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和王洛賓的忘年戀,77歲的王洛賓為何拒絕,一首歌說出原因

2020-12-14 讚揚得力量

上學時期看的作品最多的就是三毛的,有人說過,一個女人早點讀三毛會幸福的。

的確,讀著三毛的作品成長成熟了,可以坦然應付一切接受一切了,就好像接受了殘酷的生命的洗禮重生了,浴火重生!伴隨著刺骨的痛卻最終豁達的懂得怎樣去愛這個世界以及這世上的人和物。

1991年,三毛被查出宮內膜肥厚,便住進了醫院做手術,一天凌晨,有人發現三毛在浴室用尼龍絲襪自縊了。

就這樣一代才女便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王洛賓在直到三毛自殺後,痛哭的已經站不起來,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你走了,人間就冷了!後悔吧,後悔安慰不了她的在天之靈!實際上後悔又是在責備自己。

直到三毛去世後,王洛賓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愛著三毛,這一切發現的時候都太晚了。

不知道王洛賓是誰,一定聽過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只要聽到這個旋律,不管是誰總會哼哼跟著唱幾句。

這首動人的歌曲,同樣也吸引了三毛,在荷西去世後,三毛是孤獨的,每當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總會喚醒三毛內心深處的靈魂,三毛決定一定要見見這首歌的作者,到底是誰能夠寫出這麼厲害的一首歌。

三毛一個人踏上了尋找王洛賓的旅途,兩個人年齡相差30多歲,但是第一次見面就相見恨晚,這段忘年戀並沒有發展多久,三毛曾經表白過王洛賓,但是卻遭到了拒絕,知道三毛去世後,王洛賓用一首歌說出了這裡面的原因。

三毛和王洛賓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三毛唱了王洛賓的那首《橄欖樹》:「你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作為回禮,王洛賓也為三毛唱了一首《高高的白楊》,這首歌是王洛賓的經歷,一個青年在結婚前夜被捕入獄,他的未婚妻在丈夫入獄後擔憂成疾,不久就過世了,這個青年為了悼念未婚妻留起了鬍鬚,青年變成老頭時鬍鬚已經垂到胸前,而未婚妻的墳頭上長滿了丁香花。

三毛聽完之後很是感動,兩人聊了很久,在三毛回到臺北之後,兩人一依舊保持著書信聯繫,漸漸的,三毛便對王洛賓暗生情愫,在書信中已經由從前的「親愛的王洛賓先生」改成了「親愛的」,直到第二次來到王洛賓家後,她大膽地向王洛賓表白。

77歲的王洛賓知道了三毛的心意,也並不是對三毛無意,王洛賓知道這段忘年戀可能會不被外人所祝福,考慮到世俗的眼光和自己的子女,王洛賓拒絕了三毛。

三毛非常傷心,她收拾行李回到臺灣。就在離開王洛賓的一百多天後,三毛的死訊傳來,王洛賓拿著三毛的信失聲痛哭,並將藏在自己心裡的話都寫在了他給三毛唯一的一首情歌裡: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切莫對我責怪。

這首歌道出了兩人相知卻不能在一起的原因,三毛在幻想的國度中等待,王洛賓知道彼此只能遙遙相望就一直徘徊糾結。但兩人所陪伴過的日子卻是非常難忘的。

三毛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種生活,一種夢想,一種獨一無二的人生。

她的作品樸實無華,卻最能看出對生活最濃烈的熱愛與追求。

賈平凹說:」三毛不是美女,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

司馬中原說:「讀三毛的作品,發現一個由生命所創造的世界,像開在荒漠裡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這是需要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的。

想要更加詳細的了解到三毛,一定要看看這本《撒哈拉的故事》裡,三毛最經典的作品就是《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夢裡花落知多少》,這三本書中都記錄了和愛人荷西相識、相知、相愛,傾倒了全世界的華文讀者。

或許,我們終究會有那麼一天:牽著別人的手,遺忘曾經的他。——《雨季不再來》生命短促,沒有時間可以再浪費,一切隨心自由才是應該努力去追求的,別人如何想我便是那麼的無足輕重了。——《夢裡花落知多少》

三毛,她總能用最平實的文字,觸碰到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你感同身受,讓你產生共鳴。

這三本三毛的經典之作,推薦給你,願你喜歡。

相關焦點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只恨此心,未能與君同
    她是三毛,而他是王洛賓,二人相差了三十歲的「忘年戀」,只恨此心,未能與君同。滾滾紅塵中有個她三毛寫過很多的書,她的書裡沒有很華麗的詞,但她的真情卻能打動人心,她被人稱為文藝女神。王洛賓的第三個女人是他的妻子黃玉蘭,嫁給王洛賓後改名黃靜。黃靜是一名護士,她漂亮又文靜還比王洛賓小了16歲,結婚六年中二人相處得很愉快,還生了四個兒女。好景不長,黃靜因特殊政治原因,她含恨而死。而王洛賓在十年後又蒙冤入獄在監獄裡待了15年才釋放出來。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情由緣起又不可捉摸,有些愛終是錯過
    三毛與王洛賓的這場曠世「忘年戀」,留下的許多遺憾,只恨此心,未能與君同,不禁讓世人唏噓不已。情由緣起又不可捉摸三毛從小就喜歡王洛賓的歌,像《達坂城的姑娘》、《在那遙遠的地方》等,都是她愛唱的曲,或許這就是兩人由來已久的淵源。直到有一天,三毛在報紙上看到了王洛賓的故事。王洛賓每天天黑時,總要看著破舊牆壁上已故夫人的遺像,為她彈一首曲子。
  • 王洛賓和三毛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又是一個悲劇!
    若是了解一下三毛和王洛賓的故事,大致是可以推測出三毛的自殺或許多少和王洛賓有那麼一點關係。三毛祖籍是浙江舟山的,因為內戰的原因跟隨著家人遷居到了臺灣。就在三毛感覺人生無比灰暗的時候,王洛賓的一首歌卻打動了三毛的心。民謠《在那遙遠的地方》進入臺灣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首歌也是王洛賓的封神之作。雖然王洛賓一生也沒有去過歐洲,但他的這首歌卻被歐洲的一些音樂學院收入教材。
  • 三毛第2次見王洛賓說「給我買套房」,處21天後卻老死不相往來
    1991年1月4日凌晨,臺灣榮民總醫院的女工發現了被尼龍絲襪吊頸的三毛遺體,終年三十歲。現場沒有任何遺書,通過法醫鑑定,三毛的死亡時間是在當天凌晨兩點。也就是說,她在一個半夜,選擇了悄悄的結束自己的生命。如同倪匡所說,三毛相信生命有肉體和靈魂兩種方式,她理智的選擇了第二種,一定有她的道理。
  • 三毛之死,王洛賓到底要負多少責任?
    三毛生命中的那道光熄滅了,她的靈魂也跟著荷西去了天堂,留在人間的只剩下千瘡百孔的心靈。1989年,香港女作家夏婕在《臺灣日報》發表了3篇《王洛賓老人的故事》,其中寫道:每天黃昏,他都要坐在門前看夕陽;天黑後,總要對著懸在古舊牆壁上的太太遺像,彈一首曲子給她聽。
  • 三毛死後,王洛賓非常傷感,寫下戀歌《等待》獻給她
    三毛帶了一個很大的大皮箱,估計是準備去新疆過冬的,光香菸就帶了10條(我記得是長壽牌香菸,黃色包裝)。我父親很為難。因為她信中就說「我去了不要住賓館,我要和你住一起」。她觀察到我父親住的房子很大,有4個臥室。王洛賓很為難,又不好拒絕,就找了個自己的女學生陪她,陪她做飯。  當時正好陰差陽錯,新疆這邊給王洛賓拍5集紀錄片叫《洛賓交響曲》,父親每天要出去趕場子拍。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千裡奔赴卻被逼走,沒多久倆人竟天人永隔
    三毛和王洛賓,一個在臺灣,一個在新疆,中國的東南和西北,都很難聯繫起來,更何況當時的臺灣,如詩中所言,「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裡,大陸在那裡。」但就這樣兩人卻有了一份情緣,三毛像飛蛾撲火一樣朝王洛賓走來,但王洛賓卻一步步退卻,最終令三毛失望,只留下深深的遺憾。
  • 當三毛無法破譯王洛賓的「愛情密碼」──絕世之戀
    東北一位朋友看完三毛與王洛賓的視頻之後,對我說:我喜歡三毛!我問她為什麼?她沒有回應。我對三毛的印象是:並不漂亮,但是她很浪漫,專注文化、注重精神、愛冒險……這樣的女孩,心中一定藏著詩和遠方。分手121天後王洛賓和三毛相差30歲。
  • 三毛愛上相差30歲的王洛賓,為他萬裡奔赴,卻在分別121天後自盡
    三毛的死,一如三毛一生的神秘經歷一般,總讓世人捉摸不透。在三毛以近乎詭異的方式結束生命後的第二天,一個78歲的老人,在日記裡寫下了一段給三毛的話。寫完後,他就扔掉筆失聲痛哭起來。這個老人,正是著名民族音樂家王洛賓。
  • 臺灣女作家三毛自殺,到底是放不下荷西,還是被王洛賓傷透了?
    她的那些經典的語句和精闢的文章已經洋洋灑灑地散落在了我的過往,我如今依舊能夠隨口說出三毛的一些經典語錄「這一生,你能否有幸像三毛一樣遇到一個願意一生陪你盡瘋狂的人。」前前後後大概兩年的時間,三毛從內地飛往的新疆,用激動的手敲開了王洛賓的大門,卻沒有想到給她開門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當時的王洛賓年歲已經接近七十歲了,足足比三毛大了三十歲。三毛看到白髮蒼蒼的王洛賓,第一反應是失望和沮喪,但緊接下來三毛眼裡又充滿了光,倒不先看看王洛賓是個怎樣的男人,或許他的靈魂真的很有趣呢!
  • 王洛賓:西部歌王,用一生譜寫愛的戀歌
    作者:張風莉1991年1月4日,荷西去世之後獨居了近十二年的三毛,在臺北榮明總醫院,用一雙長筒絲襪,結束了自己年僅48歲的生命。1月5日凌晨,著名音樂家王洛賓從收音機裡,獲悉三毛自殺身亡的消息,如遭晴天霹靂,悲痛不已。
  • 老照片,戴蛤蟆鏡的韓紅打架子鼓,圖八王洛賓與三毛的親密照
    坐在鐵軌上的海子,1989年3月26日,25歲的海子選擇躺著鐵軌上,任由馳嘯而過的列車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海子是神通,15歲就考入北大,他的臥軌自殺,震驚了整個現代詩壇。抽菸的賈平凹,1993年《廢都》出版,因為受到爭議,一時流言四起,大家甚至懷疑他不堪重壓自殺了。如今誰能手裡有一套首版那是一臉的得意。鐵榔頭郎平接受領導接見,在領導面前她是一臉羞澀。
  • 三毛:17年經歷6個男人,48歲用絲襪自縊身亡,留給王洛賓14個字
    三毛一生經歷的6個男人將流浪與自由看作人生方向的三毛,註定了會與以管理和教化為目標的學校發生衝突,這個和學校格格不入的女孩兒,最終在13歲那邊正式退學。休學之後的三毛曾經自閉,她用一塊鋒利的刀片割開了自己血管,母親的及時發現把她拉了回來。
  • 29年前,三毛在醫院用絲襪自縊身亡,死前向王洛賓提了最後的請求
    王洛賓被稱為"西北民歌之父",一生中創作了無數優秀的西部民歌,將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兩人的緣分也起始於西部民歌,三毛從小就聽王洛賓創作的西部民歌長大,心中對他十分嚮往。這一次三毛對外宣傳是來為王洛賓撰寫傳記的,但實際上,她打算就這樣與王洛賓一起生活下去。但王洛賓卻並不這樣想,他顧忌太多,最終還是以對待客人的態度對待三毛。王洛賓是部隊的退休幹部,一般來說是不能與外人同住的,為此他還提前給部隊遞交了申請。他過去幾十年從沒想過置辦家具,知道三毛要來之後還讓學生陪著自己破例去購置了席夢思,書桌,檯燈和被褥。
  • 1941年,王洛賓回到蘭州的家,有外遇的妻子問他:今晚,你住哪兒
    也許它就是《在那遙遠的地方》,就是「我願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每天看著她動人的眼睛,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以及「我願做一隻小羊,坐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熟悉「西部歌王」王洛賓的人都知道,他一生經歷過4個重要的女性,分別是杜明遠(洛姍)、卓瑪、黃靜(黃玉蘭)和三毛。這4個人中,有2個人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分別是杜明遠(洛姍)和黃靜(黃玉蘭)。
  • 【重磅】尋夢絲綢之路•在那遙遠的地方—王洛賓音樂藝術人生文化之旅
    ,探尋王洛賓音樂軌跡和藝術成就。——解讀王洛賓十八年牢獄之災的真相——解密王洛賓與羅大佑「世紀大合作」引發的版權之爭——解密王洛賓從天而降的女兒真假之謎——解密王洛賓與臺灣女作家三毛的曠世虐戀——與王洛賓之子王海成先生對話座談,贈送由王洛賓之子王海成籤名的王洛賓書籍及音像資料。
  • 跟偶像王洛賓的歌相比 王琪的《可可託海的牧羊人》差在哪裡?
    據說唱紅這首歌的不是原唱王琪,而是「流浪歌手」洋仔。不過,有人質疑洋仔,說他假唱。蕭陶最早聽到的是女版,由東北女歌手亞男演唱,後來才知道她只是翻唱。 王琪的另一個偶像是被譽為「西北民歌之父」的王洛賓。從創作風格上看,王琪更像王洛賓,但還不是王洛賓。王洛賓擅長於寫帶有西域風情的情歌,歌中往往有故事情節。「我願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我願做一隻小羊,坐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 名人珍貴合影:三毛和王洛賓關係親密,圖3夢露和甘迺迪交談甚歡
    第1個名人的珍貴合影,要數三毛和歌王王洛賓。1943年出生於浙江的三毛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是中國現代女作家,本名叫做陳平。現在人們對於三毛的愛情,可能會瞬間想起三毛與荷西之間的過往,但其實三毛在1990年4月份還認識了歌王王洛賓,兩人相識之後很快就陷入了愛戀,但是最終因為各種問題兩人還是分了手。對於這段過往,照片中的美好景象,其實也是名人的珍貴瞬間。
  • 罕見歷史名人合影:川島芳子和玷汙她的養父,張大千與韓國少女
    川島芳子在日本接受了政治、諜報、軍事等方面的教育,17歲時被川島浪速糟蹋,3年後返回中國從事間諜活動,1928年張作霖被炸身亡、1931年九一八事變、將婉容秘密轉移至東北等事件,川島芳子都在其中提供了大量的情報。1948年川島芳子被以漢奸罪槍決。圖為川島芳子和糟蹋她的養父川島浪速。
  • 逝去的人,都會留下一首歌
    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1939年,王洛賓跟著《民族萬歲》劇組跑到青海金銀灘草原拍攝。在那裡,他認識了一位漂亮的17歲少女薩耶卓瑪,兩人在工作中漸漸產生感情。等到電影結束,他們回歸各自的生活。鳳飛飛《追夢人》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去世後,羅大佑創作了《追夢人》作為紀念,特邀鳳飛飛演唱。這首歌的原作是電影《天若有情》同名粵語主題曲,後由羅大佑填詞成國語版《青春無悔》。《追夢人》和《青春無悔》的歌詞幾乎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