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3.8公裡,接著180公裡自行車騎行,再跑步44.2公裡,這三個項目必須17個小時之內完成!別說親自體驗,光是看到這些公裡數,許多人都會心頭一緊,然後發出感嘆:不可能做得到!
上個月,44歲的重慶人劉勁不僅完成了這些挑戰,還一路披荊斬棘,以10小時40分的成績獲得分齡組冠軍、全場第二,用汗水和毅力詮釋了「超級鐵人」的含義。
因為身體不好而接觸運動,從最開始的純鍛鍊到後來的參賽競技,劉勁說,他一直在突破自我,也在向所有人證明,持之以恆去做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是可以取得成績,並做到極致的。
▲劉勁抵達終點
226公裡用時640分鐘!
「超級鐵人」奪冠
7月的甘肅玉門城外,赤褐色戈壁在熾熱天氣下,散發著西部的獨有魅力,也向來者劉勁顯示著這座城市迎客的熱情。
來到玉門,看戈壁風情是其次,對劉勁來說,最重要的是參賽並拿下名次。他要參加的比賽名為2020第三屆玉門國際超級鐵人三項賽,熟悉「超級鐵人三項」賽制的人都知道,這是世界上最具刺激性、挑戰性,也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的運動,因為運動量遠遠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範圍。
記者了解到,美國世界鐵人公司註冊所有的「超級鐵人三項」包括3.8公裡遊泳、自行車180公裡、跑步42.195公裡,總共225.995公裡,而玉門這次比賽,抹去了零頭,遊泳3.8公裡、180公裡自行車騎行、跑步44.2公裡,「直接」226公裡。
比賽前的試水,似乎有些不順利,因為水土不服和天氣乾燥,劉勁還出現了流鼻血的症狀。「當時還有點忐忑。」劉勁說。開賽前,一起來到玉門的俱樂部成員也對劉勁頗為擔心,大家都知道,這次前來,他是為爭奪榮譽而來。
鳴槍開賽,第一個項目就是遊泳,劉勁猛地扎進了湖裡,一路奮力遊去,另一頭,俱樂部成員們也在守著消息,快接近第一圈時,成員們欣喜發現,遊過來的第一個正是劉勁。而完成遊泳,就要換項,戴上頭盔,劉勁又出現在了自行車騎行賽道上。
▲「超級鐵人三項」比賽中,劉勁完成遊泳項目
▲劉勁在「超級鐵人三項」比賽中,完成自行車騎行項目
「其實對我和大多數參賽者來說,遊泳並不是問題。」劉勁說,真正的挑戰是180公裡自行車騎行和44.2公裡跑步,「前期體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說句老實話,後面的跑步,許多人是走到了終點。」
在比賽上,劉勁有自己的應對方式:即使中途需要補給,也不會借著補給停下來休息,而是放緩比賽速度。這也是他能成功慢跑衝過終點,獲得分齡組冠軍、全場第二好成績的一大原因。
成績背後
超乎尋常的體力訓練+飲食自律
10小時40分,是劉勁參加所有「超級鐵人三項」比賽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說起這次比賽,劉勁風輕雲淡,說除了流鼻血和被大西北的風吹得有點飄揚之外,沒有那麼多緊張刺激和曲折離奇,就是在穩定發揮中贏得了比賽。
可俱樂部成員們都知道,這背後,是長期反覆訓練的結果。
昨日(25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江北區的重慶兩江鐵人三項俱樂部,見到劉勁時發現,綠色運動裝、黑色背包、運動鞋,是他的標配。而長期的訓練也在他身上留下痕跡:皮膚被曬得黝黑,身材精瘦,雖然有肌肉,但並沒有健身人士那樣的「大塊頭」。
▲賽後歸來,展示參賽運動服
記者了解到,除了平時日常訓練,比賽前一個多月,劉勁開始進入集訓模式。他給自己下任務,每天要練習兩個項目,而訓練的量也做好了規劃:跑步20-30公裡,騎行100公裡,遊泳3-4公裡。「每天就是任選兩個項目來練習,訓練到中後期再加量。」他說。
俱樂部工作人員李奕飛記得,劉勁每次來俱樂部訓練時,就會一臉嚴肅,「不把自己關4、5個小時,他都沒完。」 李奕飛所謂的「關」,是劉勁在進行室內騎行訓練,一次訓練至少4-5個小時。
而除了堅持訓練,在飲食上,劉勁也非常自律,一天4頓,多數是攝入全麥、全穀類食品,少量攝入豬肉、牛肉、魚,不吃豬油和肥肉,除了早餐、中餐會吃米飯之外,晚餐煮胡蘿蔔、花菜等。
▲精瘦的身體也有肌肉線條
「這麼做,是為了保持較低的體脂率。給你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練鐵人三項的沒有健身那種大塊頭肌肉,我們練的是有氧耐力,主要鍛鍊紅肌,肌纖維數量增多,體積不增大,所以,我們看起來肌肉並不是那種大塊頭,而沒有大塊頭,也減少了我們訓練的消耗和阻力,力量會更為持久。」他解釋。
圈裡的「一哥」
家中獎牌、獎盃多得放不下
記者採訪時,不時有俱樂部成員前來,對於劉勁,大家都有一個稱呼:一哥。
李奕飛告訴記者,之所以有「一哥」這個稱呼,一是因為劉勁加入俱樂部很早,屬於元老級別;二是劉勁運動成績很高,在「鐵人三項」這個項目上尤為突出。
▲劉勁獲得2020第三屆玉門國際超級鐵人三項賽分齡組冠軍
記者了解到,劉勁現在擔任俱樂部的理事長和秘書長一職。「其實,我還不是從一無所知開始。」劉勁說,自己老家在雲陽,原來是一名大巴車司機,因為長期熬夜開車,落下了職業病不說,身體也越來越虛。
「大概是2010年左右,那個時候就意識到,自己身體垮了,然後給自己敲了一記警鐘,告訴自己,再也不能這樣了。」他告訴記者,當時,為了增強抵抗力,自己在朋友的建議下,接觸到了遊泳。一開始遊泳,都是去遊野泳,劉勁回憶,自己第一次下水,想起來都覺得丟人:「都是8月的天氣了,一下水,還是冷得打哆嗦,可以想像身體是有多差。」
漸漸堅持下來,劉勁發現,自己的身體素質在越變越好。「有精神了,不容易感冒了,而且體力更好了。」他透露,隨著運動圈子的擴大以及遊泳水平的提高,自己開始接觸跑步,「又慢慢發現自己在運動方面還有些天賦,就又學著去參加比賽,從倒數十幾名開始,一路打比賽下來,成績越來越好。」
▲參賽獲得的獎牌
▲一屋子的獎盃
現在,不管是在俱樂部還是家裡,都可以見到劉勁贏回比賽的獎盃、獎牌,尤其是家裡,獎牌、獎盃更是多得放不下。
對此,俱樂部的謝興物這樣評價:「如果有人像劉勁這樣早上4點鐘就起來訓練,然後還要上班,他也可以成為鐵人界的一哥。」
突破自我,準備再戰
「超級鐵人三項」比賽
「他現在在重慶,已經把運動當成了職業了。」劉勁的妻子王春燕告訴記者,丈夫把過多的心思放在運動訓練和比賽上,以前,自己並不支持,一來是覺得時間、精力消耗太多,二來是參加一些賽程太長的比賽,她不放心,但後來,她發現,丈夫很堅持,是真的把運動當成了愛好,而且,收穫成績的同時也越來越專業,「他的愛好嘛,我還是尊重他。」
現在,劉勁準備再一次突破自己,參加今年又一場「超級鐵人三項比賽」,為此,這一段時間,他已經展開了訓練,25日當天,接受採訪前,他已經跑了一個多小時的步,接受採訪後,還將進行自行車騎行訓練。
▲賽前,劉勁在大竹林進行自行車騎行訓練
「據我所知,在重慶,還沒有人一年之內參加過兩次『超級鐵人三項比賽』的,我想破一次記錄,看一下,究竟可不可以。」劉勁坦言,小時候,父親常說自己沒有定性,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因此,除了突破自我,他也想向所有人證明,持之以恆去做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是可以取得成績,並做到極致的。
不過,雖然是突破自我,但劉勁並不建議所有「鐵人三項」愛好者去參加226公裡這種「超級鐵人三項」比賽,因為這類「超鐵」比賽在技巧和耐力的考驗上更嚴峻,如果要嘗試,可以先嘗試51.5公裡這類奧林匹克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比賽」,他一開始入門,也是從參加51.5公裡開始的,然後隨著訓練的深入,在慢慢提高、加量。
在訓練上,堅持科學、可持續、均衡的訓練,最好一天可以兩項交叉訓練,既做到了適應比賽,也可以避免重複一項訓練帶來的枯燥。另外,嘗試這類型比賽時,應該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一味盲目堅持,要知道運動的魅力是強身健體,競技之外,更應該追求健康。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視頻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