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國海洋館要推出「海豚仿生機器人」,保護環境的又一步?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中國的海洋館可能會出現海豚仿生機器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2日報導稱,紐西蘭在這一項目的自我定位是動物保護方案,那麼生態學家如何看待這一新生事物?

報導稱,紐西蘭智能生物遊樂(Animatronic Entertainment Portfolio,AEP)聯合創始人米蘭妮朗洛茨(Melanie Langlotz)和王理受邀前往中國打造海洋館。但他們建議,採用海豚仿生機器人,代替原本計劃裡向水池投放的海豚和鯨魚。

海豚仿生機器人的研發者之一王理向俄衛星社解釋了「海洋館採用這種機器人為什麼會對動物保護產生有益的影響」。

「中國作為過去20年來世界上最活躍和增長最快的遊樂市場,伴隨著大量主題公園、海洋館的興建,傳統的活體動物養殖展覽方式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以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為例,在自然條件繁殖,其壽命可以達到九十年,而在人工養殖或囚禁的環境下,他們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痛苦悲慘地存活不到2年。惡略的生存環境,使野生動物感染更危險的重病,傳染給觀眾的可能性也驟增。同時,這種高死亡率的遊樂運營方式,也意味著不斷增高的運營維護成本。以一個十年期、年接待人次200萬為例的海洋館做比較,一個由十條左右智能海洋生物組成的AEP項目的一次性投資只是前者的一半,而運營維護成本只是前者的十分之一,綜合成本是前者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此對AEP產品的前景,我們充滿信心」。王理說。

此外,朗洛茨在接受紐西蘭國家廣播電臺(RNZ)採訪時則介紹說:「海豚仿生機器人十分精準地複製了真海豚的重量、骨骼結構、肌肉組織與骨骼的協作、脂肪沉積。」她說,「海豚仿生機器人看上去是如此逼真,以至於首次見到海豚仿生機器人的人們相信,它們根本就是真海豚。海豚仿生機器人重270公斤,一次充電可持續遊泳10小時」。

對此,中國資深環保媒體人鄭挺穎認為,這一決定確實可能是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又一步。

鄭挺穎向俄衛星社表示:「一個海豚仿生機器人的價值在4000萬到6000萬美元之間。按照十年的『壽命』,相當於一天的花費在一萬美元左右,然而飼養一頭真海豚的開銷可能也沒有這麼高。因此,我想經濟應該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海豚仿生機器人作為宣傳噱頭的可能性更高。另外,一些環保人士主張禁止動物從事表演活動,那麼開發海豚仿生機器人也許是為了減少真海豚表演的次數,歸還海豚自由。」

紐西蘭國家廣播電臺援引朗洛茨的話報導說,中國對這項研發產品很重視。這種研發產品未來可能重建整個海洋館行業,至少研發人員定下了這樣的任務。

報導稱,王理還向衛星社介紹了關於中國的項目規劃規模。

他說:「我們現在正在接洽中國遊樂產業的數個明星級企業,有望在未來5年內在中國一二線城市落實10個左右,包含大約150條智能海洋生物的AEP項目。涉及具體商業機密,很遺憾,我目前無法披露具體的合作客戶信息。」

儘管鄭挺穎積極評價紐西蘭研發人員的計劃,但他同時強調:僅僅讓動物離開人工水池是遠遠不夠的。

他向衛星社指出:「首先,保護野生動物是要讓野生動物回家;其次,要讓它們有家可回,若是人類破壞了動物的自然家園,那麼它們回去也是死路一條。另外,有些動物一直是由人工飼養,不具備野外生存和捕食能力。就海豚而言,人工養殖的環境確實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是健康的海豚,那麼能幫助它們生活在海洋裡自然最好。但是如果有些海豚受傷了,就需要人工去幹預、救治和醫療。從這個角度來看,把一兩隻健康的海豚放回大海這一行為也是保護野生動物的一個進步,只是關鍵還在於人類需要給大自然留出空間,讓野生動物能夠在穩定、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繁衍生息。」

報導稱,但這是生態學家和環保主義者需要考慮的事情。人工動物的研發者不會止步於海豚,他們計劃打造其他的動物機器人,還計劃徹底改變娛樂性動物園產業。

王理總結說:「智能生物不僅僅是活體生物的簡單替代品,更是新一代遊樂體驗的載體。AEP結合了世界先進的影視、舞臺藝術編導製作,更依靠智能生物的安全、可靠特性,可以無限運行並與觀眾在各種層級,語境互動,展現無以倫比的多維度體驗。我們相信,AEP將會引起遊樂行業的革命。除了『深海』項目,我們還在計劃其它智能生物的AEP項目。」

相關焦點

  • 「機器海豚」入駐中國海洋館,人工智慧與你近距離
    去年年底,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了《「微笑」的背後——全球海豚娛樂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有 3,603 只鯨豚類動物被圈養在 58 個國家和地區的 355 家場館,其中海豚佔比超過 80%,而且,全球 93% 的海豚館都推出了海豚表演項目。
  • 仿生機器人分為哪幾類_仿生機器人研究現狀
    仿生機器人分為哪幾類_仿生機器人研究現狀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4 16:10:07   仿生機器人分為哪幾類   按照使用環境的不同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像魚一樣遊動在海水中執行偵察任務,像騾子一樣行走在崎嶇地面實施戰場補給,像蜻蜓一樣懸停在空中對目標進行定位與監視……如今,這些曾在影視作品裡出現的仿生機器人執行任務場景,正一步一步變為現實。去年6月,韓國國防部披露了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的消息,並預計2024年開始裝備軍隊。今年以來,世界多國相繼發布消息,加快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進度。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是單臂仿生機器人。後來,其同系列的單臂仿生機器人被應用於空間站實驗。第一個用於執行軍事任務的仿生機器人是仿生機械蟹「Ariel」,被用於執行清除水雷等任務。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像魚一樣遊動在海水中執行偵察任務,像騾子一樣行走在崎嶇地面實施戰場補給,像蜻蜓一樣懸停在空中對目標進行定位與監視……   如今,這些曾在影視作品裡出現的仿生機器人執行任務場景,正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去年6月,韓國國防部披露了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的消息,並預計2024年開始裝備軍隊。   今年以來,世界多國相繼發布消息,加快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進度。   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是單臂仿生機器人。
  • 「微笑」的背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全球海豚娛樂業研究...
    報告還對一些海豚館誇大其對動物保護、公眾教育和科學研究項目的價值給與批駁,並在最後提供了包括禁止海豚表演以及與遊客互動接觸的項目、加強福利標準、尋求負責任替代項目,以及終止人工繁育和捕獲野生鯨豚用於娛樂業的問題等解決方案。
  • ...預設」實現真正人機溝通——從影片《機器猛犬》看仿生機器人技術
    目前,常見的仿生機器人主要包括地面仿生機器人、水下仿生機器人和空中仿生機器人三大類。其中,地面仿生機器人的研製相對最為成熟,包括四足、兩足類人形、蛇形等多種形態,它們已經在戰場偵察、探索未知天體、惡劣環境作業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影片中的機器狗就屬於這個類別。水下仿生機器人主要是仿生機器魚,簡單來說,就是參照魚類遊動的原理利用機械電子元器件或智能材料實現水下推進的一種仿生機器人。
  • 智能廚神、神奇畫手、仿生鯊魚 「機器人總動員」打造未來智能世界
    9月4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開幕。今年的服貿會有一大亮點,那就是「科技範兒」十足,各類新技術、新成果、新服務集中亮相,涵蓋科技防疫、人工智慧、智慧家居等領域,可以說,整個服貿會所關注、影響的,是未來的世界。
  • 「海豚胎教」靠譜嗎?孕媽媽先別急著去海洋館,聽聽專家怎麼說!
    前段時間,懷孕5個月的小穎跟老公去海洋館看海豚表演,海豚飼養員邀請小穎跟海豚進行互動,誰知海豚一看見小穎就興奮得不得了,直接就從水中跳出來,用嘴巴就蹭小穎的肚子,可給小穎嚇了一跳。而海豚發出的超聲波跟人類使用的B超極為相似,因此海豚是可以感知到孕媽媽體內胎寶寶的存在。當海豚發出的超聲波感受到胎寶寶時,它就會因為好奇而想要去碰碰看。而且在自然界中,海豚的智商非常高的,幾乎可以相當於5-8歲的小朋友。而且它們的性格相當的溫順,還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
  • 價值1.7億的人造海豚,用醫療級矽膠製成,能替代活海豚嗎?
    按照現代海豚的腦部大小,它們的腦係數比其他動物都要高,只在人類之下,海豚為了生存不斷進化,應付複雜的社交網絡,一起捕獵,逃脫捕殺和養育後代。比如一群佛羅裡達海豚,可以設計一種極深的套路來捕魚,一隻海豚在捕獵時不斷製造混亂,讓獵物以為四方都有危險,另外一隻海豚這時候就會發送信號給其他海豚,形成一個包圍圈,捕獲逃跑的魚。
  • 俄媒:俄中將聯合拍攝智慧機器人系列片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據《俄羅斯報》報導,俄羅斯科幻劇《比人類更好》將出續集,而且新季將由俄中聯手推出
  • 排名第二的仿生蛇機器人!工程師成功設計出仿生搜索救援機器人
    排名第二的仿生蛇機器人!工程師成功設計出仿生搜索救援機器人  Connor Feng • 2020-02-19 12:45:35 來源:前瞻網
  •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也許是最早的仿生機器人了,確實很超前
    仿生機器人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因此很多研究者認為,最初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已開始研究「仿生機器人」。誠然,遠古人類的黑色科技很多,其實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仿生機器人,但原理大致相同,諸葛亮利用牛和馬的運動優勢,製造了比牲畜更方便、省事、不用草料休息的木牛流馬。那麼,什麼時候出現了真正的仿生機器人?
  • 機器人總動員系列之二|先睹為快!能水下搜尋、打撈,會海洋科考的水...
    9月5日,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在工作人員的遙控下,一個水下機器人(智能纜控無人潛航器)正在大水箱裡「搜尋」。機器人通過攝像頭的實時監測以及聲吶掃描,可以成功確認水下目標物的具體位置。聲吶可以掃描前方300米以內的水域,除了搜救落水人員,機器人還能檢查水下壩體是否存在裂縫。
  • 塗裝機器人!仿生馬桶塗層!這些黑科技你見過沒?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國最具有含金量的科學技術類大獎。由國務院於2000年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為800萬/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眾所周知,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生存發展,就需要在科技上不斷的突破創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塗料行業也是這樣。
  • 3603隻被圈養海豚「微笑」背後的真相
    每到假期前夕,國內外不少海洋館、水族動物園就會出現海豚表演宣傳告示,還有設計一系列以此為亮點的優惠套票,頗受市場歡迎。不能想像,到時候一隻只憨厚可愛的海豚從水中一躍而上,濺起晶瑩水花,臺下的大人小孩歡笑鼓掌,現場必定熱鬧歡騰。不過,就在人們歡呼雀躍同時,海豚們卻痛不欲生,甚至自我了斷。
  • 武漢著名海洋館有哪些?親子遊去哪個海洋館好呢?有你熟悉的嗎?
    那自然不能錯過武漢海洋館啦!既可以和孩子一起體驗度假的樂趣,也可以增加孩子的海洋生物知識,武漢幾個海洋館?武漢哪個海洋館好玩?一起來看看吧! 在這裡,你可以觀賞到帝企鵝、北極熊、偽虎鯨等珍稀的極地動物,還可以看到精彩的海豚、海象的表演。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3期: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來了,專盯不...
    「艾利特」推出CS系列協作機器人 艾利特機器人公司近期將推出CS系列協作機器人,想要對標UR的e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在基礎架構、編程方式、安全規定、核心算法等方面進行軟硬體性能的提升,增強其協作機器人產品的安全性、易操作性、開放性。
  • 超逼真仿生雨燕機器人,僅42克翼展68釐米,能自主導航飛行
    比如,今天要提到的仿生雨燕Bionic Swift就是Festo的研發人員從飛燕身上汲取靈感,研發出了更加輕薄、更像鳥羽毛的飛行機器人羽翼。此外,這家公司還曾展示過他們研發的螞蟻機器人、電動蝴蝶、能跳躍的袋鼠機器人、蜘蛛機器人、能飛的企鵝和水母等多樣的仿生機器人。
  • 俄企開售可克隆任何人外貌的機器人 有望進入中國
    其網頁介紹,名為Robo-C的產品是「一款完全擬人化的機器」,「全世界第一款仿生機器人(humanoid android),不僅可以模仿一個人的外表,還能融入商業流程。」該機器人擁有真人一般的人造皮膚,臉部有18個活動部件,能做出600個微表情。機器人還內置有10萬條語言模塊,可以直接與人溝通。
  • 海豚「微笑」背後的真相|報告
    從地理區域來看,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群島和百慕達地區圈養的海豚幾乎佔全球的五分之一,是該行業熱點區域之一。海豚在承受哪些痛苦?長期生活在娛樂產業下的海豚,承受著圈養的束縛,不能正常地表達自然天性,且大多數的人工圈養條件十分不理想。在海洋館中,觀賞海豚或與之接觸互動的公眾需求往往凌駕於圈養海豚的需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