼中卻變成了「俗」得不得了毫無藝術價值的塗鴉,而拍賣場上那些一幅就能抵普通人一輩子的
  • 西方頂級繪畫的最高成就圖集|畫家|肖像畫|油畫|風俗畫_網易訂閱
    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畢卡索說:「我把鼻子畫歪了,歸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們去注意鼻子。」最左邊一個女人,正拉開赭紅色的布幕,似乎剛從簾幕後面要出來看一看。下方擺放著葡萄等一堆水果,在西方寓意中葡萄往往是性愛的象徵。
  • 畢卡索背後神秘女子:藝術家朵拉·瑪爾的故事
    畢卡索這個名字可能人們並不陌生。這位西班牙20世紀最著名的畫家可以說是現代藝術的鼻祖。然而,朵拉·瑪爾這個名字未必就廣為人知。她經常被人以畢卡索的情人而提起,但實際上,瑪爾本人也是一位極富天分的藝術家。其實,在瑪爾1935年在法國遇到畢卡索之前,就已經由於自己的攝影作品而聞名。
  • 藝術家曹徵:中西結合的繪畫藝術
    原標題:藝術家曹徵:中西結合的繪畫藝術 藝術家曹徵,自幼研習書畫,在書法、繪畫、雕塑等領域均有涉獵,擅於將中國文化元素與西方街頭藝術形式結合,以奇絕的想像力將之貫穿,形成獨具東方特色的繪畫藝術作品。
  • 美國當代繪畫大師、著名美術教育家,大衛·萊弗爾談繪畫藝術
    大衛曾提到他的作品是關於光與影的,這讓人連想起荷蘭巴洛克時代畫家,因此,大衛就有了 「當代倫勃朗」的美譽。大衛說:藝術家畫畫是為了學習和更深入地理解繪畫的意義。中國藝術家的現實主義(寫實繪畫)繪畫所取得的水平是令人欽佩的,現在生活在這個國家的藝術家反映了這一點,他們中有很多人是我有私交的人和朋友。我想對所有中國藝術家和整個世界藝術家說的是:做畫家和藝術家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這是我在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中所提到的一個區別,也是我在《藝術家老師》一書中寫到的。
  • 畢卡索: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
    簡介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著名的藝術家、畫家、雕塑家、版畫家、舞臺設計師、作家和前法國共產黨黨員,出名於法國,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作逾兩萬件
  • 他的肖像藝術叱吒拍場 與畢卡索平分秋色
    原標題:2020年是義大利藝術大師莫迪裡阿尼辭世100周年 他的肖像藝術叱吒拍場 與畢卡索平分秋色2020年是義大利藝術大師莫迪裡阿尼辭世100周年。這個名字為大眾知曉,是從幾年前國內某知名藏家豪擲約11億元人民幣「天價」買下莫迪裡阿尼的一幅油畫《側臥的女人》開始的。這位沒落貴族藝術家才華出眾,生活極具悲劇性色彩。
  • 當代畫壇最貴畫家,聲稱80歲前超過畢卡索,隨便畫畫賣幾個億!
    如果要問當今中國畫壇最炙手可熱的畫家,無疑當屬崔如琢。2020年的6月,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榜單對在世藝術家去年公開拍賣市場作品成交額進行排名。該報告指出,去年上拍作品36.36萬件,成交了16.15萬件,成交額為492億元。
  • 畢卡索:我用一生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別再逼孩子畫得像了!
    伊能靜和庾澄慶的兒子哈利,從小愛畫畫,這是他12歲時的畫作《夢境》。這幅畫很有插畫的風格,充滿想像力與張力,難怪他能考上國外著名美院。還有李湘的女兒王詩齡、黃磊的女兒黃憶慈、李亞鵬的女兒李嫣等等。他們讓孩子學習繪畫、鋼琴,不僅僅因為他們是演藝明星,還因為他們更加知道學習藝術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 大寫意畫家陳一峰,他是一個用生命在畫畫的藝術家
    他把對繪畫的濃 稠的熱愛傾注在筆端,時而大筆勾勒塗抹,時而緩慢皴 擦,時而飛快點厾,忘情時還會把毛筆伸進嘴裡舔一舔, 在手裡來回搓捏。他畫畫時像鷹隼一樣雙臂展開,頭髮豎起,身上、手上、臉上都是墨跡的滑稽形象,非常具有畫面感。陳一峰是一個用生命在畫畫的藝術家。
  • 天才畫家傑昂Joan的簡介以及藝術特點、成就和作品賞析
    傑昂·米羅(Joan Miro,1893-1983年),二十世紀繪畫大師,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偉大天才之一,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米羅藝術的卓越之處,並不在於他的肖像畫或繪畫結構,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這是其中一個要素。
  • 倫敦呈現「畢卡索與紙的藝術」:撕紙,燃紙、將紙變成了立體
    理解一位真正的天才,要回到起點,畢卡索的起點,是紙的藝術。畢卡索不僅用紙畫畫,他撕紙,燃紙,將紙變成立體。2020年1月25日起,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聯合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巴黎畢卡索美術館舉辦「畢卡索與紙的藝術」特展,從《格爾尼卡》的研究到4.8米寬的拼貼畫,展覽呈現橫跨畢卡索80年生涯的300多件紙製作品。
  • 著名畫家邱立新:漫議電腦繪畫的藝術語言及特色
    得到八千年文化網趙智宏總編的鼎力舉薦,國內主要網站:鳳凰網、網易、百度、360、捜狐網、雅昌網、今日頭條、中國甘肅網、蘭州新聞網等的廣泛關注及轉發,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趙智宏先生今又邀我寫一篇關於電絵藝術特色的文章,普及電繪知識,與網友們交流。電繪,是有別於傳統的手繪。是電子計算機數字繪畫的簡稱,所以也稱為數字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