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2020-12-16 舊話重題

在《詩經》中,《雅》的篇幅佔了三分之一,它分為31篇《大雅》和74篇小雅,總共105篇詩歌。雖然《雅》詩不如《風》詩通俗,也沒有《頌》宏大,但卻加兼具了兩者的一些優點,風格莊重舒緩,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不過,歷代以來,人們對「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近現代的一些研究還認為,古人的一些理解是錯的。

「小雅·鹿鳴之什」——《詩經名物圖》

最早對「雅」進行解釋的文獻是《詩大序》,它從字的含義方面闡釋,稱「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意思是「雅」的字義為「正」,和「政」含義接近,因為「政」有大小,所以雅也有大小。

《詩大序》對雅的解釋,一直都被古人們認可,直到宋代朱熹開始從內容方面去解釋「雅」字。因為「雅」詩大多都是周代貴族所作,內容用途各有不同,所以他認為《小雅》是「燕享之樂」,大雅是「會朝之樂」,兩者分別是宴會和朝會上的歌謠,因而也有大小之分。

「小雅·採薇」——《詩經名物圖》

當然,也有人從風格、聲調等其他方面,去解釋「雅」,提出了「樂器說」「紀事說」等看法。晚清學者方潤玉就綜合了各種解釋,總結出了「小雅」多是宴會、抒懷作品,大雅則是史詩、現實諷喻方面的作品。不過,他也並沒有解釋「雅」字的含義。

「雅」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用它來做這105篇詩歌的大標題呢?

現代學者們通過對先秦歷史的探究,以及對考古發現的分析,認為「雅」就是「夏」,雅夏通用,也讀「夏」音,大雅小雅就是大夏小夏。其實,從一些古籍中,就能找到一些兩字通用的例子。

比如在《墨子》中就稱「大小雅」為「大小夏」,在《韓非子》等書籍中,也能證明這兩個字經常被古人通用。 梁啓超《釋四詩名義》中也說「雅音」即是「夏音」等等。

《詩經》書影

其實,周人不把自己的詩歌稱作「周詩」,而稱作是「夏詩」,也有一定的歷史緣由。一方面,周人和夏人最初都在現山西東南部一帶活動,他們的歷史地理,甚至文化傳統都破有淵源,周人從心底認可夏文化。

另一方面,相對於商人來說,周人並沒有那麼「正統」,周人以「夏」自稱,也表明了他們的正統地位。

另外,隨著周朝地位的穩固,周人變得愈發自信,這才在周代中期,建立了完善的禮樂系統,還寫出了眾多氣勢恢宏的「夏詩」,來記述和歌頌自己的朝代。至於「大小雅」的區別,應是音樂方面的區別。

當初周人做詩時,估計也沒有想到,幾千年後這些詩歌依然被人銘記,而且還成了後代人「文化自信」的源泉,更不會想到一個雅字,竟然被引申出這麼多種含義。

你覺得「雅」字是什麼意思呢?

相關焦點

  • 《詩經》中的「風」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曲解了孔夫子的話?
    在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風》不僅被孔夫子排在了全書最靠前的部分,還佔據了整部書一半多的篇幅,這160篇詩歌,歷來都被評為「《詩經》最精華的部分」,所以對「風」的解讀,也會影響對整部《詩經》的理解。不過,從古到今人們對「風」有很多種解讀,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這個「淫」啥意思?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中華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從古至今,一直以來便是個禮儀之邦,在封建社會下,人們除了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更重要的是以「戒」為人,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以此來告誡人們,人生在世,有心行善事,當以孝敬父母為首要任務,而在一眾的惡事中,當以「淫」最讓人唾棄,那麼,
  • 「興觀群怨」,《詩經》的這四個作用分別是什麼意思?
    古人對於《詩經》的作用有四個字的評價,叫做「興觀群怨」。那麼,什麼是「興觀群怨」呢?《詩經》作為一部詩歌總集,它的現實意義又在哪裡呢?「興」:引譬連類,感發意志「興」是一種創作手法,叫做「起興」,用於表達《詩經》的現實意義的時候,多是從其對觀詩者內心情志的引動來說的。古人作詩,無論是後來的古風還是近體詩,抑或者是之前的雜言詩,都講求一個「詩言志」的傳統。
  • 古人的家族觀:令堂、堂兄中的「堂」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家知道為什麼要用「堂」這個字嗎?「令堂」又為什麼能指代「母親」的意思呢?明_藍瑛_雪溪圖"堂"這個字牽涉我國古代非常有趣的建築格局。▲堂,金文字形,這是《說文解字》中收錄的籀文寫法,很明顯也是一個會意字,最下面是一堆土,土堆上面是"尚"的省寫,最上面是樓臺重疊的形狀,會意為建在土地上的很高的房屋。▲小篆字形,變成了一個"從土尚聲"的形聲字。《說文解字》:"堂,殿也。"
  • 怎麼樣用詩經起知書達理的小孩名,個個都是逃不掉的心動
    出自《詩經》裡的名字,細細讀來,方覺其中滋味,下面看一看推薦一些出自詩經的名字,家長可以參考一二。 一、《詩經》中知書達理的小孩名1. 敬明出自《詩經·魯頌·泮水》:穆穆魯侯,敬明其德。做什麼事都別想著一步登天,每天都有所積累,才能一直精進。5. 溫惠出自《詩經》: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溫惠」本意就是溫和仁慈,引申女寶寶為人寬厚,性情溫和。本性善良。在古文中「惠」同「慧」,延伸內涵,寓意女寶寶聰慧過人,有智慧,有悟性。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的「樂樂」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熟悉的味道中加了新鮮的元素,清新可愛風的主持人龍洋,沉浸式的外景出題,預備團中的老面孔,都讓這一季《詩詞》大會有些與眾不同,但本期選手的實力卻受到了觀眾不小的質疑。先有大學選手分不清「鋤禾日當午」是插秧還是收割,讓蒙曼老師都懵了;後有親友團的高材生用諷刺詩「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來鼓勵選手,讓網友十分不解。
  • 《大秦賦》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何意?專家:多數人理解錯
    最近的熱播劇《大秦賦》,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古人的機智、重情重義,也讓我們看到了徵伐中的諸多無奈。作為一位文化和歷史愛好者,在筆者看來,這部劇的魅力就在於它對歷史的高度還原。這種還原既包括對人物經歷,更包括對當時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沙場上使用的兵器等。
  • ...起名:25個《詩經》英俊瀟灑的小寶寶名,個個有文學典故,古典仙氣
    《詩經》分《風》《雅》《頌》三類。《風》又稱《國風》。《雅》分《小雅》和《大雅》。《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古人起名都有引經據典的習慣。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這種在流傳過程中,誤傳了一個字,讓大家理解錯的情況我們也尚且能接受。但杜甫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明明是諷刺朝中大臣逾越禮制,用皇帝才能用的樂制,如今卻常被人用來誇人彈得好、唱得好。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詩聖這個詩寫得太含蓄了,諷刺意思從字句上根本看不出來,用錯了也是能接受的,沒什麼不對。
  • 咬文嚼字:成語「咄咄怪事」中,「咄」字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先奉上標題裡問題的答案:(1)《詩經》「噂沓背憎」,「噂」是當面歡笑聚談的意思,噂沓背憎指當面談笑背後罵;(2)成語「咄咄怪事」用以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咄」是表示吃驚的聲音,讀作duō。詳細解釋請參見相關字條,其他無興趣內容可直接忽略。
  • 人定勝天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大家一直都理解錯了
    但無論什麼災難,都無法阻止人類前進的步伐。有人說這就是「人定勝天」,但真的是這樣嗎?公元前3500年的大洪水,完全毀滅性的災難,沒有任何逃生的機會,只有少部分逃到高山的倖存者。人類戰勝了自然嗎?沒有,是洪水消退了。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印度死丘事件,還有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 女孩取名:25個《詩經》風華絕代的女孩名字,個個都個性十足
    而《詩經》裡的名字,只是把父母、祖輩愛藏得深切,唯有細細讀來,方覺其中滋味。《詩經》的美,讓其隨手「撿」出來的名字,都如此動人。 一、《詩經》經典名句,古人智慧的結晶,給寶寶起名再好不過了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轄》。
  • 寶寶起名:詩經聰明正直的新生兒名,好聽又暖心
    《詩經》是我國先秦著名典籍之一,共三百零五篇,分成「風」「雅」「頌」三個部分。「風」來自民間,「雅」出自宮廷,「頌」為祭祀禮樂。名字,是人相隨一生的伴侶。因此父母給孩子取名時,總是格外鄭重:近乎莊嚴的、尷尬的重名、不雅的諧音,容易誤讀的生僻字……想要避免這些,不如直接向古人取取經:《女詩經》,《男楚辭》。
  • 2020鼠年詩經中最霸氣的男孩名字
    作為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的詩經,不僅是古人才情的結晶,還是人生智慧與哲理的匯集。一直以來,用詩經給男孩取名都是非常好的選擇,不僅能讓名字顯得很有文化底蘊,還能取出有詩意好聽又霸氣的名字。如果您也想用詩經給自家男孩去一個霸氣名字,請看詩經中最霸氣的名字男。
  • 古人的字和名有什麼區別?
    這裡面的號也就是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古人的名是在外面使用的,也就是說當古人在外面的時候用的是名而不是字,名相當於是官方化的,象徵的是一個家族,而字只用於家族內部,也就是私人的稱謂,當古人在家裡遇到了同族的人就不會用名去稱呼對方,而是用字相互區別。從這點來看,名和字不僅出現時間不同,而且古人對他們的用途也是有所區別的。
  • 古人言:「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說的說窮人不要去南方,富人都不會去北方。但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俗語裡的南北,並不是單純的指北方,南方,接下來老段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俗語的真實意思。要想解釋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就得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
  • 詩經中比較靈動的女孩名字推薦
    《詩經》在我國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其中唯美的句子數不勝數,「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綢繆束薪,三星在天」等等,拿來給女孩起一個靈動的名字最是合適不過,那麼詩經中具體有哪些合適女孩的名字呢?一起欣賞詩經中的女孩靈動名字。
  • —《詩經》之《桃夭》賞析
    《詩經》當中有許多唯美的詩句,比如這首《桃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古人婚嫁的美好畫面。原文:桃之夭夭[1],灼灼其華[2]。之子于歸,宜其室家[3]。翻譯講究「信、達、雅」,可以直譯,也可以意譯。而我,選擇意譯。因為這樣,更能表達出作者的意思。所以,我對這首詩的理解是:嬌豔欲滴的桃花,開得十分繁茂,光彩照人一般,這位女子出嫁,將要為夫家帶去一門和順。
  • 很多人理解錯
    影視劇裡用幾句古詩詞,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編劇和導演們似乎都覺得:但凡能和古人沾上點邊,就會顯得更有格調。事實上,多數情況確實如此。比如大熱的電視劇《大秦賦》裡,就連續出現了多首《詩經》內的作品,讓人物對話顯得挺有水平。
  • 《說文解字》第123課:《詩經》「伊餘來暨」,究竟是什麼意思?
    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稱:「與爾意同」,當然,這裡的「爾」,也是指的語氣詞用法下的爾。嚴格意義上說,這已經不是餘的本義,而是《說文解字》系統下字的本義。本義之外,餘又發展出來許多意思,常用的有:(1)代詞。表示第一人稱。這種用法在甲骨卜辭裡已有,《爾雅.釋詁下》稱:「餘,我也。餘,身也。」邢昺的《爾雅註疏》稱:「此皆我之別稱也。」郭璞又注「今人亦自稱為身。」古人用餘或者身來指代自己。